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4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用碱裂解法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的抽提,将得到的质粒转化至受体菌JM109进行质粒耐药性的鉴定。结果40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9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性分别达到了87.5%和97.5%。从两株耐药大肠埃希菌中提取出质粒,对其中一株进行转化鉴定,确定为耐药质粒,大小约为3.0kb。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耐药性质粒的存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SBP)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肝硬化伴SBP患者腹水中分离出的72株大肠埃希菌,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72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38株(52.8%)。除亚胺培南外,ESBLs阳性菌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性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伴SBP患者腹水感染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首选药物,重症感染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型及其与细菌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88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多重PCR法可将大肠埃希菌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检出D型42株,B2型17株,A型17株,B,型12株。4组基因型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很高的耐药性。基因分型以致病性较强的B2型与D型为主,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质粒型AmpC酶株的比率、酶的基因型及其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本院、福建省立医院两家医院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的67株耐头孢西丁不重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抽提高产AmpC酶株质粒。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产物序列分析确定质粒AmpC酶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ERIC—PCR指纹图确定产酶株间的同源关系。结果:福州两家医院耐头孢西丁菌中产质粒型AmpC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6.7%和10.5%。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为8%和0。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DHA-1型、4株大肠埃希菌产CMY-2型、1株大肠埃希菌产CMY-22型质粒Am—pC酶;5株产CMY型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还分别同时产CTX—M-14、CTX—M-27、TEM-144和TEM-1型β内酰胺酶。7株菌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3株大肠埃希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转移给受体菌。7株产酶菌ERIC—PCR指纹图显示,2株肺炎克雷伯菌来自相同克隆,其余菌株来自不同克隆。结论:福州地区发现产DHA-1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和产CMY-2型及CMY-22型AmtpC酶大肠埃希菌。CMY-22型AmpC酶和TEM-144型B内酰胺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GenBank登陆号为DQ256079和DQ256080。  相似文献   

5.
1990-2004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对1990至2004年上海地区11所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33495株对21种抗菌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在15年间呈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自69.0%和30.0%分别增至85.0%和71.4%。对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唑啉(24.0%-48.3%)、头孢呋辛(18.0%-45.7%)、头孢克洛(33.3%-46.8%)的耐药率均增长,尤其是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自1990年的6.0%增至2004年的35.2%。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15年间明显增高,且各品种间呈交叉耐药,自1990年的11.0%增至2004年的55.4%。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缓慢上升(44.0%-54.0%)。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甲晤唑/甲氧苄啶(SMZ/TMP)耐药率始终较高。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呋喃妥因则保持了对大肠埃希菌的良好抗菌活性。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在2000-2004年间逐渐上升,自14.7%增至36.5%,产ESBL菌株耐药性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者。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在1990-2004年的15年间普遍呈明显增高趋势。 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在1990--2004年的15年间普遍呈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连续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临床分离所得的518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进行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严重耐药,对青霉素类严重耐药,一代、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50%左右,三代头孢菌素中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在35%左右。头孢噻肟,克拉维酸高度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不高,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呈逐年下降,由53.3%下降至36.6%(P〈0.05)。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敏感度最高,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其中头孢他啶敏感性从91.8%下降至79.6%(P〈0.05)。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逐年升高(P〈0.05),2003年31.9%、2004年37.1%、2005年43.8%。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高,产ESBLs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其耐药性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性特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结果22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131株,AmpC酶2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9株,检出率分别为58.0%、10.6%和4.0%。产酶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产AmpC酶和ESBLs的大肠埃希菌日益增多且呈多重耐药,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病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差异。方法:应用WHONET5.5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802株大肠埃希菌和58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低的为亚胺培南(0.2%)、厄他培南(1.4%)、头孢替坦(1.8%),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阿米卡星(4.0%)、呋喃妥因(4.5%)。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3.2%)、阿米卡星(3.3%)、头孢替坦(4.9%)、厄他培南(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0%)。ESBLs检出率大肠埃希菌为61.8%,肺炎克雷伯菌为35.5%。肺炎克雷伯菌在尿液标本中的敏感率较痰液、血液、其他无菌体液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儿科的敏感率高于内外科及ICU病房。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高度敏感性。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病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引起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HI)和社区获得性感染(CAI)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检出率的差异性,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住院、社区女性泌尿道感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作为受试菌,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三维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产ESBLa和ArnpC酶。结果386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HI245株,CAI 141株:ESBLa和AmpC酶总检出率为34.7%(134/386),HI和CA/的检出率分别为46.5%(114/245)和14.2%(20/141),CAI株对选用抗生素的总耐药率低于HI株。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HI组耐药率明显高于CAI组,且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MH药敏平板对4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ESBLs纸片法确诊,PcR方法检测DHA和ACT-1型Ampc酶基因。