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焕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12,28(9):947-950
摘 要:【目的】构建弓形虫pCDNA-ROP5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弓形虫ROP5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方法】克隆弓形虫ROP5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ROP5,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肌注免疫昆明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的IgG,观察小鼠受攻击感染后的存活时间。【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实验组pCDNA-ROP5免疫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产生了明显的体液免疫应答;攻击感染试验中,实验组的小鼠比对照组的存活时间有明显延长。【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ROP5对抗击弓形虫攻击感染能够激发一定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2.
己烯雌酚对小鼠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己烯雌酚(DES)对小鼠弓形虫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DES处理感染弓形虫孕鼠,于不同妊娠时期将孕鼠处死,用放免法测定孕鼠血清雌二醇(E_2)水平,ELISA检测胎鼠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低剂量DES处理组活胎率和垂直传播率都显著升高,而高剂量DES处理组活胎率和垂直传播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剂量的DES可以使活胎率增高,但垂直传播率也随之升高,表明控制感染与维持妊娠之间相互矛盾,DES有利于妊娠,却不利于抗感染。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观察刚地弓形虫感染对BALB/c小鼠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生存延长率、对肿瘤的质量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弓形虫感染对肿瘤组织MVD、VEGF、TSP-1表达的影响。结果 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生存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生存延长率为57.45%,肿瘤质量抑制率为47.23%;弓形虫感染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5,P=0.03),TSP-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下调VEGF及上调TSP-1与弓形虫感染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12,28(1):56-61
摘 要:目的 研究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3实验组,每鼠分别肌肉注射pcDNA3-p30-ROP2-HSP70、pcDNA3-p30-ROP2、pcDNA3-ROP2各50μg;2对照组每鼠分别注射pcDNA3空质粒50μg、PBS 5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量加倍。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分别取6只小鼠的血清和脾组织,检测CD4+、CD8+及各细胞因子。各组其余小鼠腹腔注射RH株弓形虫速殖子500个/每鼠,观察其存活时间等。结果 pcDNA3-p30-ROP2-HSP70复合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并能识别重组ROP2蛋白抗原;免疫接种后CD4+和 CD8+均增殖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F=45.00, P<0.01;F=15.01, P<0.01),实验组CD4+/CD8+比值增加明显,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7, P < 0.01);其脾、淋巴结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该复合核酸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uNK cells)比例、数量、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uNK细胞在弓形虫感染致早孕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妊娠第6.5天给予孕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建立孕早期弓形虫感染致流产小鼠模型,妊娠第9.5天分离小鼠子宫淋巴细胞。取人正常妊娠孕早期流产新鲜蜕膜组织,分离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体外共培养48 h(弓形虫与子宫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0.5∶1、1∶1、2∶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uNK细胞表型(CD122、NK1.1、DX5)、人uNK细胞表型(CD3、CD56、CD11b、CD27)及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表达水平。磁珠分选小鼠和人uNK细胞,以小鼠YAC⁃1或人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以小鼠或人u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法检测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分别为1∶1、5∶1、10∶1、20∶1时u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 妊娠第9.5天,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流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3.02% vs. 3.51%;[χ2] = 71.359,P < 0.001)。与对照组比较,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绝对数量显著降低[(4 547 ± 1 610)个/只 vs.(8 978 ± 3 339)个/只;U = 2.000,P < 0.05]、细胞表面NK1.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4.53 ± 8.37)% vs.(93.00 ± 1.11)%;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上升[(20.10 ± 8.03)% vs.(5.04 ± 0.68)%;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1.70 ± 12.48)% vs.(45.75 ± 2.26)%;U = 0.000,P < 0.05]、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74 ± 1.36)% vs.(8.13 ± 1.90)%;U = 0.000,P < 0.05],但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67.98 ± 9.20)% vs.(52.93 ± 10.42)%;U = 2.000,P > 0.05]。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表现出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30%、4.32%、8.12%和12.65%,对照组分别为1.21%、1.63%、2.51%和3.22%。将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共培养48 h后,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在子宫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 vs. 对照组:(6.61 ± 1.75)% vs.(17.48 ± 4.81)%;F = 7.307,P < 0.01]、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2 104 ± 5 726)个/孔 vs.(65 285 ± 21 810)个/孔;H =11.540,P < 0.01]。弓形虫感染组uNK细胞中,CD56brightCD16⁃调节型NK细胞亚群比例较对照组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5.25 ± 5.90)% vs.(36.03 ± 4.51)%;F = 3.213,P > 0.05]、CD56dimCD16+杀伤型NK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1.15 ± 2.15)% vs.(7.09 ± 2.24)%,F = 2.992,P > 0.05],两者比值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37 ± 0.92)vs.(5.58 ± 2.39);H = 8.228,P < 0.05];CD11b+CD27⁃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30.28 ± 6.91)% vs.(17.48 ± 4.67)%;H = 6.556,P < 0.05],IFN⁃γ [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4.13 ± 1.28)% vs.(15.19 ± 1.64)%;F = 1.639,P > 0.05]、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54.76 ± 10.02)% vs.(50.33 ±3.67)%;F = 0.415,P > 0.05]。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具有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11.90%、28.11%、49.91%和73.35%,对照组分别为11.21%、21.63%、33.51%和48.22%。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uNK细胞分化和分泌功能产生了不同影响,但均可引起小鼠和人uNK细胞绝对数量减少、杀伤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7.