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白细胞计数,分为白细胞正常组(I组)及白细胞异常组(Ⅱ组),并于入院后24~48 h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为急性脑梗死。入院时、治疗后14 d以NI 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90 d随访所有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入院及治疗14 d时,Ⅱ组NI HSS评分明显高于I组(P<0.05~0.01),BI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0.01);治疗后14 dⅠ组NI HSS评分降低趋势明显优于Ⅱ组,治疗后90 dⅠ组mRS良好预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卒中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不同类型的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所包含的病因也各不相同.缺血性卒中亦是如此,从一种"疾病"到一种"临床综合征"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逐渐深刻,并开始基于病因对不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因施治",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而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逐渐发展的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和治疗手段也随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是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中治疗决策制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27):2096-2102
目的评估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 应激性高血糖指数(SHR)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方法入组患者来源于急危重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RE)数据库。筛选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发病24 h内、影像学证实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且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SHR通过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预估的平均血糖的比值计算得来。依据SHR四分位数, 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Q1组、Q2组、Q3组、Q4组)进行后续分析。主要结局为发病3个月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3~6分]。次要结局包括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症状性颅内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SHR与患者临床预后指标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入组592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入组患者年龄(63±12)岁, 其中男性患者403例(68.07%)。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5(11, 20)分, SHR为1.23(1.07, 1.47), 即Q1组:SHR<1.07;Q2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的A-S-C-O分型各病因的构成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卒中数据库登记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对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A-S-C-O分型,分析A-S-C-O分型的各病因之间的构成比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41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患者A-S-C-O亚型的1级病因构成比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A1)36.1%,小血管病变(S1)42.6%,心源性栓塞(C1)17.9%,其他病因(O1)3.1%;常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与S亚型呈正相关,血脂异常与O亚型呈负相关,心脏病与C亚型呈正相关。结论 A-S-C-O分型中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血管性型为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为前3位危险因素;S亚型和C亚型分别与高血压和心脏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194-196
目的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首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别由2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TOAST分型和CISS分型,并对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患者的TOAST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39.19%)、小动脉闭塞型(SAA)53例(35.81%)、其他明确病因型(SOE)18例(12.16%)、原因不明的卒中(SUE)11例(7.43%)、心源性栓塞型(CE)8例(5.41%);CISS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LAA75例(50.68%)、穿支动脉疾病型(PAD)35例(23.65%)、其他明确病因型(OE)29例(19.60%)、心源性卒中型(CS)6例(4.05%)、原因不明的卒中(UE)3例(2.03%)。CISS分型中LAA比例显著高于TOAST分型中LAA的比例,TOAST分型中SAA和SUE比例显著高于CISS分型中PAD和UE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S分型中CS和OE比例与TOAST分型中CE和SOE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相对于TOAST分型,CISS分型在指导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参与多种细胞的甲基化过程,高Hcy血症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而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H型高血压对急性脑梗死分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及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26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分为四组:单纯脑梗死组(n=41)、单纯高Hcy组(n=70)、单纯高血压组(n=42)、H型高血压组(n=73)。对比各组患者的脑梗死OCSP分型及临床特征,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计分法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入院时及发病3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与预后情况。结果 不同组别患者的脑梗死类型构成不同(P<0.01)。各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30 d后BI评分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型高血压组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发病30 d后BI评分低于单纯脑梗死组、单纯高Hcy组、单纯高血压组,mRS评分高于单纯脑梗死组、单纯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不同OCSP分型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及发病30 d后BI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腔隙性梗死(L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及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P<0.05),与LACI组比较,PACI及TACI组发病30 d后BI评分更低(P<0.05)、mRS评分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TACI型脑梗死、PACI型脑梗死、POCI型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发病30 d预后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以LACI型最为多见,其30 d预后相对较好,但若为TACI型,则30 d预后较差,应格外注意其病情进展情况。因此,早期识别、早期积极干预H型高血压,将对有效防控急性脑梗死、改善残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9例AI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并均在发病后72h内给予治疗。A组和C组分别予生脉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静滴,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洛汀新降血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血压变化,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的例数。