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中IL-2R、IL-6、TNF—α水平,并以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IL-2R、IL-6、TNF-α水平作为对照。结果68例AP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2R、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缓解期血清中IL-2R、IL-6、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然有差异(P〈0.05)。结论血清IL-2R、IL-6、TNF—α在AP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病情变化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 法检测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6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结果示(1)入院时SAP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 MAP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但IL-6和IL-8水平SAP组和MAP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2)SAP组IL-6和IL-8水平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分别高于MAP组和对照组,M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3)在入院第14天SAP组血清TNF-α,IL-6,IL-8仍然高于MAP组和对照组,而MAP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洁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93-96
目的 分析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性因子水平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156例体检健康者为 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IL-2、IL-4、IL-6、IL-10、IL-17、IL-21)、β-内啡肽(β-EP)、降 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P物质(S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降压素(NT)。结果 观察组血清NT 和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GRP、VGF和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 IL-2、IFN-γ、IL-4、TNF-α、IL-10、TGF-β1、IL-6、IL-21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性因子水平在带状 疱疹急性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IS)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发病6h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定,分析TNF-α、IL-6水平与ND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I组中PIS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49.56±12.12)ng/L比(24.30±7.40)ng/L和(39.76±7.88)ng/L比(20.78±6.28)ng/L],P值均〈0.01。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发病6h内的NDS评分(r=0.89、0.93)及其治疗1周后的进展值呈正相关(r=0.90、0.91),P值均〈0.01。40ng/L〉TNF-α≥35ng/L、35ng/L〉IL-6≥30ng/L预测PI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71.4%。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密切相关;TNF-α、IL-6水平对PIS风险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分为两组,其中颅脑损伤中重型(3~12分)40例,轻型(13-15分)40例;同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共8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水平,并且分析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住院后第1天颅脑损伤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发现所有时间点中重度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轻度组(P<0.05);所有患者入院1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OS)评定患者,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60例,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发现预后不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其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体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6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钙尔奇D 1片/天,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第2-4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1)观察组第2-4腰椎和股骨颈BMD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IGF-1、IL-6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患者骨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4)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的BMD均与IGF-1呈正相关,与IL-6和TNF-α呈负相关。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有效提升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并能够改善IGF-1、IL-6以及TNF-α水平,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免疫条件下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5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激素冲击组(24例)及非冲击组(34例),所有患者于伤后第1、3、7天分别抽取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检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58例术后3周全部得到随访,其中17例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17例肌力进展≥2级,称进步组,41例肌力进展〈2级,称缓慢组)。损伤组在3次血清IL-6、IL-8、TNF-α水平检测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激素冲击组血清IL-8、TNF-α水平于伤后第3、7天两次检测均明显较非冲击组为低。同时进步组IL-6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IL-8、TNF-α在第3、7天均较低。结论IL-6、和IL-8、TNF-α在脊髓损伤中均起重要作用,激素可明显抑制IL-8、TNF-α的分泌,但脊髓损伤后IL-6持续升高可能预示着脊髓损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标准制模。制模成功后1h,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浓度的RPTS灌胃,干预后6h采血,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及IL-6浓度。结果: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浓度,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01),而RPTS各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却明显下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楼总皂苷可以降低多发骨折-脂多糖两次打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及IL-6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9例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休克组)血清TNF-α和IL-1浓度,与20例择期手术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TNF-α和IL-1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结果休克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休克组血清TNF-α和IL-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ODS组血清TNF-α浓度较非MODS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休克组中死亡病人血清TNF-α浓度较存活病人明显增高(P〈0.05),血清IL-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SIRS是较为常见的,并且是导致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TNF-α浓度的高低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性腹膜炎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结肠运动的变化和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诱生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结肠运动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分别观测2组大鼠排便的粪点数、结肠肌条的振幅、结肠平滑肌细胞长度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结肠平滑肌IL-6、TNF-α和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MODS组排便的粪点数和肌条的振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6、TNF-α和iNOS蛋白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为阴性表达,在MODS组为阳性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未检出IL-6 mRNA、TNF-α mRNA和iNOS mRNA的表达,而在MODS组,IL-6 mRNA、TNF-α mRNA和iNOS mRNA均呈阳性表达;MODS组平滑肌细胞的长度和血清N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MODS后结肠运动功能障碍与iNOS、IL-6和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