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留置鼻胃管并早期进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因结直肠癌限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不留置鼻胃管并早期恢复进食的试验组和留置鼻胃管且直至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并进食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鼻咽部不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腹胀(P<0.05)、恶心呕吐(P<0.01)、鼻咽部不适(P<0.01)显著降低;肺部感染显著降低(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留置鼻胃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李显蓉  杨庆强  修鹏 《重庆医学》2012,41(22):2245-2246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不留置胃管及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该院胃肠外科进入快速康复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5例,按术前是否常规安置胃管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TS的理念,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不留置胃管及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标准型喉罩合用胃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2组:A(标准型喉罩)组,40例;B(标准型喉罩合胃管)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喉罩的密闭性,气道压的变化,胃张力程度,术后患者腹胀、呕吐等情况。同时记录B组患者胃管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喉罩的密闭性和气道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中胃张力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1),且术后腹胀和呕吐的机率也高于B组患者(P〈0.01,P〈0.05)。B组中32例可引流出胃液,引流量为20—100ml不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使用标准型喉罩和胃管,不仅不会影响喉罩的密闭性,而且可以降低胃张力,减少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消化道手术留置胃管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手术前留置胃管对病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有较严重的刺激 ,并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 ,导致病人的紧张、恐惧。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对 4 0例患者在置入胃管前进行健康教育 ,显著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反应。现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我科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5月择期行消化道手术术前留置胃管的病人 81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之间年龄与病情有可比性 ,见表1。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组别例数年龄 性别男女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胆管癌十二指肠癌观察组 40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救治的患者40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术后留置胃管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单腔胃管留置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腔胃管减压的方式进行留置,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前55个小时内胃液残留量和胃液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堵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55小时内胃液残留量为70 ml,胃液引流量为(955±85)ml,堵管发生的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分别为15.4%、10.7%。观察组18例有效,对照组14例有效。结论:三腔胃管的引流效果比传统的单腔胃管引流的效果更好,具有胃液残留量少、耐受性强、并发症少、堵管现象发生几率低的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方便,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患者胃管留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机械通气患者共14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8例为常规留置胃管法,B组78例为垂直留置胃管法,记录两组病例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插管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种方法插管成功所用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及意识状态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置管法能有效地提高机械通气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救治的患者40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术后留置胃管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单腔胃管留置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腔胃管减压的方式进行留置,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前55个小时内胃液残留量和胃液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堵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55小时内胃液残留量为70 ml,胃液引流量为(955±85)ml,堵管发生的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分别为15.4%、10.7%。观察组18例有效,对照组14例有效。结论:三腔胃管的引流效果比传统的单腔胃管引流的效果更好,具有胃液残留量少、耐受性强、并发症少、堵管现象发生几率低的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方便,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连续检测血清和盆腔引流液C反应蛋白(CRP)和引流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早期诊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158例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第1、3、5、7天分别测量血清和盆腔引流液中CRP和MMP-9水平.将患者分为吻合口漏组(n=9)和无吻合口漏组(n=149),比较两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158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9例,两组患者血清与引流液CRP检测值与术后天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第3、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血清和引流液CRP连续检测诊断吻合口漏准确性中等,术后第5天和第7天血清和引流液CRP连续检测诊断吻合口漏准确性较高.术后第5天血清CRP高于128.23 mg/L和引流液CRP高于89.93 mg/L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CRP高于113.71 mg/L和引流液CRP高于81.75 mg/L的患者均发生了吻合口漏.无吻合口漏组和吻合口漏组引流液MMP-9检验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检测血清和引流液CR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引流液中MMP-9连续检测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无关.  相似文献   

9.