结果:治疗后A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C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B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明显多于A组,两组间差异显著(χ2=7.04,P<0.01)。A、B、C三组总体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30.3%和33.8%,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IS急性期降压治疗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的风险。生脉注射液可减缓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且与葛根素注射液一样安全、有效。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关系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62-6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373例,所有患者均为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结果 367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根据血压昼夜模式分为杓型组(76例)和非杓型组(291例),随访(19.0±5.0)个月。非杓型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杓型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非杓型组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数值上低于杓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有无糖尿病分层分析,在非糖尿病亚组,Kaplan-Meier分析未观察到血压昼夜模式与预后的相关性(P=0.763);然而,在糖尿病亚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非杓型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显著低于杓型患者(P=0.030)。Cox回归显示高龄(HR=1.037, 95%CI:1.008~1.067, P=0.013)、糖尿病(HR=2.406, 95%CI:1.340~4.319, P=0.003)、高的入院改良Rankin评分法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HR=1.379, 95%CI:1.143~1.664, P=0.001)、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非杓型)(HR=0.964, 95%CI:0.928~1.001, P=0.056)是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心脑血管预后的预测因素,而在非糖尿病的卒中患者却未发现血压昼夜节律与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睡眠障碍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46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60例(预后不良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STOP-Bang问卷(SBQ)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睡眠情况,分析PSQI、ESS、SBQ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收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PSQI、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患者PSQI、ESS、SBQ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251,P<0.05)。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ONT)与预后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大于7分、年龄大于6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9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基础疾病、入院时血常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根据患者血常规计算得NLR,根据NLR中位数分为NLR低值组(NLR≤3分)和NLR高值组(NLR>3分);根据患者NLR水平四分位数由低往高依次分为Q1组、Q2组、Q3组、Q4组。结果:NLR低值组入院首日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小于NLR高值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高于NLR高值组(P<0.05)。NLR低值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均小于NLR高值组(P<0.05)。随着NLR水平的升高,预后不良患者的比例随之升高,分别为21.05%、37.84%、58.14%、78.05%。结论:NLR作为一个简单易得的炎性指标,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OCSP分型的构成,结合不同亚型的NIHSS评分,探讨不同亚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OCSP的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OCSP各亚型的构成为:腔隙性梗死36.42%,部分前循环梗死31.21%,后循环梗死17.92%,完全前循环梗死14.45%.4个亚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NIH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其次为后循环梗死和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NIHSS评分最低.4种类型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SP分型方法可用于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OCSP不同亚型而变化,OCSP分型可用于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进行研究者内部和研究者间的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入院时和出院时病因分型,分析TOAST分型研究者内部和研究者间一致性。结果321例患者纳入试验。(1)研究者内部一致性:辅助检查前后,TOAST分型符合率为64.2%(206/321),检查后有35.8%(115/321)的患者分型发生改变,且各型间相似,K=0.50,中度一致。(2)研究者间一致性:2位神经科医师诊断的20例患者中,16例(80.0%)一致,K=0.72,高度一致。(3)除其他明确病因型外(病例数少),各型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在研究者间一致性较高,研究者内部一致性稍差,在临床使用中不能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分型决定患者的治疗策略、预防复发的方法和是否纳入以某种分型为主的临床试验。辅助检查后的分型一致性高,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处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王洪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1723-1724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中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探讨hs-CRP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进行各亚型hs-CRP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CSP分型中,TACI型患者NIHSS评分较其他亚型增高显著,此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可能与急性脑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择在4.5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39例和非房颤组12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溶栓后7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颅内出血转化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结果房颤组患者高龄(≥80岁)、颅内出血转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均P<0.01);但两组在症状性脑出血、90d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NIHSS评分(OR=0.822,95%CI:0.751~0.900,P<0.01)、肺部感染(OR=5.101,95%CI:1.739~14.959,P<0.01)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90d预后良好存在相关性;年龄(OR=1.096,95%CI:1.006~1.194,P<0.05)与颅内出血转化存在相关性;入院时NIHSS评分(OR=1.285,95%CI:1.061~1.556,P<0.05)是90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90d预后良好、颅内出血转化、病死等均未见相关(均P>0.05)。结论心房颤动所致急性脑梗死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房颤不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溶栓治疗仍能获益,同时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OCSP分型、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47例发病48h内ACI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OCSP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分型,以CT或MRJ测定病灶大小,选取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ACI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TACI升高最为明显,显著高于另外3个亚型。