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a—~(32)p—dCTP标记的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和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质粒DNA为探针,对全国五个地区的275例女性生殖道病变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相关序列进行了核酸杂交分析。结果表明:(1)女性生殖道各种病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HPV—16感染,其感染率随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增加;HPV—11感染主要见于生殖道良性增殖性病变中;HPV—18感染只见于宫颈癌。(2)不同地区妇女宫颈癌中HPV—16的感染率不同,宫颈癌高发区新疆,HPV—16感染率较高,宫颈癌低发区贵州,HPV—16感染率较低。(3)不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宫颈癌中,HPV—16和HPV—18感染率不同,宫颈鳞癌以HPV—16感染为主,宫颈腺癌以HPV—18感染多见。以上结果表明:人乳头瘤病毒,特别是HPV—16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FQ PCR)方法检测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HPV16 )E6基因的方法。方法 以 2 2 0例新疆妇女宫颈不同病变组织DNA作为样本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新疆株 )E6基因 (HPV16E6 ,AF32 785 1)作为扩增的靶基因 ,同时以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片段作为内参照 ,借助于设计的目的基因引物 ,两个特异的荧光探针 ,在筛选的FQ PCR优化反应体系中 ,同时对两个基因片段进行扩增 ,得到HPV16E6的相对含量。结果 对 β 肌动蛋白阳性的宫颈不同病变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分析 ,新疆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96例中 ,HPV16E6阳性 3例 (3 3% ) ;宫颈癌蜡块组织 5 9例中HPV16E6阳性 4 9例 (83 0 %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蜡块组织 6 5例中 ,HPV16E6阳性 2 8例 (75 7% ) ;宫颈炎蜡块组织 33例 ,HPV16E6阳性 2 8例 (93 3% )。HPV16E6的相对含量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3。结论 建立的FQ PCR检测宫颈不同病变组织内HPV16E6基因的方法 ,能反映单位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复制情况 ,筛查宫颈癌患者 ,并可能应用于宫颈癌的风险评估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主要感染上皮黏膜细胞,引起良性乳头瘤病变和恶性肿瘤,高危型HPV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E6和E7是HPV最重要的两个病毒癌基因,在病毒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后可持续表达,并分别与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和pRb的蛋白产物相互作用,阻遏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负调控,从而诱发细胞恶性转化。此外,E6和E7表达还可影响基因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型D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检测123例喉癌组织及123例喉粘膜上皮组织中HPV各型DNA.同时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23例喉癌标本中,HPV-L1,-16E6/E7,-18E6/E7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各型.123例喉粘膜PCR结果表明:低危型HPV的阳性率与喉癌相近;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虽远远低于喉癌,但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阳性率逐渐升高;HPV-L1的阳性率高于HPV-16E6、E7,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HPV-L1的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HPV-16感染会增强喉上皮病变的风险,而HPV-18有协同作用;L1片段适合用于检测HPV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别用核酸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术等方法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比较分析了35例子宫颈增殖性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相关序列,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表达以及病变超微结构变化特征与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宫颈湿疣多与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相关,宫颈癌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相关;(2)子宫颈增殖性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表达与病变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病变恶性程度愈高,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表达愈低;(3)宫颈湿疣中HPV—11以诱导细胞的重度凹空病变为标志,HPV—16以引起细胞核的非典型性改变为特征;(4)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表达主要见于HPV—11感染的具有凹空病变的宫颈湿疣中,而在HPV—16感染引起细胞核非典型性改变为特征的宫颈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的表达较低。以上结果表明:HPV—16致癌潜能较强。  相似文献   

6.
魏淑荣  李梅  苏光 《北京医学》2011,33(3):254-255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女性生殖道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共发现HPV100多个型别,其中有30多个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或生殖道恶性肿瘤有关,不同亚型对宫颈上皮的致病力不同。多数宫颈癌标本中可检测到HPV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片段,90%以上的宫颈癌合并HPV感染[1],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因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 1 6在舌癌细胞中存在的形式 ,以分析该病毒在舌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Southern blot杂交技术对 2 0例新鲜舌癌组织进行 HPV1 6型基因组 DNA存在状态分析。结果 :2 0例舌癌中有 5例检测出 HPV1 6病毒基因序列 ,该病毒在舌癌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之外。结论 :HPV1 6在舌癌发生中的作用不是通过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组整合产生的。推测 HPV某些基因产物与靶细胞某些基因相互作用可能是该病毒致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石蜡包埋的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组织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E6区,然后检测组织DNA中HPV16相关序列,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共检测标本28份,阳性率为42.9%(12/28)。其中宫颈癌阳性率为47.8%(11/23),高于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阳性率。表明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人宫颈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宫颈组织HPV感染与机体局部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任慕兰 《现代医学》2006,34(3):186-190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机体局部免疫状态。方法选择40例因各种宫颈病变行活检的患者,依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3组,Ⅰ组(15例)为宫颈尖锐湿疣和炎症患者,Ⅱ组(15例)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Ⅲ组(10例)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患者。应用PCR法检测其宫颈组织HPV感染及病毒亚型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宫颈组织CD4、CD8、K i67的表达。结果Ⅰ组HPV感染率为66.7%,分型以6型、11型为主;CD4/CD8≥1者占83.3%,<1者占16.7%,K i67(-)~(±)。Ⅱ组HPV感染率73.3%,分型以16型、58型为主;CD4/CD8≥1者占33.3%,<1者占66.7%,K i67(-)~( )。Ⅲ组HPV感染率70%,为16及58型感染,CD4/CD8≥1者占20.0%,CD4/CD8<1者占80.0%,K i67( )~( )。结论HPV感染所致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机体局部免疫状态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HPV感染者与低危型HPV感染者局部免疫状态无显著差异,但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宫颈癌是妇科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自身免疫情况、病毒感染、和阴道局部微环境具有一定相关性,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最主要原因~([2-3])。目前阴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性尚  相似文献   

11.
