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孙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37-93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U,皮下注射,1次/12h)。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用一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一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别有显著性(χ2=7.92,P<0.01)。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无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副作用,应用时不需监测凝血指标。能有效控制UAP的发作。  相似文献   

2.
沈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53-54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总结并分析本院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亚硝酸酯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嘧达莫。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48.5%,(P0.05)。两组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度、血小板聚集度,心电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双嘧达莫,能更有效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秦林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45-46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包括静脉用硝酸甘抽、消心痛等)、β受体拮抗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口服普伐他汀。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观察组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彭登高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871-87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及葛根素,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Na)联用阿司匹林(AS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疗法加ASA;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LMWHNa.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各项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各项凝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MWHNa 加ASA比单用ASA疗效更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明显,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及辛伐他汀,并常规应用治疗心绞痛药 物;对照组采用消心痛、阿司匹林、川芎嗪等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 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使抗凝、溶栓及降脂达到较好的统一,为一种 疗效迅速、可靠且临床缓解期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活多史)与进口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活多史组与速碧林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活多史0.4 mL(4250 U)和速碧林0.4 mL(4100 U)腹壁皮下注射,2次/d共7 d.观察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急性心肌梗死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对心绞痛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急性心肌梗死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6.7%(20/30) vs 70.0%(21/30),90.0%(27/30) vs 93.3%(28/30),3.3%(1/30) vs 3.3(1/30),13.3(4/30) vs 10.0%(3/3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活多史)是治疗UAP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薛晶  陈丹  李欣  覃湘林  沈晶 《吉林医学》2001,22(6):351-352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86例UAP患者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钠 1mg/kg·d皮下注射 ,尿激酶 5 0万U加入生理盐水 15 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用 7d。用药前后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 % ,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无出血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晋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229-23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1例(3%)。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的控制UAP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倾向于应用抗凝剂低分子肝素治疗[1].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 (MI)。据统计 ,因 UAP入院的患者 12 %在诊断 2周内发展为心肌梗死。 UAP患者一年病死率为 5 %~ 14% ,其中约半数的死亡发生在确诊后 4周内。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的治疗 U AP的方法 ,为探讨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1 对象和方法1.1 入选标准 符合 UAP诊断标准 [1 ,2 ] ,并除外 :(1)演变中的急性 Q波心梗 ;(2 )有抗凝治疗禁忌证者 ;(3)有血小板减少症病史者 ;(4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5 )治疗前 2 4h内用静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者 ;(6 )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吉派啉)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治疗组),疗程7天。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一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0.00%(P<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2例发生(6.66%);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且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5%葡萄糖液500ml加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低分子量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每毫升含低分子肝素钙9 500IU)0.4~0.6ml,每天2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用10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有明显减少;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且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出现.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液体250mL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上低分子肝素0.4mL(含低分子肝素钙3800IU)Q12 h腹壁下注射,疗程5d,观察心绞痛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心电图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景英  王思洁 《疑难病杂志》2007,6(7):421-421
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CAD)、心绞痛(AP)的诊断与分型标准[1],且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和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 q12h皮下注射,连用7d,合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服用,连用14d.观察心脏事件发生以及服药前后血脂、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无一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及其它副作用,总有效率92.8%;对照组3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复发性缺血事件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抗心绞痛(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低分子肝素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1 mg•kg-1,每12 h皮下注射一次,共7 d。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胡恩泽 《西部医学》2011,23(11):2148-2149,215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U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剂滞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TC、LDL-C和TG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UA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渡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LMWH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60例,并与常规治疗UPA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60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的缓解程度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和76.3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5.69%;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44.0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6.00%,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在治疗UPA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44例;2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制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5~7d,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连用15d;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用5~7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ST)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有5例皮下瘀斑,2例进展为AMI;而对照组有8例进展为AMI,均行冠脉介入治疗。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曲美他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