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彩色多普勒中的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资料。结果 病灶直径1—8cm,平均大小为3.5cm,形态多不规则,无明显包膜,以低回声结节为主,结节内回声不均。所有病例彩色多普勒均显示从病变中央辐射至周围滋养动脉,呈车轮状,于瘤内记录到丰富的低阻力动脉频谱。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发现弥漫性肝脏占位32 d。外院CT:肝左右叶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边缘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无强化,考虑弥漫性肝癌。查体:心肺(-),腹平软,右肋缘下见一长约7 cm的胆囊结石术后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全腹叩诊呈鼓音,肠鸣音4分/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共18个病灶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FNH的超声诊断价值。结果:FNH在常规B超上多表现为低回声及较均匀的等回声,偶见低回声的星状疤痕。但总体上缺乏较特异的声像图表现;而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一粗大的彩色血流伸入病灶中央并分支,显示率为69%.部分呈轮辐状排列(30%)有一定的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结合常规B超可提高超声对FNH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系列成像分析肝局灶性脂肪浸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是否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方法 应用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系列成像技术分析20例25处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比较常规超声回声强度、定量分析其超声造影增强效应。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时,局灶脂肪浸润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P<0.001);在超声造影25 s时局灶脂肪浸润增强强度低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P=0.001),在60 s、120 s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局灶性脂肪浸润与周围相对正常肝组织在动脉期可以存在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的超声特征,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病变的表现形式。方法经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1例FNH患者共68个病灶中,25例25个病灶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声诺维,使用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结果灰阶超声显示82.4%(56/68)的病灶位于肝右叶,73.5%(50/68)为等或稍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2.6%(63/68)测得动脉血流信号,其中95.2%(60/63)为连续条状血流信号,70.0%(42/60)表现为轮辐状。血流峰值流速(47.8±26.9)cm/s(14.4~113cm/s),阻力指数0.56±0.09(0.4~0.7)。超声造影25个病灶(100%)动脉期全瘤高增强,96.0%(24/25)的病灶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仍为高增强或等增强。24.0%(6/25)的病灶可见中央瘢痕。结论FNH在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上有一定特点,超声造影可更显著地表现病变特征,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方法根据文献确定了FNH的CEUS诊断标准,并对2007年1月~3月期间,德国汉诺威Siloah医院16例患者,共计17枚FNH病灶的CEUS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7%(11/17)的FNH病灶符合我们确定的CEUS诊断标准,35.3%(6/17)的病灶不完全符合该标准。结论定性诊断FNH应根据CEUS的诊断标准。对不完全符合该标准的病灶,需行增强螺旋CT或MRI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应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脏局灶性脂肪变性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病变,临床及影像学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或其他病变,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肝脏局灶性脂肪变性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临床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与非典型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常见的良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2014年6月-2016年3月对205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07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CEUS诊断FNH的诊断效能,并着重总结不典型FNH病例CEUS增强特征。 结果: 205例307个病灶中共161例213个病灶获得病理诊断,其中31例确诊为FNH共34个病灶,CEUS诊断FNH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1.2%(31/34)、97.8%(175/179)、88.6%(31/35)、98.3%(175/178)及96.7%(206/213)。其中3个FNH病灶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呈高或等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的恶性病灶不典型增强特点。 结论:CEUS对FNH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少数不典型增强病灶的诊断, 需结合肝炎背景、AFP及其它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应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灶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62例确诊为局灶性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声像图表现,将局灶性脂肪肝分为3型:Ⅰ型,非均质浸润型39例,占62.90%,声像图表现为增强细密的肝实质内,出现1个或多个低回声区,边缘清楚,常为三角、长条或不规则状,少数表现为类圆形。其中1例低回声区病理证实为正常肝组织;Ⅱ型,叶段浸润型13例,占20.97%,肝叶段范围回声细密、增强,呈大片不规则地图状改变;Ⅲ型,局限浸润型10例,占16.13%,肝内表现为稍强回声团,单发或多发,形状不规整,边缘尚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其中1例肝组织活检证实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超声能够根据声像图表现,判断局灶性脂肪肝的脂肪分布特点,作出超声诊断。对非均质浸润与局限浸润型脂肪肝应注意与良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35例,使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两种方法对比检查,比较二者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本组135例病例中,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9.9%、88.5%和77.0%;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2%、92.3%和90.4%。二者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超声检查法可以敏感地检出肝内局灶性病变,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筛查肝脏疾患;超声造影检查法则可对常规超声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EU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68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的CEU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中,24例肝脓肿、5例炎性假瘤、2例肉芽肿、37例其他局灶性炎症,全部经病理证实。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占61.8%(42/68);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以低增强为主,占75.0%(51/68)、80.9%(55/68)。出现17例假阳性,包括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瘤6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CEUS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可提高CEUS诊断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局灶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局灶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王毅①综述唐肇普审校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甘油三酯与脂肪酸)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fat-tyliver...  相似文献   

14.
