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5个已知HLA单倍型的细胞株进行人补体第4成分(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在所检测的24种HLA单倍型中观察到7种C4基因结构形式;探讨了C4蛋白质的遗传多态性与其基因结构多态性之间的关系;阐述了C4基因结构与HLA祖传单倍型(AH)之间严格的规律性,相同的HLA单倍型携带着同样的C4基因结构形式,即C4基因的结构多态性具有HLA单倍型性质,而且有的C4基因结构形式为某一种HLA单倍型所特有,即HLA单倍型特异性;结果支持了HLA祖传单倍型在遗传进化的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  相似文献   

2.
对28个代表12种不同的HLA单体型的细胞株同时进行C4、CYP21、BAT3的RFLP检测,观察到了7种不同的C4-CYP21-BAT3的RFLP结构形式。结果显示:C4-CYP21-BAT3基因结构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且具有祖传单体型性质和祖传单体型特异性性质。本项研究表明,HLA祖传单体型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本文还对祖传单体型研究的意义及随机个体单体型分型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LA-Ⅲ类成份及其构成的补体单体型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无血缘关系的寻常型银屑病(Ps)患者家庭及24例家庭健康成员的EDTA血浆进行属于HLA-Ⅲ的Bf、C4A、C4B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构成的补体型检测。结果通过家庭分析及对比发现:Ps的Bf基因频率与正常人无差异;C4AQ0、C4BQ0的基因频率病人远高于正常人;而C4B2则较常人为小。在补体型方面,患者与正常人均以S32、S31频率最高;S40、S30频率病人虽比正常人高,但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意义。说明了补体型的检测比单座位的检测更能探求HLA-Ⅲ与疾病遗传的易感性关系。结论Ps患者的S40之间存在着正向连锁不平衡,S41之间存在着负向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HLA多态性与HIV感染及AIDS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易感性的关系,本文分析比较了以下三组人群的HLA表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①172例正常人;②17例血清HIV阴性高危人群;③180例血清HIV阳性患者,其中21例发展为艾滋病(AIDS),37例6个月内CD4+淋巴细胞降低至少20%(CD4decline)。在172例对照和180例血清HIV阳性受试者的比较中发现,其HLA表型频率和单倍型频率没有显著差别,提示HIV感染与HLA无关联。然而,HLA-B21、HLA-B8、HLA-B35表型及HLA-A1-B8、HLA-B8-DR3、HLA-A1-B8-DR3单倍型与CD4阳性淋巴细胞下降,或与血清HIV感染发展成AIDS病显著相关。17例HIV血清阴性高危人群中,无一携带单倍型HLA-A1-B8-DR3,提示该单倍型可能与HIV感染的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华北汉族人群HLA单倍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北京附近河北省固安县地区的103个多子女家庭进行了HLA-A、B、C、DR、Bf、C2、C4A、和C4B等八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的分型,分析了八个位点的HLA扩展单倍型,揭示出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HLA单倍型的面貌。研究证明HLA单倍型各位点间的等位基因呈高度的连锁不平衡,并显示出中国人不同于其他人种的特点。同时讨论了HLA单倍型分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HLA-Ⅲ类成及其构成的补体单体型与导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无血缘关系的寻常型银屑病(Ps)患者家庭及24例家庭健康成员的EDTA血浆进行属于HLA-Ⅲ的Bf、C4A、C4B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构成的补体型检测。结果 通过家庭分析及对比发现:Ps的Bf基因频率与正常人无差异;C4AQ0、C4BQ0的基因频率病人远高于正常人;而C4B2则较常人为小。在补体型方面。患者与正常人均以S  相似文献   

7.
用DNA分型研究中国人HLA-A,-C,-B的部分单倍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HLA-Ⅰ类基因同时进行DNA基因分型和血清学分型,比较血清学分型的误差及改良的可能性;实测我国华东地区1个相对隔离人群的HLA-A-C-B单倍型的种类和特点,评估它们的意义。方法对安徽省一个相对隔离人群的两个大家系三代14个小家庭中共83人用血清学分型和DNA基因分型两种方法进行HLA-A-C-B三座位的分型。根据遗传分离定律演绎出它们的单倍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血清学方法的总误差率达17.2%;但我们认为血清学分型仍有相当大的改进余地。基因分型共检出HLA-A基因12种,B基因19种,C基因11种;三座位单倍型共35种;发现HLA-B-C之间的连锁不平衡远大于A-C之间;分析判定了3种祖先单倍型;指出遗传漂变的存在对本人群单倍型的非随机性有重要的影响。结论使用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获得的结果可为不同地区隔离人群的同类研究提供经验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基因位于HLA复合体中。已经证明,TNF的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这种作用,人们对TNF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情况下TNF基因遗传多态性与HLA单倍型的关系、TNF活性与MHC其它基因的关系等问题,为认识TNF在自身免疫病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基因位于HLA复合体中。已经证明,TNF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这种作用,人们对TNF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情况下TNF基困遗传多态性与HLA单倍型的关系、TNF活性与MHC其它基因的关系等问题,为认识TNF在自身免疫病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藏族人群补体第四成分单倍型的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中澳友谊补体实验室仿国际标准C4定型程序改进后建立的方法,对99名无血缘关系的藏族人进行补体C4单倍型检测。对198个C4单倍型检测结果分析,我国藏族人群C4单倍型频率以A3B1最高(0.4192),A3B2次之(0.1868),以下依次是:A4B2(0.0707)、A2B1(0.0707)、A3B5(0.0454)等。在C4A座位上发现8个型别:C4A5、4、3、2、1、34  相似文献   

