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新生  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29-303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对全麻下行鼻、咽腔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行鼻、咽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麻醉诱导:A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8μg/kg,丙泊酚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患者吸入七氟醚1~1.5MAC、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8~0.15μg/(kg.min)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 mg/kg;B组患者吸入异氟醚1~2 MAC、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和根据需要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从停止吸入麻醉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以及认知功能恢复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情况及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01);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胺的麻醉方法能够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七氟醚和丙泊酚应用于新生儿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经面罩吸入七氟醚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根据患儿体动反应调节七氟醚的浓度,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取右侧卧位从骶裂孔注入0.25%罗哌卡因1.0ml/kg。七氟醚组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1.0-1.5mg/(kg.h),保留自主呼吸,间断辅助呼吸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SPO2、HR、BP、RR,记录两组患儿麻醉中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时发生体动、呛咳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例数。同时比较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质量。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SBP、DB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诱导期SBP、DBP、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SBP、DBP、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丙泊酚组诱导期及插管后SBP、DBP、HR较七氟醚组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较丙泊酚组明显延长(P0.05)。七氟醚组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P0.05)。七氟醚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丙泊酚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呛咳、体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苏醒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患者。七氟醚更易保证患儿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稳定,值得在新生儿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298-1298
目的分析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3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ASAⅠ级,患儿均无明显心肺疾病,术前均无发热、咳嗽及哮喘病史,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术前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1~0.015 mg/kg。A组诱导采用面罩吸入七氟醚,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放静脉。开放静脉后,所有患儿给予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 mg/kg,异丙酚0.2~0.3 mg/kg,气管插管。B组诱导采用肌内注射氯胺酮6~8 mg/k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记录各组患儿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诱导后分泌物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诱导后患儿分泌物及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结论对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明显优于肌内注射氯胺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丙泊酚组(42例)及七氟醚组(42例),两组入室后静脉注射1.5mg/kg氯胺酮行诱导麻醉,丙泊酚组术中持续静脉输注8~10mg/(kg·h)丙泊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术中面罩吸入2.5%~3.5%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气腹开始前5min(T0)、气腹建立时(T1)、气腹建立后5min(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CO2水平明显高于T0时间段,T4阶段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醚组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CO2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氯胺酮用量少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患儿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转流期间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应激、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七氟醚应用于体外循环转流期间的麻醉维持提供依据.[方法]30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组(S组)、丙泊酚静脉组(P组),每组15例.除转流期间外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两组无差异外,在转流期间:S组吸入七氟醚,不用丙泊酚,P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不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由于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保护心肌、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七氟醚吸入麻醉更适合用于体外循环转流期间的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运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机体核心体温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使用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1.5 mg/kg,瑞芬太尼1.0μ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七氟醚组以0.8~2.0 vol%七氟醚吸入,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泵入维持麻醉,而丙泊酚组2.0~3.5μg/ml,瑞芬太尼3.0~5.0 ng/ml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后10 min记录体温(T1),气腹后40 min(T2),手术结束体温(T3),术后1 h体温(T4)。结果与基础体温相比,两组在气腹开始后45 min体温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全麻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下,中心体温均有下降,两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付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943-5943
对食道异物患儿麻醉期间急性肺水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岁8月龄,体重13 kg,2个月前因误食金属钱币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拍片示:食道入口处可见一大小为2 cm×2cm异物。拟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食道异物取出术。基础麻醉给予氯胺酮80 mg肌注。麻醉诱导芬太尼20μg、氯胺酮20mg、琥珀胆碱30 mg静注后行气管插管,手法控制呼吸,吸入安氟醚0.8~1.0 MAC。术中血压维持90~100/60~70 mm Hg,HR 110~120次/min,手术开始后约10 min,手术医生诉肌松效果不佳,故追加琥珀胆碱30 mg静注。手术历时20 min,取出一金属钱币。静脉输注200 ml平衡液…  相似文献   

8.
