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min后恢复血供,缺血再灌注组(损伤组)不作任何治疗,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恢复血供后即刻静脉应用MP(治疗组),观察再灌注后3h、24h、72h和7d时脊髓损伤节段钙蛋白酶Ⅰ的表达以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和68-KD NFP的降解产物,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染色深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72h最明显,MP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MP可以减少大鼠脊髓中calpain-Ⅰ阳性细胞的表达,对细胞骨架蛋白68-KD NFP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证实MP可以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可能是MP对脊髓损伤治疗的另一种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对脊髓神经细胞组织学改变和凋亡的影响及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106只,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 min,再灌注即刻静脉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观察再灌注后3、24、72 h和7 d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再灌注后24、72h组织病理学改变;对再灌注后72 h的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脊髓缺血再灌注24 h开始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现象,脊髓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神经元死亡,胶质细胞增生.应用E-64-D后,凋亡现象和细胞坏死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灌注后72 h后肢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结论 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E-64-D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利于神经元的存活,损伤后3 d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及对动物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 min,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B组),再灌注后静脉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C组)或甲基强的松龙(D组),观察3、24、72 h和7 d后脊髓损伤节段的钙蛋白酶的表达,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和动物后肢功能情况.[结果]脊髓再灌注损伤后3 h,开始出现的钙蛋白酶阳性细胞,于再灌注后72 h最明显.68-KD NFP的降解产物也在再灌注损伤后3 h出现,并在72 h后达到高峰.应用E-64-D和甲基强的松龙后,钙蛋白酶的表达和68-KD NFP的降解得到抑制,而且E-64-D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甲基强的松龙,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脊髓组织和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钙蛋白酶与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肝在不同冷缺血期、复温期及再灌注期钙蛋白酶活性变化,以及钙蛋白酶抑制剂对离体灌注肝功能及原位肝移植大鼠生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共5个实验部分:(1)冷缺血实验;(2)冷缺血后复温实验;(3)冷缺血后再灌注实验;(4)钙蛋白酶抑制剂实验;(5)原位肝移植实验。结果 冷缺血12h始,肝组织中钙蛋白酶活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冷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增加(P<0.01)。冷缺血复温30min始,肝组织中钙蛋白酶活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复温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增加(P<0.01)。肝组织冷缺血0和12h再灌注60min钙蛋白酶明显增加(P<0.05)。钙蛋白酶抑制剂明显增加(P<0.05)。而冷缺血24h再灌注30min钙蛋白酶便明显增加(P<0.05)。钙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地降低离体灌注肝AST水平及增加胆汁量(分别P<0.01)。结论 肝移植冷缺血期、复温期及再灌注期钙蛋白酶均明显增高,钙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地改善移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297-1302
[目的]利用急性脊髓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探讨E-64-d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损伤组;E-64-d治疗组;MP治疗组;MP与E-64-d联合治疗组。给与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和/或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分别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Calpain1与GFAP的表达变化;每天同一时间对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结果]TUNEL检测显示,治疗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活性均减弱。损伤后脊髓组织中Calpain 1活性增加,应用E-64-d治疗后得到抑制。损伤后3 d Calpain 1和GFAP的表达增强,但治疗组显著低于损伤组。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得到增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联合使用E-64-d和甲基强的松龙(MP)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E-64-d或MP。[结论]E-64-d具有减轻急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其与MP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Calpain抑制剂具有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有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神经元是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的神经细胞,损伤后即刻重新得到血液的再灌注是防止损伤使其存活的必要措施。但近些年来却发现在某种损伤因子作用下,脊髓神经经过一定时间缺血,尽管得到了血液再灌注却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性脊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这种现象称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关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8.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SCII)是原发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继发性损害,由Allen\[1\]在1911年首先描述,可见于脊柱外科及胸腹部术后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全瘫(有报道称其致瘫率为3.8%~17.6%\[2\]),甚至死亡。关于SCII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对SCII的机制及其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617-619
目的 探讨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 方法 对26 只大鼠腰骶段脊髓缺血前、缺血15、25 、40 分钟及再灌注后5、15、30 分钟、1、2 和24 小时MEP变化进行监测。 结果 在缺血15 分钟时MEP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 ,波幅在缺血25 分钟时明显减小( P< 0-01) ,缺血40 分钟时波形消失;再灌注后5 分钟时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正常(P<0-01) ,波幅小于正常(P<0-01);再灌注后15 分钟至2 小时波幅恢复正常(P> 0-05),潜伏期无恢复;再灌注后24 小时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与再灌注早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时波幅又明显下降低于正常(P<0-01) ,再灌注后24 小时双下肢运动功能比再灌注早明显降低( P< 0-05) 。 结论MEP能够准确监测脊髓神经功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是原发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继发性损害,由Allen在1911年首先描述,可见于脊柱外科及胸腹部术后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全瘫(有报道称其致瘫率为3.8%~17.6%120),甚至死亡。关于SCII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对SCII的机制及其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预先给药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3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辛伐他汀预先给药组(Si组).IR组和Si组采用夹闭腹主动脉45 min后开放的方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Si组制备模型前3 d开始以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连续3 d.分别于再灌注6、12、24 h时取8只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于再灌注2、6、12、24 h时取8只大鼠,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活性.