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脑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白细胞介素(IL)-6,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IL-6、STAT3和VEGF与肿瘤病理级别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人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IL-6、STAT3和VEGF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中IL-6、STAT3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高级别组(Ⅲ、Ⅳ级)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的表达与IL-6和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IL-6、STAT3和VEGF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且三者协同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者的相关性证实VEGF基因由STAT3蛋白调节,而STAT3又由IL-6刺激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存素(Survivin)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1例胃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Survivin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15%(42/71)、53.52%(38/71)、47.89%(34/71),而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不明显或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VEGF及Survivin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或〈0.01)。胃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及Survivin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Survivin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IF-1α通过上调VEGF及Survivin表达促进胃腺癌发生、发展;VEGF与Survivin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Skp2、PTEN和p2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Skp2、PTEN和p2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Skp2、PTEN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Skp2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少,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多,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p27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少,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中Skp2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09,P〈0.01),PTEN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5,P〈0.01)。Skp2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814,P〈0.01)。结论在胶质瘤中PTEN的缺失突变导致Skp2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进一步促进p27的泛素化降解,使p27表达降低,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从而促进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和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gP、GST-π、TopoⅡ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101例原发性脑胶质瘤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在不同病理分级间(WHOⅠ级24例;Ⅱ级34例;Ⅲ级28例;Ⅳ级15例)的表达水平,评估三者间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P—gP、GST-πT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4%、64.3%、59.4%。P—gP及GST-πT表达水平在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显著高于低级别(Ⅰ~Ⅱ级)(P〈0.05);TopoⅡ表达水平在高级别胶质瘤则显著低于低级别(P〈0.05)。各多药耐药因子共表达的比率分别为:P—gP+GST-πT:44.6%,P—gP+TopoⅡ:19.8%,GST-π+TopoⅡ:17.8%:P-gp+TopoⅡ+GST-πT:4.95%,两个或以上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87.2%,显著高于单一基因产物表达率:P—gP(5.9%),GST-πT(0.9%)及TopoⅡ(1.9%)(P〈0.05)。TopoⅡ阳性表达与P-gP、GST-πT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gP阳性表达与GST-πT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原发性脑胶质瘤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多药耐药的发生在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检测三种耐药因子有助于优化临床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白介素13受体(IL-13R)基因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对6例正常脑组织,50例人脑胶质瘤和2个脑瘤体外细胞系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3R。结果人脑胶质瘤组织IL-13RαmRNA总阳性表达率70%,正常脑组织中仅1例有极弱的表达;2例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均高表达。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丰度与胶质瘤分级(前者rs=0.87,P〈0.01;后者rs=0.69,P〈0.01)、肿瘤增殖活性Ki-67LI(r=0.64,P〈0.01)呈正相关,即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越高。结论IL-13Rα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上升,与肿瘤的分级和肿瘤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某些肿瘤治疗效果及监测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腺腺癌组织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30例胰腺腺癌组织及其中9例胰腺癌相应癌旁胰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HIF—1α、VEGF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胰腺癌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统计结果显示HIF-1α、VEGF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1α与VEGF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655,P〈0.01)。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胰腺癌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胰腺癌TNM分期密切相关,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存在高表达,HIF—1α、VEGF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胰腺癌TNM分期有关。HIF-1α、VEGF可能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中LYVE-1、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38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YVE-1、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10%、56.41%和61.5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05%、0和31.57%(P〈0.05)。三者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O.05)。HIF-1α与LYVE-1和VEGF均显著相关(P〈0.01)。结果表明,LYVE-1、HIF-1α及VEGF在肿瘤淋巴管、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LYVE-1、HIF-1α和VEGF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阳和汤对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ctmRNA(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阳和汤改善OA软骨退行性变的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汤组,每组10只,按照Hulth法建立的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对关节软骨病理切片后采用Safranin O染色,光镜下观察,进行Mankin评分,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 mRNA在各组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Safranin O染色的Mankin评分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阳和汤组Safranin O染色减少或缺失程度较模型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模型组HIF—1α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阳和汤组HIF-1α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阳和汤可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α mR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阳和汤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HIF-1α mRNA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朝蔚  陈永强 《中国骨伤》2008,21(6):432-434
