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铁男 《智慧健康》2023,(18):141-144
目的 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狭窄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病变狭窄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患者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模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和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高灌注综合征、皮疹、头晕恶心9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使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了改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梁建锋 《智慧健康》2024,(5):71-73+77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CBF、rCB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时采取支架成形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患者的预后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后实施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率从术前的(85.2±2.2)%降至(23.5±1.8)%,术后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193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7例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出现支架移位和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通过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缺血症状与脑卒中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验,探讨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5例颅内脑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脑内支架形成术治疗.结果5例药物治疗无效均成功的采用支架形成术,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5%和8.3%临床随访5例,症状均完全缓解,无1例发生内膜撕裂或血栓栓塞形成,短期随访未发现有再狭窄及内膜过度增生.结论脑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脑动脉狭窄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wingspan支架对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8例,观察其技术成功率、狭窄率的改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共置入29枚wingspan支架,技术成功率100%。(2)术后即刻血管造影证实,狭窄率由(77.4±8.2)%降为(21.4±7.9)%。(3)2例(7.1%)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4)28例患者术后随访6~21个月,按照malek评分,分别评价术后当时(24h内),术后1个月及最近时间预后情况,术后当时malek评分:1分26例(92.9%),4分2例(7.1%);1个月后评分:1分25例(89.3%),4分2例(7.1%),5分1例(3.6%)(术后2周死于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最近随访术后6个月到21个月,平均(12.7±3.4)个月:1分24例(85.7%),3分1例(3.6%),5分2例(7.1%)(另一患者术后7个月死于脑出血),失访1例(3.6%)。结论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1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4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18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1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显示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杨华清 《现代保健》2012,(25):16-18
目的:观察支架与药物联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药物组、单纯药物组。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药物组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血浆tPA浓度显著高于后者(P=0.000),血浆PAI-1浓度显著低于后者(P=0.048),血浆vWF含量著高于后组(P=0.000);治疗前后血浆tPA、PAI-1和vWF水平变化量进行组间比较,支架药物组与单纯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颅内动脉粥样狭窄的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或动脉-动脉栓塞造成再次缺血性脑卒中;同时,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仍对血管内皮损伤较重,这可能是术后支架处血栓形成、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对颈动脉狭窄的干预作为脑卒中的预防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1-2]。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学》2007,(21):60-60
介入支架技术是治疗动脉狭窄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一。但一般情况下是在一支狭窄动脉里放置一枚支架。最近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勇闯“禁区”,为一位颅内椎动脉严重狭窄长度达5厘米的患者,置入3枚特殊支架,重新打通椎动脉,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罩在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通气,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全身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前后SPO2、PetCO2和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性(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临床表现为TIA的90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TIA患者中有7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共198支动脉狭窄或闭塞,总异常率为86.67%(78/90),其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共145支,占73.23%(145/198),颅外动脉狭窄共53支,占26.77%(53/198),颅内-外多发病变11例,共累及54支颅内外血管。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DSA检查有助于明确VB-TIA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治疗椎动脉狭窄的临床安全性以及疗效,为该治疗手段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证据。方法:选取合适支架植入的40例经影像学检测确诊为椎动脉狭窄并且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术后即刻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血管造影技术测量,比较手术前后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并在术后进行跟踪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手术,40例确诊的椎动脉狭窄患者血管腔内成功植入了支架。术后椎动脉平均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平均狭窄率由术前的74.6%下降到13.2%。临床随访中未发现复发血管再狭窄以及血管内膜撕裂或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对于患者远期预后仍需要更长时间随访和大宗病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ABCD2评分结合颅内血管狭窄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8年-2020年治疗的98例TIA患者,根据患者ABCD2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36例;根据患者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检查的颅内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ICASS)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ICASS的8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基础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分为狭窄组(n=26)与未狭窄组(n=5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支架种类与ICASS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无关(P>0.05);吸烟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动脉狭窄程度与ICASS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动脉狭窄程度>75%均为ICASS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ICASS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动脉狭窄程度>75%等,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缺血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缺血性肾病患者应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2周及3个月后复查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判断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20倒病人的高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8例(占40%)患者的高血压降至正常,12例(占60%)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得到改善,20例病人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早期缺血性肾病能很好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及逆转受损的肾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狭窄程度由术前(72.3±8.6)%下降到术后(11.6±7.2)%。所有患者在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至1年,无一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5例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发现支架移位。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CAS患者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经积极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全面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CAS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疾病,在我国死亡病因中居首位,且患病率逐年升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诱因之一,利用影像学技术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十分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诊断方式,能清晰显示出血管壁,观察硬化斑块的成分,在病因分型、预后效果评估、卒中风险评估、疾病鉴别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是世界上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各类疾病中居第2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本身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累及全身动脉的疾病,病变最早可从儿童期发生,可见到脂纹、纤维斑块和混杂斑块等各种病理改变.并可见到粥样溃疡和局部血栓形成,可有钙化和斑块内出血[1].由于上述病理改变,可导致同侧脑组织低灌注面产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或者由于易损斑块的小栓子脱落引发脑梗死.当颈动脉狭窄伴有视网膜或脑缺血症状时,称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具有上述颈动脉狭窄病理变化,而尚未发生临床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工作中颅内外血管检查已非常普遍[2].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病因及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就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实验检查、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对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发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98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脂治疗,实验组另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规律口服;对比两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及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规律使用丁苯酞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再发症状性脑梗死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