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应用放免法测定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Hp阳性17例,Hp阴性6例)患者血浆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9例Hp阴性的浅表性胃炎为对照组。结果:3组血浆SS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胃窦组织SS分别为7.05±1.67pg/mg湿重和8.53±3.2pg/mg湿重,与对照组(14.55±1.8pg/mg湿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5),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胃窦生长抑素降低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分泌异常有关,而Hp似与之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吉法酯片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且存在Hp感染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联合用药组47例。两组均口服进行给药,对照组服用兰索拉唑15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0.1 g,早晚各1次;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吉法酯片50 mg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7天/疗程),对比并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 Hp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3%;联合用药组的Hp转阴率为93.62%,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77.78%;将两组治愈结果和Hp转阴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吉法酯片联合抗Hp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提高了Hp的转阴率,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2种抗生素与三钾双次枸橼酸络合铋单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病的远期疗效。65例经尿素酶、组织学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三联治疗组(A组,35例)和三钾双次枸橼酸络合铋组(B组,30例)。于疗程结束后1、6、12个月全部复查胃镜及13C呼气试验。结果: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溃疡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Hp重复根除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重复根除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Hp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果胶铋、呋喃唑酮、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50例,治疗同对照组,6个月后重复上述三联治疗。分别在完成治疗后的6、12、18和24个月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对照组4个时间段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2.5%、10.0%、5.0%、5.0%,总复发率为22.5%;治疗组为0%、2.0%、2.0%、2.0%,总复发率为6.0%。治疗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重复根除能明显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的PCNA和HSP70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和Northern-blot方法,对35例慢性胃炎和20例胃腺癌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其中24/35例慢性胃炎检出Hp,另11/20例胃腺癌为Hp阳性。Hp相关慢性胃炎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计指数(LI)为20.6±4.7,高于Hp阴性慢性胃炎LI(11.3±5.2)(P<0.05);Hp阳性胃腺癌组织HSP70表达水平低于Hp阴性胃腺癌者,并低于Hp阳性的慢性胃炎者。结果提示,Hp感染的存在,可能具有促使慢性胃炎者胃粘膜增生,降低胃腺癌HSP70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治疗前后对十二指肠溃疡(DU)病人74例(男4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0.5±21.5)。均经胃镜胃粘膜活检幽门螺旋菌(HP)培养、血清抗 HP 抗体、病理组织学染色检查 HP、血清胃泌素检查.结果表明;①HP 感染者抗 HPIgG 滴度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增高.②抗菌治疗清除 HP 后,血清胃泌素及抗 HP 抗体滴度均有明显下降.提示 HP 感染致病与血清胃泌素释放增加有关,联合应用血清胃泌素检查和 HP 血清学检查可以作为胃镜检查前 HP 感染病例筛选和治疗后 HP 清除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十二指肠溃疡根除 Hp 治疗对胃排空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集老年消化性溃疡124例,进行四联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20mg 2次/d)、阿莫西林片(1.0g 2次/d)、克拉霉素(500mg 2次/d)、胶体果胶铋(0.23次/d)]2周,抑酸治疗(奥美拉唑20mg 2次/d)2周,治疗后Hp感染阴性作为观察组,Hp感染阳性为对照组,比较胃排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Hp感染根除率74.2%(95/128)。观察组老年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治疗前胃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十二指肠收缩协调性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较T、F、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较胃窦收缩频率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T、F、ΔA/A、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老年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治疗前HSP60、VCAM、TNF-α、IL-6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较HSP60、VCAM、TNF-α、IL-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较TNF-α、IL-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HSP60、VCAM、TNF-α、IL-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性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治疗能够改善胃排空功能,抑制局部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9.