肝脏局灶性病变为临床上常见,包括各种癌变、良性瘤及增生等,若不给予及时诊断,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超声造影技术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整体和连续的动态观察,可发现常规超声难以检出的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组回顾性分析6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择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进行研究,对通过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9个病灶的CT、US以及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US以及MR的非造影检出率分别为:CT检出11个,占73.3%(11/15);US检出9个,占60.0%(9/15);MR将全部病灶显示出来,占100%(15/15)。CT、US以及MR的造影检出率分别为:CT检出13个,占86.7%(13/15);US检出12个,占80.0%(12/15);MR将全部病灶显示出来,占100%(15/15)。正确诊断:CT40.0%(6/15),US26.7%(4/15),MR66.7%(10/15)。影像的综合正确诊断为93.3%(14/15)。影像学方面的综合检查可以对绝大多数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而MRI与CT、US相比在诊断的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HN)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经病理诊断或其他增强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证实的35例FNH患者共45枚病灶,均行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0例患者的20枚病灶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二维灰阶超声表现主要为肝内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局灶性病灶(88.9%),而且界限显示欠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3枚(95.6%)显示病灶内的血流信号,37枚(86.0%)可见连续条状血流信号,25枚(67.6%)表现为"轮辐状";超声造影检查动脉早期20枚病灶均表现为整体高增强,其中14枚(70%)表现为轮辐状增强,门脉期11枚(55%)病灶中央或偏心部位出现无增强瘢痕的征象;延迟期15枚(75%)表现为等增强,4枚(20%)表现为高增强,1枚(5%)表现为低增强。结论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检测出典型病灶的部分特征,但都无法检测FNH的微血管灌注情况,而超声造影可检测到病灶动脉早期、门脉期、延迟期显著的病变特征,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特征性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FNH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曾行超声造影检查的FNH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12例FNH患者,88例病灶呈低回声,16例呈高回声,8例呈等回声;CDFI于31例病灶内探及轮辐状血流信号,35例探及短线状血流信号,42例探及点状血流信号,余4例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于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表现为"高-高-高"增强49例,"高-等-等"增强44例,"高-高-等"增强9例,"高-等-低"增强9例,"高-低-低"增强1例。其中62例离心性增强,59例出现轮辐状动脉,52例中央可见呈纵行短线状或星芒状瘢痕。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32.14%(36/112),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89.28%(100/112)。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对FNH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詹梦熊  高峰  陶淑兰  司琴  邓中秋 《临床荟萃》2001,16(15):714-714,F004
局灶性脂肪肝也称为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及常见形式。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甘油三酯与脂肪酸)在肝组织细胞内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肝组织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也称为肝脂肪浸润或脂肪变性。关于脂肪肝的诊断,以往必须根据肝穿刺病理检查进行确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和CT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使其不再经肝穿刺活检即能得到比较准确的临床诊断结果。1病理分类及发病机制 脂肪肝大多呈弥漫性,但也可以为局灶性或不规则形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EUS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H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三期增强模式、离心性增强、轮辐状动脉、供血动脉和中央瘢痕,并分析上述各征象与病灶大小及肝脏背景的关系。结果 49例中,三期最常见的增强模式分别为动脉期高增强(45/49,91.84%)、门脉期等增强(25/49,51.02%)及延迟期等增强(21/49,42.86%);离心性增强27例(55.10%),轮辐状血管14例(28.57%),可见供血动脉33例(67.34%),中央瘢痕13例(26.53%)。在≤3 cm和≤5 cm的FNH中分别有15例(15/21,71.43%)和25例(25/38,65.79%)检出离心性增强,在≤3 cm的FNH中未见中央瘢痕,但不同大小的FNH中轮辐状动脉(P=0.78)和供血动脉(P=0.62)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肝脏背景的FNH中,4种CEUS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NH最常见的三期增强模式为"高-等-等";离心性增强常见于较小的FNH,而较大FNH多可见中央瘢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常规超声(B型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定性诊断中的有用性。方法模拟日常超声检查工作情景检测常规超声和CEUS对305例FLL的定性诊断性能和诊断者的信心强度。CEUS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常规超声和CEUS的诊断正确率对肝细胞性肝癌分别为86.8%、88.6%,对转移性肝癌分别为97.6%、99.2%。对肝内胆管癌、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硬化结节、不均匀脂肪肝和其他病变,诊断正确率常规超声为26.2%~71.9%,CEUS为46.4%~92.9%,可相应提高19~25个百分点。对所有病变,CEUS均较大幅度地增强了诊断者的信心强度。结论在病灶回声表现典型、同时存在有力支持诊断的临床资料和伴随声像的条件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FLL的准确程度与CEUS相当,并不一定需要做造影检查。如不具备上述条件,CEUS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