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低钾血症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近5年来,抢救成功的5例严重低钾血症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显示心脏骤停(心室纤颤)发生后即刻(1~2分钟)实施正规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或输液泵超常规高浓度补钾,5例复苏成功,其中4例存活,1例死于复苏后MODS.结论在早期正规心肺复苏的基础上,采用超常规、高浓度补钾是救治严重低血钾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主要方法,可提高其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低钾血症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近5年来,抢救成功的5例严重低钾血症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显示心脏骤停(心室纤颤)发生后即刻(1~2分钟)实施正规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或输液泵超常规高浓度补钾,5例复苏成功,其中4例存活,1例死于复苏后MODS。结论 在早期正规心肺复苏的基础上,采用超常规、高浓度补钾是救治严重低血钾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主要方法,可提高其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9):1358-1360
目的对比心跳骤停临床急救中使用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以探讨更有效的心跳骤停抢救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共106例,应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共49例,徒手心肺复苏患者57例。观察采用不同心肺复苏手段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成功所需时间。结果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抢救成功率38.8%,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19.3%,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结论使用心肺复苏器可提高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若能解决心肺复苏器的不足,将能够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回顾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心肺骤停病人的救治,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心肺骤停的常见病因、复苏成功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猝死率很高,大约有2/3患者因发病急而来不及抢救死在院外。笔者曾在院前抢救一位因冠心病发作造成呼吸心跳骤停,进行三十分钟的心肺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字符速效救心丸十粒有缓解,家人担心病情变化,准备自行送医院就诊,途中突然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意识不清,呼吸停止,脉搏消失。家属中恰巧有一名参加过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呼救"120"电话,五分钟后笔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及城市社区的初步形成,如何应对灾难性事故的现场处置,是摆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近期运用救护新概念技能,在事故现场抢救成功1例心跳骤停10 min患者.现将其病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及城市社区的初步形成,如何应对灾难性事故的现场处置,是摆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近期运用救护新概念技能,在事故现场抢救成功1例心跳骤停10min患者。现将其病案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病史患者程XX,女,30岁,本校职工家属,平素体健。2006年1月28日下午4时左右在距本院100米处住房内,使用天然气型热水器洗澡,因洗澡时间过长,近5时家属呼之,无应答,急忙打开门发现患者仰躺在地,停止呼吸,遂急忙差人来我院求救。1·2查体患者面色樱红、口唇樱红、呼之不应、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血压为0(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急救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抽取2017年11月—2023年1月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接治的13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复苏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5例。参照组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患者,研究组为心肺复苏机复苏患者。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7.69%及有效率为93.85%,高于参照组的10.77%和6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8%,低于参照组的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较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治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使用心肺复苏机,能够提高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在早产儿心跳骤停采取心肺复苏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采取常规治疗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心肺复苏机治疗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对比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4.18%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肺复苏机治疗应用在早产儿心跳骤停中疗效较为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各项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探讨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与具体的救治措施。方法:对1432例心肺复苏病例资料随机分成面罩气囊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气管内给药组(C组)和静脉给药组(D组)、单纯肾上腺素组(E组)和联合用药组(F组)。对各组分别回顾性分析患者院前复苏成功率。