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诱导过程中瑞芬太尼快速输注是否延长校正的QT间期(QTc)。方法择期全麻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双盲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均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对照组(NS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5%七氟醚吸入诱导。BIS值60~65时,30s内静脉注射0.2μg/kg瑞芬太尼(RF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NS组)。BIS≤60时,给予0.05mg/kg维库溴铵,当BIS在45~50时行喉罩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基础值)、喉罩插入后1、3min的12导联ECG、MAP和HR。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结果与NS组比较,喉罩插入后1minRF组QTc缩短(P<0.05);HR明显减慢、MAP降低(P<0.05)。而插入后3min两组间Q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诱导联合喉罩插入时,瑞芬太尼快速输注可有效减轻QTc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电图(ECG)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位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20~55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8mg/kg镇静,意识消失5min后记录ECG1。然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5ng/ml,待血浆浓度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后记录ECG2。分析比较两个时间点ECG的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结果与ECG1比较,ECG2的QTc间期、QRS时限显著延长(P<0.01),HR显著减慢(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干扰房室结至心室肌细胞间传导系统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和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decystectomy,LC)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48例行择期LC患者,年龄21岁~73岁,ASA Ⅰ级~Ⅱ级,采用完全随机的设计分为2组: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组(RP组,n=24)和瑞芬太尼七氟醚维持麻醉组(RP组,n=24).分别记录2组手术期间麻醉用药维持量,麻醉过程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术毕患者苏醒各时段时间.结果 RP组与RS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RS组(7.0±3.4)min比RP组(13.1±7.8)min明显缩短(P<0.01).结论 七氟醚-端芬太尼维持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效应相当,然而七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患者苏醒更快,更适合用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8-06间在郑州二砂医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的86例患儿,依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2组麻醉前(T_0)、插管后5 min(T_1)、手术开始后5 min(T_2)及拔管时(T_3)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HR(心率)、指氧饱和度(SpO_2)的水平,以及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T_0和T_3时点的MAP、HR和各时点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3时间点的MAP、HR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术期易于控制麻醉深度,且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质量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各33例。患儿术前均接受相同剂量的海俄辛、芬太尼和异丙酚诱导麻醉,待角膜反射完全消失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维持麻醉,A、B、C 3组的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0%、1.5%、1.0%。比较3组麻醉效果。结果 3组患儿各时点HR、SpO_2、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儿苏醒时间、PAED评分优于A组,B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七氟醚喉罩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用于新生儿的麻醉效果相当,但1.5%浓度的七氟醚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对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名病人分为2组,诱导后2ra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lmin及插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a)。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瑞芬太尼组插管条件满意率80%,芬太尼73%。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基础值均下降(P〈0.0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3种不同配伍剂量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3组诱导方式均相同。麻醉维持:A组为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6ng/ml复合吸入0.4MAC(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肺泡最低有效浓度)七氟烷;B组为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4ng/ml复合吸入0.65MAC七氟烷;C组为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2ng/ml复合吸入1.0MAC七氟烷。观察患者麻醉和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3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须调整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的用量。3组术中各时点MA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各时点BIS值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明显高于C组(P<0.05)。3组病人在麻醉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小儿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氯氨酮、异丙酚加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血压、心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听觉诱发电位及血糖等。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Shinichi Nakao MD Kiyohiko Hatano MD Chisato Sumi MD Munehiro Masuzawa MD Sachiyo Sakamoto MD Sakahiro Ikeda MD Koh Shingu MD 薛瑛译 周全红译 江伟校 《麻醉与镇痛》2011,(6):56-61
背景七氟炕和氟哌利多能延长QT间期。高龄不仅与QT问期延长有关,它也是一种}j起药物诱导的QT间期延长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七氟炕和氧哌利多对于矫正的QT(QYc)间期和心室复极化的传播(T波波峰至T波结束的时间间隔[Tp-e])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中的差别。方法在七氟烷(1.5%-2.5%)麻醉和给予止吐剂量的氟哌利多(1.25rag)的30例老年患者(≥70岁)和30例年轻患者(20—69岁)中,测量2小时QT间期和代表心肌壁复极化传播的Tp—e间期。通过3种不同的公式使心率的QT间期标准化:Bazen公式、Matsunaga公式和Vandewa船公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老年组的平均年龄比年轻组大24.4岁(P〈0.05)。两组的QTc间期在麻醉前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3种公式计算发现七氟烷明显延长老年组患者的QTc间期(用Bazecc公式得出在麻醉前、使用七氟烷60分钟、75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时的QTc间期分别是0.434±0.028秒、0.450±0.037秒、0.463±0.037秒、0.461±0.037秒和0.461±O.038秒)。在老年组患者中七氟炕引起QTc间期延长的程度明显高于年轻组(用Bazecc公式计算吸入七氟烷60分钟时:0.450±0.037秒VS0.432±0.034秒;75分钟时:0.463±0.037秒vs0.441±0.037秒;120分钟时:0.461±0.038秒vs0.436±0.030秒)。但是七氟炕引起的QTc间期的延长既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也不被氟哌利多加重。两组中的Tp—e间期都没有受到影响。结论与年轻组相比,七氟烷引起老年组患者QTc间期的延长更加明显。尽管七氟烷不影响复极化的透壁传播,其引起的QTc闻期延长也不随着时间和给予氧哌利多而加重,但是老年患者在使用七氖烷麻醉期间仍要严密监测QT间期及其相关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王展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6):549-552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老年患者应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而试验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 结果在T1、T2、T3及T4时间点,2组患者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间点,2组患者HR及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及T4时间点,试验组患者HR及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分别(67.24±7.03)s和(13.53±4.57)min均低于对照组(71.74±9.34)s和(16.34±5.2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1、2.327,P=0.031、0.023)。