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Ⅵ段或边缘型的原发性肝癌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手助器、超声刀、切割器等特殊器械进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包括肝Ⅱ、Ⅲ段切除,Ⅵ段切除及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0~130min,术后住院6~9d,手术出血150~700ml,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3和4个月肝内复发,其余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手助腹腔镜下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7):914-917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边缘性肝肿瘤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普外一科24例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患者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组11例,手术均获成功。包括原发性肝癌8例,肠癌肝转移1例,肝血管瘤1例,肝腺瘤1例。手术方式:(Ⅱ~Ⅵ段)部分肝切除8例,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2例,两段切除术(Ⅲ+Ⅵ段)1例。开腹手术组1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肠癌肝转移2例,肝血管瘤1例,肝腺瘤1例。手术方式:(Ⅱ~Ⅵ段)部分肝切除8例,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4例,两段切除术(ⅣB+Ⅵ段)1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失血量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住院费用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边缘性肝段切除(Ⅱ,Ⅲ,ⅣB,Ⅴ,Ⅵ段)中使用安全有效,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进食下床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较少等优点,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25例,其中22例行肝癌局部切除术,3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结果24例成功地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行手助式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6min,平均出血量184mL,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9.3d。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完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62例行肝切除术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组30例,手术均获成功,包括肝血管瘤4例,肝炎性假瘤2例、局灶性增生1例,原发性肝癌23例;手术方式:肝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4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2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4例.开腹肝切除术组32例,其中肝血管瘤6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腺瘤1例,原发性肝癌24例;手术方式:左外叶切除(Ⅱ+Ⅲ段) 16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 3例,Ⅴ~Ⅶ段部分肝切除13例.两种术式在肿瘤大小、部位、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Ⅱ、Ⅲ、Ⅳb、V~Ⅶ的肿瘤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具有术后恢复快、进食早、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29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3%,2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切除部位例数分别为:Ⅰ段3例、Ⅱ段2例、Ⅲ段3例、Ⅳ段4例、Ⅴ段6例、Ⅵ段7例、Ⅶ段2例、Ⅷ段2例.手术时间(220.17±61.56) min,术中出血量(311.72±127.70) mL,围手术期输血率3.44%,肿瘤直径(3.66±1.14)cm,切缘(2.11 ±0.87) 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1.69 ±0.71)d,术后住院时间(8.72±2.9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肝细胞肝癌,其中高分化癌6例、中分化癌20例、低分化癌3例.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8%、81.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71.7%.将本研究病例按切除部位分为左前下段组(Ⅱ/Ⅲ/Ⅳb/Ⅴ/Ⅵ段)(19例)与后上段组(Ⅰ/Ⅳa/Ⅶ/Ⅷ段)(10例),对比提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肝门阻断率、肝门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切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选择性病例中,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好、早期复发率低,且初步证实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不仅适用于左前下段肝癌的治疗,亦可运用于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后上段肝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方法。方法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42例,其中行肝左外叶切除术6例,肝癌局部切除术22例,肝局限性结节性增生局部切除术11例,肝血管瘤切除术3例。结果41例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为手助式腹腔镜肝切除术,全组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平均手术时间168min,平均出血量120mL,术后48h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8.2d,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局部复发或腹壁戳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 cm(平均3.3 cm),完善检查后根据肿物的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7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75~275 min(平均144 min),出血量10~1 000 mL(平均115 mL),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8.2 d),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有17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12~175个月,平均44个月,有1例术后20个月去世,原因不详,其余16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增强CT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肿瘤不同时期CT值的测量及与肿瘤旁肾组织CT值的比较,可能提高CT的诊断效能。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嗜酸细胞瘤的有效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 对2002年7月~2004年9月间2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120~270min。腹腔镜手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出血,出血量<200ml。开放性原位新膀胱术出血量400~800ml,输浓缩红细胞0~4个单位。术后4~8d恢复饮食,3~8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8例夜间偶有尿失禁。