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CD28和凋亡蛋白sFas和sFasL在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5例急性ITP和20例慢性ITP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儿童外周血CD4+ 、CD28+、CD4+ CD28+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急性ITP和慢性ITP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sFas和sFasL的水平。结果①ITP患儿外周血中CD4+、CD28+及CD4CD28+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ITP和cITP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CD4+细胞中CD三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CD2s表达率与CD4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③aITP和cITP组患儿血清中的sFas和s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TP组高于aITP组(P〈0.05);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④sFas和sFasL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0,P〈0.05),CD28+表达率和sFas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CD4+T细胞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28+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过程;且CD4+分子减少并非由于协同刺激CD28分子表达降低所致,CD4T淋巴细胞无协同刺激分子CD28表达缺陷;②sFas和sFasL表达异常参与了儿童aITP和cITP的免疫病理过程,监测其变化有助于ITP的分型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人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了3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及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另取8例健康人骨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治疗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外,CD4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CD40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CR患者接近对照者,两未缓解(NR)患者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4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CD40L均存在表达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是参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表达与白血病分化程度及分型有关,CD40表达异常可能是AML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节单个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纠正AML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老年UA患者CD40-CD40L在不同的T细胞亚群表达和SOD和MAD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表达的异常变化是否影响老年UA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8例老年UA患者、50例老年SA患者及40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不同T细胞亚群CD28、CD40、C0154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色法测SOD和MAD的浓度。结果:老年UA及SA患者CD4^+/CD3^+、CD8^+/CD3^+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CD3^+无显著性差异。老年UA组及SA组CD4+上的CD28、CD40、CD154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老年UA及SA组CD8^+上的CD28、CD40、CD154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但UA与S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老年UA组SOD和MAD测定结果与老年SA组及对照组比较SOD显著性降低,MAD显著性升高(P〈0.01,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显著性降低(P〈0.05),MAD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老年UA患者的CD40、CD40L表达增加,使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多种细胞表达和产生相应的活性物质,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加强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老年UA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发作期哮喘患儿的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率及其与Tc1和Tc2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哮喘息儿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率和Tc1、Tc2的细胞数。【结果】哮喘患儿和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表达率分别为21.59±7.61和15.82±4.44(t=3.376,P〈0.001);CD40L表达率分别为0.20±0.11和0.33±0.12(t=-2.747,P〈0.05);Tcl细胞数分别为9.06±3.80和7.28±3.01(t=0.582,P〉0.05);Tc2细胞数分别为7.64±3.67和3.02±1.38(1=3.981,P〈0.001)。CD40和CIMOL表达率与Tc1、Tc2数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004和0.231、-0.280和0.186,P〉0.05)。[结论]发作期哮喘患儿存在明显的CIMO/CD40L、Tc1/Te2的异常.这可能与哮喘的发生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CD40L和CD25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6例MP感染组、24例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23例支气管哮喘组及25例正常健康儿童组,用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上CD40L和CD25的表达.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和MP感染组CD4+T细胞上CD25的表达均有增高.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CD25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高于MP感染非支气管哮喘组(P<0.05).未经抗PMA和离子霉素刺激时,MP感染组患儿和支气管哮喘组患儿CD4+T细胞中CD40L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01).经PMA和离子霉素刺激3h后,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CD40L的表达最高,与支气管哮喘非MP感染组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MP感染后CD40L和CD25的表达显著增高,可能是诱导支气管哮喘发作或病情加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免疫介质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及其配体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2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CD40L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AC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平均荧光强度(MFI)19.12±4.96明显较SA组9.99±2.55和对照组11.50±2.21高,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37,P<0.05).ACS组CD40L MFI 0.21±0.27与SA组0.10±0.18、对照组0.19±0.