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宁、脉络宁动脉灌注治疗成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成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同时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术后指导患者下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髋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影像检查示股骨头血液供应得到改善,股骨头坏死区边缘有硬化,中心骨密度增加。结论:动脉灌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药物中配以骨宁、脉络宁可明显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及临床症状,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9例血液病合并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血液病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术后做好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19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血液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材料与方法:经皮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将导丝放入股骨头旋股内外侧动脉开口处,注入尿激酶、丹参等活血化淤的药物,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恢复股骨头血供,缓解股骨头坏死的进程。结果:23例患者中有18例股骨头坏死程度减轻,症状改善,5例股骨头坏死程度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吴小红  张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6):97-97,101,F0004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ANFH患者的髋部先常规行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张血管药物.术后随访1~6个月.治疗前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检查以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患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Ficat 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Ⅲ、Ⅳ期患者部分功能得以改善和恢复.结论 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1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并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观察,分析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21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术中无菌技术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带蒂肌骨瓣移植18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带蒂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 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或仅有轻微疼痛,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股骨头坏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准确的评估与指导,术后在体位、功能锻炼、疼痛管理、饮食管理、预防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给予相应护理措施,采用改良的新疗效标准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根据改良的新疗效标准评定,护理干预后患者优良率达到88%。 结论 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在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介入治疗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医院2010-07—2011-12收治的4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围手术期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为预防用药组和无用药组;分析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48.7%,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需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带蒂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或仅有轻微疼痛,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带蒂肌骨瓣移植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髋关节结核、股骨头缺血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进行评估和健康指导,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作好出院指导。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底泵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86例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足底泵治疗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结果:本组8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足底泵治疗联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苏子梅 《全科护理》2014,(3):220-221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需行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78例,同时回顾总结在围术期对病人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结果]78例病人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如期康复出院。[结论]对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给予全面、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介入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22例病人术后患肢血流均通畅或改善,介入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2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均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加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肌瘤均不同程度缩小,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7.5%,术后12个月平均缩小74%,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微创、安全、疗效显著,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以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为其病理特点。介入治疗直接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注入股骨头的供血动脉,使股骨头供血血管口径增粗、数目增多,从而改善股骨头的供血情况,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本院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酒精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对n例病人、15侧股骨头酒精性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手术及术后辅以一定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后2年左右的跟踪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对照比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Haris功能评价标准和国内丹东髋关节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改善及X线表现等几方面来评价。本组计15髋介入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100%。病人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对一些晚期病例影像学改变欠佳。结论股骨头无菌坏死在临床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能够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供血血管再通,供血、供氧环境得以改善,促进其股骨头坏死骨吸收,新生骨的生成。尤其对早期的、病程短的病例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优质护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心理及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制订不同时间段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17~41个月,平均(21.2±5.1)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为83.2~89.1分,平均(88.0±11.3)分,患髋功能均恢复.结论 MISTKA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的有效方法,配合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及合理的康复锻炼,患者生活质量可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蒂腓血管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后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在对大量皮瓣修复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带腓动脉蒂小腿逆行岛状皮瓣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12例,包括术前肢体及心理康复指导,术后皮瓣血液循环观察、适宜病房环境指导、心理护理及肢体康复指导等.结果 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修复创面良好,术后所有患者术区邻近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心态良好,满意度高.结论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可良好促进腓动脉蒂小腿逆行岛状皮瓣的存活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34-1435
目的探讨持续旋骨内动脉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连续收治的4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FicatII期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应用介入动脉药物灌注后旋骨内动脉置管持续药物灌注5天,B组仅应用介入动脉药物灌注治疗,C组保守治疗通过静脉用药10天,通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DSA造影观察灌注前后股骨头染色及血管分支数量,及术后随访1、3、6月股骨头MRI所见改善情况,并据此评估短、中、远期疗效及有效率。结果疗效结束后A组血管增加数目较B组多;术后短期、中期,远期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远高于C组,并且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较静脉保守治疗,更好的阻止股骨头坏死进展,此方法操作安全、易行、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重点是心理支持、人文关怀,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密切医护配合,术后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0例患者均在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均见绒毛组织,均在术后3-4d出院,术后随访,血HCG均降至正常.结论 加强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救治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