结果:B组复苏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复苏成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复苏成功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力的提高和合理的救治措施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This is a report of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all patients who receiv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for an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from July 1983 through June 1984. Out of 121 patients, 46 survived the initial arrest, but only 13 (11 percent) survived to leave the hospital. The patient's age or sex were not predictors of survival to leave the hospital. Patients who were living independently prior to hospitalization had a higher survival rate (19 percent) than homebound (3 percent) or nursing home (3 percent) patients.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 or cardiac arrhythmias had better survival rates (26 percent and 19 percent, respectively) than with other diagnosis (5 percent), but this difference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atients who survived to leave the hospital did not suffer any mental loss from the arrest. General guidelines for withholding CPR based on the present study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住院患者现场救护参与情况及结局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院前急救和现场救护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2年1 — 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南省抽取109家医疗机构共6004例住院患者就其参与现场救护情况和末次参与救护结局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现场救护结局的影响因素。  结果  湖南省最终纳入分析的5964例住院患者中,有1136例(19.05%)住院患者遇到过现场救护事件,其中参与过现场救护的住院患者440例(38.73%);参与现场救护的方式主要为拨打120急救电话(71.86%)和送往医院(24.42%),心肺复苏(12.79%)和电除颤(2.56%)等专业急救方式使用较少;住院患者参与的末次现场救护中,213例(48.41%)被救者治愈,127例(28.86%)被救者好转,75例(17.05%)被救者死亡,25例(5.68%)被救者结局不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抵达现场进行救护的时间 ≥ 10 min是影响湖南省住院患者参与现场救护结局的不利因素,参与现场救护次数 ≥ 3次和参与现场救护时救护车抵达时间 ≤ 30 min是影响湖南省住院患者参与现场救护结局的有利因素。  结论  湖南省住院患者参与现场救护比例较低,参与现场救护次数、抵达现场进行救护的时间和参与现场救护时救护车抵达时间是湖南省住院患者参与现场救护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提高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救治的综合水平以及影响心脏骤停院前救治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对目标人群中心脏骤停病人进行院前心肺复苏术,用院前心肺复苏术临床效果研究调查346份病例资料。结果:按照院前心肺复苏的条件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发现在呼救反应时间长短、有无旁观者参与、有无电击除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开放后使用球囊面罩和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骤停病人在呼救反应时间小于10分钟、现场有旁观者参与复苏、早期启用电除颤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围生期心脏骤停孕产妇的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围生期心脏骤停孕产妇20例,分析心脏骤停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孕周、产次及分娩方式,同时录入手术指征、病因及心脏复苏至分娩时间.结果 20例孕产妇中5例采取阴式分娩(20%),13例采取剖宫产(65%),2例采取引产(10%);7例剖腹产手术指征不明确(35%),9例羊水栓塞(45%),5例子痫(20%),3例产科出血(15%).产科首次抢救9例发生心脏骤停的孕产妇,其中存活3例,死亡6例;产科和ICU联合首次抢救11例发生心脏骤停的孕产妇,其中存活10例,死亡1例,不同抢救方式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3,P=0.007).7例患者在分娩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5例死亡,2例存活;13例分娩后发生呼吸心脏骤停,2例死亡,11例存活.13例存活患者中7例伴随严重脑损伤后遗症.结论 孕产妇发生心脏骤停引起死亡率较高,产科联合ICU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辨识危险因素的准确度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淹溺是一种意外伤害.淡水淹溺后,往往因呼吸道阻塞出现窒息和死亡.现场的心肺复苏和初期生命支持及送院后脑复苏是减少死亡的关键.本文回顾了1986~1998年我院急诊科15例淡水淹溺病例,分析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心搏骤停患儿90例,对其:①系统相关因素;②心搏骤停出现前的相关因素;③CPR期间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中有28例(31.11%)心肺复苏失败患儿.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时间(χ2=5.15)、心搏骤停前有无给予镇静药物(χ2=15.56)、有无进行中心静脉通路(χ2=3.02)、心肺复苏时间(χ2=21.13)、心肺复苏操作时有无进行胸外按压(χ2=4.06)、有无进行正压通气(χ2=8.05)、有无气管插管(χ2=5.03)及补碱(χ2=10.42)因素下,其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而心搏骤停出现时间、心搏骤停出现前有无进行机械通气、有无给予镇痛或血管活性药物、有无补钙、有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肺复苏时有无给予肾上腺素因素下,其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搏骤停前给予镇静药物(OR=12.24)、心肺复苏时间(OR=0.02)、心肺复苏操作时进行胸外按压(OR=0.07)、正压通气(OR=312.05)、补碱(OR=0.02)与心肺复苏失败存在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心肺复苏时间超过30min、心肺复苏操作时进行胸外按压及补碱的心搏骤停患儿出现心肺复苏失败率较高.因此,患儿出现心搏骤停前应给予其镇静药物并在心肺复苏期间应进行正压通气,有助于减少心肺复苏失败率.  相似文献   

19.
韩剑  王秋锋 《健康研究》2022,42(1):82-85
目的 了解影响急诊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急诊收治的院前心脏骤停且均行心肺复苏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9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复苏治疗成功27例,复苏成功率为29.35%,复苏是否成功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