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后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对折2次覆盖在PICC穿刺点的针眼处,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对折2次置于穿刺点针眼处,同样用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不同时间点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无菌纱布止血。  相似文献   

2.
藻酸盐敷料在PICC置管后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将藻酸盐敷料用于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用方形纱布压迫穿刺点,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压迫穿刺点,两组均用相同的PICC透明贴膜保护.观察两组3 d内穿刺点敷料渗血浸湿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藻酸盐敷料应用于PICC穿刺后止血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的穿刺点渗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藻酸盐银联合美皮康治疗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后穿刺点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在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涂莫匹罗星药膏,以无菌纱布固定;观察组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藻酸盐银覆盖穿刺点,以薄型美皮康敷料固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酸盐银联合美皮康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使用水胶体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Pubmed、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在穿刺点或穿刺点上方应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且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行PICC穿刺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相同规格(3.5 cm×2 cm)的纱布、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3种材料压迫穿刺点,比较3组患者穿刺后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及置管后72 h导管维护费用。结果 1置管24 h内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使用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优于纱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导管维护费用:使用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置管后72 h内的导管局部维护费用最低。结论对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材料的选择中,采用明胶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王慧芳  朱春兰   《护理与康复》2020,19(8):58-60
目的观察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和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对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渗液的疗效。方法将54例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少许渗液患者按导管维护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观察组应用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总有效率、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79.17%,皮肤变态反应发生率为29.17%,穿刺点溃疡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无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相比,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渗液患者使用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感染控制效果更好,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王俐  李昕砾  绳建丽 《全科护理》2023,(7):1005-1007
目的:探讨应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淋巴液渗漏的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淋巴液渗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换药维护过程中充分利用了3种敷料(藻酸盐敷料、硅酮粘胶泡沫敷料、IV3000透明敷料)的性质进行巧妙叠加和开窗,57 d后该病人PICC淋巴液渗漏停止,且未发生其他PICC相关并发症,如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异位、血栓等,顺利完成各项治疗。结论:新型敷料的叠加和开窗换药方法对处理PICC淋巴液渗漏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癌PIC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穿刺点小纱布覆盖,外用3M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则用藻酸盐银覆盖穿刺点,外用透明贴固定,比较2组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结果 7 d后观察组未发生1例穿刺部位感染,有效率100%;对照组发生4例,其中3例患者穿刺部位周围红、肿、疼痛,范围约3 cm,1例周围红肿约4 cm并发穿刺点破溃,有少许渗液为脓性分泌物,4例患者均无全身症状且在改用藻酸盐银敷料后均好转治愈。结论藻酸盐银联合透明贴预防和治疗PICC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藻酸盐联合红外线干预血小板低下病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135例血小板低下病人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藻酸盐组、藻酸盐联合红外线组各45例。对照组覆盖穿刺点敷料用无菌纱布,藻酸盐组用藻酸盐敷料,藻酸盐联合红外线组红外线灯照射穿刺点后再用藻酸盐敷料。观察3组PICC置管后1周穿刺点渗血情况及敷料更换次数。[结果]藻酸盐联合红外线组渗血情况及敷料更换次数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藻酸盐组(P0.05)。[结论]藻酸盐联合红外线能有效减少血小板低下病人PICC置管后渗血量,减少敷料更换次数,提高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水胶体敷料对于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JBI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水胶体敷料对于预防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水胶体敷料能降低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水胶体敷料的使用对于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离子敷料预防及治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1例PICC穿刺置管的患者按留置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均采用常规消毒置管后贴IV3000透明贴膜,观察组(30例)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消毒后覆盖银离子敷料后贴IV3000透明贴膜,观察两组的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4,P=0.000)。