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仲瑛氏撰文认为,流行性出血热病因是感受温邪疫毒所致,进而酿成热海、淤毒水毒,“三毒”几乎贯穿病变的整个过程,发热、低休期以热毒、淤毒为主,少尿期以淤毒、水毒为主,多尿、恢复期则为正气亏虚,余毒不净。周氏提出,本病的治疗当以清瘟解毒为基本原则,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药理研究,在清温解毒类方药中,选用具有抗出血热病毒作用的特异性药物,以加强针对性,同时根据各个病期的不  相似文献   

2.
班秀文运用花类药治疗面部疮疡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类药凝集本草之精华,轻清上行,既是疏肝理气和血之良药,又是祛斑消疮之佳品。如月季花“活血,敷毒、治痘疮”(《得配本草》);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而又不耗气血……疮疡一门,舍此昧无第二品也”(《洞天奥旨》)。全国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认为,疮疡之生,内多因营气之逆乱,外则因风热火毒,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与“伏毒”隐匿、纠缠、凶戾等致病特点相似,且恶性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相搏弈的过程与正气、伏毒之间“正气盛则毒邪伏而不出,正气虚则毒邪出而为病”的机理相同。因此认为恶性肿瘤发病的核心病机为“正虚伏毒”,文章从中医学及现代生物学两个角度分析“正虚伏毒”,阐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痘疹五脏证”等篇中对麻疹辨证论治阐发了“疹毒归脏”的理论,对指导临床实用价值很高。为此,笔者结合临床体会作一讨论,并附182例治疗小结。疹毒归脏的主要内容《景岳全书》对麻疹的辨证,在“疹证”中提出了疹毒透发不畅,毒归五脏变生诸证的理论:“疹欲尽出则无病,邪气郁遏,则留而不去,正气损伤,则困而不伸,毒归五脏,变有四证,归脾则泄泻不止,归心则烦热不退而发惊,归肺则咳嗽出血,归肾则牙龈烂而疳蚀。”张氏突出地说明了毒热鸱留,毒归五脏,变生四证的脏腑辨证方法。他在《痘疹五脏证》中对此论点又作了重点阐发,认为“毒归五脏,证有不同,当详辨也。毒归于心则为斑疹,为惊悸,为壮  相似文献   

5.
1历史沿革 三黄二香散属皮肤科外用药物,出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全方由"三黄"(大黄、黄连、黄柏各一两)和"二香”(乳香、没药各五钱)等5味药物组成。其中“三黄取其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温病条辨》)。该方组方严谨、精练、绵密,五味药各司其职,既能泻火解毒,又可通络定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诸病源候论》有关“毒”的治法治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毒”的治法治则有“消毒灭瘢”、“解毒药法”、导引法、汗法、下法、吐法及外治法,为后世治疗“毒”之相关病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灵胎医学源流論曰:“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当圍药……”。从“圍”字的字义看,是四周环繞之意,則“圍药”应該是指环繞 瘡瘍四周的药物,但从文献中所記載的“圍药”,却是除了撒布与敷貼于潰瘍面以外的外用药之总称,換言之,卽是一切腫瘍的敷药。圍药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種瘍初起,則敷貼以达消散之目的。 2.化膿階段,則圍敷以促使膿瘍的局限化。 3.旣潰之后,則圍敷以束其根盤,截其余毒。古人对圍药的認識和应用,如申斗坦曰:“敷者,化也散也,乃化散其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毒邪"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毅 《江苏中医药》2002,23(11):52-54
“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 ,其危害性较一般的邪气严重。慢性肾衰分清泌浊功能减退 ,秽浊溺污不得外泄 ,蓄积体内 ,秽浊积久 ,酿为浊毒 ,久则瘀毒互结 ,形成浊毒、溺毒、瘀毒顽证 ,其表现各异。治疗“浊毒”以化为主 ,“溺毒”以排为主 ,“瘀毒”以行散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学“关格”、“水肿”、“虚劳”、“溺毒”等范畴,其病理变化涉及到人体各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及代谢紊乱。该病总属本虚标实的病变。本虚是指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而失调;标实是指水湿、痰浊、瘀血等毒邪蕴蓄。其治疗应谨守病机,以“调补气血阴阳、调理脏腑功能”和“利水除湿、化浊祛瘀,排出毒邪”为基本原则,提出采用集中药内服、灌肠,药浴,穴位贴敷,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于一体的“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来治疗CRF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连朴饮出自温病医家王孟英《霍乱论》一书,为治疗气机逆乱、清浊相干、脾胃损伤的常用方剂。立论于此,介绍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基于浊毒理论提出的“气不化则浊难行,浊不去则热难清”的医治法则,分享其临床诊治“湿热浊毒”“气之浊毒”合而致病时要兼而治之的经验。同时从浊毒理论视域解读连朴饮组方思路,体会李教授用方初衷,以期为临床审证求因、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1.
中药之毒,其说自古即有三:一曰“凡药皆有毒也”,“集毒药以供医事”,此乃广义之毒,泛指一切药物;二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以气味之偏也”,此指药物之偏性;三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本草经》将中药分成上、中、下三品,“下品之药不可久服”,则专指  相似文献   

