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陈宇新  郑伙珍 《海峡药学》2005,17(6):127-12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124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结果 发现HBV DNA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物特阳性血清中均可检出。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HBVDNA;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水平HBV;HBsAg、抗HBc阳性组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水平HBV。另发现28例抗HBs阳性组阳性率10.7%。结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肝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及药效评价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循环HBV—DNA和HBV血清学标志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正府  徐克成 《江苏医药》1994,20(12):663-665
用PCR法检测HBV-DNA,研究HBV-DNA与HBV-M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90例HBV-M阳性者血清中有32.6%HBV-DNA阳性。后者的阳性年在①HBSAg(+)/HBeAg(+)/抗HBc(+)组为734%(47/64例);②HBBAg(+)/HBeAg(+)组为100%(10/10例);③HBsAg(+)/抗HBc(+)组为185%(5/27例);其它组HBV-DNA均阴性。①②组间HBV-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①②组与③组的HBV-DNA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HBV-DNA是HBV感染的直接指标。资料显示HBV.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志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46-2147
目的:探讨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HBV-DNA的结果。方法:对8685例孕妇先检测HBV标志物。其中大三阳101例,小三阳370例,三抗体阳性310例。召回这些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大三阳组HBV—DNA阳性101例,小三阳组HBV—DNA阳性76例.三抗体阳性组HBV—DNA阳性26例。结论:对乙肝标志物三项阳性孕妇需要进行检测HBV—DNA含量,以便了解孕妇感染HBV—DNA的情况,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DNA与乙肝5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502份,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和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9份HBV—DNA阳性。其中123份1.3.5阳性(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2.48%;113份1.4,5阳性(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8.09%;12份1.5m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0.00%;11份1.3.4.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78.57%,大三阳的阳性率与PCR—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M与HBV—DNA两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不同、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临床判断其传染性及治疗效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邴圣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14-18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乙型肝炎标志物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5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DNA含量,与HBV标志物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98.6%,HBeAb组阳性率为61.5%;HBeAg组阳性率含量明显高于HBeAb阳性组.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定量准确、结果可靠,为临床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乙肝病毒前S,抗原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9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标志物和前S,抗原,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技术,检测709份标本的HBV—DNA含量,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共309例,阳性率为43.6%,前S,抗原阳性共431例,阳性率为60.8%,HBV—DNA阳性共451例,阳性率为63.6%,三者之间的符合率大于80%,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高度相关(P〈0.05)。结论:前S,抗原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相关,可较好地反映HBV—DNA的存在或复制情况,是“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补充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DNA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DNA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00份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200份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组的HBV DNA阳性率有差异,HBsAg、HBeAg和(或)HBcAb阳性组阳性率为98.1%,其中96%以上HBV DNA≥10^4 cope/ml;HBsAg、HBcAb和(或)HBe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约为76,5%,但其中90%以上HBV DNA≤10^4 cope/ml;单纯HBV抗体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约为13.0%,但均为HBV DNA≤10^3cope/ml。三组间HBV DNA阳性率及分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HBV DNA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合血清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柏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87-3388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分别对617份血清进行HBV DNA和HBVM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100%(232/23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66.9%(164/245);HBs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60.7%(17/28);HBsAg、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100%(2/2);HbsAb、HBe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3.6%(2/56);Hbs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4%(1/25);其余HBVM不同表现模式HBV DNA阳性率为0。HBeAg(+)组与HBeAg(-)组HBV DNA阳性率和HBV DNA定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机结合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检测,才能准确反应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而指导临床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突变,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或单一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Roche LightCycler^TM荧光PCR定量分析仪,应用FQ—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突变(YMDD)及HBV—DNA的检测。