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98例MODS患者衰竭器官数量、治疗方法及病死率。结果 98例MODS患者共有284个器官衰竭,死亡46例(46.9%),其中2个器官衰竭死亡率17%,3个为44%,4个为96%、休克53例,感染42例;最多 见且最早衰竭的器官为肺(63例)。结论 (1)MODS患者衰竭器官的数量越多,死亡率越高;(2)休克、感染为常见的促发因素;(3)积极处理原发伤、加强对休克、感染的早期处理,全面兼顾并预防性保护各器官功能,对防治MODS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严重创伤直接造成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称为原发性器官功能障碍;若受累器官系统达2个或2个以上,则称为原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原发性MODS)[1]。严重创伤经早期救治得以存活者还可能遭受“第二次打击”,即经历一个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过程,导致序贯性器官功能受损,发展为继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对严重创伤初期复苏后继续进行系统观察的报道较少,MODS的发生率和转归亦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对严重创伤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经初期复苏后转入ICU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转归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技术(CRRT)治疗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CRRT治疗的创伤后急性肾功能患者生存率和肾功能情况。结果102例接受CRRT治疗患者死亡50例,急性ARF发生24h内行CRRT患者32例,死亡8例;48h以上行CRRT患者47例,死亡3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RT有效降低肾脏负担并保持患者肾功能平稳。结论CRRT是救治创伤后急性ARF的有效方法,早期应用CRRT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危险因素探讨田利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病情危笃,死亡率非常高.笔者就影响MODS发病过程的有关因素作进一步探讨.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440例,男304例,女136例....  相似文献   

5.
严重创、烧伤后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损伤的反应,这些损伤可能是机械性的、化学性的、物理性的(如高温低温、辐射、电流等),或是由于微生物侵入体内而致。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炎症,都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应的表现,借以调动局部和全身的防御机制,局限损伤作用的扩散,消除入侵的损伤物,移除已破坏的组织、细胞,启动愈合机制,促进修复。以微生物侵入为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其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137例创伤性休克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和非大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缓解时间,测定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本组中71例接受大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为87.32%(62/71),66例患者为非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缓解率为48.48%(32/6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血浆中内毒素与TNF-α的水平较非大黄组明显降低,大黄治疗组与非大黄治疗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9.58%和51.52%,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23.81%,55.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可减少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紊乱及其与MOD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多器官损伤(MOD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创伤后患者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每组40例,一经确诊即抽血检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并对脓毒症组患者进行MODS评分.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的APTT、PT显著延长,D-二聚体浓度、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5).脓毒症组的MODS评分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显著相关性(P<0.01),与APTT、PT、纤维蛋白原浓度、白细胞、年龄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重度创伤是急救创伤外科常见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用于防治MODS可取得良好效果。我院近年来对重度创伤后MODS患者采用CBP治疗,观察和探讨其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  徐昕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3):347-349
脓毒症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首要问题,美国每年有10 万余例因之死亡,其中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亦分别在30%~50%和50%~65%,居高不下,脓毒症的发病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脓毒症是现代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成为直接影响患者预后,阻碍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突出难题。因此,加强脓毒症的研  相似文献   

10.
