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董海滨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7,6(6):324-325,F003
下颌骨形似马蹄状,常规正侧位由于影象重叠颏部显示不好,采用前后位下颌前伸投照法由于胶片下缘为一直边及颈部软组织阻挡,显示也不满意,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种能较好显示下颌骨颏部正位影象的投照法,对于下颌骨颏部病变的显示有很大帮助,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骨片投照,通常用常规位置即正位和侧位。投照上颌正位(或鼻窦华氏位)时,上颌窦及其周围骨质情况显示较好。窦腔下部与颈椎重迭,顿骨两侧部分呈前后轴位。侧位则左右重迭等而图象显示较差。下颌骨体后部及升支部分用下颅骨侧位片能显示,而下颌骨体前部及下颌骨联合部分正位与颈椎重迭,侧位亦左右重迭,下颌骨体前部及颏部的病变显示不清。近些年来,我们与五官科密切配合,认真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形态不规则。常规正侧位投照,由于下颌骨颏部相互重叠,在照片上很难准确显示其结构。如果碰到外伤不配合患者,更不能明确诊断。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下颌骨斜位投照法,此种照法对于下颌骨颏部的骨折、骨髓炎、肿瘤性病变很有诊断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环椎正侧位为我们日常投照工作中的常规位置,是检查环枢椎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及骨质改变必不可少的方法。而对环椎后弓骨折、移位就难以确诊。笔者结合人体标本和对患者进行投照,总结出环椎轴位的投照方法。方法 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颅后仰,使作者单位:26103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王林、郭新全、张始状、曹贵文、张益海);眼科(王金香)头颅冠状面与床面呈75°。球管向足侧倾斜15°,暗盒置于下颌颏下三角区。中心线对准枕骨粗隆上方3cm处。环椎轴位像投照在颏下三角区和下颌下三角区内。讨论 环椎轴位片与CT片对…  相似文献   

5.
常规下颌骨后前位及下颌骨侧位投照方法较为复杂,一次投照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采用在胃肠遥控机电视下进行下颌骨三位一片投照法,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方法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迟作强  高伟 《放射学实践》2000,15(6):447-447
牙列的X线成像常用颌面体层法,单个牙可用牙科专用X光机摄取,X线摄片技术文献中未见牙列投照体位的报道。笔者根据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结合口腔科临床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设计了后牙列的投照体位,经30例临床实验征实影位效果肯定,临床应用满意,谨介绍如下。 设备:岛津ED 150L X光机,栅比8:1。 方法 ①位置:患者俯卧呈俯卧斜位,患侧顶部、鼻尖、颧突三点触及床面;调整头颅,使瞳间线向头侧倾斜15°~25°,头颅矢状面与床面成45O-r角,头后仰,下颌前仲,上下牙呈咬路状态。X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T-…  相似文献   

7.
儿童进入替牙阶段,恒牙萌出不全,乳牙牙根较短且不牢固,均不利于单颌或(牙合)间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大,易损伤牙胚,且儿童不合作,往往需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我们吸取了中医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优点,采用颌骨复位后塑料夹板用以颅、颏弹性绷带固定、治疗颌骨开放性、多发性骨折效果满意。 庞某,男,8岁,跃入深沟内,颏部着地而送我院。查体:全身情况尚好、心肺,颏部皮肤擦伤、无张口受限。之牙胚已脱落,舌侧龈及粘膜裂伤,ⅣⅢⅠⅠⅡⅢⅣ松动Ⅱ~(o+),VV龋坏,IV残根、11尚未完全萌出。正常,(牙合)关系错乱、下颌两侧骨折端均向舌侧移位,口底明显肿胀,x拍片示下颌骨右侧颏部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投照的新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牙片的显示质量难以和平常的X线片相比,所以日常工作中以投照下颌骨的方法观察牙根病变、纤周病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颌骨的投照一般采用后前位、侧位、轴位,但这几个常规投照位难以满足和适应口常工作需要,所以我们摸索出几个特殊的投照疗法,现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的平面处于人体矢状面与冠状面之间,一般照片影像常重叠,当该部位骨损伤或脱位时,无经验者常误诊。作者对88例肩部外伤用两个侧位投照比较:一为肩的后斜位(即Neer氏侧位);另一个为尖部斜位,即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肘曲屈在胸前,胶片以45°置于上臂外方,管球由垂直前后位向对侧移动100cm,中心线对准关节面,靶一片距100cm投照。结果表明,在诊断肩关节骨折与脱位,尖部斜位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P<0.05);对显示其它异常如钙化,尖部斜位也高于Neer侧位(2.7∶1.1倍)。作者指出,在肩外伤时加照第二个投照位(尖斜位)虽成本较高,但可因提高诊断准确性而得到补偿,因在后脱  相似文献   

10.
下颌颈为骨折的好发部位。我们遇见几例下颌颈骨折而无移位的患者,大都投照10次以上,还不能满意的显示骨折。我们采用下颌颈后前70°斜位(经眶位),准确迅速显示了下颌颈骨折的情况,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一、下颌颈后前70°斜位(经眶位)投照:1、位置  相似文献   

