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参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粘附分子包括3大类:即选择素、整合素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它们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首先,粘附分子促进白细胞穿过内皮并浸润到移植物部位,然后协同抗原递呈细胞上的MHC抗原复合体激活T细胞,并使之成为效应T细胞,最后粘附分子协同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溶解反应。应用抗粘附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处理受体,不仅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而且能诱导受体对同种移植物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T细胞疫苗抗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力  王晶 《免疫学杂志》1997,13(2):85-87
应用T细胞疫苗于同种心脏移植的研究,用Con A和CD3单抗诱导受同种特异性抗原(C57BL/6(H-2^b)小鼠脾细胞)免疫的BALB/C(H-2^d)小鼠,取后者脾细胞所制备的T细胞疫苗具有延长同种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期。受T细胞疫苗接种的BALB/C(H-2^d)鼠脾细胞对经Con A激活或未激活的C57BL/6小鼠脾细胞皆表现出特异的强烈的增殖反应,而对同系脾细胞呈低的反应。T细胞疫苗表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幼生 《现代免疫学》1996,16(5):318-319,307
细胞粘附分子(CAM)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观察CAM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排斥。本文复习免疫组化法,免疫细胞学法,酶联免疫学法,闪烁照相术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在排斥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及其优缺点评估。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 监测56 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s V C A M 1 ) 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肾移植术后免疫学监测中的价值。结果发现: 肾移植患者术后s V C A M 1 水平呈规律性变化, 急性排斥反应组s V C A M 1 水平明显高于移植肾功能稳定组和环胞素 A( Cs A) 肾中毒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01 ) ; 与排斥反应前水平比较, 差异亦非常显著( P< 001 ) 。对激素治疗敏感的排斥反应, s V C A M 1 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耐激素的排斥反应应用 A T G 治疗后, s V C A M 1 在排斥反应后1 个月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Cs A 肾中毒组, s V C A M 1 水平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s V C A M 1 水平的变化, 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复习了抗细胞粘附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抗细胞粘膜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各种器官移植的同种异体和异种移植抗排斥反应作用显著,其免疫抑制作用于强于环孢素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活化 T 细胞主动免疫同系小鼠诱导同种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机理,利用本室制备的抗活化小鼠 T 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2H_3)观察它对同种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接受同种移植物的受者转输2H_3能显著地延长同种心肌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在 ConA 诱导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同种 T 杀伤性细胞的体外实验中加入2H_3,观察到2H_3对上述反应的明显抑制作用。提示活化 T细胞主动免疫同系小鼠诱导同种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机理,可能与免疫动物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抑制了同种免疫反应的进行有关。  相似文献   

8.
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测定BN→LEW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CD4^ ,CD8^ ,CD25^ 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表达,并与同基因大鼠间小肠移植(BN→BN)作比较。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显示,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以CD4^ ,CD25^ ,T细胞为主,CD8^ 淋巴细胞只占少部分;分泌IL-4的细胞在术后4,7,14d分别只占14.3%,16.2%和16.9%。移植肠基底浸润的淋巴细胞以CD4^ ,CD25^+和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为主。结论 在大鼠同种小肠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与CD25^ ,CD4^ T细胞及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增加相关。而CD8^+T淋巴细胞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至SD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经静脉注射CVF以消耗受体血清中补体,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并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抽取5只大鼠于术后1、3、5、6、7 d定时活杀,对比观察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血清补体活性以及CD4+、CD8+T细胞浸润程度。结果使用CVF的实验组,其移植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平均达(32.39±23.82)d,部分移植心甚至达到长期存活,而对照组为(6.60±0.65)d(P<0.01),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实验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组织内C3沉积情况和CD4+、CD8+T细胞浸润程度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CVF清除补体可抑制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RNA-223(miR-223)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中的作用.方法:对近一年我院33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每周1次,以判断移植肾的排斥情况,同时定期分离外周血细胞用PCR检查miR-223.另外,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经植物血凝素(PHA)激活处理后,检查miR-223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生AR患者的外周血中,miR-223的表达水平出现2倍以上的升高.经PHA刺激激活的PB-MCs中miR-223的表达水平与未经PHA激活PBMCs相比较,升高3.76倍.此外,以miR-223来预测AR,可以得到92%的灵敏度和90%的特异性.结论:肾移植AR可能伴随着外周血miR-223表达的升高,提示miR-223可能在肾移植AR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16 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 ,4 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 (5mg d)为治疗组 ;其它 12 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 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 1年、2年及 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18 6 % )比对照组 (2 8 7% )低 ,P <0 0 5 ,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 ,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 (33 3% )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 ;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观察,肾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时单用甲基强的松龙针冲击,尿蛋白、血肌酐值改善不明显,若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可使移植肾功能恢复更迅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肾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180例,慢性排斥反应患者140例,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 d。 