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120是由北京急救中心、各区县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共同组成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在北京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共同承担日常院前急救工作、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北京急救中心对各区县急救站有业务指导职能。北京1 2 0调度指挥中心是北京急救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全市120急救电话的统一接听,承担全市120急救网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任  相似文献   

2.
120急救服务是指患者和/或患者家属\路人\民警或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感觉)患者需要急救服务,而主动呼叫"120"调度指挥中心,并由"120"调度指挥中心根据就近,就急,就需原则调派急救站或网络医院院前科急救车赶赴现场急救处置转送患者入医院的服务过程."120"服务投诉是指报警者或病人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在院外接受医疗急救服务过程中,对调度员或急救医院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提出抗议的一种行为;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环节,由"120"调度指挥中心及急救网络医院院前急救科(简称急救医院)两部份组成;"120"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中心首要环节,调度员是院前急救指挥工作中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谢爱东 《大家健康》2014,(1):398-398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地点或受伤现场开始至运送到医院的抢救和治疗的全过程。而急救调度则是在接受呼救信息后对这一医疗全过程的指导、安排与管理。许多急救专家都认为呼救应答时间是衡量急救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素质良好,反应灵敏的指挥调度,就无法保证抢救人员尽快赶到现场,也就体现不了"急",开展不了"救"。因此本文阐明急救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分析什么是急救调度的内涵以及一名合格的急救调度员所具备的基本要求及遵守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制定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发展相适应的智慧急救平台顶层设计,为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调研组走访院前急救中心、分中心、急救站及院内急诊,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北京地区急救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用户需求,构建智慧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平台顶层设计。结果/结论 顶层设计包括总体架构、数据架构和支撑平台,围绕调度指挥、医疗服务、应急保障、决策管理、公众服务等7大急救职能提出系统功能规划,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效率的方法和路径。方法: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多年来对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摸索,总结出《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接警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而对中心调度员调度接警流程进行规范,比较《接警流程》实施前后的调度台受理时间、中止任务率、空车率。结果:调度台平均受理时间缩短、中止任务率提高、空车率下降。结论:建立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能规范调度程序,提高调度效率和调度质量,同时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120通讯调度系统指挥现场急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应急救援系统是城市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承担着医疗救援指挥的任务,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急救指挥中利用现有的先进设备、技术及人力资源,最终达到急救车辆的动态调度和管理,成为现今急救指挥中心面临的新兴课题,现就如何运用“120”,通讯调度系统指挥现场急救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与指挥调度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活动,其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伤病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保持高质量的急救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加强急救体系的质量控制[1].  相似文献   

8.
笔者所在医疗急救指挥中心2008年实行首接负责制以来,通过加强培训与考核提高了调度员的综合素质,缩短了调度反应时间.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提高调度员的责任心,正确指导急救车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缩短了出车反应时间.通过首接负责制的实施,使院前急救的过程规范、高效、准确,切实提高了调度质量,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9.
我市是一个中小城市,全市人口约300万,市区人口约40万.市区有三家综合性医院(市一医、市二医、市石化医院),三家医院分别推出了"120"、"999"、"995"急救电话号码,遇有平常或突发性医疗事故,易造成医疗急救市场混乱,病人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医疗急救资源浪费也颇大.在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于2004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规范了急救特服电话号码"120",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以前各医院急救电话同时废止;同时救援中心通过媒体的宣传等各种措施,大力宣传"120",使市民对"120"的知晓率及"120"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南宁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发展现状及信息化建设需求,阐述其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分析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后的效果,包括提升院前急救能力、统筹指挥调度能力、急救反应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姜文国  王梅 《医学动物防制》2013,(12):1306-1310
目的全面了解济宁市医疗机构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能力现状,为下一步完善和提高应对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宁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调查的13家医院应急指挥及预案制定完善、培训到位,救治能力基本符合流感定点救治医院要求,疫情报告体系、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完善,大部分医院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的通风、排风情况良好,并设有呼吸道疾病隔离病房。2008年、2009年分别只有3家、4家医院被拨付公共卫生工作经费,2009年只有5家被拨付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项经费,2008年、2009年均有4家医院存在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所有医院均没有负压隔离病房。