高建茹  李胜棉 《医学综述》2006,12(17):1064-1066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第一个单纯的质子泵抑制剂的旋光异构体。为壁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呈弱碱性,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产生抑制。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整个消化性溃疡的80%。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应占重要地位。现就埃索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溃疡病胃酸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例HP阳性的溃疡病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了胃镜、HP、空腹血清鲁泌素(GAS)及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并与10例HP阴性溃疡病的结果对比。结果:HP相关性溃疡HP清除前空腹血清GAS,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均明显提高,清除HP后均明显降低。而HP阴性溃疡组GAS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BAO、MAO及PAO治疗前虽亦高于正常,治疗后亦有降低,但均无HP阳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P感染可使GAS及胃酸分泌增加,可能是HP相关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的胃粘膜及血浆中胃泌素 (SS)、生长抑素(GA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45例证实为Hp感染的DU患者 ,采用PPI三联疗法 ,1月后胃镜复查。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和胃粘膜中GAS、SS的表达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后①溃疡愈合率为 86 .7% ,Hp根除率达 91.1% ;②血浆和胃粘膜中GAS、SS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两组的GAS、SS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p感染后胃粘膜及血浆中GAS分泌增加、SS分泌减少 ,是引起DU的原因之一。Hp根除后GAS、SS均可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兵兵 《中外医疗》2013,(18):98-99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的患者口服雷内拉唑10mg/次,雷尼替丁枸橼酸铋35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呋喃唑酮100mg/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溃疡复发和再感染率。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Hp菌株cagA、picB基因表达与胃粘膜IL 8分泌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 :行Hp分离培养 ;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其cagA、picB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胃窦粘膜IL 8表达水平。结果 :(1)cagA+/picB+菌株感染者胃窦粘膜IL 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agA-/picB-菌株感染者〔(2 5 5 .12± 75 .0 1)pg/mg蛋白vs (147.6 8± 86 .2 1)pg/mg蛋白 ,P <0 .0 1〕 ;(2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cagA+/picB+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患者 (80 .0 %vs 5 4.3% ,P <0 .0 1) ;结论 :(1)cagA+/picB+菌株与诱导胃粘膜IL 8分泌有关。 (2 )武汉地区cagA+/picB+菌株感染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果胶铋四联和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友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36-1137
目的:对比果胶铋四联(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一周疗法和三联(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两周疗法对确诊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91例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46例)和三联疗法组(45例)治疗,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于服药前及停药4周后进行。结果:四联疗法组溃疡愈合率为85%,Hp根除率为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而三联疗法组分别为75%、82%和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果胶铋四联和三联疗法均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有效,而四联一周疗法疗程短、价格较便宜,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5.
徐裕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86-1287,128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疗效。方法:把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及分别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维持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HP根除、溃疡愈合及复发。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的近期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100%、90.5%、82.1%;对照组分别97.6%、88.1%、79.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复发率:兰索拉唑停药组44.9%,维持组6.7%;奥美拉唑停药组52.2%,维持组23.5%,4组停药组及维持组之间,复发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DU具有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疗效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揭旭日  夏冰 《右江医学》2005,33(4):331-335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细胞凋亡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观察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30例胃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Survivin基因及HP感染阳性表达。结果胃淋巴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6.7%(14/30),而正常胃组织均无表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26,P<0.01)。Survivin表达与淋巴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胃淋巴瘤组织中HP阳性检出率为36.7%(11/30),正常胃组织检出率为23.3%(7/3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7,P>0.05)。胃MALT型淋巴瘤Survivin阳性表达与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r=0.644,P<0.05)。胃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胃淋巴瘤Survivin阴性表达组细胞凋亡指数与Survivin阳性表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中表达上调,而且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胃淋巴瘤与Survivin表达、细胞凋亡、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乐(由党参、白术、田七、丹参、香附等组成)促进溃疡修复愈合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和洛赛克组,复制乙酸慢性胃溃疡模型后给药12 d,计算各组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结果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及洛赛克组胃粘膜溃疡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胃肠乐高、中、低剂量组胃粘膜HSP70、HSP27的表达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胃肠乐可促进乙酸慢性胃溃疡大鼠溃疡的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胃粘膜组织表达HSP70、HSP27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铋剂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愈率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104例Hp相关性DU门诊患者,按2:1:1随机分成A组52例、B组28例和C组24例。A组: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继服泮托拉唑40mg qd×21d;B组: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改奥美拉唑20mg qd×21d;C组:雷尼替丁150mgbid+丽珠得乐100mg qid+阿莫西林500mg tid+甲硝唑400mg tid×14d,继服雷尼替丁150mg bid×28d。结果:ABC三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4.2%、92.9%和62.5%;Hp根除率分别为94.2%、92.9%和66.7%。结论:由泮托拉唑组成的低剂量短程新三联疗法,对DU的疗效和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铋剂四联疗法(P<0.01),成本效益比仅为B组的1/2~2/3,药物副反应不足C组的1/3。方案A是一种新的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整群选择8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所有人员均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培菲康、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20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8例,评价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4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7例,评价有效率为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锌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锌离子浓度为(86.5±14.8)μmol/L,治疗后4周锌离子浓度为(94.3±12.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疾病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痛感的有34例,轻度疼痛的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疼痛感的20例,轻度疼痛的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肠化生CDX2蛋白的表达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肠化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正常胃黏膜、184例肠化生和36例胃癌组织CDX2蛋白表达;利用HID-ABpH2.5-PAS黏蛋白组织化学染色将184例肠化生分为I型81例,Ⅱ型62例和Ⅲ型41例;利用HE染色和ELISA法检测血清H.pylori Ig G,将184例肠化生分为H.pylori阳性组79例,H.pylori阴性105例。结果正常胃黏膜CDX2阴性表达,胃癌组织CDX2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低于肠化生黏膜(P<0.01);Ⅰ型、Ⅱ型肠化生CDX2表达高于胃癌和Ⅲ型肠化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ylori阳性组CDX2表达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5)。结论CDX2可作为判定肠化生分化程度和判定病变胃黏膜上皮恶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