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游露  陈松  李姗姗  王勇  窦雪娇  张红 《贵州医药》2013,37(6):483-48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犬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CPB左肺缺血再灌注组(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6只。于体外循环前(T1)、开放左肺动脉前(T2)、再灌注后2.5h(T3)三个时间点,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在T1、T3取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肺动态肺顺应性(CD)及左肺功能的变化比例(FC)。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两组肺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加重,但IPO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C组。(2)病理切片评分:CPB前两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CPB后两组肺组织病理评分T3时点较T1明显升高(P<0.05);在T3时点C组明显高于IPO组(P<0.05)。(3)呼吸参数的变化:CPB前两组犬肺CD、OI及RI差异无显著性;但CPB后两组犬肺CD、OI逐渐降低,而RI则增加(P<0.05);在T3时点IPO组CD、OI明显高于C组,RI则低于C组(P<0.05)。(4)肺功能的变化比例(FC):T3时点与基础值相比,两组肺CD、OI及RI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IPO组比C组恶化程度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提高CD及OI,降低RI,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从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勇  韩明  窦雪娇  张红 《贵州医药》2012,36(5):395-398
目的 通过观察改良超滤对犬体外循环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应用超滤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18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成对照组、CPB组和改良超滤组三组.三组动物均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生效后,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舌粘膜氧饱和度(SpO2)等,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分别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开胸时接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通气,三组分别在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停机时、停机60 min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犬RI和OI;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照组犬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CPB后肺组织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甚至肺泡腔内有水肿波;改良超滤组肺组织改变明显轻于CPB组.(2)RI和OI的变化: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三组犬RI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各时间点RI、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T2、T3时点的RI明显高于T1,而OI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CPB组、超滤组RI均增大、OI均减小;改良超滤组与CPB组比较在T3时点RI值减小、OI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可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2019年12月-2020年1月诊治的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和医护一体化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医护合作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护理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超滤对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需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无超滤组(W组)和超滤组(UF组),于术前(T0)、升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1)、UF组在超滤时/W组在复温至32℃时(T2)、停机时(T3)、术后24 h(T4)和术后36 h(T5)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CPB转流时间、超滤液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OI、RI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时间点与T0比较OI明显增大、RI减小,T4、T5时间点与T0、T3比较OI减小、RI增大,UF组T5时间点OI大于W组而RI小于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UF组较W组患者ICU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输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滤可改善瓣膜置换病人术后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患者在ICU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8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的通气模式以及麻醉维持基本一致,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气腹前(T1)、气腹2 h(T2)、拔管前(T3)]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水平,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T1、T2、T3、术后24 h(T4)]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水平。结果两组T1时Pmean、Ppea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Pmean、Ppea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Cdyn分别为(47.87±2.38)、(44.13±3.87)、(41.92±2.30)ml/cm H2O(1 cm H2O=0.098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44.23±2.03)、(37.28±2.43)、(35.95±8.12)ml/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2时PaO2和O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观察组PaO2和O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肺部保护作用相对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全部为室间隔缺损病例,无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其他心内畸形。对照组(常规手术组):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心内直视手术。试验组(肺灌注组):患者体位、切口选择、建立体外循环同对照组,阻断升主动脉后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分别在不同时点检测动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IP)-2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同时获取少许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无低心排综合征,无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点,OI增高(P<0.05),RI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后不同时点,血清TNF-α、MIP-2、MPO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开放后不同时点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可以减轻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全身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呼吸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实施妇科腹腔镜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20~50岁,随机均分为VLP组即VT=6 m L/kg+PEEP=5 mm Hg组,呼吸频率(f)=16次/分;VN组即VT=10 m L/kg,f=12次/分。记录气管插管后(T0)、气腹后5 min(T1)、头低位后30 min(T2)、气腹后60 min(T3)时的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分别在T0、T3、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4)时刻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Sp O2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N组比较,T2、3时点VLP组PPeak和Pmean上升(P<0.05),T2、3时点VLP组Cdyn下降(P<0.05);与T0比较,T2、3时点VN组PETCO2升高(P<0.05),VLP组升高更显著(P<0.05);与机械通气时(T1~3)比较,2组T4时点OI及RI(P<0.05)降低,VLP组较显著(P<0.05)。结论小潮气量低水平呼吸末正压通气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术中气道压,保证肺部氧合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妇科腹腔镜术中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予以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单独腹式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同质医疗护理模式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七氟醚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处理对肺内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 40例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患者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后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主动脉开放前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后恢复机械通气继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对照组整个过程不给予任何吸入性麻醉药物。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及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抽取左右心房血样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心粒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分别于切皮前(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开放后2 h(T3)、开放后6 h(T4)、开放后24 h(T5)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观察不同时间点肺功能变化。