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7,均P>0.05).ACS组血清CRP水平(12.07±15.83)mg/ml与SA组(1.58±1.19)mg/ml、对照组(1.43±1.10)m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4,P<0.05).CD40与CRP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406,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增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活动性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LR9联合CD40信号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细胞表达IL-10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多因子阵列检测技术,分析8例ITP患儿和7例正常对照血浆样本中IL-10含量;分离8例ITP患儿及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PBMC,并经CpG联合CD40L体外刺激培养5 h, 采用流式胞内外染色及检测技术,比较ITP患儿与正常对照组PBMC中CD3-和CD3+亚群比例、IL-10表达能力及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ITP患儿血浆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pG联合CD40L刺激后的IT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BMC中CD3-细胞比例与未刺激组相比均显著升高,而CD3+ 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ITP患儿刺激组中CD3- IL-10+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刺激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刺激组ITP患儿CD3-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TLR9联合CD40信号的活化能导致ITP患儿外周血IL10+ CD3-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死亡率升高,可能与ITP疾病进展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9 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7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另设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CD40L的表达,采 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血小板CD40L与血小板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小板CD40L平均荧 光强度(3. 8±0. 81)、肌钙蛋白I(0. 87±0. 46)μg/L、血小板平均体积(11. 24±2. 23)f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10. 86±1. 32)fL 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平均荧光强度(1. 16±0. 76)、肌钙蛋白1(0. 08±0. O2)μg/L/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 06±1. 16)fL、血小板平均体积(8. 76±1. 18)fL(均P 〈0. 05)],而对照组各项则明显低于两组冠心病患者(均P〈0. 01)。血小板 CD40L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 41和0. 36,均P〈0. 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血小板形态改变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血小板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CD40L表达参与凝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在HSP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SP患儿4l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儿童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儿童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D4^+CD25^+CD127^+值。结果(1)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CD4^+CD25^+CD127^+明显降低(P〈0.05);(2)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的CD4^+CD25^+CD127^+值在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CD25^+CD127^+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CD127^+值在HSP患儿治疗前显著降低,给予有效的治疗后其值显著升高,可能在HS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进行了参与。而对于HSP患儿对疾病的有效预测.可以对其CD4^+CD25^+CD127^+值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抗凝、纤溶功能及单核细胞上CD40-CD40L系统表达情况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6例CHD病例分为2组:心绞痛(SA)组和冠脉综合征(ACS)组,分别检测血浆中PC活性、D-dimer(D-D)、tPA、PAI-1含量、游离型配体sCD 40L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CD40L表达水平,并与19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CS组、SA组患者血浆PC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D-D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tP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CS组患者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SA组、健康对照组;AC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健康对照组;ACS组、SA组患者血浆sCD40L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与CD40L表达水平与血浆sCD40L浓度三者间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与CD40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02);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与血浆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367,P=0.006);血浆PAI-1含量与外周血单核细胞CI)40表达水平、血浆sCD40L浓度呈正相关(r=0.328,P=0.014;r=0.401,P:0.002)。结论CHD患者抗凝、纤溶功能对评估CHD的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CD40-CD40L通路可能与ACS的形成有关,阻断CD40-CD40L信号途径可能成为防治AS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凋亡调节蛋白受体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Fas和sCD40L的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离10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①将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的表达情况;②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Fas信号及抗CD40L抗体阻断CD40L信号后,观察T细胞亚群表面CD40L及Fas的表达。结果①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平均水平分别为4.18μg/L和5.87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7μg/L和2.31μg/L,且SLE患者血清sFas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1或P〈0.05);sFas、sCD40L水平与SLEDAI(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r=0.688,r=0.253,P均〈0.05),但sFas与sCD40L水平之间未显示明显相关(r=0.201,P〉0.05)。②经细胞培养后,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SLE患者CD4(+)及CD8(+)T细胞上Fas与CD40L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1和r=0.517,P均〈0.05)。