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可控性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贮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再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再手术患者30例,依据患者实际肿瘤情况选择最佳手术切除法,主要为局部根治性切除、左外叶切除、左右三叶或者半肝切除、亚段术式等,观察其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死亡现象,也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大出血以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年后发现,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0%,生存率为86.6%。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需视其具体情况选择再切除术式,同时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做好随访工作,以尽早发现肝内复发与肝外转移现象,尽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与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以早期乳腺癌行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根治性、美容效果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非常满意20例(87.0%),比较满意3例(13.0%),无一般或不满意病例。术后无皮肤坏死、切口下方积液或血肿等合并症发生。结论 单孔法全腔镜局部扩大切除术进行保乳手术可以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经临床筛选的Ⅱ~Ⅵ肝段病灶需行切除的患者10例,其中3例边缘型小肝癌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2例血管瘤、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腹壁小切口,应用常规切肝器械行左半肝切除1例,Ⅵ肝段切除1例,左肝外侧叶切除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5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延长腹壁小切口,手术时间30~180min,术中出血世20~300mL,术后住院4~9d,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腹腔镜辅助肝部分切除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对肝脏边缘型小病灶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更具微创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完全腹腔肝切除的经验。方法2004年12月至今我院共完成25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17例,右肝Ⅵ段切除3例,局部切除5例。结果2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50分钟,术中出血量50—300ml,术后住院3-9天,术中术后未发现大出血,1例出现少量胆漏,引流7天后愈合。病理报告肝癌15例,良性病变12例。肝癌术后随访2—31个月,未见肝内复发及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某些疾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21例,其中11例为边缘型恶性肝肿瘤,直径1.0 ~ 9.0 cm(6例直径≤2.0 cm),10例为边缘型良性肝占位病变;肿瘤部位CouinaudⅢ段13例、Ⅳ段内6例、Ⅴ段1例、Ⅵ段内1例;11例为肝细胞癌,7例为肝血管瘤,肝腺瘤1例,肝淋巴瘤1例,肝灶性坏死l例.手术切除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胆漏、空气栓塞、死亡等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30)min,平均出血量(165±79)ml,术后1~2d开始进食和下床,术后1周外周血WBC计数、白蛋白、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6±10)d;1年生存率100%.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周围型微小肝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Glisson蒂横断技术的精准肝叶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53例采用Glisson蒂横断精准肝叶切除的肝癌患者资料。结果左外叶切除(Ⅱ+Ⅲ)8例,左半肝切除(Ⅱ+Ⅲ+Ⅳ)14例,右前叶切除(V+Ⅷ)4例,右后叶切除(Ⅵ+Ⅶ)6例,右半肝切除(Ⅴ+Ⅵ+Ⅶ+Ⅷ)21例,手术时间210±31.5(110~370)min,失血量300±42.6(100~500)mL,术后并发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Glisson蒂横断技术的精准肝叶切除是减少肝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段联合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适应证及经验.方法:对本院10年间施行肝段联合切除的2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肝段切除术式:Ⅱ、Ⅲ段联合切除177例(177/232,76.29%),Ⅱ、Ⅲ、Ⅳ段联合切除9例(3.88%),Ⅴ、Ⅵ段联合切除11例(4.74%),Ⅵ、Ⅶ联合切除8例(3.45%),Ⅱ、Ⅲ、Ⅴ、Ⅵ段联合切除6例(2.59%),Ⅱ、Ⅲ、Ⅳ、Ⅶ段联合切除6例(2.59%),Ⅱ、Ⅲ、Ⅳb、Ⅵ段联合切除附加肝门胆管整形、胆肠内引流术11例(4.74%),Ⅱ、Ⅲ、Ⅳb、Ⅶ段联合切除附加肝门胆管整形胆囊瓣修补4例(1.72%).结果:术后并发症56例(56/232,24.14%),包括胆漏、切口液化、裂开、肝功能不全、膈下积液、脓肿、应激性溃疡出血、急性胆管炎、胆道出血、腹腔出血、肺部感染.死亡3例,分别死于肺部感染1例,肝功能衰竭2例.肝内结石残留22例,残石率9.48%,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17例,结石取净率77.28%.202例(随访率87.07%)获访0.5-10年,16例结石复发.结论:肝段联合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方法根据患者肝切除方式的不同,8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组(77例)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组(75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及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术后1、3、7天,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组。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相较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引起的炎性应激以及肝脏损伤更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分子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ICG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方式、术前染色方法、术中荧光下肿瘤显影特点、新病灶的检测、手术后肿瘤病理结果等。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ICG荧光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肝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有9例患者在荧光显像下出现新的可疑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提示有4例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1例为炎性改变,4例为硬化结节,9例患者中合并肝硬化患者8例。术中因肝硬化严重或交通支的存在导致10例患者染色失败,仅术前注射ICG的患者有8例染色失败,术中加行反染法的患者有2例染色失败。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患者在术前2 d或3 d给药可以在术中得到良好的显影效果,而B级的患者在术前5 d给药后荧光下肿瘤显影最佳。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  结论  ICG荧光显像技术的发展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导航办法,可以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及切除边界,帮助发现浅表的微小病灶,但是具体如何界定肝硬化程度与注射时间仍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