陈艳  张国光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01-1703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患儿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3岁,体重9~15kg,ASAⅠ~Ⅱ级,病程8~48 h,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7例.S组吸入8%七氟醚诱导,持续吸入4%~6%七氟醚维持;K组静注氯胺酮1~2 mg/kg诱导,麻醉深度不够时单次静脉追加氯胺酮1 mg/kg.监测患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术中、退镜后、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等指标,观察患儿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K组患儿置镜前、后MAP、HR 、RR较S组高.K组麻醉诱导时间较S组短,但苏醒时间较S组长(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中S组有4例呛咳、3例屏气,K组有3例呛咳、5例屏气,苏醒期S组有3例舌后坠、1例喉水肿;K组有5例舌后坠、3例喉水肿、2例恶心呕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三聚氰胺致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输尿管结石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Sev)组(n=30)和丙泊酚(Pr0)组(n=30)。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另外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15 min、30 min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63.2±6.9)s长于丙泊酚组(38.2±12.7)s,七氟醚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1.9±4.7)min短于丙泊酚组(15.6±8.2)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躁动发生率53.3%显著高于丙泊酚组13.3%(P〈0.01)。七氟醚组在插管前、插管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插管前、插管后3 min、5 min与诱导前相比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间点七氟醚组相比血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婴幼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躁动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1~8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与七氟醚吸入组(B组)。麻醉诱导后,A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及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MAP下降明显(P〈0.05)。结论:与A组相比,B组术中生命体征控制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平稳,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七氟烷及异氟烷在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在腹部手术吸入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患者入睡时间、HR、MAP和苏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60例择期腹部手术ASA I~III的患者随机分入七氟烷组(30例,A组)异氟烷组(30例,B组).诱导:丙泊酚1.0~ 2.5 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维持:A组七氟烷1%~2%维持,B组异氟烷1%~5%维持至手术结束.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为反馈控制变量.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入睡时间、HR、MAP和苏醒时间等数据.结果 A组诱导后和术后MAP明显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A组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吸入维持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相比,七氟烷可减少术中HR和MAP的波动,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应、不良反应和效价比。方法选妇科腹腔镜探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两组均以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6mg/kg及丙泊酚静脉诱导气管插管,Ⅰ组丙泊酚采用血浆TCI静脉诱导,并维持至术毕,靶浓度为3—4μg/ml;Ⅱ组丙泊酚采用1.5~2mg/kg静脉诱导,维持麻醉采用吸入七氟醚,MAC控制在0.6—0.8,以及丙泊酚4~6mg/(kg·h)持续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意识消失及麻醉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及费用。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清醒时间及各时段MAP及H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Ⅰ组)(3.7±2.4)min,长于Ⅱ组(0.6±0.2)min(P〈0.05)。Ⅰ组苏醒期躁动2例、PONV5例,明显低于Ⅱ组7例、13例(P〈0.05)。Ⅰ丙泊酚用量(74.9±24.3)ml明显多于Ⅱ组(30.6±10.5)ml(P〈0.05),两组麻醉用药的价格基本一致。结论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无环境污染的优点,且两种麻醉费用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氟醚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级行小儿手术麻醉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2组术前均给予氯胺酮5 mg·kg-1肌内注射。七氟醚组持续面罩吸入3%~6%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氯胺酮组静脉间断给予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2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呼吸、SaPO2的变化,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术中麻醉平稳,术中血压、心率、呼吸、Sa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七氟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为(30.16±7.92)min及(10.3±3.6)min,氯胺酮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为(30.25±8.06)min及(32.2±10.8)min,七氟醚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2例,四肢肌张力增高1例。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好,麻醉深度可控,术中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对血液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手术病人30例,ASAⅠ~Ⅱ级。年龄65-73岁,分为七氟醚组(Sev组)和丙泊酚组(Pro组),每组15例,分别予4%七氟醚吸入及予3μg/mL丙泊酚靶控输注行麻醉诱导。监测诱导、插管过程及插管后的血液动力学及BIS变化。结果:Pro组病人意识消失快,但在入睡时、插管前、插管后2min及插管后3min血压下降较Sev组明显。Sev组病人意识消失时的BIS值较Pro组高。结论:对老年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与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均能较好地抑制插管反应及切皮刺激.且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更短。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率。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更平稳.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苏醒质量和耗费情况。方法:选择45例ASAⅠ-Ⅱ。肝脏右叶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Ⅰ组)、异丙酚组(P组)。每组患者均联合硬膜外阻滞。3组分别以七氟醚、异氟醚吸入、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且维持BIS值在50±5,术毕停止用药。记录术中心率、血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时间、定向力时间、达出苏醒室标准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并计算麻醉耗费。结果:七氟醚、丙泊酚苏醒较快;3组麻醉不良反应相似;丙泊酚组麻醉费用最高,异氟醚组耗费最低。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全麻苏醒较快,异氟醚麻醉维持最经济。  相似文献   

16.