留置胃管多用于鼻饲饮食 ,外科胸腹部疾病的保守治疗 ,术前准备 ,以及手术后肠蠕动尚未恢复 ,需观察胃液颜色、性质、液量的患者。临床留置胃管经常发生引流不畅甚至阻塞 ,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的引流不畅乃至阻塞的常见原因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总结。现述之如下。1 胃内容物粘稠或有块状物阻塞了胃管前端引流孔 ,导致引流不畅、阻塞。原因如下 :(1)胃管置入前 6小时内 ,患者饮食中所摄入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如动物脂肪、鸡蛋等 )部分或全部没有被胃肠道所吸收 ,导致胃液粘稠或有块状物阻塞胃管 ;(2 )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管理在降低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同时, 能否降低护理成本, 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前 (2015年7月至8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后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1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策拟定阶段, 加入循证护理方法, 拟定对策为系带鼻胃管固定方法.调查的内容包括:品管圈模式管理前后神经内科病区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鼻胃管的工作时数、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成本.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组患者的留置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非计划拔管率由62.00%下降到17.65%;留置鼻胃管耗材费用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耗材费用由 (11.81±9.08) 元/人下降至 (7.30±2.53) 元/人;留置鼻胃管护理用时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护理用时由 (13.22±10.77) min/人下降到 (7.48±2.56) min/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降低了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降低了护理成本,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郑则宇 《西部医学》2013,(12):1837-1839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早期胃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短期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术后短期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胃癌根Ⅱ式合并小弯次全切除术疗效显著,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葛春刚  贺平波  胡志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45-146,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LA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腹腔镜下LAR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传统手术方法行直肠癌前切除术25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均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镜下LAR.并且达到TME标准,术后患者肛门功能不同程度地得到保留,随访1年未发现明显转移癌灶及局部复发灶。腹壁切口长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腹腔镜下行LAR有明显优势,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肛率增加,对于部分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仍可不同程度地保留肛门功能,同样可达到直肠癌根治要求及TME标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管引流(末端回肠置管外引流及肛管引流)在合并吻合口漏高危因素的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合并有吻合口漏高危因素且顺利施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资料。患者中观察组27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术中加行双管引流;对照组29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以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术后评价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探讨双管引流用于替代末端回肠造口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基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6.92±19.85)min,较对照组(123.44±10.41)min延长(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进食时间(2.41±0.52 d∶2.78±0.66 d)、术后住院时长(7.65±2.57 d∶7.59±1.83 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2%∶17.24%)、术后疼痛不适等指标对比中,差异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保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术中放置引流支架管对吻合口漏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中低位直肠癌32例行低位前切除术保肛,采用单吻合技术借助辅助手段,吻合保肛成功.吻合后经肛放置大口径肛管经吻合口向上插入至吻合口上方10 ~20 cm处肠管,起到支架及引流目的.结果:该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老年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结肠S型贮袋一直肠或肛管吻合对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2组,第1组24例,行传统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直吻组);第2组25例,将断端结肠制成5cm的S型贮袋并与直肠或肛管行端侧吻合(袋吻组)。分别于术后1、3、6、9、12、18个月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比较2组的手术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指标。结果直吻组和袋吻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术后6、12个月,袋吻组平均排便次数明显少于直吻组;延缓排便控制能力、失禁综合评分、区分排便排气能力等指标也以袋吻组为优。但术后18个月,2组排便功能已无差别。袋吻组的定性排便控制能力和直肠测压指标均优于直吻组。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结肠S型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在术后第1年内有明显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排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不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 机分为预置组和造口组,每组98例,预置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造口组实施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护性末段回肠造口,比较2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 肠梗阻、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置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造口组,预置组患者手术 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造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5例和6例出现 术后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1);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各有10例出现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824);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1例和21例出现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 结论: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能减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手术相关并发症, 且不会增加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邓罕  李光华  何长林  童创  王建国 《安徽医学》2013,34(12):1807-1810
目的 探讨吻合口水平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观察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33例,根据吻合口距肛缘的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A 组(吻合口距肛缘≤4 cm) 18例,B组(吻合口距肛缘〉4 cm) 15例.结果 术后B组排便次数和控制排便时间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和肛管最大挤压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肛管最大静息压、直肠初感容量和最大耐受容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距肛缘≤4 cm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明显差于〉4 cm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肛门柱状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肛门柱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引流量。记录2组的术中环周切缘阳性及直肠穿孔例数。随访12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并发症(骶前血肿、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复发、1年生存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79.38±28.17) min]显著高于对照组[(150.46±21.35) min],失血量[(121.52±32.63) 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1±43.1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清扫淋巴结数、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周切缘阳性(0.00%)、直肠穿孔例数(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 vs.13.33%)、1年生存率(84.62% vs.7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经肛门柱状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降低环周切缘阳性及直肠穿孔的发生率,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laparoscopic surgery,HALS)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将住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HALS组(28例)和开腹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HA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天C反应蛋白均少于开腹组。结论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