12.
药物组成:生栀子20克,明乳香15克,生大黄6克,净桃仁6克,共研细末。用法:新伤用鸡蛋清调敷患处,超过一个月的陈旧性扭伤,则用陈酒调敷,调药厚度约3~4毫米,外覆盖塑料薄膜或不吸水纸,12小时取下。敷后局部皮肤呈青紫色,5~7日可消。一般新伤敷1~2次即愈。陈旧性及伤势较重者,隔3~4天可再敷。上药一料可用2~3次,如伤处面积大,  相似文献   

13.
辨毒论治     
在对“辨毒论治”进行较系统归纳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毒邪”之治,应遵循“急则治标”,采取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则;“攻”毒之法以解毒、排毒法为主;并为临床有效应用“以毒攻毒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毒虚致病论”是壮医病因病机学的核心,“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学的生理病理观。文章从壮医“毒”“壅”“虚”角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毒邪与正气双方力量的对比,划分为病伏期、活跃期、慢性期、晚期四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病理因素及证的变化,凝练总结出病伏期扶正御毒、活跃期解湿热疫毒、慢性期补虚损正气、晚期扶助正气并解内外之毒浊的治法治则,以期为壮医药防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肺癌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肺积”、“咳嗽”、“咯血”、“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为“肺癌”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邪毒则是重要的条件。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可乘虚入肺,邪毒入肺,郁久可以化热,造成耗气伤阴,故肺癌患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量中西医文献研究,癌性发热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癌组织本身释放的多种病理因子所致的非感染性发热,病情演变与肿瘤的消长相关,控癌是治疗的关键。中医病机为郁、虚、毒、瘀等或交织为病,郁多为气郁、湿郁,前者治以调畅肝气、清热泻火;后者结合虚实清热利湿、通腑泻浊或健脾升阳、化浊除湿。因虚发热,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多见,治以甘温除热、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正虚内生癌毒,侵袭流注、耗伤正气,湿、瘀互结成痰形成实质肿块,脏腑功能失调蒸酿而成痰毒,毒邪内蕴,耗气伤血损津,“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手术、化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外邪”与癌毒相裹挟,加重毒聚之势,耗正气伤精血,治以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瘀分虚实,实则气血瘀滞于经脉化热,治以活血祛瘀清热;虚则阴血亏虚,瘀滞经脉,治以养阴化瘀退热。基于病机辨证也可辅以针刺、中药穴位贴敷等疗法,控制热势后要着眼于癌病本身以防病复。  相似文献   

17.
天花粉味甘,微苦、酸,微寒,具养胃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功效。古医籍对本药功效应用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如《本草备要》:“生肌排脓消肿……口燥唇干,肿毒发背,乳痛疮痔……”《大明本草》:“消肿毒,乳痈发背,痔漏疮痂,排脓生肌长肉。”《得配本草》:“润干燥,消肿痛,长肌肉,配赤小豆敷痈毒。”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以此药为主,扩大治疗范围,取其外治某些红、肿、热、痒、痛等皮肤外科病变,收效较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毒为出血性中风至笃之本--三因级联内毒为本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风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较高,已成为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其中尤以出血性中风危害酷烈。究其病因素有外风、内风及瘀血诸说。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正虚积损”之说,出现了“中风毒邪论”,即认为积损与积毒是中风病演变过程的两个基本病机。笔者认为出血性中风的病因亦应以毒邪为主。何谓毒邪?“邪之盛者,则为毒”。  相似文献   

19.
<正> “病毒”一词始见载晋代的《肘后方》和《小品方》,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认识,并有详细记载。《内经》称“毒气”,《温疫论》云:“然此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而知是气也”。这说明“病毒”是不能用肉眼看见的。由此可知,《内经》中的“寒毒、湿毒、热毒、燥毒、清毒、苛毒”以及历代医书中所说的疫疠毒、温热毒、时行毒等等,均属“病毒”范畴。但中医所称的“病毒”并不与西医等同,而是泛指一切生物性致病因素。“病毒”的成因和危害性“病毒”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候特殊变化。如《内经·六节藏象论》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礼记》亦说:“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疾疫”和“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都扼要地阐述了反常气候的变化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诸病源候论》中更明确地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引用文献结合临床实践 ,阐述“毒之化必由脓”之义 ,指导疮疡证治。毒邪壅滞 蕴结成疡1 .寒邪客居 ,营气受损 ,气血壅郁 :《内经》曰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 ,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不通则卫气归之 ,不得复反 ,故痈肿。”又曰 :“营气不从 ,逆于肉里 ,乃成痈肿”。禀赋不足 ,风邪寒毒 ,痰浊湿气入侵经络 ,营气受损 ,则局部血脉凝泣 ,血凝则气滞不行 ,气血蕴结成患。“痈肿”是疮疡形成的征象 ,如瘰疬、流痰、附骨疽等。2 .脏腑失调、饮食内伤、毒邪蓄积 :《外科秘录》曰 :“五脏六腑各有经络 ,脏腑之气血不行 ,则脏腑之经络闭塞不通 ,则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