结论济宁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具备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要提高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配备救治设备、储备应急防护物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燕颖  朱秀 《中国病案》2010,11(7):62-63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的具体要求,我院推进医保实时结算、HIS系统标准化、强化财务人员培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与加强软件系统改造、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等,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院前急救的成功关键在于施救人员在现场能否快速、准确、科学的实施现场救治,为了提高我市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市民死亡及伤残率,调查银川市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培训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训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本市院前急救成功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根据李文涛设计的调查问卷及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部分更新内容设计新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一般资料包括警种、性别、年龄、警龄、警衔、最高学历;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溺水者急救、中毒者急救及中暑者急救的自我评价、自我测试及培训的相关调查。该量表Cronbach信度系数α=0.791。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调查。 结果 警务人员院外创伤急救和心肺复苏及格率分别仅67.60%和23.23%;自我测评中警务人员除对中毒者的急救完全掌握的人数较多外,对于创伤、心肺复苏、中毒、溺水、中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其中66.9%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5年内接受过急救培训 ≥ 2次的人员更只占8.4%。 结论 我市警务人员对于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程度欠佳,相关培训较少,应加强培训,提高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诊死亡病例,了解急危重病人死亡原因,提高院前及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院前死亡和怠诊科24h内抢救无效死亡病例纳入调查内容。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初诊及最后诊断、院前及急诊科抢救情况、最后死因等资料,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院前与急诊科抢救室死亡原因及所占比例存在差异。院前死亡占同期死亡的56.62%,尤以猝死所占比例最大,而占调查急危重病人死亡前五位的主要病因是严重创伤、猝死、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毒。结论加快普及提高公民的急救知识,建立健全基层与城市的急救网络,稳定急诊专职医师,加强急救知识培训,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地特点的紧急创伤救治平台,是提高急诊抢救救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现状,为卫生应急能力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对江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应急管理体系、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保障和储备、院感控制能力、疾病监测报告能力、卫生应急培训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6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常用的5个预案,77.55%及以上医疗机构已制定了7个必须的制度,95.65%县级以上医院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小分队。2012年仅有4.35%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得到财政拨付的应急资金;90.82%医疗机构应急物资储备率低于60%;52.17%及以下县级以上医院对6类事件具有诊疗能力;13.04%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71.88%的调查传染病(32种)有实验室诊断能力;8.7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6.67%乡镇卫生院对调查传染病有临床诊断能力;2.67%乡镇卫生院对75.00%调查传染病有治疗能力。结论江门市医疗救治机构应急资源和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供给保障不足、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荣峰 《中国医院》2003,7(11):14-16
从院前与院内之间急救工作的全方位联系、衔接的各环节出发,阐述充分利用各类急救资源,建立和完善贯穿整个急救急诊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规范的“链接”,使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并努力倡导社会“大急救”观念。进一步提高急诊水平和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市急诊护士面对医闹后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特征,并分析其社会心理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蚌埠市8家医院经历过医闹的急诊护士9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民用版(PCL-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历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十堰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和培训需求情况,为高效地开展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十堰市3所非医学院校15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8%学生认为自我急救知识丰富,64.61%学生意识到自身急救知识缺乏;就现有急救知识46.92%的学生毫不犹豫对陌生者进行施救,若接受系统培训后,毫不犹豫施救者上升至78.9%,68.09%学生担心自身急救技能不足是影响施救的最大障碍;98.3%的学生要求接受急救培训,92.27%的学生选择在老师指导下,借助模型动手操作的培训方式;33.03%的学生认为医学院是承担救急培训的最好机构,23.46%的学生则选择医院.结论 十堰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急救知识认知差,培训需求愿望强烈,望相关部门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大学生急救应变能力,提高区域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旻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78-1081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恐怖事件与局部战争频繁发生,造成的突发性大量人员伤亡对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应急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通过应急医学教育使全民提高对应急救援医学的认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规划建立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医学教育体系条的高度,从院校教育、继续教育、普及教育等多个层次,以及从军队医学院校、地方医学院校、全国各类高校、卫生部门、党政机关等多方位构建并完善我国的应急救援医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医学生对不同人群急救普及培训的效果,为我国急救普及培训提供新思路。方法:组织广东省某医学院在校学生对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举办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PR)为主的急救培训,比较不同人群间的培训结果。结果:各类人群CPR操作考核通过率达81.3%。其中高中生通过率最高(91.0%),显著高于社会人员和初中生,P〈0.01;初中生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人员,P〈0.01。结论:医学生作为培训主体开展急救普及培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不同人群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应针对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