11.
实用投照角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DSA检查及介入治疗过程中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其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精确图像数据信息.方法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 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图像进行分析,得出被选择血管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本组病例均对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及颅内段等相关血管进行常规正侧位DSA图像采集,有针对性地进行斜位投照.结果 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向足侧斜(CAUD)28°±5°;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右前斜位(RAO)25°±3°或者左前斜位(LAO)25°±3°;右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20°±5° 向头侧斜(CRAN)15°±5°;左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RAO 20°±5°;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RAO 40°±7° CAUD 20°±7;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50°±6°;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的最佳投照角度为RAO 15°±5°或者LAO 15°±5°;大脑中动脉M1段靠近分叉处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25°±5°或者RAO 25°±5°.结论 应用最佳实用投照角度,能够清晰显示目标血管狭窄病变的形态、程度等信息,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位置,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2.
磨牙紧邻咽部,采用口内摄片法投照,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反应。尤其在投照下颌磨牙时,因牙片刺激,致唾液分泌增多,大量的唾液易浸透包片黑纸与胶片发生粘连,投照后若不及时冲洗,胶片上的黑纸就难以除掉,冲洗出来的照片不能使用,导致摄片的失败。特别是没有牙科X线机的基层医疗单位,多采用普通X线机投照,但只能显示一侧的上颌或下颌磨牙。针对上述情况,我OJ把下颌骨侧位投照法改进成上、下颌磨牙一次投照法,通过300例应用,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1方法采用5英寸X7英寸门英寸一2.54cm)胶片,横放。体位:患者…  相似文献   

13.
舌骨骨折1例     
<正>男,45岁,头颈部外伤并头、颈部疼痛3d。查体:颈部活动稍受限,下颌关节活动正常,左侧颌下轻压痛。影像学检查:颈椎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半月后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后改用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显示下颌骨结构完整、无骨折征象,下颌关节间隙正常,但舌骨左侧大角折断,两折端成角,且有轻度分离(见图1);加摄颈椎侧斜位片则清晰显示舌骨左大角骨折(见图2)。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1岁。1年前出现下颌颏部逐渐膨隆,出现持续性张痛,影响咀嚼。X 线检查:轴位像见下颌颏部4.5cm×2.5cm 大小半月形透亮区,边缘光滑锐利;侧位像见下颌颏部骨壁不完整,示被囊肿侵犯(图1)。造影检查:示下颌颏部有一囊腔充盈,无分房。在造影剂和邻近骨质的衬托下  相似文献   

15.
要了解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解剖形态或其病理改变 ,常规采用口内根尖片投照方法 ,以显示第三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形态。但由于影响因素很多 ,照片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作者介绍一种上、下颌磨牙的口外投照方法。材料与方法采用天津X光胶片 ( 62 .5mm× 87.5mm )、上海XG2 0 0mAX线机。将暗盒横放于摄影架上 ,患者坐于椅上 ,被检侧靠暗盒 ,颏部前伸。外耳道至鼻翼连线与地面平行 ,使被检测的颧骨、鼻翼、下颌尖牙区紧靠暗盒 ,头矢状面与暗盒成 45°~ 5 0° ,暗盒后缘与外耳道相齐 ,下缘与下颌下缘相平齐。中心线 :以 0°自对侧下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上颌骨斜位的投照方法于忠东对位于上颌骨正中的病变,投照方法有瓦氏位和上颌骨咬颌位,而位于两侧的病变,上述两种方法由于角度及重叠影像较多的关系,难以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下面介绍一种上颌骨斜位的投照方法。胶片尺寸:13cm×18cm(5英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恒牙早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应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l6例恒牙早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均采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治疗后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A点前移,SNA角、ANB角、 Wits值、N-ANS及N-ME均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明显,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恒牙早期骨性反(牙合)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联合应用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肋骨非外伤性病变X线检查的有效投照方法.方法:276位受检者在常规拍摄正位及前后斜位X线片的同时,加照病变外周化斜位片.比较两组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276例受检者中,常规正位及前后斜位X线片有38例发现病变,而病变外周化斜位片中61例发现病变.结论:肋骨病变外周化斜位投照是诊断肋骨非外伤性疾病的更有效摄片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下颌关节斜位体层摄影方法赵文前,陈巨坤对颞颌关节、上颌骨、上颌窦、下颌骨升支、下颌骨体以及上下日齿咬合关系的检查,一般需多种投照位置,方可得到完整的影像。我们探索出一种下颌关节斜位体层摄影方法,能清晰地显示上述结构。经100例患者的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它是检查颈椎椎间孔、椎弓断裂、椎体滑脱以及小关节病变不可缺少的方法,在常规正侧位的基础上加照双斜位对于明确诊断就显得相当重要。以往的颈椎双斜位投照方法,由于位置关系,往往是下颌骨与上位颈椎相互重叠或者患者不合作使相应的椎间孔及椎弓根显示不清,而影响诊断。为此我们在摄影方法上结合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发现此方法的颈椎双斜位摄影图像显示更加清晰,更有利于临床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