目的:通过检测阳和汤对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ctmRNA(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阳和汤改善OA软骨退行性变的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汤组,每组10只,按照Hulth法建立的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对关节软骨病理切片后采用Safranin O染色,光镜下观察,进行Mankin评分,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 mRNA在各组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Safranin O染色的Mankin评分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阳和汤组Safranin O染色减少或缺失程度较模型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模型组HIF—1α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阳和汤组HIF-1α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阳和汤可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α mR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邵光军  罗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2):914-918,924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4例,正常膀胱组织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ng-2和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资料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a的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42.2%(27/64),而正常膀胱组织均无表达。Ang-2阳性率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漫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阳性率亦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浸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与HIF-1α的等级相关系数rs=0.498(P〈0.01)。结论:Ang-2和HIF-1α过表达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进展有关。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过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Twist、HIF-1α及HBx在原发性肝癌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转录因子Twis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以及乙肝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检测33例PLC组织及PLC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癌旁组织、17例正常肝组织中Twist、HIF-1α以及HBx的表达.分析三者相关关系。结果:PLC组织中Twist、HIF-1α以及HB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9%,72.7%和81.8%。癌旁组织中Twist的表达率为54.5%。PLC与癌旁组织中Twist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肝组织中未见Twist表达。PLC组织中Twist分别与HIF-1α及HBx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y=0.438,P=0.011;y=0.445,P=0.009)结论:PLC组织中Twist、HIF-1α以及HBx的表达的上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EphA2 mRNA(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s)和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53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phA2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53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phA2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6.79%(46/53)和69.81%(37/53),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W=2289.500,P〈0.001);肝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75.47%(40/53),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为阴性。肝癌组织中EphA2 mRNA和VEGF的表达显示:(1)表达水平与是否患有肝硬化无关;(2)表达水平分别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学Edmondson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2,P=0.001;r=0.333,P=0.015);(3)二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425,P=0.002)。结论本实验表明:肝癌细胞中EphA2 mRNA和VEGF呈过量表达;肝癌细胞中EphA2 mRNA和VEGF的表达与肝癌细胞恶性程度以及二者之间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HIF-1α和MMP-7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 oproteinase-7,MMP-7)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评价二者在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直肠癌组织中HIF-1α和MMP-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情况相关(P〈0.01)。MMP-7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情况也相关(P〈0.05) HIF-1α与MMP-7呈正相关(r=0.478,P〈0.01)。结论:HIF-1α和MMP-7在直肠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能通过调节MMP-7的过度表达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四氯化碳(GE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门静脉压力变化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均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12周。另外,A组同时采用肌注E2(2mg/kg体重),2次/周;B组采用肌注E2(1mg/kg体重),2次/周;C组作为对照组;D组采用每日口服他莫昔芬6mg/kg体重。第13周将全部大鼠麻醉后测定门静脉压力(PVP)、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量大鼠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NF-kappaBIN55)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采用Massion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纤维(CF)含量情况,并将不同组别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BIN55mRNA值、TGF-β1mRNA值、CF含量以及PV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PVP高低为:A〈B〈C〈D,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12,P〈0.05);(2)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的表达情况为:A〈B〈C〈D,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24,P〈0.05);(3)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1mRNA表达高低比较:A〈B〈C〈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969,P〈0.01);(4)各组大鼠肝组织CF含量比较:A〈B〈C〈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9,P〈0.01);(5)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值和TGF-1mRNA值呈直线相关(r=0.724,P〈0.05),TGF-β1 mRNA值和cF含量呈直线相关(r=-0.871,P〈0.05),CF含量和PVP也呈直线相关(r=0.902,P〈0.05)。