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复极是临床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当具有早复极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时称为早复极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患者10%可以检测到基因学改变,发生猝死的危险性与ST段抬高部位波及下壁和侧壁、抬高幅度≥0.2 mV,具有心律失常或猝死家族史等相关.诊断需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和Brugada综合征等,临床应注意心电图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的区别和危险分层.对有心脏骤停史者应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早复极综合征合并的电风暴,奎尼丁对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后患者可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正>1936年Shipley等[1]首先对早复极进行了描述。早复极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心电图改变:ST段自J点呈凹面向上型抬高,QRS波群终末端可见切迹或顿挫。2008年Haissaguerre等[2]通过对从特发性室颤(IVF)和心脏停搏中幸存的206例临床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发现早复极改变者占31%;其中,下侧壁导联J点  相似文献   

3.
早复极综合征——进展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指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QRS波终末部和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 mV,呈现圆顶或穹窿样改变。长期以来,早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然而最近多项研究揭示,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及心脏性猝死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现就近年早复极综合征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及尚存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1936年,Shipley和Hallaran就描述了心电图的早复极波,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80年来,学术界对早复极波的认识与评价一直争论不休,这使早复极波就像未被打开的黑匣子。2013年国际三大心律学会制定的专家共识首次将早复极综合征归入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范畴,并对早复极波进行了正式的阐述与定义。该专家共识给了学术界这样一个信息,早复极波这一黑匣子即将要被打开。  相似文献   

5.
至今,早复极的定义及分型尚未统一。2012年,Heng根据QRS波的终末顿挫与切迹的振幅,以及J点振幅等条件,将早复极分成5种类型。[早复极的分型](1)Wasserburger于1961年提出:早复极是指胸前V4~V6导联QRS波与ST段交界处的J点抬高,伴有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T波对称,QRS波终末  相似文献   

6.
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1946年,Littman D教授提出了早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和早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 syndromes,ERS),距今已有65年。经典观点认为早复极综合征只是正常心电图变异,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Aizawa等在2012年JACC杂志发表的文章认为:长RR间期后J波幅度的增加可成为早复极综合征或J波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新指标。该研究包括J波伴特发性室颤患者40例,以及对照组(无特发性室颤者)124例,观察各种原因引起长RR间期后J波幅度的动态改变。研究发现:40例特发性室颤组中,2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心电图有早复极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在我院门诊或入院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无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患者813例.代谢综合征的定义符合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标准.早复极被定义为两个连续导联(除外V1-V3导联),QRS波终末切迹或顿挫振幅≥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复极波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85例早复极患者的资料与85例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的对比分析,比较其特点.早复极组根据心电图J波抬高的程度分为J波≥2 mV(A组)和J波<2 mV(B组)两个亚组,分析两亚组之间心率变异性的特点.结果 早复极波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比较,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复极A组和B组时域指标比较,A组的SDNN、RMSSD、PNN50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复极组A组和B组频域指标比较,A组的HF、LF/HF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复极波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存在失衡,早复极患者J波幅度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正常,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且张力强度与J波幅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它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因而传统观点认为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属良性的心电图表现。虽然近年来随着对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早  相似文献   

11.
自1936年Shipley最早描述心电图早复极波的特征以来,至今已近80年。而最近10年,对早复极波和早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使其成为心电图和心律失常两个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正>半个世纪以来,心脏病学家认为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为心电图的良性变异。但是,近期有明确证据表明,ER与特发性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大型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显示,ER人群的猝死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无症状的年轻人,考虑到猝死的危险性,ER成为值得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3.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现已经70多年,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良性心电图变异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8年报道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相关,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基因组学到离子通道、J波形态,均可提供早期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信息,综合运用效果可能更好。目前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治疗仅限于二级预防,射频消融、ICD植入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4.
既往认为早期复极变异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属于良性变化。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下侧壁导联J波抬高的早期复极变异患者与特发性室颤以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关。本文拟对近几年来早期复极变异与特发性室颤相关的一些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情况下,早复极的心电图都是良性现象,主要见于青壮年男性、运动员和黑人.早复极心电图诊断的标准为在QRS波终末处和ST段起始之间出现明显的抬高,在12导联心电图中表现为至少连续两个以上导联的ST段≥1mm或0.1mV.近年来,发现有些早复极人群出现了特发性室颤和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早期复极综合征猝死一例--Brugada综合征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良性的临床过程,但由于其心电图改变的电生理机制与急性心肌缺血或Brugada综合征有相似之处,是由于心内膜动作电位穹隆变小(即Ⅰ相瞬间外向钾电流Ito及相关离子流影响动作电位的1,2期),导致平台期心内膜、心外膜之间存在透壁电位差,当这种电位差较小,心外膜动作电位缩短较均匀或缩短不十分明显.心肌复极方向仍然是由心外膜向心内膜,只产生心电图J点抬高,伴或不伴ST段抬高,但T波是直立。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局部心肌缺血、药物作用、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等,导致心外膜动作电位部分明显缩短,部分明显延长,甚至长于心内膜动作电位时限,使心肌复极由心内膜向心外膜复极.产生J点明显增大,ST段抬高且伴T波倒置。由于心外膜与心内膜之间动作电位时限发生明显变化,形成心外膜复极离散和不应期离散,即形成2相折返的病理生理基础,平时临床上良性的早期复极这时可以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本期陈玉珍等医师报道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发生猝死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这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是否为1例Brugada综合征的变异,就此文提供的资料尚无证据,其一平时心电图不是Brugada综合征典型的ST段抬高呈穹隆状(下斜形),伴T波倒置的表现。且多次发作意识丧失也未记录到典型Brugada心电图表现。其二未做药物激发试验。其三无家族猝死史。所以无法确定是1例Brugada综合征的变异。但此文的价值在于使人们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另一面“有时是高度危险的”有所认识和警惕。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可疑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应该进行药物激发试验以及连续观察心电图变化,将有助于确诊。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病人也不能一概而论为良性,怎样判断是否有危险性还有待更多资料的积累和病人的随访。  相似文献   