取完血样后取大鼠脊髓组织,测定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NF-κB活性、TNF-α含量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含量,光镜下观察脊髓的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i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降低,血清CK-BB活性、脊髓TLR4mRNA表达、NF-κB活性、TNF-α和ICAM-1含量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Si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升高,血清CK-BB活性、脊髓TLR4 mRNA表达、NF-κB活性、TNF-α和ICAM-1含量降低(P<0.05或0.01).Si组脊髓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辛伐他汀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下调TLR4表达、抑制NF-κB激活,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阿魏酸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阿魏酸对家兔肾下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损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家兔 2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 (B组 )及阿魏酸组 (C组 ) ,每组 8只。B、C组肾下主动脉阻断 4 0分钟后开放 ,再灌注 7天。C组于阻断前 15分钟一次性静注阿魏酸 5 0mg/kg ,余两组则以同样方法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测定阻断前 (C0 )、开放前 (C40 )、开放后 6 0分钟(R60 )及 7天 (R7d)血清中MDA、SOD、S10 0蛋白、TNFα、IL 1β的含量 ;术后观察后肢神经功能和脊髓形态学变化。结果  (1)B组缺血及再灌注后血清MDA、S10 0蛋白、TNFα、IL 1β含量明显高于C0点及A组值 (P <0 0 1) ;C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 (2 )B组缺血及再灌注后SOD活力明显低于C0 点及A组值 (P <0 0 1) ;C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 (3)C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其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4)B组脊髓病理变化较重 ,可见大量神经元坏死 ;C组偶有神经元坏死。结论 预防性静注阿魏酸对家兔主动脉阻断所致脊髓损害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机理与阿魏酸抗氧化、抗炎及抑制TNFα、IL 1β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Wiser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组),每组30只,采用改进的Zivin等的方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的同时A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再灌注6h、1d、2d、3d、7d时处死6只大鼠。根据Tador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电镜下观察脊髓的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cyclinD1阳性细胞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A组脊髓损伤及后肢神经功能损伤均较B组轻,A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脊髓cyclinD1表达,抑制神经细胞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整体水平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的治疗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CII+安慰剂)和实验组(SCII+人参皂甙Rb1),采用腹主动脉夹闭法建立SCII模型。应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改变,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he 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dUTP nick end-labeling technique,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b1干预可以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后肢功能障碍。HE染色显示人参皂甙Rb1干预可减轻神经元受损程度。TUNEL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很少有细胞凋亡,对照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最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减轻SCII导致的神经元受损,减少脊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三甲氧苄嗪(trimetazidine)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45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行开腹手术,不阻断主动脉;对照组:剖腹后阻断主动脉20分钟;三甲氧苄嗪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分钟静脉内注射三甲氧苄嗪(3mg/kg),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术后48小时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取脊髓进行含水量、MDA含量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三甲氧苄嗪组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脊髓含水量、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甲氧苄嗪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脊髓损伤较重,两组病理评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甲氧苄嗪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氢气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氢水治疗组。对照组仅接受暴露,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组动物采用ZIVIN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成脊髓腰骶段缺血35 min 后行再灌注;氢水治疗组动物在再灌注前5 min腹腔注射饱和氢盐水(5 mL/kg),再灌注后8 h重复注射。不同时间点检测后肢运动功能。术后72 h取脊髓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氧化-抗氧化指标检测及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 含氢生理盐水治疗能显著改善动物神经功能、抑制脊髓神经元凋亡、抑制氧化应激、改善抗氧化能力,同时降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从而发挥脊髓保护作用。结论 腹腔注射含氢生理盐水通过抗氧化和抗炎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是胸、腹主动脉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1]。SCII主要包括缺血和再灌注2个阶段,缺血发生在体内大动脉阻断或循环停止期间,再灌注包括活性氧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细胞凋亡[2]。SCII的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对SCII的病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炎性反应[3-5]、细胞内Ca2+超载[6-7]、以谷氨酸盐为主的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8]、细胞凋亡[9-10]和细胞自噬[11-12]等。微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可以通过和其靶mRNA的3''非编码区(3''-UTR)上的互补核苷酸配对来抑制mRNA或蛋白质的合成,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13]。靶基因的抑制或降解主要取决于miRNA与其靶基因的互补程度,如miRNA与目标mRNA部分配对,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如miRNA与其靶mRNA完美(或接近完美)配对,则会导致mRNA降解。单个miRNA可以靶向数百个mRNA,并影响许多基因的表达。据统计,miRNAs能够调节人类基因组中多达30%的编码基因[14]。此外,miRNAs的作用机制涉及多种重要过程,包括凋亡、分化、发育、增殖和信号转导等。miRNAs已被证实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嗜酸性食管炎、过敏性鼻炎和湿疹)[15]、癌症[16]、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17-18]、骨骼肌肉疾病[19]。miRNAs因在细胞液中的稳定性、在人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成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调节神经系统疾病(包括SCII)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臭氧预处理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臭氧预处理组采用夹闭右肾动脉上腹主动脉的方法构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臭氧预处理大鼠于建模前7 d开始以1 mg/(kg·d)腹腔注射臭氧(50 mg/L)-氧气混合气体至建模。分别于恢复灌流后6、12、24和48 h时,对各组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末次评分后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缺血面积,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臭氧预处理组大鼠恢复灌流后6、12、24、48 h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臭氧预处理组大鼠恢复灌流后6、12、24、48 h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臭氧预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缺血面积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臭氧预处理组大鼠脊髓缺血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臭氧预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水平升高,而SOD和GSH-Px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臭氧预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水平降低,而SOD和GSH-Px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臭氧预处理可有效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