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益气健脾法与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测定D-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心、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心、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褐素(LDF)水平,并观察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能不同程度地提高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心、肝组织中T-SOD的活性,降低心、肝组织MDA、LPF含量。结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可能是益气健脾法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延缓衰老的共同作用机制之一,两法对不同组织的作用强度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D-半乳糖(D-gal)所致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gal复制衰老及脑老化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技术与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和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tor,NMDAR)表达水平.结果:两法均能明显改善脑老化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NAChR和NMDAR1的表达水平,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NAChR在大脑皮质的表达优于益气健脾法;对NMDAR1的表达两法无明显差异,单纯益气健脾法呈现较好趋势.结论:提高NAChR和NMDAR1表达水平可能是两法改善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部分机制,两法在不同的环节和靶点上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健脾补肾活血方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栋  毛凤仙 《河南中医》2000,20(4):25-26
以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为模型,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方(由黄芪、白术、何首乌、菟丝子、丹参等组成),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大脑皮层SOD、NOS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下降,提示该方能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改善神经递质代谢,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验证“正虚挟瘀”是中医衰老的重要原因/机制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我们观察了补肾健脾化瘀方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连续四周灌服中药后,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L-2、红细胞清除自由基酶(SOD、CAT、GSH-Px)的活性以及肝脑的LPO含量。结果:老年小鼠IL-1、IL-2的产生以及SOD、CAT、GSH-Px的酶活性均明显低于青年小鼠,而肝脑产生的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增加。给药后,上述指标均可明显得到改善。结论:老年机体确为“虚”和“瘀”并存,进一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说明IL-2的产生能力降低除与T细胞本身有关外,还与巨噬细胞、自由基代谢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补肾化瘀方药调整免疫衰老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三方面研究八味丹坤调整免疫衰老与改善自由基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给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调整,臭氧入小鼠的上述指标出现类似衰老的变化,给药后,LPO含量降低,同时CAT和IL-2活性得到增强,且两者呈线性相关,在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另入过氧化氢(H2O2),发现可使淋巴细胞IL-2产生明显减少,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益气健脾、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脑老化小鼠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复制亚急性衰老及脑老化动物模型.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大脑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凋亡百分率,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大脑神经元密度.结果: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能明显:(1)稳定MMP,益气健脾方药更具优势;(2)抑制大脑皮质神经元密度的下降(对海马神经元密度的作用不显著).益气健脾法方药还能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作用不显著).结论: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单纯益气健脾方药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瘀方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预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健脾化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益气健脾化瘀方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检测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健脾理气化瘀方探求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4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多潘立酮、标准量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伴恶性贫血者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评定疗效及观察相关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虽均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及理化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老龄(18月龄)小鼠为实验对象,对补肾的右归饮、健脾的四君子汤、活血的桃红四物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对照组T、B淋巴细胞转化(淋转)、OKT_3细胞均明显低于成年(3月龄小鼠)对照组。经喂中药4周后,活血化瘀组、健脾益气组T、B淋转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补肾益精组T、B淋转没有明显变化,OKT3细胞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补肾益精方对衰老或肾虚状态下的免疫机能似乎与活血化瘀方、健脾益气方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凉血化瘀法对小儿紫癜性肾炎血浆LPO,SOD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30例紫疫性肾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对比观察,发现紫癜性肾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明显高于健康儿(P<0,0l),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儿(P<0.0l),说明在紫痰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有自由基损伤参与。应用凉血化瘀法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4%),LPO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本法有抗自由基损伤、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组成的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验证通过此法为原则所组成方剂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综合组、健脾益气组、清热解毒组、化瘀通络组,观察临床症状,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结果:在与生理盐水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P〈0.01);在与SASP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大鼠体重下降,改善大便性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方面疗效明显(P〈0.05),在与益气健脾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体重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及减少溃疡面积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减轻镜下的病变深度及隐窝破坏的组织学损伤。