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人从呱呱落地,发育生长成人到衰老死亡是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其中到老年所发生的变化是比较显著的,下面的数据就是充分的说明。神经系统:70岁以上的老人与20岁的青年人相比,脑重量减轻10~20%,神经细胞减少20~30%,大脑皮层面积萎缩10~15%,脑血流量减少17%,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5~30%。循环系统:70岁以上的老年人,60%有动脉硬化,30%有冠状动脉硬化,40%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精神病的患病率统计资料来看:50年代初2%,70年代7%,80年代仅15岁以上人数就已达10.5%,90年代到现在达20%以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北京16所大学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为很多大学生对心理障碍认识不足,常常把心理障碍误认为是精神病,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病症,而不敢主动面对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3.
刘江峰 《长寿》2005,(1):19-19
人到老年,肌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老化。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50%~70%的老人高频听力损失可达到50~70分贝,听力困难困扰着相当多的老年人。那么如何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9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胃溃疡发生部位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表现为上腹痛31例、占52.5%,规律痛仅10例、占16.9%。合并出血42例,占71.2%。胃窦溃疡:〈70岁组62.5%,≥70岁组26.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体、胃底及贲门溃疡合计〈70岁组为25%,≥70岁组为52.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合并出血发生率高,高位胃溃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生》2011,(17):53-53
5000万老人正受关节之苦 你知道吗,我同约有5000万名老人正饱受骨性火节炎之苦。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高,从以下数据即可获知:我国4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10%~17%;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激增至50%;70岁以上,发病率则高达70%——也就是说,每10个7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7个饱受骨性关节炎之苦。  相似文献   

6.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持续或反复发生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勃起完成性交。在中国,各种轻、中、重度的ED患者约占全国成年男性的10%左右,而在40岁-70岁男性人群中,受到ED困扰的人数高达50%以上。尽管这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患病率很高,专家估计目前只有15%-20%的ED患者在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青睐”老年人 不论国外还是国内的资料都说明这个事实,随着年龄增长,胆石症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作者自己有一组数字:20岁组为2.5%,30岁组为4.1%,40岁组为4.9%,50岁组8.2%,60岁组10.9%.70岁组为12%,较20岁组高出4.8倍,而实际数字可能还要高些。  相似文献   

8.
李轶群  曹志城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61-1063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农村居民对法定传染病的知晓率和卫生习惯、就医现况,从中发现问题,为深入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金山区疾控中心自行设计制订《金山区居民传染病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现况调查》问卷。对各社区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并由各社区里委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社区居民。问卷直接发放至个人,待答卷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回收。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核对后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1045名调查者中,男性557人,占53.30%;女性488人,占46.70%,男女性别比为1:0.88;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对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对10个问题的认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状况,在对10个问题的回答中,除F题和G题外,不同的文化程度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年龄居民的就医状况有着显著的差别,15岁以下的生病后到医院就医的为100%,60岁以上的生病后到医院就医的为82.32%。结论居民对传染病知识认识不够,还存在着不良的卫生习惯,就医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2010年,某市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对全市1500户家庭进行了一项关于家庭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家庭问题中,婚姻家庭问题占68%,亲子问题占20%,情绪问题、职场压力、抑郁等问题占10%。而在婚姻家庭问题咨询中,有近70%的夫妻是因为不会沟通,不懂得沟通引发了夫妻矛盾甚至是离婚。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专家透露,中国高血压人群已达1.6亿,成为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24.7%和6.1%。据估计,全球人口中约有26%患有高血压。而年龄60-69岁人群的发病率则为50%,翻了一番。7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高达75%。据估计,全球总死亡人数中1/8死于未经控制的高血压,问题相当严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敖拉哈 《家庭医学》2005,(15):20-20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丧偶老人逐渐增多。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其中有再婚意愿的达37.6%,但真正再婚的只有6.9%;其中70%~80%再婚老年人以离婚而告终。老年人再婚后离婚,其中既有性格问题,也有性爱问题、财产问题。因此,再婚老年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数据显示,30岁以后,男性身体内的雄性激素开始逐步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2%。一项研究测试了从25~70岁的各年龄段男性,发现70岁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仅为25岁男性激素水平的10%。男性在40~90岁期间,体内的睾酮水平每年平均下降1%-2%,总下降幅度高达30%~50%,这说明男士从40岁左右会进入“更年期”。而研究表明,总是“黏”在椅子上的男性脑力劳动者会比其他男性更早步入更年期。  相似文献   

13.
肺癌发病率日益增高,目前已占据城市中常见恶性肿瘤首位。肺病患者45岁以上者达95.5%,发病高峰年龄为70~74岁,其中,45%的肺癌患者年龄在≥70岁,80岁以上的患者占10%,因此,肺癌有“老年癌”的别称。 老年肺癌症状,主要是咳嗽、血痰。酷似其他呼吸道疾病,较少特征性。咳嗽最常见,约占80%左右。老  相似文献   

14.
孙清廉 《健康生活》2012,(10):61-62
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整个社会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也是反映诸多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据报道,在1956年我国整个犯罪总量中,只有18%是青少年犯罪,25岁以下的犯罪率只有万分之一。但近年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却约有70%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为,其犯罪率已超过3‰。在凶杀、抢劫、重伤、强奸和爆炸5类恶性暴力犯罪中,  相似文献   

15.
从历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在部分大城市中出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几乎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到2040-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数的20%。按60岁以上属老年期,上海市老年人13占总人13比重已大于10%,已成为老龄化城市。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性问题已没法回避 目前,全球63亿人口中,有一半人不到25岁,其中10到19岁的人口超过10亿。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最严重的代谢性骨病。此病极易导致脊椎椎体、股骨颈部以及桡骨末端骨折,在卧床的中老年人中有20%是由骨质疏松引起腰背部、脊柱变形所致。据研究,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增加,70岁前就有50%的女性患骨质疏松,70岁以后可增至60%。王某的脊椎骨质疏松得如此厉害,确实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最为常见的脊椎病。据统计,全国有7%~10%的人患颈椎病,且随年龄增长,50~60岁颈椎病患病率为20%~30%,60~70岁可达50%,发病率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死亡水平及其死因,以便采取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意外死亡发生率。[方法]对扬州市2006-2009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为9.38/10万,各年分别为7.99/10万、10.11/10万、9.70/10万、9.71/10万(P〉0.05);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49岁意外死亡率(/10万)分别为3.86、5.58、6.57、7.77、13.38、16.06、6.27/10万。意外死亡的447例中,主要死亡原因为车祸、自杀、溺水、中毒,分别占41.61%、27.96%、8.50%、4.70%。[结论]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2007年最高,40-44岁最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车祸、自杀、溺水、中毒。  相似文献   

20.
江志荣 《职业与健康》2007,23(6):440-441
目的分析深圳某区麻疹发病的人群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作出有效预防措施,降低麻疹发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深圳市某区2003年麻疹的分布情况。结果2003年深圳市某区麻疹人群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以10岁以下的儿童为主(59.49%),但构成比下降;19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构成比上升,占总发病数的33.62%。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发病例数构成比最高(31.90%),工人、学生分列2、3位(21.55%、12.93%)。接种率从低到高依次为散居儿童(2.70%)、工人(4.00%)、学生(33.33%),无1人接种过2次。结论除按规定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外,还应重视开展对各企业的工人及新来的劳务人员进行麻疹疫苗普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