曾力行  路璐  周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36-1538
[目的] 探讨以不同剂量的芬太尼静脉诱导,患者围术期呼气末安氟醚浓度的变化关系.[方法] 将60例择期全麻下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诱导用药依次为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 mg/kg,卡肌宁0.6 mg/kg及芬太尼.芬太尼剂量为Ⅰ组1 μg/kg,Ⅱ组2 μg/kg,Ⅲ组3 μg/kg.观察并记录诱导后10 min、20 min、30 min时维持平均动脉压的波动在诱导前对照值±10%时安氟醚呼气末浓度(Et).观察期间,仅通过调整安氟醚的浓度控制血流动力学参数,不用任何其他麻醉药物,也不用任何影响血压、心率的药物.[结果] Ⅰ组病人呼气末安氟醚浓度最高,才能维持平均动脉压在术前水平,而Ⅲ组Et极低,即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麻醉深度,Ⅱ组位于二者之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芬太尼静脉诱导时,随所用的芬太尼剂量的增加,呼气末安氟醚浓度逐渐下降,3 μg/kg芬太尼静脉诱导组时,只需极小呼气末安氟醚浓度,即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适当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LH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均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组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1%~3%复合吸入而丙泊酚组采取丙泊酚4~8mg/(kg·h)静脉输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恢复状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前(T0)、气腹后10 min(T1)、手术结束后10 min(T2)的血糖(GLU)、皮质醇(CRO)、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NA)、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时间点Sp 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P0.01);丙泊酚组T1时HR、MAP、血浆GLU水平,T1、T2时COR、NA、NE水平均较T0时显著增高(P0.05,P0.01),而七氟醚组上述指标较T0时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LH麻醉时可很好地抑制麻醉过程引起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醚全程吸入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55例。七氟醚组在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丙泊酚组在手术中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拔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和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 h的心肌酶指标(心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丙泊酚组意识消失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七氟醚组(P<0.05);麻醉后6 h,丙泊酚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麻醉后30 min、6 h,丙泊酚组心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较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能缩短拔管时间和意识消失时间,减缓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进行收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各40例。丙泊酚组给予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 mg/h维持麻醉,七氟醚组给予术中吸入2.0%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术后14 d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检测与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心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术后14 d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丙泊酚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的心脏指数低于术前1 d,体循环阻力指数高于术前1 d,七氟醚组的心脏指数为5.52±0.19,低于丙泊酚组(6.58±0.21),体循环阻力指数为1 365.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收治的 96 例老年 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各 48 例。 两组均予以丙泊酚、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接受丙泊 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接受七氟醚维持麻醉。 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用药前、插管即刻、切皮 时、建立气腹时、术毕时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前 1%d 、术后 1%d 、术后 3%d 、术后 5%d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 结果: 七氟醚组拔管时间及术后睁眼时间较丙泊酚组短( P <0.05 );用药前至术毕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 );术后 1%d 、 3%d ,七氟醚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丙泊酚组高( P <0.05 )。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应用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均可维持血 流动力学稳定,与丙泊酚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在缩短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方面更具优势,更利于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