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4年 3月对 2 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颈动脉 3DDSA重建 ,其中男 14 1例 ,女 75例。年龄为 4 2~ 89岁 ,平均为 6 5岁。对 2 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的 3DDSA与 2D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颈动脉的形状、狭窄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必要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支架的选择。结果 与2DDSA相比 ,3DDSA能更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形状及程度 ,能提供最佳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 ,使用 3DDSA能正确决策支架的选择。结论  3D重建DSA对颈动脉狭窄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对常规DSA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能非常清晰的显示颈动脉狭窄的形态、程度 ,准确判断血管内治疗的必要性 ,精确测量颈动脉的大小 ,这些对血管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DSA成像后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3DDSA与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DDSA比较2D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有更多的角度显示的更加清晰,测量数据更加丰富。结论3DDSA比2DDSA能够显示动脉瘤更多的瘤颈,尤其是动脉瘤的最大颈,对介入手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狭窄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颈动脉狭窄的CTA与DSA对照,探讨自动三维CTA血管分析软件的可重复性.材料和方法: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31例患者33条颈动脉行旋转DSA成像.所有36例患者的72条颈动脉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行CT血管成像,扫描参数为:层厚1mm,进床速度5mm/s,重建层厚1mm.两位放射科医生根据NASCET标准分别对3D CTA和MPR DSA图像进行测量,首先自动测量,利用CTA自动生成软件测量狭窄的程度,随后在有钙化、溃疡、邻近血管等干扰因素时行手动矫正测量.结果:CTA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相关性为0.89和0.90(P<0.01),MPR rDSA观察者间的相关性为0.90(P<0.01);自动测量CTA和rDSA观察者相关性为0.69(P<0.01),手动测量时增加到0.81(P<0.01),颈动脉狭窄有干扰因素时比没有干扰因素时测量的相关性显著降低.结论:自动3D CTA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手动矫正测量法避免钙化、溃疡、邻近血管等干扰因素,因而增加CTA与MPR rDSA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与DS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点评估能力的差异.方法 4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分别行颈动脉MRI及DSA检查.颈动脉MR检查序列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PDWI)及增强T1WI;颈动脉DSA检查分别摄取颈动脉的正位像和侧位像.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病变特征,包括纤维帽的状况、斑块内出血和钙化.计算Kappa值分析MRI和DSA对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应用配对卡方检验检测两种方法对溃疡斑块的检出差异.结果 89支血管的MR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MRI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的M(范围)为50%(16%~78%),DSA显示为47%(7%~73%),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2,P<0.01).MRI发现34支血管具有斑块纤维帽破溃,DSA发现10支血管具有溃疡斑块(x2=20.346,P<0.01).此外,MRI发现37支血管有斑块内出血,71支血管有斑块内钙化,而DSA均不能显示.结论 MRI可以准确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在显示溃疡斑块、斑块内出血以及钙化方面较DS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途径的DSA和MR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DSA、MR血管成像 (MRA)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途径评价的意义。方法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 74例 ,DSA和MRA上脑血管正常表现者各 6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其DSA和MRA表现。结果  74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后交通动脉在DSA上的出现率 ,疾病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2 5 ) ;在时间飞跃 (TOF)法MRA上的出现率 ,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0 )。后交通动脉DSA、MRA测量值均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0 0 )。眼动脉直径DSA测量值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0 3)。疾病组后交通动脉出现率在DSA上高于MRA (P <0 0 5 )。结论 DSA对本病侧支途径评价有重要意义 ,为术前必要检查。MRA安全 ,可从形态和功能上评价侧支循环 ,可做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相对复杂的血管解剖结构 ,常规的二维DSA(2DDSA)不能提供诊治所需要的完整信息。三维重建技术来自旋转血管造影 ,提供了颅内动脉瘤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4年 4月我院收治的并进行 3D重建的 35 2例患者 ,共 4 31个动脉瘤。男 14 8例 ,女 2 0 4例。平均年龄 5 5岁 (15~ 87岁 )。其中 2 72例患者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37例以头痛入院 ,2 6例以单纯动眼神经麻痹入院 ,17例因其他诉原因入院发现动脉榴。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及后交通动脉 2 2 4枚 ,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119枚 ,大脑中动脉 37枚 ,基底动脉 32枚 ,大脑后动脉 19枚。动脉瘤最小 2 .2mm× 2 .0mm× 1.5mm ,最大 32mm× 2 6mm× 2 0mm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血管造影及旋转DSA检查 ,并行 3DDSA重建 ,其中 375个动脉瘤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对 4 31枚动脉瘤的 3DDSA与 2DDSA图像进行比较 ,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第一枚弹簧圈大小的选择。