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瑞  杨绍青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37-293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冠心病CHF患,β-受体阻滞剂组51例,对照组27例,患出院后随访1年。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在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恶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分级(Ⅲ-Ⅳ)、运动耐量(6MWT<300m)、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重度焦虑)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显(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CHF患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可促进心力衰竭恶化,另心衰时β受体密度下调,对心衰并不利。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预后。近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了CHF患者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64-2065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血清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6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还可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以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及运动耐量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中、英文文献。结果共检索出60余篇文章,其中12篇与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关系密切的文章,其中有8篇大规模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文章。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试验作为运动耐量指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和客观。  相似文献   

5.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而抑制心肌收缩 ,本文通过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疗效观察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 CHF的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为 1999- 11~ 2 0 0 2 - 10我院门诊及住院的 CHF患者 5 9例。治疗组 31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35~ 6 8岁。风心病 8例 ,充血性心肌病 4例 ,冠心病 14例 ,高血压心脏病 5例。按 NYHA分级 ,心功能 级 8例 , 级 19例 , 级 4例。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33~ 6 7岁。风心病 5例 ,充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院内外的连续性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诊疗的CHF老年患者10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干预组58例.两组均予个性化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予阶段化的运动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整体护理,所有患者随访跟踪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自理能力、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源性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经过运动康复训练后,6 min步行距离增长(P<0.001),生活质量、自理能力提高(P<0.05).6个月内患者因为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连续性运动康复训练在改善老年CHF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慢性心力衰竭(CHF)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可促进心力衰竭恶化,另心衰时β受体密度下诃,对心衰并不利。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必奋性下降,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预后。近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了CHF患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患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步行试验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6min步行试验评价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荆卡堆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后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卡堆地洛对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影响。方法:110例CHF患者入选,其中卡维地洛组56例,另54例为对照组。Bittner方案行6min步行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BNP。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患者症状、运动耐量明显改善,同时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CHF患者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心衰症状缓解、运动耐量提高。而且心脏内分泌功能显著改善。这种心脏内分泌变化可能有助于心衰预后。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瑞  杨绍青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84-1985
目的 系统评价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以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及运动耐量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中、英献。结果 共检索出60余篇章,其中12篇与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关系密切的章,其中有8篇大规模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章。结论 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能够显改善临床,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6min步行距离试验作为运动耐量指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和客观。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下降,导致对变力性和变时性刺激的反应缺乏。β受体阻滞剂作用可使β_1受体上调,因而使衰竭的心脏得到更多的β受体介导性正性肌力作用的支持。故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给予一定量β受体阻滞剂是有益的。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配合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心率增快的CHF(以下简称快心率性CHF)50例(以下称观察组),并和单纯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的52例(以下称对照组),作比较,试图对受体调整在CHF中应用作一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脏手术越来越普及,但是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心脏功能较差、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及体外循环损伤等原因,术后仍然有部分患者发生低心排,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心脏术后发生低心排25例的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心力衰竭患者(83例)及对照组患者(36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2组患者TO及TS均值;并比较不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下的HRT.结果 心力衰竭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1±-0.17)%与(-1.63±-0.23)%,P<0.01)],TS值低于对照组[(2.24±1.42)ms/R-R与(8.73±3.68)ms/R-R,P<0.001)];在心力衰竭组,存在肢端水肿、颈静脉怒张、肺淤血、心胸比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腔扩大、心率增快和心率变异异常的患者,其TO值明显升高,TS值明显降低(P均<0.05);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水平越高,TO值越高、而TS值越低.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心率震荡的减弱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Segmentation of the phonocardiogram into its major sound components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automated diagnosis of cardiac abnormalities. Almost all of the existing phonocardiogram segmentation algorithms utilize absolute amplitude o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heart sounds, which vary from one cardiac cycle to the other and across different pati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phonocardiogram segmentation technique, under difficult recording situations, by utilizing the underlying complexity of the dynamical system (heart) giving rise to the heart sound. Complexity-based segmentation is invariant to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he heart sound and yields better time gates for heart sound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