结果:经半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拉米夫定加胸腺肽联合用药组20例乙肝患者未检测出YMDD变异株,用药后HBV—DNA和ALT检测指标分别随治疗的进度拷贝数降低和恢复正常;而单一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组37例乙肝患者,检测出发生YMDD变异有8例,阳性率22%,其中YIDD型6例,YVDD型2例,HBV—DNA和ALT检测结果的反跳分别占5.4%和8.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丁贤  邵新华 《河北医药》2002,24(6):480-480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eAb的测定采用ELISA法,HBV-DNA采用地高辛标记斑点杂交法。结果:在不同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患者中均有一定比例的HBV-DNA阳性者,且e抗原阳性的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达88.2%,明显高于其它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患者。结论:e抗原阳性与HBV-DNA有正相关性,HBV-DNA的检测对于乙肝的诊断、病情转归的判别以及药物疗效的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不同灌洗液检测方法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某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与28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均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法、培养法、涂片法、结核抗体法检验结核杆菌,对比4种检验结果.结果:菌阳肺结核组FQ-...  相似文献   

12.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246例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Q-PCR在诊断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血清抗体检测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液和尿液病毒的检测,并对确诊的患者进行母乳CMV病毒的检测。结果:在怀疑为活动性CMV感染的169例患儿中,PCR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5.1%,血清IgM法为52.1%,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6.4%;18例尿液CMV-DNA阳性的患者查出母亲乳汁中CMV-DNA,含量为1.7×10~4.5×103copies/mL。结论:FQ-PCR可以准确检测患儿体液及血液中的CMV含量,提示体内复制情况,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孕妇女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早孕妇女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新方法。方法:从50例妊娠7、8、9周的孕妇外周血血浆中提取胎儿游离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其中的Y性别决定区(SRY)基因。结果:38例早孕孕男胎妇女中32例血浆中出现SRY基因,灵敏度84.21%;12例早孕孕女胎的妇女血浆中均未出现SRY基因,特异度100%。结论: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来检测早孕妇女血浆中的胎儿游离DNA,这对无创性早期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乙肝两对半、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乙肝两对半、前 S1抗原与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183 0份血清用 EL ISA方法测定 HBV“两对半”和前 S1抗原 ,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HBV- DNA含量。结果 不同两对半模式血清 HBV-DNA阳性率不同 ,检出率以 HBs Ag( )和 /或 HBe Ag( )组最高 ;共检出前 S1抗原阳性血清 73例 ,其中 HBV-DNA检出率为 90 .4% ( 66/ 73 )。结论 前 S1抗原与 HBe Ag、HBV- DNA有较好相关性 ;FQ- PCR检测可更准确反映 HBV感染及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裂解型分枝杆菌噬菌体检测技术(Phage amplified biologically assay,PhaB)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2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和41份非结核性痰标本应用PhaB法和FQ-PCR进行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PhaB法阳性76例,阳性率53.5%;FQ-PCR法阳性84例,阳性率59.1%。PhaB法和FQ-PCR法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种方法检测41份非结核性痰标本均为阴性。结论两种方法能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同时又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与培养法检测女性不育症解脲支原体方法,并筛选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药物。方法应用PCR法和培养法检测351例女性不育症患者和201例正常生育妇女的解脲支原体,同时对11种抗菌药物作药敏试验。结果在不育症患者中荧光定量PCR和培养法检测UU阳性率分别为55.3%和42.7%,已生育妇女的UU阳性率分别为30.3%和24.9%。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1,11种药物敏感试验结果UU培养法阳性者对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最敏感为96.4%,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耐药性最高为60.1%。结论荧光定量PCR对UU检出率高且快,培养法检测虽慢,可同时作药敏试验为临床指导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手足口病患儿200例,采集咽拭子、粪便、疱疹液标本232份,进行FQ-PCR检测,同时采用ELISA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及检测窗口期。结果:应用FQ-PCR方法,咽拭子、粪便、疱疹液中EV71、CoxA16、通用型肠道病毒核酸RNA的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83%、81.82%、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P〉0.05)。FQ-PCR方法咽拭子、粪便、疱疹液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对血液的阳性检出率(χ2=3.17~5.11,P〈0.05)。FQ-PCR、ELISA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7.03%、87.50%(χ2=3.98,P〈0.0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7.22%、88.68%(χ2=3.85,P〈0.05)。在EV71、CoxA16及通用型肠道病毒方面,FQ-PCR的检测窗口期均早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快速检测方面优于ELISA,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以及更早的检测窗口期,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BV血清学检测和EBV-DNA定量检测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78例诊断为IM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EBV四项抗体,同时使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浆中EBV-DNA负载量,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抗EBV-VCA-IgM抗体阳性率93.6%,EBV-DNA阳性率为71.8%。结论 IM临床诊断中抗EBV-VCA-IgM阳性率比同期血浆中EBV-DNA阳性率高,故不推荐对IM患者进行常规EBV-DNA检测,但对病程长,症状反复,病情重的患儿应监测血浆中EBV-DNA,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在实验室检测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中的应用。方法 464例拟诊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临床标本,用培养法检测NG、UU病原体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CT抗原,对同一标本同时用FQ-PCR检测NG、UU或CT的核酸。结果 FQ-PCR和培养法检出NG阳性率分别为28.4%(63/222)和14.9%(33/222),P<0.01,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41.7%(126/302)和32.5%(98/302),P<0.05,FQ-PCR和金标法检测CT阳性率分别为18.2%(57/314)和6.1%(19/314),P<0.001,FQ-PCR对3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培养法或金标法。结论 FQ-PCR法检测NG、CT以及UU在临床诊断NG,UU和CT感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