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透析的患者有一些由于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多次行人工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或本身有糖尿病或肿瘤,血管条件差等原因需要行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来保证血液透析的实行。但由于颈内静脉置管为体外异物,并与体外有交通,故非常容易出现感染。现就我院2005-01-01/2009-08-01之间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20例应用颈内静脉置管后出现感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汝倩  赵利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2029-2031
近年来颈内静脉插管作为血液透析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插管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到颈内静脉插管的留置时间,过早拔管或重新置管直接影响到了临床的治疗,在许多影响置管时间的因素中,有些是可以通过护理干预的。现将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本院行颈内静脉插管的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颈内静脉插管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准备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多普勒引导组(A组)、超声多普勒定位组(B组)和传统置管组(C组),每组各20例.A组、B组均应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实时立体定位.A组在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直视下进行操作;B组先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继而完成操作.C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完成操作.比较三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等.[结果]A、B组穿刺置管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B组为95%,均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亦显著高于B组(P〈0.05).A、B组未见明显并发症,C组穿刺后出现一侧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成功率最高,操作时间最短,并发症最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临床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老年、肥胖、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透析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受其自身血管条件及心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顺畅血管通路成为肾病科医师的难题。我科近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例老年患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对两种静脉置管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55例透析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观察置管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 穿刺成功150例中出现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留置导管血栓形成5例,局部血肿渗血7例,导管脱出1例;置管留置时间为1~1.5个月,经对症处理后应用良好.结论 只要适时观察,护理得当,可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陈勇  王赭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5):370-370
男,35岁。因车祸致腹部、胸部外伤1小时入院。急诊行胸腹部CT扫描示肝破裂、腹腔积液、右侧胸腔少量积液;X线胸片检查示右侧第7后肋骨骨折。在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粉碎状破裂,行不规则切除术,腹腔置引流管。术后休克纠正,但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管见活动性出血,且患者出现胸闷,予颈内静脉置管。以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构成三角顶点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液后顺利置管,回抽亦有血液,测中心静脉压正常。  相似文献   

8.
颈内静脉置管误入胸腔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资料 男,35岁.因车祸致腹部、胸部外伤1小时入院.急诊行胸腹部CT扫描示肝破裂、腹腔积液、右侧胸腔少量积液;X线胸片检查示右侧第7后肋骨骨折.在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粉碎状破裂,行不规则切除术,腹腔置引流管.术后休克纠正,但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管见活动性出血,且患者出现胸闷,予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9.
艾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63-376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行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总结2008-02-2010-02 3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患者发生感染率及护理对策.结果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36例,留置时问最长218 d.最短18d,局部及皮下隧道感染情况:36例中3例发生感染,均于2周后发生.结论 良好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可使导管的使用寿命延长,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早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回顾我们在120例成人锁骨下静脉置管(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SVC)中所遇8例误入同侧远端颈内静脉(ispislateral internal jugular vein,IJV)患置管期间的临床表现,结合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颈内静脉置管误入腋静脉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3岁,农民.因腰痛伴水肿、头晕8个月入院,查肾功能BUN 30.19 mmol/L ,CREA 572 μmol/L.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需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后,于2010-09-03T13:00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术.  相似文献   

12.
田红  杨洁  王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85-828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老年、糖尿病,长期血透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钙化、营养不良等因素给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带来了困难。我科2009-01-2011-01对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及非急诊透析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传统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进行改进。方法 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4例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38例采用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是应用Seldinger技术结合撕脱鞘进行置管。改进的置管方法是采用导引钢丝引导进行导管置入。结果传统置管患者中12例(35.29%)因隧道皮下组织的收缩不能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9例(26.47%)术中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10例(29.41%)术后48h内发生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渗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全部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仅3例(7.89%)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2例术后48h内(5.26%)出现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出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术中疼痛不适感明显低于传统置管术患者。结论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较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操作更为顺利,难度降低,患者耐受性好,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为一种更安全、方便的置管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我院肾脏病中心2005—01/2008一01行右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接受血液透析149例,对相关的并发症进行防治,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三种肝素盐水封管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寻找最佳封管方法.方法 将1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0例,A组:肝素浓度6 250 U/ml,每次血透后一次性封管;B组:肝素浓度1 250 U/ml,每次血透后一次性封管;C组:肝素浓度1 250 U/ml,1次/d封管,观察堵管率、感染率、出血、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A组封管堵管率1.7%,明显低于B组(P<0.05);感染率3.3%,明显低于C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39.61±9.23)d,明显长B、C组(P<0.05),而B、C两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一次性大剂量肝素盐水封管可以有效降低堵管发生率、感染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是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理想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 1岁。因中段食管癌左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 ,胃 -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前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取锁骨中、内 1/3交界处下方约 1cm进针 ,针干与额面平行 ,针头紧贴锁骨后 ,对准胸锁关节后外方进针 ,一次穿刺成功 ,以导丝引导法置管 ,置导丝时有阻力 ,稍改变方向后顺利置入导丝 ,然后沿导丝置入静脉导管 ,反复回抽导管回血良好 ,固定导管。术中术后经导管输液顺利 ,但封管后静脉导管内反复多次有回血 ,检查封管方法正确 (正压封管技术 ) ,后经拍胸部 X线片证实静脉导管误入右颈内静脉。例 2 女 ,70岁。因贲门…  相似文献   

17.
颈静脉球部血液绝大部分来源于脑组织静脉血,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采集该处血样是研究脑氧供需平衡关系及能量代谢的敏感方法之一,本文就60例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CC置管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方法。方法将超声导引仪下进行 PICC置管1397例中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69例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35例,采用举臂靠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在无菌操作原则下进行导管正位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正位效果。结果两组导管正位1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举臂靠头法是一种科学有效、操作简单、患者安全舒适的颈内静脉导管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8-01—2009-01我科在超声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12例,均一针穿刺成功,收到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延长颈内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方法 加强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置管后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结果 留置时间最短21天,最长1例置管347天(中途换管1次,拔管后选择另一侧颈内静脉再次置管)。局部及皮下隧道感染率情况:留置时间〈20天为4例(2.82%),20—30天14例(9.86%),30—150天18例(12.68%),留置时间在150—347天血培养阳性者5例(3.52%)。结论 加强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可以延长颈内静脉留置的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