17.
下侧壁导联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人群发生率高达2%~5%,多见年轻人和男性,并且该综合征在运动员和黑色人种中更为常见.自从被发现60多年来,早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性的心电图表现,其临床意义主要在于和临床上其他病理性ST段抬高的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包炎等进行鉴别诊断.然而,近10年来,有关该综合征预后良好的观念正在经受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特征,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传统的观点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特别的关注和处理。而近年来,随着对J波细胞电生理学的探讨,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1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经典认识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率1%~2.5%,常见于中青年(27.5%)、男性(77%),运动员的发生率偏高,呈区域性分布,有种族差异,黑种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亚洲人、拉丁美洲人和印第安人,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征象,除少数人有不典型心悸、胸闷、胸痛外,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典型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1)J点抬高和J波形成:主要发生在V_2~V_5,少数见于Ⅱ、Ⅲ、aVF导联;当在V_1、V_2导联出现J波时,QRS呈rSr'型,类似RBBB;(2)ST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运动员早复极发生率及特点。方法 以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0. 1 mV)和(或)R波降支的切迹(正向,≥0. 1 mV)或粗钝作为早复极诊断标准。选取17~24岁大学生运动员1658名,并将入选的早复极组为试验组,非早复极组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其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心室率、QTc的差异性。 结果1658名大学生运动员共检出早复极 556例,总发生率为33.5%,男性运动员高于女性运动员(38.1% vs. 22.0 %,P <0.05);不同训练年限组中,男/女性运动员分别随训练年限的增加,早复极的发生率增加(P<0.05),同一训练年限组中,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5年, 26.7% vs 6.86%; 5~10年,35.9% vs 19.9%;≥10年,46.7% vs 33.1%,P <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男性8.2% vs. 3.1%,女性5.8% vs. 1.4%,P <0.05);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心室率,QTc较非早复极组无明显减慢及延长(P >0.05)。结论 在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中,早复极总发生率33.5%;训练年限越长,早复极的发生率越高,相同训练年限,男性运动员早复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运动员;早复极组男/女性运动员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非早复极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室早复极的心电图特征和意义。方法选取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39例,以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和侧壁(Ⅰ、aVL、V4、V5、V6)导联中至少连续两个导联的J点抬高作为早复极的指标,将运动员分为J点无抬高、J点抬高<0.1mV和J点抬高≥0.1mV三组。以运动员为试验组,同龄普通青少年为对照组,比较其J点抬高的发生概率和程度,以及心室率、QTc和RV5+SV1振幅的差异性。并分别比较三组运动员心室律、QTc和RV5+SV1的差异性。结果①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J点抬高以及抬高≥0.1mV的比例升高(p<0.01),但均未超过0.2mV;②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率较慢,QTc较长(p<0.01);③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RV5+SV1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三组运动员组间比较,随着J点的抬高,心率有轻微下降的趋势,QTc有轻微延长的趋势,但RV5+S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中,J点抬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一般不超过0.2mV。如果J点抬高≥0.2mV,则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因此有必要给予密切监控和进一步检查;②随着J点的抬高,心室率轻微减慢和QTc轻微延长的趋势,可能意味着J点抬高的程度与心输出量的增加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有一定的关联;③本研究没有发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早复极与左室高电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