PACI较POCI和LACI显著增高,但后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水平升高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各型患者血清CRP水平不尽不同,表明其在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存在着-定的差异。CRP可作为AC1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2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同期选取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A 32例(42.11%),CE 5例(6.59%),SVO 26例(34.21%),SOE 4例(5.26%),SUE 9例(11.84%);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上述症状者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伴发心脏病或具有脑卒中家族史而言,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发病率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闭塞是造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此外,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登记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二、三、四附属医院及包钢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连续观察3d内血压,记录随访3、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残疾和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50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前3 d血压水平与预后呈U型关系,即当收缩压为140~159 mmHg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残疾和复发率最低,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死亡/残疾和复发率均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患者的死亡/残疾和复发有密切关系,入院3d内血压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t-PA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组32例,口服拜阿司匹林0.3g/d;rt-PA静脉溶栓组24例,予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m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和14、90天行NIHSS评分,90天行OH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24小时和14、90d的死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原因;比较两组不同意识障碍程度患者14天的存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和90天OHS评分rt-PA组较抗血小板聚集组下降,并且昏迷亚组14天存活率高于抗血小板聚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Talavera JO Wacher NH Laredo F López A Martínez V González J Lifshitz A Feinstein AR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2000,31(6):576-584
BACKGROUND: When a CT scan is not available, an early accurat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is essential to initiate prompt therapy. Our objective was to construct a clinical index that is easy to use when stroke patients are first evaluated at the hospital, to identify those who probably are experiencing an acute ischemic episod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a university-affiliated medical referral center and two community general hospitals in Mexico. METHODS: Clin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for 801 patients with sudden onset of a focal or global neurologic dysfunction, presumably of vascular origin lasting more than 24 h.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this study were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within the first 24 h after symptomatic onset, CT scan diagnosis between 24 and 72 h, and age >45 years. Ischemic stroke included cases of arterial brain infarction, while nonischemic stroke included subarachnoid or intraparenchymatous hemorrhage, mass lesion, venous infarction, and in cases without a CT scan evidence that could explai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ata excerpted for analysis were age, sex,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or previous stroke/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time of onset of symptoms, presence of headache, vomiting, neck stiffness, hemiplegia, leukocytosis or atrial fibrillatio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Glasgow coma scale (GCS) rating. Two multivariable analyses were used: 1) step-wis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SMLR), and 2) conjunctive consolidation (CC). RESULTS: After appropriate exclusions, the study proceeded with 83 ischemic and 42 non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SMLR, six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as predictive for ischemic stroke, including neck stiffnes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revious history of stroke/TIA, hemiplegia, GC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n appropriate sum of weighted ratings h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of 100% for ischemic stroke. With consolidated categories, the PPV was 97% when patients had the following: no neck stiffness; no atrial fibrillation but history of stroke/TIA and GCS > or =12, or no neck stiffness but atrial fibrillation. CONCLUS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linical data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 group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ischemic stroke. There are slightly different results between both methods; while SMLR includes the four variables selected by CC, the latter included neithe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nor hemiplegia/hemiparesia. However, CC results seem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an with SML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ASA)预防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18例男性中老年高血压病及2802例无高血压的男性中老年者ASA连续干预前后10年的IS发病,死亡等相关问题对照研究;结果:ASA干预前,高血压IS发病率为14.78‰显著高于对照组(2.86‰),ASA连续干预治疗的9年中,高血压组IS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发病危险度(RR)较干预前减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