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中期BALB/c小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妊娠中期BALB/c小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妊娠第8d,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和18d分批处死孕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胎盘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孕鼠胎盘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酶的活力单位均在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妊娠天数的比较显示,除妊娠18d的Caspase-3酶活力单位外,其余各妊娠天数的凋亡率以及酶活力单位实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鼠胎盘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致使胎盘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孕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对孕鼠胎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孕鼠模型,采用胎盘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胎盘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胎盘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观察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在胎盘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感染组胎盘组织压片中可见弓形虫虫体逐渐增加,HE染色可见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TUNEL证实感染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显著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感染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显著增强、bcl-2表达减弱(P〈0.05)。结论 刚地弓形虫侵入胎盘组织,可通过上调滋养层细胞bax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而诱导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影响胎盘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含糖组分对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技术提取ESA中的含糖组分,经硫酸-苯酚法测定提取物糖含量,并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测定。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完全RPMI-1640和甘露糖各100μl。4d后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结果采用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成功提取弓形虫ESA中含糖成分。与对照组相比(RPMI-1640组和甘露糖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注射组小鼠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弓形虫ESA中含糖组分和蛋白组分均能引起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的BALB/c小鼠后,对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Fas、FasL及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弓形虫感染导致细胞凋亡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妊娠第8d,实验组经腹腔无菌接种纯化的弓形虫速殖子100个,溶于0.2mL PBS;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PBS(0.01mol/L,pH=7.4)。于妊娠第12、14、16、18d,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孕鼠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 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Fas、FasL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在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达较多。Bax、Fas、FasL及TNF-α的表达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增加,相同妊娠天数实验组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多。Bcl-2的表达量均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减少,相同妊娠天数实验组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少。结论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的小鼠,可引起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进而启动内、外源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导致胎盘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隐性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 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弓形虫包囊感染组(低感染组)和高剂量弓形虫包囊感染组(高感染组),每组12只,低感染组和高感染组每鼠分别经口感染弓形虫Prugniaud(PRU)弱毒株6个和12个包囊。感染后第63天进行物体识别试验,通过第1天的适应期和第2天的熟悉期,于试验第3天记录小鼠对新旧不同物体的探究时间,计算分辨指数(DI)。感染后第66天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分别通过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搜索试验和工作记忆试验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获得能力、空间记忆保持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于水迷宫试验结束当天,即感染后第74天处死小鼠,取左侧脑组织固定,切片,伊红-苏木素染色后,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右侧脑组织用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物体识别试验结果显示,高感染组和低感染组小鼠的分辨指数分别为(14.3±5.2)%和(17.5±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9±7.1)%](P<0.01)。在定位航行试验中,两个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找到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第2天和... 相似文献
12.
Infection of placental trophoblasts by Toxoplasma gondii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bbasi M Kowalewska-Grochowska K Bahar MA Kilani RT Winkler-Lowen B Guilbert LJ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3,188(4):608-616
How the intracellular parasite Toxoplasma gondii causes placental inflammation and infects the fetus is unknown. By use of a culture model of primary human trophoblasts, we examined the consequences of infection by a virulent strain of T. gondii. Infection fractions (parasitophorous vacuoles per trophoblast nuclei) < or =0.9 were observed 1 day after challenge at an inoculum ratio of T. gondii to nuclei of 10. The culture content of infectious T. gondii increased 45-fold in 48 h. Two days after infection, almost 30% of trophoblast nuclei became apoptotic, and 30%-35% of nuclei were lost. Almost 90% of apoptotic nuclei were not adjacent to a parasitophorous vacuole, suggesting infection protected against apoptosis. However, there was no T. gondii-dependent accumulation of putative cytotoxic factors, such a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hat could mediate paracrine killing. Both mature and immature trophoblasts can be productively infected, and uninfected, but not infected, cells undergo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3.