结果 与 2DDSA相比 ,3DDSA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及瘤颈 ,更正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 ,能提供多个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 ,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评价MR黑血运动致敏驱动平衡改良技术(improved motionsensitized driven equilibrium,iMSDE)序列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的39支粥样硬化狭窄性颈动脉进行DSA及黑血iMSDE成像,比较两者在评估狭窄处最小管腔直径、狭窄处斑块累及长度、斑块破溃和判断最大狭窄部位的差异。结果黑血iMSDE成像与DSA相比:在判断颈动脉最大狭窄部位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94);狭窄处最小管腔直径无显著性差异[(3.3±0.9)mm vs(3.2±0.8)mm,P=0.098];黑血iMSDE成像所示狭窄处斑块累及长度明显大于DSA[(21.9±5.6)mm vs(15.3±3.4)mm,P<0.001];黑血iMS-DE成像与DSA显示斑块破溃一致性较好。结论磁共振黑血iMSDE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结构和粥样斑块的形态,并为临床提供较可靠和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大范围颈动脉MDCTA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MDCTA与DSA对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差异以期评价M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搜集经颈动脉DSA和MDCTA检查的临床病例19例。(2)随机选择实验动物猪10头,通过导丝损伤和外科手术建立猪颈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狭窄模型,行DSA和MDCTA造影对照。根据国外采用的分类方法并结合血管外科手术与否的判断标准,以50%为界将狭窄程度分成两组,分别评价MDCTA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诊断实验评价。结果 DSA检查正常13例中,MDCTA正常12例,1例误诊为轻度狭窄。狭窄血管56处,MDCTA漏诊3处。MD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有很好的相关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2.3%,准确性94.2%,阳性预测值为98.2%,阴性预测值为80.0%。其中,狭窄在50%以下者37处,CTA漏诊3处,敏感性为91.9%;狭窄超过50%者19处,MDCTA无漏诊,敏感性为100%。MDCTA显示病灶不规则内表面4例,斑块溃疡3例,均经病理标本证实,而DSA显示不规则2例,溃疡1例。结论 颈动脉MDCTA可以取代诊断用途的DSA。在显示血管狭窄的形态、斑块表面不规则、斑块溃疡以及重度狭窄后血管等方面,大范围颈动脉MDCTA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M.  Anzidei  A.  Napoli  B.C.  Marincola  I.  Nofroni  D.  Geiger  F.  Zaccagna  张晓东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382-383
目的以DSA为参照标准,评价Gadofosveset增强MR血管成像对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评价阅读首过、稳态及二者联合MR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经地方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61~76岁)超声下显示颈动脉狭窄的病人进行了MRA和DSA检查。3名阅片者评价首过、稳态及二者联合的MR血管成像表现,另有1名独立观察者评价DSA影像。主要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形态、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评估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狭窄进行分级的最佳方法,比较目测与尺测,确定相对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观察者间差异及一致性。对46例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病人、55条颈动脉行CTA及DSA。CTA对狭窄的定量使用目测法(CTAVE)(方法1),与主观最佳宽视窗下的尺测法(方法2)或预设的对比依赖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assess the luminal morphology of the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t three-dimensional (3D)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angiography and how this factor affects measurement of maximum carotid arterial stenoses at conventional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MATERIALS AND METHODS: Prospectively, conventional intraarterial DSA and 3D CT angi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42 carotid arteries in 21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arotid artery disease. The longest axis length-perpendicular axis length (L/P) ratios of the arterial lumen on the cross-sectional images at the most stenotic area and distal nonstenotic area were analyzed by acquiring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images at 3D CT angiography. The maximum stenosis was measured at each modality with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riteria. RESULTS: The L/P ratios in the most stenotic areas ranged from 1.0 to 3.2 (mean, 1.5 +/- 0.5 [SD]). The mean difference in maximum percentage of stenosis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for L/P ratios of 2.0 or greate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for L/P ratios of less than 1.5 (P < .05). Three carotid arteries with 70%-99% stenosis, with grades determined only with 3D CT