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目的 评估MR泌尿系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10例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作MR泌尿系造影,采集资源影后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发现157例为梗阻性尿路扩张。结果 157例梗阻性尿路扩张包括:输尿管癌20例,输尿管结石31例,输尿管良性狭窄33例,先天性狭窄48例,外在性病变致梗阻10例,膀胱病变致梗阻15例,MR泌尿系造影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尿路造影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MRurography,MRU)显示肾和尿路病变与解剖结构的作用。材料与方法:35例病人(尿路梗阻18例,非尿路梗阻17例,31例经手术证实)。MRU为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扫描前口服速尿并行尿路加压,使用交互式血管成像(IVI)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MRU提供了全部病人和正常人肾实质和肾集合系统高分辨率图像。全部尿路梗阻病变部位和肾盂积水及1例肾输尿管解剖畸形均清晰显示。非尿路梗阻病人(70%)双侧输尿管均显示。结论:MRU无射线辐射,无需用含碘造影剂,口服速尿和行尿路加压能有效地保证MRU图像质量,适合尿路梗阻病变的检查。可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MRU还能显示肾和尿路细微解剖结构,并反映其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有应用价值的泌尿系影像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MRU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MRU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用重T2加权FSE序列,脂肪抑制技术对17例4天 ̄14岁、IVU未显影或(和)IVU,US诊断不明的病例作MRU检查。结果:(1)能作定性诊断的疑难病例9例,包括:多囊性发育不育肾、少见类型的异位输尿管囊肿以及重度积水的巨输尿管各2例;马蹄肾并发输尿管结石与积水、特大型先天性膀胱Huch憩室以及脐尿管囊肿各1例。(2)能定位并有肾脏多囊性疾病等鉴别清楚、满足手术需要者5例,皆为盂管交界部梗阻。(3)显示两侧重度尿路积水、提示需作其他相应检查以确定病因者3例,包括:后尿道瓣膜2例,神经原性膀胱1例。结论:MRU是无创性确诊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的理想手段,必须强调在全面对比分析MIP图像、原始图像、T2加权轴位像以及在监视器荧屏上三维旋转时的所见后  相似文献   

4.
中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中场强(0.5T)磁共振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9SSFSE0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悄路梗阻患者,在GE 0.5T超导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 FSE重T2WI,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钉佳,尿路  相似文献   

5.
上尿路梗阻病变的MR尿路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上尿路梗阻患者41例,MRU应用MR水成像技术,三维(3D)快速自旋回波(FSE)和脂肪抑制序列,所有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MRU能显示上尿路梗阻部位及积水改变。良性尿路梗阻26例,恶性尿路梗阻15例。结合MRI,MRU显示上尿路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100%,MRU确定梗阻原因的准确性达854%。结论:MRU适用于上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和积水程度,与MRI结合有助于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是一种安全、非侵袭性的泌尿系影像检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燕飞  王焱  赵昕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1):732-735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和限度,并推广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行MRU检查的技术方法。方法18例尿路梗阻、8例非尿路梗阻性疾患及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FASE技术行MRU检查。无尿路梗阻者13例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3%(15/18)。口服速尿增强MRU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结论MRU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  相似文献   

7.
MR泌尿系造影对肾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评估MR泌尿系造影(MRU)对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435例,诊断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37例,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演算。结果37例移行细胞癌中,肾盂癌10例,输尿管癌22例,多中心癌5例。影像表现共同征象是:充盈缺损,腔内肿块与管壁相连,病变以上的肾盂和集合系统扩张。移行细胞癌具有多发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传统尿路造影、CT与MRI在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15年(16个部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中,13例(14次)行静脉肾孟造影(IPV),6例(7例)逆行肾盂造影;1例肾穿刺造影;6例CT检查,其中4例加增强扫描;2例MRI检查,先以自旋回波(SE)序列做轴有冠状面T1和T2加仅扫描,再做冠状面磁共振尿路选影(MRU).结果:传统尿路造影共8例9次(64%)获得术前  相似文献   

9.
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洪闻  卢延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0):673-676
目的:估价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泌尿系成像95例。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95例均清楚显示肾实质和泌尿系集合系统高质量的影像。71例阳性,24例阴性。阳性病种包括:肾癌7例,肾囊肿17例,肾脓肿1例,肾盂癌4例,肾盏血块1例,肾结核7例,输尿管癌6例,输尿管结石3例,狭窄2例,非梗阻性输尿管扩张和膀胱癌各4例,前列腺病3例,以及各种先天异常等12例。结论:MR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很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它不用造影剂,可避免碘副反应。在形态上,它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补充了泌尿系影像学检查方法,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泌尿造影在肾移植病人术后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造影(MRU)对监测肾移植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序列对15例患移植肾进行冠状位扫描,将图像按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出MRU图像。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尿路梗阻2例,尿漏2例,吻合口动脉瘤1例,经临床及化验室检查证实为排异反应4例,环孢素A毒性反应2例。移植肾正常4例。结果:各例的MRU均清晰显示移植肾在盆腔内的位置及形态,对梗阻的尿路、肾盂积水及尿路梗阻部位显示良好,解剖结构清晰,结合MR与其它影像资料,可对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对肾周积液存在的位置及积液量显示清楚。结论:MRU是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移植肾的大小、肾周积液是否存在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是否扩张,对尿路梗阻定位、定性准确,是一种新的安全的术后并发症影像监测手段,最适合于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_2加权技术,对52例患者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 52例中,尿路梗阻扩张26例,其中: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7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石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2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无尿路梗阻17例,其中肾癌3例,肾盂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囊肿9例,马蹄肾1例,一侧肾缺如1例,均由MRI和MRU相结合确诊。另有9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未见尿路梗阻征象,其中: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52例中,部分病例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 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症者,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临床泌尿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在临床泌尿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61例例泌尿系统梗阻患者的的MRU检查所见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61例泌尿系梗阻患者,输尿管癌7例,输尿管结石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1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27例,膀胱癌侵及输尿管4例,泌尿系改道手术后再次发生良性梗阻患者3例,所有病例MRU均确定梗阻水平并且清晰显示梗阻端形态和特征。结论:NMR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尤对IVU不显影或仅显示扩张的肾盏、肾孟影的重度肾积水病例或对比剂过敏的患者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技术(IVU)与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RU)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5例,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输尿管中下段狭窄、扭曲2例, 肾囊肿2例,肾透明细胞癌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均行IVU与MRU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VU和 MRU检查均能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梗阻部位,定位正确率100%,而定性正确率MRU高于IVU,且对输尿管梗阻的 病变显示较佳,但MRU不能直接观察肾脏的分泌功能。结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首选IVU检查,以观察其功能 和形态,而对输尿管有梗阻或肾脏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选用MRU,对儿童及不能耐受IVU检查的患者MRU也 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尿路梗阻性病变的MRU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6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患者采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其中4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 46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包括:良性狭窄19例,先天性异常10例,输尿管结核5例,输尿管癌3例,外在性病变4例,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病变1例。MRU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展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对梗阻水平的定位及梗阻原因的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IVP检查。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IVP禁忌症和肾功能丧失者。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结合常规T1WI、T2WI可获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U)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4例(其中输尿管肿瘤23例,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结核及炎性狭窄5例,输尿管息肉3例,巨输尿管症5例)输尿管梗阻病人进行了MRU检查,并与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输尿管逆行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U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对输尿管梗阻的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6%。结论MRU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率高,无创且不受肾功能影响,并发症少,是对输尿管梗阻病变的最佳显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