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急慢性排斥反应两组肾功能恢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P < 0.05)。且治疗组延长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 < 0.05)。结果证实了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IL—10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细胞因子IL-10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方法: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allo-HSCT,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移植前后血清IL-10的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0mRNA的表达。结果:20例移植患者中6例发生Ⅰ度GVHD,4例Ⅲ-Ⅳ度GVHD,3例移植物排斥,移植前Ⅲ-ⅣGVHD和移植物排斥患者的血清IL-10浓度明显低于未发生的aGVHD患者,移植后发生aGVHD和移植物排斥患者IL-10水平下降,而未发生的aGVHD的患者IL-10水平明显提高,RT-PCR检测IL-10基因表达结果提示,发生aGVHD的患者移植后IL-10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GVHD患者。结论:IL-10对aGVHD和移植物排斥的发生起重要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Fas和Fas配体(FasL)在发生免疫排斥的角膜植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患者42例,于再次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术时取其排斥的移植片;正常角膜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正常角膜和移植片中上皮、基质和内皮层的Fas及:Fas配体的表达。结果 在6例正常角膜中,角膜上皮、内皮Fas和FasL.为阳性表达。42例移植片中,角膜上皮.Fas和FasL均有表达。有新生血管形成及免疫细胞浸润的角膜基质中,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FasL为阳性表达,Fas在部分浸润的免疫细胞中有表达;移植片内皮细胞层广泛破坏。结论 Fas、FasL在角膜移植片中的表达,可能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移植排斥反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排斥反应时局部移植物及外周血中1L-2R阳性表达细胞增加,并可出现在临床移植排斥诊断之前。此种局部浸润的1L-2R阳性表达细胞或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产生的1L-2R表达细胞,过继转移给同基因异体宿主后可引发或增加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血清可溶性1L-2R在排斥时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来源尚未确定。又因其易受感染、免疫抑制剂及外科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故只能成为排斥诊断的参考指标。抗1L-2R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现的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是不同于辅助T细胞1型(T helper cell 1,Th-1),辅助T细胞2 型(T helper cell 2,Th-2)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T细胞亚群,有其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且互相影响.它由初...  相似文献   

17.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极为密切,内皮微粒脱落于激活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能直接而特异地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检测血浆中内皮微粒对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监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目的:探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循环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的变化及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 方法:建立同基因和同种异基因大鼠腹腔原位肾移植模型;移植后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Banff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CD144+内皮微粒数量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分析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与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Bnaff评分明显增加(P < 0.01),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明显增强(P < 0.01);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和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内皮微粒的水平明显增加(P < 0.01)。内皮微粒的数量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P < 0.01),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微粒的水平与移植肾脏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1)。提示肾移植后对内皮微粒数量和表型进行检测对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T细胞疫苗诱导同种移植物存活期延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同种细胞体内免疫小鼠,取免疫脾细胞经体外低剂量ConA培养扩增后,用戊二醛来活法制备了T细胞疫苗,然后以此免疫同系正常小鼠,观察小鼠同种心肌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改变,T细胞疫苗免疫组移植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但发现在T细胞疫苗免疫中,与用于免疫制备T细胞凋苗同一来源的移植物存活期又比无关来源的同种移植物存活期显著延长,而后者与抗原非特异活化T细胞免疫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9.
邹强 《免疫学杂志》1998,14(2):129-132
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第一道障碍,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障碍。补体系统在HAR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90年代以来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补体系统在HAR发生中的作用、HAR的发生机理以及如何控制补体激活防止HAR的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供、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44例肾移植受者和65例部分供者的TGF-β1基因分泌型进行检测。结果 受者TGF-β1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受者为中低分泌型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供者TGF-β1为高分泌型时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供者为中低分泌型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者高分泌/供者高分泌TGF-β1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高(P<0.01)。而受者中低分泌/供者中低分泌TGF-β1基因型组合的受者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所有其它基因型组合者低(P<0.01)。结论 同时检测供、受者TGF-β1基因分泌型对预测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