结论使用银离子敷料和葡萄糖酸氯已定消毒液预防治疗PICC穿刺点的感染,可以减少换药的次数、有效地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及预防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穿刺后即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在穿刺点上,再使用透明敷贴覆盖;对照组穿刺后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覆盖在穿刺点处,其上使用透明敷贴覆盖。两组患者皆使用弹力绷带统一包扎固定24 h。每日观察记录穿刺点渗血及有无红、肿、热、痛,硬结生成,连续7 d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穿刺点的出血程度、静脉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明显减轻经改良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老年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后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年12月—2017年12月,纳入比较不同敷料预防CRBSI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为CRBSI发病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均由两人独立完成,分别使用RevMan 5.3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比较和网状Meta分析,应用Stata 13.0绘制网状图。[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7种敷料。直接Meta分析显示:氯己定敷料、碘伏敷料、水胶体敷料、银离子敷料预防CRBSI的效果均优于标准聚氨酯敷贴(SPU)。网状Meta分析显示:碘伏敷料预防CRBSI的效果最佳,之后依次为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氯己定敷料、医用蜂蜜,SPU与无菌纱布效果较差;水胶体敷料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氯己定敷料。[结论]碘伏敷料、银离子敷料预防CRBSI较好;水胶体敷料、氯己定敷料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年12月到2017年12月,纳入比较不同敷料预防CRBSI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指标为CRBSI发病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均由两人独立完成。分别使用 RevMan 5.3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比较和网状Meta分析,stata13.0绘制网状图。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7种敷料。直接Meta分析显示:洗必泰敷料、碘伏敷料、水胶体敷料、银离子敷料预防CRBSI的效果均优于标准聚氨酯敷贴(SPU)。网状Meta分析显示:碘伏敷料预防CRBSI的效果最佳,之后依次为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洗必泰敷料、医用蜂蜜,SPU与无菌纱布效果较差;水胶体敷料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洗必泰敷料。结论 碘伏敷料、银离子敷料预防CRBSI较好;水胶体敷料、洗必泰敷料预防导管病原菌定植较好。未来研究中应关注不同种类敷料间效果的直接比较,结合成本效益等指标,探寻最佳敷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海藻盐敷料治疗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疗效。方法对46例5Fr—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纱布敷料更换,治疗组给予海藻盐敷料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藻盐敷料治疗PICC穿刺点渗液效果明显,是治疗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最有效、经济的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方法,旨在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5例PICC术后患者分别采用相同规格的纱布、明胶海绵、藻酸盐敷料三种压迫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穿刺后24h局部渗血情况及一周内的换药费用。结果:①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与纱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的费用最低。结论:明胶 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压迫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藻酸钙伤口敷料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穿刺处红肿渗血的效果。[方法]将101例首次置PICC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予藻酸钙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50例予常规换药维护,观察两组穿刺处红肿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藻酸钙伤口敷料可有效预防PICC术后穿刺处红肿渗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敏性皮炎的有效处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延长PICC带管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应用PICC导管发生导管过敏性皮炎的病人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藻酸盐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外敷于PICC过敏性皮炎部位,再用IV3000透明贴膜敷贴,根据渗出的程度选择换药的频率,更换至痊愈;对照组地塞米松软膏外涂(穿刺点处除外),2块纱布覆盖,再用3M抗过敏胶布敷贴,每日换药1次,如渗液较多时每日换药2次,更换至痊愈。观察两组导管过敏性皮炎的瘙痒程度、渗出情况、皮疹范围等。[结果]观察组PICC过敏性皮炎渗出情况、皮疹范围都好于对照组。[结论]PICC导管过敏性皮炎可应用藻酸盐敷料,促进恢复,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90例肝衰竭股静脉置管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2 cm×2 cm)覆盖穿刺点,对照组使用3 M透明敷贴联合使用无菌纱布(2 cm×2 cm)覆盖穿刺点。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72 h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4种常用敷料对手术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献数据资源。检索日期截止至2016年11月。纳入对比敷料预防手术压疮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均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采用ADDIS、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tata软件进行图形绘制。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共包含2 49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泡沫敷料、液体敷料对比常规护理均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P0.05);不同类型敷料间相比,薄膜敷料与泡沫敷料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敷料间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DDIS排序结果,泡沫敷料是预防手术压疮的最优方案。结论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ADDIS排序结果,泡沫敷料在预防手术压疮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敷料。此外,建议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类型敷料间效果的直接比较及成本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