结论: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所组成的方剂治疗UC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正虚(主要指脾肾气虚)夹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探讨中医衰老的本质和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课题通过体内外实验从淋巴细胞IL-2产生的水平、自由基代谢、细胞膜流动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了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补化)和补肾健脾化瘀八味参芪丹坤汤(补健化)的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提高老年小鼠和臭氧早衰模型小鼠IL-2产生的水平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体外实验也表明八味参芪丹坤汤对恢复老年小鼠和H_2O_2损伤的淋巴细胞产生IL-2的作用均优于八味丹坤汤(p<0.01,p<0.05)。八味参芪丹坤汤在提高老年小鼠红细胞自由基清除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方面也优于八味丹坤汤(p<0.05)。并且,八味参芪丹坤汤组(补健化组)与八味丹坤汤组(补化组)相比,其稳定老年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效果更佳(p<0.05)。综上结果可见,补肾健脾化瘀复方八味参芪丹坤汤在调整衰老小鼠免疫功能、改善自由基代谢、抗自由基损伤和改善细胞膜功能等方面均优于补肾化瘀八味丹坤汤。其结果为“正虚夹瘀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机制”,以及“补肾健脾化瘀法是延缓衰老的主要途径”的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软肝方对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病毒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瘀软肝方治疗,1个疗程周期后对比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软肝汤治疗早期肝硬化,扶正化瘀、健脾益气软肝,可有效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临床疗效优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西药配合健脾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将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气、祛痰化瘀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气喘、咳痰、食欲不振、乏力、紫绀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气、祛痰化瘀中药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叶小卫  侯灿 《新中医》1998,30(7):33-34
冠心病患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通过比较观察冠心病患者单独接受体外反搏及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所变化。结果加用中药组与单纯反搏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体外反搏能通过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而补还五汤可能有促进自由基清除的作用。两者配合,可协同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连续5dig给予草苁蓉乙醇提取物,明显降低四氯化碳(CCl_4)中毒小鼠肝脏过氧化脂质产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共轭二烯和老年脂褐素的生成,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恢复至正常。表明草苁蓉乙醇提取物有诱导肝脏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酶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抑制率及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以及IC_(50)药物浓度下对SMMC-772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及与药物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化瘀方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影响。[结果]健脾化瘀方浓度在5mg/mL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关系。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作用24h后,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健脾化瘀方有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健脾益气方防治脾气虚复感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建睥益气方防治脾气虚复感儿,并设转移因子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后,健脾益气组体重平均增加1.74公斤,身高平均增长2.34厘米,健脾益气方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证明,健脾益气方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活性,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本方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可提高体内 SOD(超氧化物(?)化酶)水平,表明脾气虚复感儿发病机理有自山基参与,同时与 SOD 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水液代谢的变化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作用。方法:将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各5头。以高脂饮食、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法制备脾虚痰浊AS病证结合模型至24周。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正常饲料,模型组巴马小猪行冠脉球囊拉伤后予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在模型组制备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颗粒剂。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的含量,血清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心房利钠肽(ANP)、醛固酮(ALD)以及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2、3、4、钠钾ATP酶蛋白(Na~+-K~+-ATPase)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水平无变化(P>0.05),ANP、AVP上调(P<0.05),ALD有上调趋势(P>0.05),模型组肾组织AQP1、2、3及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下调(P<0.05),AQP4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ANP下调(P<0.05),AVP、ALD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AVP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肾组织AQP1、2、3表达均上调(P<0.05),AQP4表达下调;益气健脾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未见血清离子紊乱,但水液代谢调节激素中ANP、AVP、ALD有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下调,AQP4表达上调;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AQP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下调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益气健脾法可上调钠钾ATP酶。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在恢复水液代谢调节激素方面优于益气健脾组。  相似文献   

20.
神农香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农香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神农香菊经石油醚提取后的残渣用乙酸乙酯浸提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SYY),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及对小鼠灌胃给药后检测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的水平,来评价SYY的抗氧化活性。结果:SYY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很强,高达98.03%(6mg/ml);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性(P〈0.05),并降低其LPO的含量(P〈0.05)。结论:SYY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小鼠血液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即神农香菊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