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3 6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6.2%.有1 309人(36.2%)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问题1 023人(28.3%),中度心理问题178人(4.9%),偏重心理问题23人(0.6%).心理问题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重点初中学生高于普通初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与高中、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量表因子阳性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情绪不稳(46.2%)、学习压力(41.2%)、强迫(37.2%).学习压力因子与其他因子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了解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差异,为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牧区和非牧区抽取各15所中学的共18 946名哈萨克族高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良好的占54.06%,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9.49%,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79%,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6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90,P<0.01);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牧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结论 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牧区相比相对较差,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牧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及7个县中抽取中学生21 870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7%,其中轻度者为40.7%,中度者为4.8%,重度者为0.2%.男、女生心理状况良好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地区和学段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初中学生.学习压力感是中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辽宁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辽宁省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4 593人进行调查。结果有心理问题者占26.3%,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5.0%。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女生的抑郁和恐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偏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和校外补习是心理问题增加的相关因素。家庭温暖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结论辽宁省中学生心理问题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家庭环境和校外补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学生无聊倾向、自我控制、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为控制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无聊倾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河北省承德市91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中学生无聊倾向存在年级差异(F=13.16,P<0.01),初三及高中学生无聊倾向得分高于初一、初二学生,高三学生高于初三学生;中学生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22.56%,存在年级差异(F=8.85,P<0.01),表现为初三、高二学生得分高于初二学生,高三学生得分高于初一、初二和高一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无聊倾向、手机成瘾均呈负相关;自我控制在无聊倾向预测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4.09,CFI=0.91,TLI=0.92,RMSEA=0.05,SRMR=0.04,AIC=27 368.52,BIC=27 743.12).结论 无聊倾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自我控制对中学生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操作简便、适用基层的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指导基层进行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教研室研究的综合评价法,从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状况和疾病5个方面对武汉市汉阳区12~18岁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行个体与群体综合评价。结果①男女生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好,健康状况中等与中上等居多,年龄与年级间有较大差别(χ2年龄=48.245,P年龄=0.000;χ2年级=48.245,P年级=0.000)。②该地区17岁年龄组与高二年级男女生健康状况均有差异,均表现出女生好于男生现象(C女生=68.55,C男生=68.08)。③高三年级与其它年级健康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C高三=66.83,P≤0.05),其中与初一、高一、高二差异更大(C初一=69.58,P初一=0.001;C高二=69.06,P高二=0.0014;C高一=68.61,P高一=0.0116)。结论12~18岁青少年健康状况发展不平衡,女生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同处于毕业阶段的初三年级学生健康状况与初一与高三学生有显著差异,18岁年龄组应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玉林市城区青少年视力状况,为制定青少年视力防护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LD-型标准对数视力表单眼检查法在玉林市城区选择一所中学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结果:950名学生1900眼远视力检查,初中部视力不良率为57.36%,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部视力不良率为70.93%,高一至高三各年级间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年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视力不良率61.15%,女性视力不良率71.62%,女性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林市城区青少年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青少年视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厦门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异常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 2020 年 6 月在厦门市 2 所普通初中学校各年级中随机抽取 3 个班级,共 18 个班 861 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 832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6.63%,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ale-60,MSSMHS)测评,分析心理异常检出率、不同性别及年级心理问题特点。结果 初中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 329 人(39.5%)。男生心理异常者为 156 人(35.1%),女生为 173 人(44.7%);初中男、女生前三位心理异常因子均为强迫症状(男 51.7%,女 59.9%)、情绪波动性(男 48.3%,女 54.5%)、学习压力感(男 44.7%,女53.7%)。女生心理异常检出率高于男生(χ2=8.419,P < 0.05)。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32.5%、46.3%、39.9%。初一至初三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0.
泰安市不同性质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安市2所公立学校和2所私立学校的中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32份,收回1 232份,有效问卷1 221份;公立学校学生579人,私立学校学生642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中学生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学生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恐怖因子外,私立学校女生在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公立学校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私立与公立学校男生仅在抑郁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公立学校比较,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女生的心理问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生问题行为及亲子关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操方法。  方法  对某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随机选取其中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绘画团体辅导实验,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问题解决量表和家长接纳问卷为评估工具。  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实验组(27.59%)与对照组(15.38%)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P>0.05),干预后实验组问题行为检出率的降低程度(17.24%)高于对照组(3.85%)(Z=3.71,P < 0.01);干预前两组在问题解决和家长接纳的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3,0.38,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的问题解决得分低于对照组(t=-2.28,P < 0.05),家长接纳得分高于对照组(t=2.57,P < 0.05)。组内比较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问题行为和问题解决得分均比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2.56,2.44),而家长接纳得分比干预前提高(t=-2.26)(P值均 < 0.05);对照组各变量的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问题行为的主效应、问题解决和家长接纳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63,8.01,4.62,P值均 < 0.05)。  结论  绘画团体辅导能减少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并提高其亲子关系质量,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银川市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银川市直属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1 1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8%,其中轻度、中度和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7.4%,6.0%和0.4%.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中,非示范性高中较示范性高中生得分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女生.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敌对、抑郁、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性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执、焦虑、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非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女生,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他年级.  相似文献   

13.