1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基因与HLA—DQ位点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PCR/SSO方法分析了4个无肌凝蛋白重链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多发家系成员HLA-DQ基因多态性,进行患病同胞共享HLA DQA1/DQB1单倍型分析和Lods分析,结果表明,本病的易感基因与HLA-DQ基因存在连锁关系,提示在HLA-DQ座位附近可能存在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性有关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连锁分析法检测了6个鼻咽癌高发家系中HLA-[A-B]单倍型(haplotype).其中4个家系鼻咽癌者18人,接受检查10人,均属HLA-[A2-B46]单倍型,即A2和B46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在一个大家系,第Ⅱ、Ⅲ两代血缘亲属21人中有患者11人,受检5人均具HLA-[A2-B46]单倍型。其中2人在确定此单倍型后半年和11个月才发生鼻咽癌。故认为HLA-[A2.B46]可能与鼻咽癌发生相关。通过家系HLA单倍型分析,有可能发现鼻咽癌的遗传易感个体。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基因与HLA-DQ位点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PCR/SSO方法分析了4个无肌凝蛋白重链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多发家系成员HLA-DQ基因多态性,进行患病同胞共享HLADQA1/DQB1单倍型分析和Lods分析。结果表明,本病的易感基因与HLA-DQ基因存在连锁关系。提示在HLA-DQ座位附近可能存在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性有关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4.
HLA-B51与中国北方汉族中的白塞氏病相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例白塞氏病患者和100名无关健康人进行了HLA-A、-B、-C、-DR和-DQ抗原分型检测,并使用Lympho-B-Kwik分离出B-淋巴细胞进行HLA-DQ和-DR分型,用琼脂糖电泳,免疫固定等技术测定了Bf和C4同种异型。其中,55.83%(67/120)患者中检出HLA-B51,而对照组仅12%。X2和RR分别为45.54和9.27(P<0.0005).完全型组HLA-B51更为常见(62.79%);除患者组的C4AQ0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它的HLA抗原、Bf和C4同种异型无明显的组间差异。结果提示:某些内在因素,诸如免疫遗传背景(存在有与HLA-B51密切相关的BD易感基因)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RB5,DQA1,DQB1和DPB1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4种DRB5,8种DQA1,12种DQB1和12种DPB1基因。该人群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典型性表现在HLA-DRB*1202的不寻常优势和DRB1*02单倍型的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还发现了很高频率的一个近年才被正式命名的DP新型:HLA-DPB1*2101,并且此型具有极不寻常的DRB1*1202-DPB1*2101的连锁不平衡。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 ̄'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未观察到6.4kb的C4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7.
人白细胞抗原DQB15′—调控区序列与Ⅰ型糖尿病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SSCP和克隆测序等方法比较分析汉族1-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LA-DQB15′-调控区多态性。结果显示携带不同等位基因的患者与对照者DQB15′-调控区y、sbox核苷酸序列相同,且与白种人基因结构一致;ybox核苷酸序列存在二各结构,CCTAGAGACAGATT序列常常与DQ1*032等位基因在同一单倍型;转录起始位点至ybox间-44至-61位存在多态  相似文献   

18.
湖北汉族人群C4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  相似文献   

19.
中国洛阳地区汉族人MHC补体单倍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对洛阳地区正常汉族家系184条染色体做了补体单倍型的检测与分析,并与南方汉族做了比较,共发现频率大于0.01的补体单倍型19个,频率居前3位者为SC31(0.2174)SC42(0.1685)和SC32(0.1087)有11个型别呈连锁不平衡。Bf.C2,C4A和C4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以Bf.S,C2.C4A3,C4A4,C4B1和C4B2频率居高,而且洛阳汉族Bf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热性惊厥与HLA—D区基因关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家族性热性惊厥与HLA-D区基因的关系,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0个简单型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s,FC)患儿及家系成员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DQ区等位基因分型,并以101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显示,HLA-DR、DQ区各等位基因在FC患者及有FC史亲属组中的频率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增高;而HLA-DRβ9(HLADRB1*0901)及DQβ3a(DQB1*0302-0303,0401-0402)等位基因的表型频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家系中无FC史亲属组中HLA各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结果提示,HLA-DR、DQ基因区域内未发现与FC易感性有关的等位基因型。作为健康人群中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型。HLA-DRβ9和DQβ3a等位基因可能具有某种生物学优势,在抵抗FC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