在T1时间点,2组患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甲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及T4时间点,试验组患者Cor、NE及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可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还可增加心血管系统稳定性,抑制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反应的血浆靶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切皮时躯体和心血管反应的血浆靶浓度.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小儿75例,年龄2~5岁,ASA Ⅰ级,随机均分为五组,七氟醚吸入诱导后,采用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2、3、4、5 ng/ml(R1~R5组),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在1.5%,15 min后开始切皮.切皮即刻,小儿发生体动为躯体反应阳性;MAP或HR较切皮前升高或增快>15%为心血管反应阳性.Probit法计算瑞芬太尼抑制50%和95%患儿切皮即刻躯体和心血管反应的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和CP95).结果 五组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躯体反应有效构成比分别为0/15、5/15、12/15、15/15、15/15;抑制心血管反应有效构成比分别为0/15、2/15、8/15、13/15、14/15.结论 在1.5%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2~5岁小儿切皮时躯体反应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29(1.92~2.59)ng/ml,Cp95及其95%可信区间为3.53(3.02~5.03)ng/ml;抑制心血管反应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89(2.46~3.29)ng/ml,Cp95及其95%可信区间为4.99(4.19~7.18)n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分别复合七氟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记录2组患儿术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腹5 min(T2)、拔管后(T3)各时间段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等应激指标,术后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以及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瑞芬太尼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与T0相比,2组患儿T2、T3的MAP、心率、SpO2均逐渐降低(P<0.05)。在相同阶段对比中,瑞芬太尼组T1、T2、T3的MAP、心率波动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SpO2高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PAED评分低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6 h(t2)、苏醒12 h(t3)时刻较苏醒时(t0)时刻2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瑞芬太尼组t0~t3的FLACC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总不良反应低于丙泊酚组(P<0.05)。 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股沟斜疝腹腔镜术中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优于丙泊酚组,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和躁动程度,减轻对患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艾司洛尔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50例ASA Ⅱ级,年龄60~75岁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与对照组(C组).E组麻醉诱导前单次静脉缓慢注射艾司洛尔0.3 mg/kg后100 μg·kg-1·min-1持续输注至气管插管后4 mim;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给予艾司洛尔前(T0)、单次给予艾司洛尔或生理盐水后2 min(T1)、芬太尼与丙泊酚诱导后1 min(T2)、维库溴铵后3 min(插管前,T3)及插管后30 s(T4)、2 min(T5)与4 min(T6)QTc、MAP及HR变化.结果 T4~T6时QTc间期C组均长于T0时(P<0.05),且C组明显长于E组(P<0.01),其中QTc>440 ms者C组显著多于E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QTc间期延长,而艾司洛尔可缩短与气管插管有关的QTc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4.
七氟醚麻醉对犬肾脏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条杂种犬观察七氟醚麻醉的肾血流改变。静脉麻醉下完成外科准备。给犬吸入七氟醚。调整呼气末浓度依次为1%、2%、3%和4%,监测如下指标:肾血流、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和每搏量。与对照值比较。结果显示,随着麻醉的加深,RBF、MAP、HR、CO以剂量相关方式被抑制。呼气末浓度超过2%,MAP降至9.3kPa,此时RBF开始显著减少。停药后30分钟,RBF尚未能随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而 相似文献
15.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七氟醚-芬太尼麻醉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芬太尼、阿屈可林诱导后,以低浓度(≤1MAC)七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诱导前、后,吸入七氟醚后,切皮、锯胸骨、腔静脉插管、停体外循环及关胸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吸入七氟醚后,心率(HR)减慢,平均动脉压(MAP)呈一过性降低(P<0.05),每搏指数(SI)增加。术中循环功能稳定,复跳后未见严重心律紊乱。认为在芬太尼静脉麻醉基础上吸入低浓度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1~5岁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每组20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0MAC(T0)、0.5MAC(T1)、1.0MAC(T2)和1.5MAC(T3)稳定5 min后的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HR及MAP.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和SVR均有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T2时,SVR和MAP进一步降低,HR略增快和SI略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Cl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T3时,S组的HR显著快于Ⅰ组,而SI下降与T0近似;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 低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无明显抑制,仅降低MAP和SVR,七氟醚增快HR作用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接受LC术的患者分为对2组,对照组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和建立气腹前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 min、10 min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行LC,有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吸入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气管插管期间为了防止高血压反应时瑞芬太尼的最佳效应室浓度。方法 ASAⅠ或Ⅱ级,年龄18~55岁的患者80例,按入室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吸入3%七氟醚麻醉诱导,之后每组患者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分别设定为3、4、5或6ng/ml(Ce3、Ce4、Ce5、Ce6组),注毕90s后气管插管。采用概率分析法计算使95%的患者气管插管时不出现高血压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结果 95%患者插管时无高血压反应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5.36ng/ml(95%CI:4.73~7.07ng/ml)。结论 3%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气管插管期间无高血压反应的瑞芬太尼最佳效应室浓度为5.36n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唇腭裂患者,ASA Ⅰ级,年龄6个月至12岁,随机分成两组(n=20):S组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SR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并观察有无术后躁动等.结果:SR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S组(p<0.05),SR组插管时间短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较单纯使用七氟醚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扁桃体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患儿麻醉前(T_0)、拔管后5 min(T_1)、手术开始后5 min(T_2)、插管后5 min(T_3)各时间点SBP、DBP、HR的变化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儿T_0和T_3时间点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_1、T_2的HR、SBP与T_0、T_3比较,波动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SBP、DBP、HR与T_0、T_3比较,波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喉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扁桃体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