④加入抗Fas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下降,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入抗CD40L抗体阻断后,CD4(+)和CD8(+)T细胞表面Fas表达与阻断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sFas和sCD40L水平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亚群表面Fas及CD40L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T细胞上Fas的表达调控CD40L的表达。说明凋亡调节蛋白Fas及共刺激分子CD40L可能共同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的表达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HD)中的意义,并探讨CD163和sCIMOL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按照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选择84例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非冠心病(NCHD)作为研究对象。84例CHD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24例。四组患者均在入院当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mf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标本中的sCD40L水平(ng/ml)。同时测定ESR、CRP。结果四组患者CD163和sCIMOL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CD163的表达水平在AMI组[(85.38±6.89)mfi]明显高于UA组的(65.18±5.52)mfi(P〈0.001)、SA组的(45.26±4.73)mfi(P〈0.001)和NCHD组的(20.95±3.42)mfi(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P〈0.001),SA组明显高于NCHD组(P〈0.001)。sCD40L水平在AMI组[(8.48±4.13)ng/Ml]和UA组[(8.72±4.26)ng/mL]明显高于SA组的(4.36±2.68)ng/mL(P〈0.01)和NCHD组的(4.12±1.96)ng/mL(P〈0.01)。CD163的表达水平与sCD40L、ESR和CRP显著正相关(r=0.837,P〈0.001、r=0.722,P=0.001和r=0.734,P=0.001)。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D163和sCD40L的水平不同,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D163和sCD40L的水平逐渐升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临床类型、评估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CD163与sCD40L、ESR和CRP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经胸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15例癌旁肺组织和患者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 (1)NSCLC组织中CD40阳性表达率较癌旁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I4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NSCLC组织CD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 NSCLC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 (s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 NSCLC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和NSCLC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SCLC患者体内CD40含量增加可增强肺癌的侵袭和免疫逃逸能力;患者外周血清sCD40含量升高可能和肺癌细胞表面CD40分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B细胞血液肿瘤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154表达率的特点。方法 28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7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1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CD40、CD154的表达率。结果 1MM组:CD40表达率为(17.50±8.32)%,CD154表达率为(1.00±3.26)%;B-NHL组:CD40表达率为(29.84±15.61)%,CD154表达率为(2.01±0.59)%;对照组:CD40表达率为(6.48±3.34)%,CD154表达率为(3.25±1.04)%。2化疗后B-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表达低于化疗前,P〈0.05。3MM患者III期组PBLCD40表达率高于I~II期组,P〈0.05。B-NHL患者PBL CD154表达率III~IV期低于I~II期组,P〈0.05。结论 1MM患者、B-NHL患者均存在PBL CD40高表达,B-NHL患者同时存在PBL CD154低表达;CD40高表达提示MM预后差,CD154低表达与B-NHL预后有关。2化疗降低了B-NHL患者PBL CD40表达率。为临床上进行B细胞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CD40配体(CD40L)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支架再狭窄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及心功能预测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10-12/2012-12月收治的支架再狭窄患者30例,ACS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ACS患者在入院后予行支架置入术,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支架再狭窄患者血清MMP-9、MPO、CD40L及CRP的变化,评价这些检测指标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支架再狭窄以及ACS患者血清MMP-9、MPO、CD40L及CRP水平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患者与ACS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予以行支架手术后与支架再狭窄组的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联合检测血清中MMP-9、MPO、CD40L和CRP水平可提高支架再狭窄及ACS患者敏感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CD40L和CD25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CD40L和CD25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26例MP感染组、24例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23例支气管哮喘组及25例正常健康儿童组,用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上CD40L和CD25的表达。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和MP感染组CD4+T细胞上CD25的表达均有增高。MP感染并支气管哮喘组CD25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高于MP感染非支气管哮喘组(JD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凉血散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模型大鼠白细胞抗原分化群40 分子配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 ligand,CD40L)表达变化与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凉血散血方高、中、低剂量组,用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法造ITP 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外周血CD40L 的变化,造模前后及给药后检测ITP 模型大鼠血小板数值变化.结果 模型组CD40L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空白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D40L 水平降低(P〈0.01 和P〈0.05),血小板数值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强的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散血方能使ITP 模型大鼠外周血小板破坏减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D40L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4.3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干扰脑缺血后血小板CD40/CD40L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