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红  肖柳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7):760-762
目的:探讨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至2003年9月对28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加强气道护理、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结果:17例病情稳定,停用机械通气,11例死亡。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观察及特殊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至2003年9月对28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加强气道护理、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结果:17例病情稳定,停用机械通气,11例死亡。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观察及特殊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运用解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并设60例口服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60例自愿参加观察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2007年10月作者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7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5例进行对比.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量效关系,探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剂量。【方法】抽取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为1、2、3、4组,每组25例,分别用1.6mg、2.8mg、3.6mg、5.2mg剂量的纳洛酮治疗,疗程15d,观察临床疗效,并做出量效关系曲线。【结果】结果表明,用1.6mg纳洛酮治疗基本无效;2.8mg纳洛酮治疗稍有好转,量效关系曲线处于上升阶段;3.6mg纳洛酮治疗有效,量效关系曲线处于高速上升阶段;3.6~5.2mg纳洛酮治疗明显好转,但从量效曲线上看上升趋势已不明显。【结论】结合量效关系曲线,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最佳剂量为3.6~5.2mg。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3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面积脑梗死是因动脉主干闭塞后导致该供血区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急性期病死率高达60%。  相似文献   

8.
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纳洛酮,观察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发现应用纳洛酮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证实了纳洛酮有促进缺积血性神经元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与CT成像分别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明确依据.[方法]收集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病例3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及弥散成像检查和CT扫描,比较两者对病灶检出率和临床关系.[结果]3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灶在弥散成像上均清晰明确显示,在常规MRI均未明确显示,仅小部分病例可显示间接征象 CT像上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和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灶的诊断具有明确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9例患者术后继发脑梗死,3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6例继续留置引流管引流3~5 d,同时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扩血管、降低血黏度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结果:经治疗本组好转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l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与高血压病和术后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5 d后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纳洛酮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双秀  杨万胜 《临床荟萃》2009,24(11):984-985
近年来我国的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许多患者就诊时已错过超早期溶栓时间窗(发病后6小时以内),其致残率高。因此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治疗成为了脑梗死治疗研究的重点。我们采用纳洛酮加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组和银杏达莫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5、10天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栓素,肝肾功能等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相关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构成比为95.2%(40/42),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2.049,P=0.152)。其中局部脑胀构成比为25.0%(10/40);脑实质密度下降构成比为67.5%(27/40),单侧动脉血管高密度构成比为7.5%(3/40)。首次CT诊断与复诊中肯定诊断存在差异。结论:CT诊断有着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图像清晰等优点,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其检查准确率高,可为疾病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与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OCSP分型及扩散加权戍像、头部3D-TOF-MRA影像学检查,分析MRA的影像学表现并与OCSP分型进行对比.结果: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OCSP分型结果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各型符合率分别为TACI 91.7%,PACI 66.7%,POCI 100%.结论:OCSP分型与TOF-MRA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可及时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同时可显示血管的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脑梗死与BNP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4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8例,合并房颤者15例。脑梗死患者均于入院时(急性期)、发病后10~14 d(亚急性期)抽血检测BNP。同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而且急性期高于亚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合并房颤者急性期血浆BNP浓度高于无房颤者。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脑梗死以及梗死面积、梗死类型有相关性,且在经过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提示BNP可能参与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5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54-295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并未再复发。结论低钠血症有不同发病机制,正确认识和处理低钠血症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04-2305
探析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联合运用MRA与DWI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DWI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结果显示DWI、FLAIR以及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67/67)、16.42%(11/67)以及0;MRA显示,37例为动脉硬化、30例为靶血管狭窄,且MRA病变血管分布定位与DWI责任病灶相符;同时,脑梗死灶中央区与对侧部位的ADC值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DWI与MRA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以将靶血管受累和责任病灶清晰显示出来,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的稳压效应及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继芒  匡友成 《临床荟萃》2003,18(17):978-981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血压的作用机制及实际疗效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应用纳洛酮的价值。方法 ①随机将院前急救的 10 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前者以常规抢救为基础 ,再给予纳洛酮0 .8~ 1.6mg静脉注射 ,另选择 5 0例血压无明显变化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参考组 1,5 0例血压低于正常的乙醇、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作为参考组 2 ,参考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②监测四组患者发病及抢救后不同时间血压变化及意识、呼吸和心率的改变。结果 不论高血压、低血压患者使用纳洛酮后 ,血压均趋向正常。脑出血治疗组在配合应用纳洛酮后血压稳步下降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在用药 30分钟后作用显现 (P <0 .0 5 ) ,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大致同步 ,参考组 1血压波动不大 (P >0 .0 5 ) ,参考组 2血压在用药后 1小时内回升至正常 ,收缩压升幅明显 (P <0 .0 1)。结论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从多个环节对血压产生稳定作用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意识、呼吸和心率 ,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痊愈3例,好转25例,恶化6例,死亡5例。结论: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