重庆宠物饲养者弓形体感染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宠物饲养者弓形体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社区和某中、小学共194人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体抗体IgG、IgM。结果 总感染率为18.56%,宠物饲养者、一般居民的感染率分别为23.89%、11.11%。宠物饲养者感染率与一般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弓形体感染与动物喂食方式有关。结论 该区宠物饲养者的弓形体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加大宣传教育和防治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细胞培养的方法传代弓形虫,建立微孔板弓形虫染色试验。血清与弓形虫虫体经孵育后,用碱性美蓝染色,计数100个虫体,记录染色与未染色虫体的比例,标本中50%虫体着色的稀释度为终点稀释度。弓形虫悬液浓度为109/ml,辅助因子中含1%枸橼酸钠时,弓形虫染色效果最好,微孔板染色试验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刚地弓形虫在入侵和寄生于宿主细胞,引起急性与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对宿主细胞进行精细的、整体的调控,在激发和抑制宿主免疫反应之间保持一个精细的平衡,保证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成功地生存增殖,并有机会传播给终末宿主;在此过程中宿主细胞的信号转导发生广泛的应激变化,在弓形虫入侵、寄生过程中及与弓形虫-宿主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5个方面综述弓形虫感染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①弓形虫分泌蛋白调控宿主细胞信号转导,②弓形虫调节宿主天然免疫、保护性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③弓形虫调控与抗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的宿主细胞信号转导,④弓形虫调节宿主细胞钙离子信号通路,⑤弓形虫调节与细胞结构重组相关的宿主细胞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大鼠孕早期感染刚地弓形虫对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2只SD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6只。感染组孕鼠于妊娠第1天(E1天)腹腔注射弓形虫RH株速殖子1×105/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E5天尾静脉取血,吉氏染色查找虫体。分别于E9、E10和E11天处死孕鼠,每组每次2只,逆转录PCR(RT-PCR)检测羊水中弓形虫B1基因,确认胚胎鼠是否感染弓形虫。体外原代培养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水平。分化培养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计算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百分率。取E9、E10和E11天的2组胚胎鼠神经组织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神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涂片和RT-PCR结果证实,感染组孕鼠和胚胎鼠均感染弓形虫。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镜下见细胞形态符合神经干细胞特点,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蛋白染色呈阳性。MTT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传代后增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传代后第3和第4天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2和GFAP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感染组神经元分化百分率分别为15.15%(55/363)和8.73%(31/35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感染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百分率分别为53.35%(199/374)和67.48%(249/36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9、E10和E11天2组胚胎神经组织均检测到NCAM蛋白表达,荧光随时间逐渐增强,对照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1)。结论大鼠孕早期感染刚地弓形虫可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ICR小鼠感染Prugniaud株弓形虫后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方法 4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30只)和对照组(16只),感染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弓形虫Prugniaud株包囊(10个/鼠,悬于0.5 ml PBS中),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每天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并于感染后第5、10、15、20、25、30、60和90天,分别处死感染组小鼠3只和对照组小鼠2只,取小鼠肝、脾、肺、肾、心和脑组织制作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感染组小鼠于第6天开始出现食欲减退、耸毛、抖动和腹泻等症状,死亡率为20.0%。HE染色镜检发现第5天至20天,肝组织结构破坏,少数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和小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窦扩张充血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等;脾脏可见脾小体破坏、消失,脾窦扩张充血,红髓增宽白髓萎缩等。肺组织结构破坏,出现间质性肺炎等病理改变。感染第20天后上述组织病理变化逐渐减轻至恢复。脑组织从感染第10天起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第15天~90天出现神经胶质结节、血管袖套现象和珠网膜下腔炎症细胞浸润等,并可见弓形虫包囊,第90天珠网膜下腔内见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第5天内脏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弓形虫速殖子经口感染小鼠诱导IgA分泌细胞(IgASCs)数量和抗体应答水平。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选取12只以PBS灌胃(0.5ml/只),其余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灌胃(1×104个/只),分别于感染后2、4、6、8、10、12和14d各随机处死12只。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IgASCs数量,ELISA测定小肠液和血清IgA水平。结果IgASCs分布于小肠黏膜固有层中,不同肠段IgASCs数量的变化规律各异。随感染后时间的推移,十二指肠黏膜IgASCs数量呈上升趋势。感染后2~8d,空肠黏膜的IgASCs数量升高,随后下降,至14d降至感染前水平。回肠黏膜IgASCs数量在感染后2~6d升高,随后下降,12d降至低于感染前水平。感染后小肠液IgA水平持续增高,血清IgA无明显变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IgASCs数量与小肠液IgA水平的相关性分别为r=0.732(P0.01)、r=0.116(P0.05)和r=-0.429(P0.01)。结论弓形虫速殖子经口感染小鼠可诱导十二指肠IgASCs高水平表达和小肠液IgA水平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小肠液中高水平的IgA主要由十二指肠黏膜IgASCs分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