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甲亢患者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颈丛阻滞20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20例及高位硬膜外麻醉20例。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和术毕3个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20min其MAP、HR较麻醉前上升,术毕虽有下降但仍高于麻醉前。治疗组患者麻醉后上述参数稍有上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0.05)。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用于甲亢患者行手术治疗具有呼吸循环干扰小,围麻醉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甲亢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对麻醉前,气腹后5min,改头低脚高位后5min及排出腹腔气体平卧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 MAP变化不明显 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脉搏SpO2有所下降,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喉罩在冠心病人腹腔镜手术中H1K、MAP、ST及T波的改变.方法:经内科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胆囊切除71例、卵巢瘤切除术37例、子宫全切术12例。120例均为一次性插管和放置喉罩成功,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T1组和全麻喉罩(L)组,每组均为60例。观察病人麻醉前、全麻诱导后5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病人的HR、MAP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中ST—T波变化。结果:L组在插管和拔管时HR、MAP的波动均较T组小,差异明显(P〈0.05)。L组在插管和拔管时HR、MAP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数L组较T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出现ST段压低数和T波恢复直立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置和拔除喉罩时对HR和BP的影响较气管插管小,患者心血管系统平稳,与麻醉前比较波动小;喉罩通气病人术中ST—T变化明显较气管插管通气病人好,术后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因此LMA喉罩通气更适合用于冠心病人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应用 Proseal 喉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 以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 于台山市人民医院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 40 例为研究对象,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20)与观察组(n = 20), 均行相同麻醉诱导方法,调节呼吸参数,观察组行 Proseal 喉罩通气,对照组行气管导管通气,统计两组插管前、插管即刻、 后 2 min、拔管前、拔管后 2 min 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插管即刻、插管后 2 min 的 HR 与 MAP 均 明显高于插管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应用 Proseal 喉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患者HR、MAP、PETC02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的印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LIPA喉罩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观察组置人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SLIPA喉罩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硬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比较硬外阻滞复合喉罩(LMA)和气管内插管(B)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观察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及拔除喉罩和气管导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SPO2、PETCO2以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法:60例女性择期乳腺癌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外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0)、插管或放喉罩后1分钟(T1)、插管或放喉罩后15分钟(T2)、手术后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3)的MAP、HR,及术中的PETCO2、SPO2,术后48小时(T4)随访有无咽痛、声嘶咳嗽等不适。结果:硬外喉罩组T1和T3时段MAP、HR与气管插管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气管插管组T4时段咽痛发生率与喉罩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两组病人PETC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他各时段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硬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手术,可发挥硬膜外麻醉优点,充分镇痛,有效维持术中通气,病人舒适,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患儿中选取 80 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 水平、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T0 时刻(实施麻醉前)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差异(P > 0.05);T1、T2 时刻(气管导管插管时、气管导管拔管时)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嗜睡、拔管时候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对小儿实施上肢手术中实施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维持患儿循 环系统的稳定性,术后疼痛程度低,苏醒质量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的变化。B、c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之间MAP、HR变化比较:T0、T5时点三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意义.T1、T2、T3和T4时点A、B两组和c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A、B两组T1-4与11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C组T2与T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脑出血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Ⅱ~Ⅲ,在全麻下行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O)、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后(T2)及其后Stain(T3)、10min(T4)、15min(T5),和手术开始时(T6)、拔管后(T7),记录SBP、DBP、HR、SPO2、PetCO2,屏气、呛咳等并发症。全麻药用量、麻醉恢复时间。结果:气管插管组T2、T7时点SBP、DBP、HR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屏气、呛咳反应多于喉罩组。喉罩组全麻药用量少、恢复快。结论:两组全麻通气用于脑出血手术中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依托咪酯复合麻醉老年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老年患者共100例,根据两组是否采用TEAS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单纯实行依托咪酯复合麻醉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于麻醉诱导前至手术结束期间采取TEAS干预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1分钟、气管插管后5分钟和2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素(ET)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1分钟的MAP、HR血液动力学指标、Cor、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5分钟和20分钟、手术结束时MAP、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Cor、ET水平波动幅度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气管插管后5min和20min、手术结束时MAP、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Cor、ET水平波动幅度大,各时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辅助依托咪酯复合麻醉能够稳定老年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MAP、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BP变化。