工具避孕     
041 699 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异常出血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研究 /范秀华…∥中国妇幼保健 — 2 0 0 4 ,1 9( 5 ) — 2 7~ 2 9,31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置宫内节育器 (IUD)引起子宫异常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通过HPV6、1 8型和H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疾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经病理确诊200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进行24种HPV基因型检测,分析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总共检出24种HPV基因型中的20种基因型,居前5位是HPV16、HPV18、HPV58、HPV59、HPV54,其中高危型HPV占83.9%,以HPV16、HPV18、HPV58多见;低危型占16.1%,以HPV54、HPV6、HPV70多见;2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鳞癌居前4位基因型分别是HPV54、HPV16、HPV51、HPV58,HPV16、HPV59、HPV58、HPV18,HPV16、HPV18、HPV51、HPV54,而高危型HPV基因型分别占73.1%、91.0%、76.9%;3HPV感染率为51.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HPV感染率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单一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多重感染、高危型感染、高低混合型感染的各组感染率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进展而升高,高危型HPV基因型是宫颈癌变的早期事件,多重感染是加重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24种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和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2/E6癌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热启动PCR法检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74例宫颈鳞癌新发病例,及同期就诊的74例宫颈良性肿瘤患者的高危型HPV16 E2/E6癌基因的状况。结果病例组HPV16 E2、E6阳性率(41.89%,52.70%)高于对照组(17.57%,21.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分别为3.250(1.471-7.178)和3.875(1.824-8.233);病例组HPV16 E2缺失率较对照组略高。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16的感染密切相关;HPV16 E2基因缺失、E6基因高阳性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具有嗜上皮特性的双链DNA病毒,由核酸及衣壳蛋白构成,其基因组可分为早期编码区(E区)、晚期编码区(L区)和长控制区(LCR),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当HPV病毒感染机体后,其基因组可随机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随后沉默E2基因的表达,削弱E2蛋白对E6、E7基因的抑制,使E6、E7蛋白过表达,辅以E5蛋白的表达,促使感染细胞永生化甚至癌变。因此研究HPV的病毒结构及其致病机制对防治HPV感染及预防HPV相关恶性肿瘤,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拟就HPV的病毒结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荆州市及周边区域就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3194例妇科患者宫颈分泌物的人乳头瘤病毒24种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经过对我院妇科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送检3194例标本中,有1356例为HPV DNA不同亚型阳性,所占比例为42.5%(1356/3194)。其中低危亚型占198例,高危亚型占1316例。人群中感染前5位的高危亚型依次是HPV16、HPV58、HPV33、HPV52、HPV18。最常见的低危亚型是HPV11型。多重感染占阳性的比例为18.1%(246/1356),其中以二重感染多见。结论荆州地区受检妇女HPV的检出率较高,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感染型别既符合亚洲及中国地区人群的分布规律,又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并伴多重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持续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HPV基因序列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进程,它通过病毒DNA中E1/E2基因裂解位点的基因裂解实现,E1/E2基因裂解导致E2基因及其相邻区域的E4、E5、L2基因缺失~([1]),从而使E2的转录抑制作用消失,导致E6、E7两种病毒致癌蛋白过表达。E6和E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状病毒 (HPV )阳性检查结果在临床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实际应用 ,研究病毒含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 ,调查其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 对临床处理前高危型HPV检查阳性 ,同时进行了宫颈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 14 6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6例病例中宫颈鳞癌 1例 ,ASCUS 1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 97例 (66.44 % ) ,单纯病毒携带者 47例 (3 2 .19% )。 49例HPV阳性的CIN -Ⅰ、Ⅱ、Ⅲ病例 ,HPVDNA的含量RLU /CO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 184.2 2、186.98、199.70。CIN -Ⅰ、Ⅱ、Ⅲ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 5 2 .0 8%、76.47%、84.62 %。 14 6例病例在 18~ 2 5、~ 3 5、≥ 3 5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占 47.95 %、5 3 .3 0 %、15 .75 % ;78例CIN病变分别占 48.75 %、3 2 .3 1%、8.97%。结论 CIN病变与高危型HP感染有关 ,中青年妇女为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期 ,CIN病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韦奇秀 《右江医学》2013,41(1):110-112
<正>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现与宫颈癌进展有关后,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2]。现就HPV的结构、致癌机制、感染及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一综述。1.HPV的结构及其致癌机制乳头瘤病毒科属小DNA病毒,它的基因组为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聚酵链反应(PCR)及4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探针杂交技术,检测福建58倒鼻咽癌活检的石蜡包埋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DNA的存在及其类型。结果发现HPV DNA阳性者14例(24%),其中16型5例(35.7%),6型4例(28.6%),16型和6型同时阳性者4例(28.6%),未知类型者1例(7%)。未发现18型和11型病例。5例慢性鼻咽炎粘膜中未检出HPV DNA。42例癌旁粘膜被覆的鳞状上皮中见有挖空细胞、角化过度和疣状增生等HPV感染效应。结果表明在鼻咽癌高发区HPV DNA有较高检出率,它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萍  杜荑 《黑龙江医学》2000,(12):19-19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属DNA肿瘤病毒,在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核内繁殖,目前已发现50多种类型,多数献报道外阴尖锐湿疣是由HPV6、HPV11感染,也有报道HPV6、HPV12型与外阴、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外常用冷冻、激光、电灼等物理疗法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生殖器疣,受设备条件限制,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