结果 40株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20株ESBLs阳性菌AmpCM基因阳性率90%,20株ESBLs性菌Ampc酶基因阳性率45%,40株大肠埃希菌ACT-1和DH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7.5%,40.0%,有12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ACT-1和DHA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质粒型AmpC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1~2012年该院111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2012年临床送检的1110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标本,分析大肠埃希菌在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仪器法相配套的药物敏感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1110株大肠埃希菌中,来自痰液、尿液和创口分泌物的标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5.23%、30.45%和10.63%。(2)1110株大肠埃希菌中,来自肾内科、儿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1.44%、12.25%、10.54%、9.37%。(3)药物敏感分析显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耐药率分别为1.53%、1.89%,哌拉西林/他巴唑、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耐药率分别为15.59%、14.86%,其余药物耐药率较高,在30.00%~60.00%。(4)1110株大肠埃希菌中,2011年525株,2012年585株,2012年大肠埃希杆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检出率(48.02%)高于2011年(39.83%)。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标本多来自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科室分布较为广泛,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临床上可选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分析,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大肠埃稀氏菌22株,10株携带TEM,2株携带SHV,11株携带CTX-M基因,大肠埃希菌9株携带TEM、CTX-M两种质粒基因。结论大肠埃稀氏菌存在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以CTX-M型为主,加强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本地区细菌的耐药模式,对于及时有效防治疾病,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收集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隆播散状况及质粒介导耐药性的特性。方法通过K- B纸片法明确细菌耐药谱,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耐药菌株的克隆分型,了解其克隆播散情况,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获得耐药性质粒的接合菌,用PCR方法筛选接合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并利用S1酶切质粒再进行PFGE的方法判读分析质粒的分子大小,分析菌株间的质粒水平迁移状况。结果临床分离95株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药物显示出广泛耐药性,PFGE分型显示克隆传播趋势不明显。耐药菌株常携带可接合性耐药质粒,质粒分子量大小分布在40-330kb,编码多种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耐药的耐药基因,包括CTX- M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等等。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严重,耐药性的快速传播已非同源克隆细菌的简单播散,可接合质粒造成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可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多荣  吴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1981-1983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和表型确证试验分别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检测。采用WHO推荐的Whonct5.4软件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海口市人民医院共分离出278株大肠埃希菌和220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9.1%(192/278)和45.9%(101/220),ESBLs阳性的菌株对同一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的菌株(P〈0.05),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81.7%和64.4%,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39.6%和31.8%,未发现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开展检出菌产ESBLs的检测,以便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控制ESBk的产生及传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石胜  熊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09-20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别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自儿童患者分离鉴定的大肠埃希菌株1327株,通过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美国NCCLS1999年推荐的抑制剂增强纸片法确认产ESBLs株,并对ESBLs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结果检出产ESBLs菌株702株,检出率为5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5.5%。95.0%;PCR初步分型结果,单独携带TEM型基因的占56.7%,单独携带SHV型基因的占15.0%,携带两种基因的占25.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携带TEM型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产TEM型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纸片确证法检测65株产ESBLs菌并对其体外抗生素耐药性作初步研究。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37.4%,大肠埃希菌的ESBLs的阳性率为44.1%,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的阳性率为31.1%。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大肠埃希菌低。结论治疗ESBLs菌引起感染,应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酶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秦恩强  赵敏  张昕  王凝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159-2160,2165
目的 研究该院腹腔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经腹水培养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ESBLs阳性菌株,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病原耐药性。结果 54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产ESBLs(29.3%);1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株产ESBLs(12.5%)。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高;产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株,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美唑敏感性高。结论 腹腔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仍在增高,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能作为一线用药,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仍可作为首选抗菌素,可同时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提高疗效,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刘先琴 《铁道医学》2014,(2):187-189
目的:分析近3年来我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各类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从尿液(31.7%)中检出,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23.2%)和普外科(18.3%)。3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计388株,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5株,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关洛培南无耐药,对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与ESBLs的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不同来源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WHONET5.0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201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65.6%,68.7%,56.2%,76.6%,76.6%和78.2%;氨苄西林、氨苄西St/舒巴坦、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5.8%,81.2%,76.5%和68.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四种抗生素未发生耐药。痰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52.4%,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标本中分离者。检出产ESBLs细菌93株,检出率46.3%,产ESBLs菌的平均耐药率为64.9%。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未发生耐药;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其他种类抗生素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差异,痰标本中细菌耐药率为52.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临床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鉴定的57株大肠埃希氏菌进行5大类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通过表型确认试验筛选出产ESBLs菌株,采用PCR法检测15种临床重要且常见的耐药基因。结果 57株大肠埃希氏菌对15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有23株产ESBLs,ESBLs产生率为40.4%;24株产TEM,13株产CTX-M(其中,8株产CTX-M-55、4株产CTX-M-14、1株产CTX-M-27),2株产OXA-1。结论广州地区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情况依然严峻。同时,ESBLs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以前以流行CTX-M-9型为主,现在以CTX-M-1型和CTX-M-9型同时流行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