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三草祛黄汤,外用退黄药灸灸神阙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苦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都是30天为1个疗程,观察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退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退黄汤对急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茵栀黄静脉点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退黄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 IL)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两组比较,P<0.05。结论:活血退黄汤具有明显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滴注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给予硫普罗宁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胆红素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疗效好,具有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酶及退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沙石退黄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后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予苦黄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沙石退黄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BIL,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 沙石退黄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后残留黄疸对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舍诊断标准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退高黄汤治疗组和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使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组予退高黄汤治疗;对照组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果:退高黄汤能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72%。结论: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退黄汤对急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雏生素K1、茵栀黄静脉点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退黄汤治疗,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两组比较,P〈0.05。结论:活血退黄汤具有明显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肝祛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针、门冬氨酸钾镁针,入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祛黄汤;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恢复情况及治疗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肝祛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明显的退黄作用,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保肝退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均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给予自拟保肝退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92%)。结论保肝退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退黄汤,对照组30例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B、DB、ALT、AST下降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促进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3周后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改善标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茵陈蒿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明显的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退黄汤治疗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退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菌陈蒿汤治疗,疗程3~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8%,对照组为61.70%(p0.01).结论 :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汤联合甘利欣治疗乙型黄疸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名住院患者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甘利欣及自拟退黄汤,对照组给予甘利欣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PCR-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于症状改善、肝功能改善以及PCR—HBV—DNA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退黄汤联合甘利欣治疗乙型黄疸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60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5%GS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测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清热退黄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予门冬氨酸钾锾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维生素C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清热退黄口服液,对照组40例加用垂盆草冲剂.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和临床疗效.结果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回春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硫普罗宁针剂,2支/次,1次/d,静滴。治疗组30例回春退黄汤,败酱草、鱼腥草、郁金、虎杖各15g,龙胆草、黄柏、柴胡各12g,法夏、黄芩、车前草、栀子、制大黄各10g,满天星、茵陈各30g,甘草9g。水煎服,2剂/d,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春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疽,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在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氯化钾7.0ml+25%硫酸镁液10ml+肌苷注射液0.4g静脉滴注的基础上,治疗组并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并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u=2.6481,P<0.01)。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主,辅以常规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治疗时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0.6g、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g静脉滴注,均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评定谷丙转氨霉(ALT)、血清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8例,对照组24例,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214-217
目的:探讨肝病退黄汤直肠滴入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中医属湿热发黄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病退黄汤150ml直肠滴入,每日两次,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DN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患者中患者的TBIL、TB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LB、PA、PTa明显升高;2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湿热发黄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病退黄汤直肠滴入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凉血祛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凉血祛瘀退黄汤;1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中,治愈19例,占52.78%,有效15例,占41.67%,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94.45%,平均治疗时间为28.5天,临床应用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34例中,治愈10例,占29.41%,有效16例,占47.06%,无效8例,占23.53%,总有效率76.4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凉血祛瘀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万昌俭 《山西中医》2012,28(8):25-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难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肌苷、西利宾胺等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退黄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6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退黄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难治性黄疸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