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B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金文涛 《淮海医药》2001,19(2):108-109
目的 探讨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 B细胞和 T细胞亚群含量。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 30例小儿急性肾炎外周血 B细胞和 T细胞亚群 ,并以 35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急性肾炎患儿外周血 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CD3、CD4、CD4/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对照组 (P<0 .0 1或 P<0 .0 0 1)。结论 急性肾炎患儿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单克隆技术测定38例丙型肝炎患外周血B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以35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丙型肝炎患外周血B细胞数显地高于正常人(P<0.001)、CD3、CD4、CD4/CD8显低于正常人(P<0.01,P<0.001)。结论 丙型肝炎患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4.
5.
杨春秀 《淮海医药》2003,21(4):281-282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SOD、TNF及 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 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 32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 SOD、TNF及 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 ,并与 35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肺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SOD、TNF及 T细胞亚群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 ,而 TNF则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治疗后 2周则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检测肺心病患者血清 SOD、TNF及 T细胞亚群水平对其病情判断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单克隆技术测定了 33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以 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0 1 ) ,CD3、CD4 、CD4 / 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 (P<0 .0 1 )。结论 肝硬化患者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匡玉庭  张志德 《江苏医药》1994,20(7):382-382
本文拟以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乳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和激素受体状态的配对研究,以期找到其内在关系。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乳癌患者13例(Ⅰ期1例,Ⅱ期8例,Ⅲ期4例),年龄41~61岁,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ER、PR配对检查。10例良性乳腺病(乳腺纤维瘤8例,小叶增生2例),10例健康女性均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查,年龄分别是21~51岁和24~50岁。二、试剂1.T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制剂发展中心提供。2.激素受体状态测定试剂主要包括二甲苯PBS液,他和小鼠肝细胞粉液,雌二醇、孕酮、兔抗雌…  相似文献   

8.
9.
口服转移因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陵  夏正坤 《江苏医药》1998,24(9):628-630
观察5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转移因子对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口服转移因子后以及健康儿童抽血查CD3、CD4、CD8。发现急性期CD3、CD4、CD3/CD8下降,CD8上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口服转移因子后CD3、CD4、CD4/CD8上升,CD8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患儿急性期存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而使用转移因子有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的缓解及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IL 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TNF(肿瘤坏死因子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血清SIL 2R、放射免疫法测血清TNF和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比较拉米夫定治疗 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SIL 2R、TNF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HBVDNA阴转率为 86 .9% ,ALT复常率为 79.8% ,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SIL 2R、TNF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T淋巴细胞亚群CD 4 、CD 4 /CD 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 ,CD 8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5 )。HBVDNA阴转者T细胞免疫功能优于未转者。结论 拉米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和T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轻的患者 ,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较好 ,SIL 2R、TNF及CD 4 /CD 8水平可以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肝脏受损的程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的CD4 、CD4 /CD8 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CD3 、CD8 、CD56 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疾病的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丁国民 《淮海医药》2004,22(4):269-27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细胞介素 - 8(IL- 8)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 TNF和 IL - 8含量 ,并与 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TNF,IL- 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 TNF和 IL- 8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32例子宫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细胞介素 - 8(IL - 8)水平 ,并与 3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子宫癌患者血清中 TNF、IL- 8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结论 测定子宫癌患者血清中 TNF、IL - 8水平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斑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NK细胞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4例斑秃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44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总T、TH细胞及TH/TS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2),TS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另外,B细胞和NK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斑秃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着明显的细胞紊乱和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S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有无差异。以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清IgG来判断SS病情活动度,分析SS患者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S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8+/CD4+比值均显著降低;而CD4+T淋巴细胞、CD4+CD45RA+T淋巴细胞及CD4+CD28+T淋巴细胞在两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情非活动者相比,病情活动的SS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构成比及CD8+/CD4+比值均显著降低。结论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并与SS的病情活动有关,可能在SS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兴江  王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80-1781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多项血清白介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7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和术后5d检测血清白介素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61.5±4.8)ng/L、(246.2±15.3)n#L和(1.79±0.72)mg/L,均显著高于术后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前CD3+、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53±0.06)%、(0.28±0.05)%和(0.21±0.04)%,均显著低于术后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CD3+、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IL-6、IL-8和TNF-α以及CD3+、CD4+和CD8+T细胞水平异常,手术去除胆结石不但能消除炎症,而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long‐term impact of entecavir (ETV) on T, B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 responses to adefovir (SRA)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Thirty SRA CHB patients and 20 age‐ and gender‐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HC) completed at least 6 months of ETV treatment.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loads,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th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subsets of T, B and NK cells in individual subjects were measured. There were smaller numbers of CD3CD56+ and CD244+ NK cells, CD3+CD8+ T cells and cytokine‐secreting CD4+ T cells, but greater numbers of CD3+CD4+, CD4+CD25+Foxp3+, CD4+CD25+CD127low T cells and CD19+CD27+ B cells, detected in SRA patients. After switching to ETV monotherapy, the levels of HBV DNA and hepatitis B s antigen, as well as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positivity, decreased gradually, accompanied by decreases in ALT and AST levels.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NK, CD8+ and cytokine‐secreting CD4+ T cells increased, whereas the number of CD4+, CD4+CD25+Foxp3+, CD4+CD25+CD127low T cells and CD19+CD27+ B cells decreased, in SRA CHB patients. The frequency of CD4+ interferon‐γ‐positive T cell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HBV DNA levels. Thus, treatment with ETV inhibits HBV replication, modulates T and NK cell immunity and improves liver function in SRA CHB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