后基因组学与创伤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创伤急救技术不断提高和急救系统不断完善,严重创伤患者伤后急速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是,伤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医院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因损伤组织修复障碍所致的各种伤残率却并无明显减少。数十年的临床观察和创伤基础研究虽为认识创伤并发症发生机制和损伤组织修复与再生过程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采用经典实验生物学方法,对创伤后的机体反应不可能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本质的认知和理解。正因如此,目前对严重创伤的治疗缺乏从根本上防治伤后并发症和促进损伤组织功能性修复与再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创伤后MODS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后MODS演变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6年6月2152例中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并发MODS的关系。结果2152例中合并MODS28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史(β=1.057,OR=2.881)、伤后休克时间(β=1.287,OR=3.499)、伤后并发感染(β=1.581,OR=3.471)、AIS—ISS评分(β=2.105,OR=4.269)、乳酸(β=1.187,OR=3.279)、碱缺失(β=1.626,OR=4.169)和血糖(β=1.087,OR=2.792)是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MOD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重视慢性病史,缩短休克时间,加强抗感染,控制应激反应强度,控制血糖,监测乳酸和碱缺失,保护各器官功能是降低MOD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20蛋白基因启动子区rs50299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创伤后脓毒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103例创伤脓毒症组(A组)、120例创伤非脓毒症组(B组)、135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个体基因组rs5029924位点的基因分布,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脓毒症易感性的关系.体外以脂多糖(lipopolysac charides,LPS)刺激不同基因型健康者的外周血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20 mRNA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A20蛋白表达,ELISA技术分析TNF-α及IL-1β水平. 结果 对照组rs5029924的CC、CT、TT基因型频率为77.8%、20.0%和2.2%,而A组、B组分别为63.1%、34.0%、2.9%及83.3%、15.0%、1.7%.A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B组及对照组(P<0.05),而B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TT基因型患脓毒症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97倍,T等位基因相对C等位基因也能显著增加脓毒症的发病风险(OR=2.056);LPS刺激后,CC基因型个体外周血白细胞A2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T/TT,而TNF-α及IL-1β3水平则显著低于CT/TT个体. 结论 rs5029924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相关,可能是由于突变型通过影响启动子活性而降低A20表达,导致炎症失控.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HLA -DRB1基因与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法 (PCR -SSP) ,对 37例创伤后MODS患者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测定 ,并与相应健康人 5 2例结果比较。 结果 创伤后MODS患者HLA -DRB1 15 0 1~DRB1 15 0 2 (编码HLA-DR2抗原 )基因频率显著升高 [5 1.4%∶2 6 .9% ,χ2 =4.5 32 ,相对危险率 (RR) =2 .86 5 ,P <0 .0 5 ,病因分数 (EF) =0 .49]。DR2 的MODS患者血浆IL - 10水平较DR2 -的MODS患者显著升高 (P <0 .0 1) ,DR2 的MODS患者病死率亦较DR2 -的MODS患者显著升高 (P <0 .0 5 )。 结论 创伤后MODS易感性与宿主HLA -DRB1 15 0 1~DRB1 15 0 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体内炎性介质及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 ,探讨对MODS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收入ICU的 5 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6例 )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监测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 1 β、IL - 4、IL - 6、IL - 1 0、HLA -DR抗原等 7项指标 ,判断大承气汤的作用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大承气汤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 ,并下调促炎介质TNF -α、IL - 1 β、IL - 6和抗炎介质IL - 4、IL - 1 0的产生 ,上调HLA -DR表达 (P <0 .0 5或P <0 .0 1 )。同时 ,大承气汤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9%和 71 %,P <0 .0 5 )。结论 大承气汤结合西医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改善MODS病情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阐述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高危因素、发生机制及普遍的临床特征、诊断指标、分期、预防与治疗。强调应重视MODS的本质及连续变化的过程,其早期变化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也正是此期才是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的诊断标准并不是治疗开始的依据,只要有产生MODS的诱因和倾向均应及早采取对策。因此,对MODS而言,最好的治疗莫过于预防,预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创伤后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氧合状况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8月共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ARDS患者64例,随机分为lipo-PGE1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入院24h后静脉滴注lipo-PGE1 3ng.kg^-1.min^-1,持续2h停止,每天2次,连用7-10天,从生存率,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氧分压(PaO2)恢复,呼吸机通气时间,患者在ICU治疗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呼吸机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aO2,氧分压/吸氧分数(PaO2/FiO2)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P<0.05),lipo-PGE1还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和氧输送水平,结论:lipo-PGE1对创伤后ARDS有较好疗效,,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ICU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7.
26例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6例多发伤引起的MOF患者各器官衰竭的发生率、衰竭器官数量、治疗方法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与MOF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6例MOF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以肺、心血管系统及肾最高1,肝、消化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最低;2个器官衰竭死亡率为25.0%,3个为36.4%,≥4个为57.1%。血浆TNF在死亡病例保持较高水平,生存病例血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其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方法 对2001年3月~2002年9月收治的54例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把患者分成低ISS(L-ISS)和高ISS(H-ISS)两组,在入院当天和第4,7和14天分别采集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IL-18水平;此外,根据病历资料对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的IL-18血浆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预警临界值。结果 IL-18在创伤后出现明显改变,在第4,7天达到峰值、并在第14天开始逐渐下降,其改变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发生脏器并发症的患者IL-8血浆水平相对较高,伤后7d内IL-18的水平越高,则预示伤后的脏器并发症越严重。结论 IL-18可以作为一项预测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