结论E2通过抑制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的表达,减弱了TGF-β1 mRNA的表达,使得肝组织中CF含量减少,以致PVP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NF-kB与ICAM-1在脑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肝脏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与脑组织NF-kB、I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肝脏IR是否可导致脑组织损伤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1h组(IR1h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2h组(IR2h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4h组(IR4h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TNF-α及脑皮质、海马和下丘脑区NF-kB、ICAM-1的表达情况,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肝脏IL-1β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脏IR导致肝脏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血清GPT、AKP、γ-GT升高(P〈0.01),肝组织中TNF-α、IL-1βmRNA表达显著增N(P〈0.01),肝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细胞坏死。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HE染色可见脑细胞水肿,甚至个别脑细胞坏死。与对照组比较,I组和IR组大鼠脑皮质、海马和下丘脑中NF-kB、ICAM-1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1h组、IR2h组和IR4h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R1h、IR2h、IR4h组与对照组、I组、IR组比较,各部位脑组织NF-kB、ICAM-1的表达显著增N(P〈0.05或P〈0.01)。各组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间NF-kB、ICAM-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IR对脑组织可产生损伤性影响,NF-kB、ICAM-1介导的炎性细胞反应,参与了脑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断流术前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PHPH)大鼠胃黏膜的表达,探讨HIF-1α和VEGF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制备PHPH模型80只,设假手术组(SO)60只,在术后3周施断流术。检测HIF-1α、VEGF和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断流术前PHPH组大鼠胃壁中HIF-1α(5.8±1.3)和VEGF(12.0±3.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HIF-1α(0.03750±0.05175),VEGF(0.7±0.1),P〈0.01]。术后HIF-1α、VEGF和MVD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和VEGF的表达,加重PHG。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p53、PTEN和VHL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60例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同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cDNA—mRNA)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芯片中p53、PTEN、VHL、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PTEN、VHL、HIF-1α和HIF-1α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48.3%、41.7%、58.3%和71.7%。淋巴结转移组p53、HIF-1α和HIF-1α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p53高表达、PTEN和VHL低表达与HIF-1α和HIF-1α mRNA高表达明显相关。结论p53、PTEN、VHL、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Sema4D)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2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和Sema4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α和Sema4D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58.1%(50/86)比7.7%(4/52),X2=34.624,P〈0.01;60.5%(52/86)比11.5%(6/52),x2=31.839,P〈0.01]。HIF-1α和Sema4D蛋白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P/0.003,P=0.010)、TNM分期(P=0.003,P=0.017)和淋巴结转移(P=0.003,P=0.020)明显有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67,P〈0.01)。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7%。其中HIF-1α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56%(P=0.003);Sema4D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59%(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ema4D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6),而HIF-1α表达不是其独立预后因素(P=0.501)。结论HIF-1α和Sema4D具有协同关系,两者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为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lt-1和KDR的表达与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1例原发性胆囊癌和10例胆囊腺瘤样息肉新鲜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VEGF、Flt-1和KDR在原发性胆囊癌和胆囊腺瘤样息肉的表达情况,并分析VEGF、Flt-1和KDR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的病例与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病理分级和Nevin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胆囊癌和胆囊腺瘤样息肉组织中VEGF mRNA阳性表达率为90.47%(19/21)和20%(2/10);Flt-1mRNA阳性表达率为71.42%(15/21)和0%(0/10);KDR mRNA阳性表达率为85.71%(18/21)和10%(1/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EGF蛋白检测阳性表达率为80.95%(17/21)和20%(2/10);Fl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90%(13/21)和10%(1/10);KD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19%(16/21)和10%(1/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Flt-1和KD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和NevinⅣ、Ⅴ期组明显高于无肝浸润、无淋巴转移和NevinⅠ、Ⅱ、Ⅲ期组(P〈0.05),而在高、中和低分化组三者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VEGF、Flt-1和KDR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存在高表达,VEGF、Flt-1和KDR蛋白的阳性表达同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和Nevin分期明显相关,但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未接受过任何放化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四氢叶酸(CF)、氟尿嘧啶(5-FU)、草酸铂(L-OH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CF200mg/m^2静脉滴注2h。5-FU1500mg/m^2静脉持续滴注46h,L-OHP85mg/m^2静脉滴注2h),分别于第1天和第14天给药.4周为1个周期.至少需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化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加以随访以作生存分析。同时对该52例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IF-1α、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另取27例正常胃黏膜作对照。结果HIF—1α、P—gP和MRP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1.9%和57.7%,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分别为0、18.5%和14.8%。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1α阳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14.3%,显著低于HIF—1α阴性表达者(50.0%,P〈0.05)。HIF-1α阳性表达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8.8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21.5%;而HIF-1α阴性表达组中位PFS为8.4个月.中位OS为12.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2%和33.5%:两组生存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表达可作为临床上预测胃癌化疗疗效及临床预后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