青岛大学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青岛大学师范类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为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对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一~四年级大学生551名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PHI临床分量表>60分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5.74%,PHI分量表>70分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98%。一~四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2.14%,35.83%,49.73%和41.51%;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2.86%,5.83%,7.03%和16.04%。文、理科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7.62%和4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师大二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最少,心理问题程度最轻;大一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最高,大四年级学生心理障碍程度最重;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人格偏离的内容随年级增高有所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目标应考虑不同年级和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江门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门市4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3 669名中学生进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Ⅱ)调查.结果 江门市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3.90%,其中中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为9.68%;是否独生子女之间抑郁症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75,201.400,P值均<0.01),女生(25.58%)高于男生(22.41%),高中生(28.66%)高于初中生(19.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父母关系、家庭经济与中学生抑郁产生有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残障本科新生和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差异,为有效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南京某本科高校2018—2020年残障新生及普通新生共6 11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大学生SCL-90阳性检出率为23.3%,残障新生阳性率(36.4%)高于普通新生(22.6%)(χ2=28.35,P < 0.01);残障新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普通新生(P值均 < 0.05);纵向比较两类新生3年间SCL-90阳性检出率,残障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2,P=0.06),普通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3,P < 0.01);阳性人群面谈后残障新生严重心理问题(A类)和一般心理问题(B类)学生的构成比高于普通新生(χ2=7.09,P < 0.05)。  结论  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新生;普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稳定,但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考试焦虑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某市普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721名,使用自编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高三学生总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9.5%,应届班和复读班学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学生自评学习成绩较好、自评学习负担较重、消极应对得分高是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得分越高则是其保护因素(P值均<0.05)。高三学生的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均与考试焦虑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考试焦虑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越高(P值均<0.05)。结论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考试焦虑与学生不良心理病理症状关系密切。应重视高中学生的良好应对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探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省5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28% ~ 54%的中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轻度心理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评分与强迫、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进入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谐有促进作用.中等锻炼量和较长的锻炼时间有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8.
了解当前贵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和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小学生1 295名,中学生2 426名,分别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5%;中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卫生问题者占33.9%,中等及以上程度问题者占4.8%.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障碍、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6个维度上得分比女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4,4.84,7.73,4.17,2.71,2.42,P值均<0.05);中学阶段女生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维度得分及总均分比男生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中小学生各维度的得分比非留守中小学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中小学生比城市学生各维度的得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量表中其他心理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需重点关注留守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调查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部某市4 65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结果 共有留守学生1 420名,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76%(轻度18.10%,中度2.75%,重度0.92%),17.14%(轻度14.23%,中度2.38%,重度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朋友数量在3个以上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OR=0.62,95%CI=0.39~0.99,P<0.05),学段和班级氛围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OR值均>1,P值均<0.05);未寄宿留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是寄宿留守学生的1.69倍(OR=1.69,95%CI=1.21~2.36,P<0.05).结论 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级、是否寄宿、朋友数量、班级氛围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应积极构建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的多元责任体系,给予更多支持和关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现况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07年9-10月对上海市6个区、16所学校的5135名在读的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互联网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耐受性、戒断反应、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7个层面,分析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总体情况、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率94.32%(4673/5123),网络成瘾率8.78%(450/5123).男生比女生、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倾向于网络成瘾(男生量表分值122.42±43.46,女生分值116.92±38.10;F=23.22,P=0.00.高中生分值125.24±39.02,初中生分值110.30±42.35.F=164.68,P=0.00),网络成瘾的倾向性职业高中学生最严重(初中生分值110.30±42.35,普通高中生分值122.83±40.99,重点高中生分值120.05±37.87,职业高中生分值133.37±36.84;F=34.44,P=0.00).各年级分析显示,高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最明显.网络成瘾倾向分别为高一大于初三(高一分值123.98±37.30,初三分值113.16±42.06;F=30.48,P=0.00)和高二大于高三(高二分值127.26±40.27,高三分值122.52±38.60;F=6.40,P=0.01),初三大于初一(初三分值113.16±42.06,初一分值107.59 ±44.59;F=5.61,P=0.02)和高二大于高一(高二分值127.26±40.27,高一分值123.98 ±37.30;F=4.38,P=0.04).结论 上海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应重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尤其在初二、初三阶段集中宣教、及早矫治可能会减少网络成瘾在上海市青少年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