方法妇科手术9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搪管+硬膜外阻滞(A)组,全麻喉罩(B)组、全麻喉罩+硬膜外阻滞(c)组,每组30例。硬膜外阻滞按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全麻诱导:咪达唑仑2mg、芬太尼3ug/kg、维库溴铵1mg/kg、异丙酚1.5mg/kg,全麻维持安氟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于麻醉前插管后即刻、切皮、进腹探查3min,拔管后1min记录MAP、SPO2、HR。结果插管时两组插喉罩者HR、MAP分别低于气管插管P〈0.01;切皮时B组MAP高于A、C组P〈0.01;进腹探查3min时复合腰膜外阻滞者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P〈0.05,且MAP低于单纯全麻者P〈0.01;拔管后A组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B、C组HR、MAP增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P〈0.01。结论:插喉罩对BP、HR的影响明显小于插管者,复合腰膜外阻滞时可减轻进腹探查时的BP波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顺序插管(RSI)应用于急诊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40例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全麻后行气管插管,应用快速顺序插管(RSI),观察患者入室后、插管前1min以及插管后的HR、SPO2、MAP变化及麻醉并发征。结果:插管前1min患者HR、SPO2与MAP均较入室后明显下降(P〈0.05);但插管后患者各循环指标较入室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插管过程中轻微呛咳1例,占2.5%。结论:合理应用RSI可有效减少急诊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麻醉插管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50例,仅用全身麻醉;A组50例,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在围麻醉期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A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7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因肺囊腺瘤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婴幼儿 60 例,随机分为 C 组和 N 组各 30 例。 C 组常规行全身麻醉,N 组在麻醉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分别记录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复苏时间,气管插管 后 30 min(T1)、60 min(T2)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血压(MAP),拔除气管导管后 2 h(T3)和 6 h(T4)患儿 的 HR、MAP、疼痛评分。结果:N 组患儿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 C 组,复苏时间短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儿在 T1 和 T2 时间点 HR 和 MA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N 组患儿 T3 和 T4 时间点 HR 及 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 MA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促进患儿苏醒,还能降低胸腔镜手术婴幼儿的术后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TESL-110电子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术前评估符合困难气道标准且气管插管全麻三次内插管成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子视频喉镜插管(D组)和普通直接喉镜插管(P组)2组,每组30例。记录2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3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操作时咽喉部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咽喉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P组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3min的MAP、HR与诱导前及D组比较MAP明显升高(P均〈0.05)。D组T:时点5p(O2)高于P组(P〈0.05)。结论TESL-110电子视频喉镜操作便捷,能够降低气管插管难度,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咽喉损伤,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计为困难插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丙泊酚复合4μg/L瑞芬太尼(R)组和丙泊酚复合0.4μg/L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采用分步达靶的方法,调节丙泊酚使BIS保持65以下。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BIS等指标。结果两种麻醉诱导方法组间的SBP、DBP、MAP、HR、RPP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值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更快速地回到气管插管3 min即回落到诱导后水平;R组HR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R无显著性变化;麻醉诱导后RPP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均有回升。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一样可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但舒芬太尼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光棒对全身麻醉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全身麻醉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行喉镜气管插管,观察组行光棒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前后1 min生命体征、插管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光棒引导插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对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方法法:选取2016~2017年对我院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法的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的概率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同时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颈前路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经口单腔气管插管下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30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2组入室(t0)、全麻诱导后(t1)、气道操作后(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t5)、手术结束后1 h(t6)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检测2组t0、t4、t6时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实验组t2、t3、t5时间点HR率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4、t6时静脉血儿茶酚胺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丛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较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能更好抑制颈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新生儿全麻手术中实施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集的新生儿全麻手术病例共2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2)两组,所有新生儿均在手术中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行七氟烷全麻诱导,观察组行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全麻诱导,对两组新生儿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以及5 min的心率(HR)以及平均动脉压(MAP)进行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呛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插管前HR以及MAP数据,插管即刻MAP数据,以及插管后5 min MAP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插管即刻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 min,观察组新生儿HR及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5 min HR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诱导中实施七氟烷和丙泊酚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七氟烷单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