结果与T1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都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时间点七氟醚组白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T3、T4、T5时间点P(A-a)O_2均明显升高(P<0.05),而OI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T3、T4、T5时点七氟醚组P(A-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七氟醚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可以抑制白细胞的激活、黏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吸道管理小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采用呼吸道管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氧分压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氧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试验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使用规范细致的呼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10~20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用不同预充液预充对胶体渗透压的影响,以及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40例10~20kg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血浆预充组(对照组);B组:血浆预充加超滤组;C组:血定安预充组;D组:血定安加超滤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胶体渗透压的变化及记录体外循环转流前后肺功能变化的指标[包括血气分析结果计算出来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eak)],并比较各组转中、转后12h尿量和拔管时间。结果A、B两组体外循环转流中胶体渗透压值均明显下降(P<0.05),A组停机时胶体渗透压仍处于较低水平直到体外循环转流1h后才恢复到转流前水平,而B组超滤后胶体渗透压值显著升高并且转流5h后仍高于转流前水平(P<0.05);C组在整个实验期间胶体渗透压值均没有显著改变;D组体外循环转流期间胶体渗透压值与转流前水平保持一致,但超滤后明显上升直到转流后5h也没有恢复到转前水平(P<0.05)。同时观察到C组的RI和OI在整个实验期间没有显著变化,并且转流后12h尿量比其他3组明显增多,拔管时间较其他3组显著缩短(P<0.05);其他3组在转机后1h均有RI的明显升高和OI的明显下降。A组COP下降与RI升高的百分比无直线相关(r=0.115,P>0.05);与OI降低的百分比无直线相关(r=0.350,P>0.05)。B组COP下降与RI升高的百分比无直线相关(t=0.039,P>0.05);与OI降低的百分比无直线相关(r=0.127,P>0.05)。结论体外循环中预充血定安能够维持胶体渗透压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不改变,且对于体外循环各项指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肺分流术(CPB)氧自由基和静止呼吸顺应性(Cs)的变化,并探讨CPB后依达拉奉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2例接受CPB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后CPB前(T1)、主动脉开放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各时间点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计算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及呼吸指数(RI)。结果CPB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DA及SOD较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PB后各时间点上述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2、T3、T4的Cs和Cd较T1有明显下降,与实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2、T3、T4的RI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RI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后患者外周血中MDA明显增加;CPB能引起肺炎性损伤,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RI增加,肺顺应性下降;依达拉奉能降低CPB后氧自由基MDA的水平,可抑制CPB后RI的增加及肺顺应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谢友军  陈建丽 《贵州医药》2010,34(3):218-220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在外周型呼吸衰竭患儿(29天至1岁)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9例外周型呼吸衰竭的患儿,除综合治疗外,均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监测患儿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外周型呼吸衰竭患儿。Cdyn、OI、RI在撤机时与上呼吸机第一天比较差异显著(P〈0.001);Cdyn与OI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604,P〈0.001)。结论通过监测外周型呼吸衰竭患儿呼吸Cdyn的动态变化,可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节,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并指导临床治疗;同时为呼吸机的成功撤离提供了有关肺功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群 《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26-227
目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分别来自优质护理开展前后各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严重低氧血症(PaO2/FiO2100)患者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对比四个时间点患者呼吸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俯卧位通气30min(T2)、2h(T3)、实施后1h(T4)患者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静态肺顺应性(Clst)较实施前(T1)均明显上升,呼吸指数(RI)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1h(T4)患者Pa O2较实施30min(T2)、2h(T3)时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30min(T2)患者收缩压(SAP)较实施前(T1)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状况,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犬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 ,随机分为两组(n=6) ,左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七氟醚后处理组(Y组).两组犬麻醉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股动、静脉穿刺置管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 ,开胸并建立犬CPB.C组犬左肺行缺血再灌注 ,Y组左肺缺血再灌注后行七氟醚后处理.分别于CPB前(T1)、开放左肺动脉时(T2)及停机后2h(T3)取肺组织 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 ,取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动态肺顺应性(Cd).结果 (1)光镜观察 :两组犬肺组织破坏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两组T1、T2 时点肺组织无明显差异 ;T3 时点C组肺组织破坏最为严重 ,Y组肺组织破坏程度明显低于C组 ;(2)病理学评分 :两组T3 时点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T1、T2 时间点 ,Y组病理评分明显低于C组(P<0 .05);(3)呼吸参数变化 :随时间推移两组OI和Cd明显降低而RI明显升高 ,T3 时间点Cd和OI ,Y组明显高于C组(P<0.05) ,而RI ,Y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提高体外循环犬的OI、Cd ,降低犬RI ,对犬体外循环导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小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诊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呼吸护理小组的护理干预,两组观察时间为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值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呼吸护理小组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3-244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长时间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全麻手术治疗的4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气腹前通气参数均设定为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 次/min,吸呼比(I∶E)=1∶2.气腹后Ⅰ组VT=6 mL/kg,RR=18 次/min,PEEP=5 cm H2O,在保护性肺通气期间每30 min人工膨胀肺1次(持续正压通气,使气道压保持在30cmH2O,时间30 s);Ⅱ组VT=10 mL/kg,RR=10 次/min,PEEP=0;Ⅲ组(对照组)同气腹前.对比三组不同时段的P(A-a)O2、Qs/Qt、Cdyn、RI、OI.结果 两组T0期的P(A-a)O2、Qs/Qt、Cdyn、RI、OI无差异(P>0.05).三组P(A-a)O2 随着手术进行呈下降趋势,且Ⅲ组较Ⅰ组、Ⅱ组下降得更为明显,Ⅱ组较Ⅰ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Qs /Qt 随着手术进行呈上升趋势,且Ⅲ组较Ⅰ组、Ⅱ组上升得更为明显,Ⅱ组较Ⅰ组上升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Cdyn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且Ⅲ组较Ⅰ组、Ⅱ组下降得更为明显,Ⅱ组较Ⅰ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 RI随着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且Ⅲ组较Ⅰ组、Ⅱ组升高得更为明显,Ⅱ组较Ⅰ组升高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OI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且Ⅲ组较Ⅰ组、Ⅱ组下降得更为明显,Ⅱ组较Ⅰ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PEF50、PEF25、TLC等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peak、RAW低于对照组,Cs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改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应激反应,提升其肺功能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