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院期间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发生在中风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核心的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抑郁症干扰和阻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是目前阻碍中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中风后抑郁症可分为轻、重二型。中风发病较急,变化大,对于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生活自理困难,加上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使患者对预后产生过多的恐惧,陷入了绝望和担忧的情绪之中;患者患病后社会活动相对减少,与社会交往贫乏;此外,近期负性事件、家庭支持程度、病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抑郁症的学习和重视,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因此,临床上中风后出现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者,应想到中风后抑郁症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抗抑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既影响中风病的康复,又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如何对中风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帮助患者正确地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建立治疗信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中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症状表现为多种精神和躯体的情感障碍。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中风患者中占40%~50%,该病不仅增加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给患者的生活和预后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1]。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悲忧欲哭、语言动作减少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4.2%~76.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近年来,笔者采用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永 《吉林医学》2012,33(23):4999-5000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通络汤剂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HAMD评分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在临床上较常见。我院对住院的 2 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分析 ,按 Hamilton抑郁评定量表诊断的抑郁症 115例 ,现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9月~ 1999年 1月住院患者于中风7d内初查 ,中风后 2月复查或随访 ,诊断为抑郁症 115例 ,发生率为 48.32 %。其中 ,男 79例 ( 6 8.7% ) ,女 36例 ( 31.3% ) ,年龄 36~ 75岁 ,平均年龄 5 1.5岁 ;患者脑出血 36例 ,脑梗塞7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患者病前均无明确的抑郁症病史。1.2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型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7例中风患者急性期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7例中风患者于中风后第2、3、4周进行3次测试,其中脑梗死53例,脑出血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结果:44例中风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其发病率为45.4%,包括重度抑郁8例,其发病率为8.2%。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依赖程度与抑郁症呈正相关,44例中风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使用氟西汀治疗,治愈好转率为88.64%。  相似文献   

7.
中风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风后抑郁症的易发人群以及社会活动,患者的心态等因素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提供目标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风是临床常见病,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现以中风后抑郁症为研究对象,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浅析其病因病机,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上半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康复保健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风后抑郁症越来越多地成为中风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尤以针药并用和针灸治疗疗效突出,心理调护及后期康复治疗发展显著。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但仍不可忽视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该文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抑郁症病机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年发病人数达150万,PSI)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据报道,PSD约占中风患者的1/3[1],约60%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后2年内均可出现抑郁症状,其症状一般在中风后6个月~2年内最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风患者肢体活动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中风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组采取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据统计40%~50%的中风患者出现中风后抑郁症,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感、焦虑、紧张、睡眠障碍、躯体不适及自杀倾向等。本文对2005年11月~2007年11月我科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2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风解郁汤治疗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症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中风解郁汤治疗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在卒中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黛力新片,而治疗组则给予自拟"中风解郁汤"化裁煎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3%、85.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0.5%、66.7%,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风解郁汤治疗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症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抑郁症 (depression)是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占中风病人的 2 0 %~5 0 % 〔1〕 ,症状一般在中风后 6个月~ 2年内最严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等各方面的恢复。国外学者曾用“中风后情感障碍”(emotionalist)来描述〔2〕 ,直到 80年代初才正式定名为中风后抑郁 ( post strokedepression ,PSD) 〔3〕 ,它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1 定义及诊断标准中风后抑郁是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 ,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前提条件病因必须是中风 ,而非其他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治疗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92例患有抑郁症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56例,对照组36例,分别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64%,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66.67%(P<0.05),并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视中风引发的抑郁症的治疗,能明显提高中风后遗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60例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发病率及治疗方法和效果。其中脑梗塞207例,脑出血153例,均经CT证实。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测试,在中风两周后进行。结果发现抑郁症138例(占365%),重症抑郁37例(占103%)。中风后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职业及中风部位无关。与中风性质,有无肢体瘫痪有关。中风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对抗郁抑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27%。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后,立即进行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症的病机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也是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2%~60%的中风病患者可出现抑郁症,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试从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2个角度进行归纳分析,以加强对中风后抑郁症的全面认识,提高临床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风后情绪失控(PSEI)的报道很少,在中国的中风患者中缺乏连续的大样本研究。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中国香港地区中风患者PSEI的发病率及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精神科医师与127例在大学附属地区医院病房连续住院3个月的脑中风患者会谈。根据Kim和House标准诊断PSEI。根据Kim标准,PSEI的发病率为17.9%,而依据House标准,其发病率为6.3%。两套标准间的Kappa值为0.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较轻、有抑郁症病史、中风评分较高及皮层梗死的患者更易发生PSEI。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病史及皮层梗死能独立预测PSEI的发生。由此得…  相似文献   

18.
吴胤 《求医问药》2014,(20):11-12
目的 :探究分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1.49±3.01)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35.51±8.51)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治疗组患者每日服用抗抑郁药的剂量为(26.83±6.61)mg,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抗抑郁药的剂量为(45.51±10.26)mg,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风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中风后抑郁常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影响中风患者的全面康复。而中风后长期的抑郁状态亦会对躯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脑中风再发,故对中风后抑郁应积极干预和治疗。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从病因病机、针灸、中药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1病因病机分析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医经溯回集.五郁论》云:“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明确指出气机郁滞不通…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抑郁症与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中风不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下,而且导致患者生理残疾、情感障碍、特别是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干扰和阻碍中风病人康复过程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73例中风后患者抑郁状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中风后抑郁症(PSD)与中风病康复的关系。临床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