angiography, had L/P ratios of 2.0 or greater. CONCLUSION: On MPR images at 3D CT angiography, the lumen of 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showed a wide range of shapes. When a carotid artery has a high L/P ratio, the luminal morphology of th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ay affect the assessment of maximum stenosi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t conventional DS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的3D DSA与二维(2D)DSA图像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的形状、狭窄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必要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支架的选择。结果 与2D DSA相比,3D DSA能更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形状及程度,能提供最佳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使用3D DSA能正确决策支架的选择。结论 3D 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提供许多2D 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对常规DSA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评价64层容积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内动脉(ICA)狭窄,及其在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同时进行CTA和DS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40例,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NASCET)的方法,由2名不了解患者情况的放射科主任医生分别对80支颈内动脉进行CTA的曲面重建和DSA测量。以远心端颈内动脉作为参考,以DSA为金标准,以狭窄率50%及70%为界计算CTA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前、术后CTA测得的ICA狭窄处直径及横切面面积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以狭窄率超过70%为标准,37支血管中35支DSA和CTA检查结果一致(95%),CTA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5%可信限(CI)为85%-100%]、95%(95%CI为82%-100%)、95%(95%CI为82%-100%)、98%(95%CI为92%-100%)。CTA检测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ICA狭窄处直径及横切面面积较术前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A是筛查ICA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可作为ICA内膜剥脱术和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血管狭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患者行颈部3D CE-MRA。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23例患者共230个节段血管,3D CE-MRA显示了227个节段,共诊断出74处(32.6%)狭窄,其中28处轻度狭窄,22处中度狭窄,20处重度狭窄,4处闭塞;DSA共显示了230个节段的血管,共诊断出69处(30.4%)血管狭窄,其中24处轻度狭窄,23处中度狭窄,19处重度狭窄,3处闭塞。与DSA相比,3DCE-MRA对颈部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动脉闭塞的显示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5.71%、90.91%、90%和75%,两种检查方法对颈部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有良好的一致性(κ=0.921,P=0.000)。结论 3.0T 3DCE-MRA能够可靠的评价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基本可以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狭窄与闭塞的MRA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MRA诊断脑血管狭窄与闭塞的价值又限度,并对假阳性、假阴性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对14例患者的120根正常、狭窄与闭塞血管进行3D-TOF MOTSA MRA和DSA对照分析。结果:14例120根血管MRA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数为109根(90.8%),MRA对正常脑血管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90.3%、90.8%;对狭窄血管分别为83.3%、92.1%、90.8%;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3D-Angio)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23例经常规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患者,行3D-Angio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6例患者分别在行支架成形术前后作常规血管造影(2D-Angio)和3D-Angio检查,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管的改善情况。结果 3D-Angio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狭窄段的轮廓改变,准确地判断狭窄程度和范围;还可了解管腔内情况,显示管腔变小,凸凹不平和突向腔内的斑块。内支架成形术后,管腔轮廓恢复正常,腔内凸凹不平可变光整,突向腔内的斑块消失。结论 3D-Angio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狭窄段管腔内改变、评价支架成形术的结果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DSA对照,探讨透视触发3DCE MRA在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DSA确诊的颈部动脉狭窄患者的3DCE MRA影像资料,以血管狭窄部位、数目及程度等作为分析指标,由两位放射科医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3DCE MRA共发现狭窄血管126处,其中轻度49处,中度41处,重度29处,闭塞7处。DSA诊断相应部位血管狭窄124处,其中轻度狭窄49处、中度狭窄40处、重度狭窄29处、闭塞6处;3DCE MRA与DSA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透视触发3DCE MRA能够清晰显示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情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基本替代诊断性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