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导体量子点作为新型高灵敏的荧光探针被广泛用于生物成像中。与传统可见光量子点相比,近红外量子点对深层组织和器官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对比度,因而促进了活体动物实时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介绍近红外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及制备方法,及近红外量子点在活细胞标记、活体和组织成像包括淋巴结成像、血管造影与肿瘤定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成像技术在肿瘤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活体动物成像实验平台的主要优点是无创伤、低成本、实时检测,而分子探针与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的近红外荧光(NIRF)成像技术依赖于稳定、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分子探针。综述活体肿瘤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项技术与新的分子探针、显像剂、报告分子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肿瘤诊断和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前沿瞭望     
分子影像技术 疑难病诊断 我国部分医院在临床上运用代表新兴学科的分子影像技术,使肿瘤、冠心病、脑部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断水平发生飞跃。分子影像技术能够从细胞、分子层面探测到疾病的初期变化,具有传统成像手段所没有的无创伤、实时、活体、特异、精细显像等优点。在临床诊断中,CT、磁共振、放射性核素、超声和X射线数字成像等传统医学成像技术,只能反映肿瘤大小等疾病后期的状况;而分子影像技术则可检测癌前分子改变、癌细胞早期转移、心血管初步纤维化的形成等早期疾病的生物特性变异,是对付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的最优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 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静  鱼博浪 《天津医药》2011,39(11):1061-1062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MR)功能成像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内检测分子弥散运动的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对于缺血造成的脑内梗死性病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观察78例脑梗死病灶在不同病程时期的变化特点,探讨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脑梗死病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它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MR扩散加权成像(DWI)已成为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最佳成像方法。扩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唯一无创性活体研究脑白质纤维束形态结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种由细胞自然分泌的囊泡,包括人体肿瘤细胞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可分泌。近年来,EVs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在病理过程中的细胞间通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有潜力的药物递送载体,还可能具有治疗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潜在价值。实现对体内EVs的准确检测是开发EVs疗法的首要关键步骤,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的标记、成像方法,如光学成像及放射性同位素成像等,使无创体内示踪成为可能,可直接原位研究其生物分布、迁移和靶向特性。该综述简单介绍了EVs的生物学功能,主要论述了可用于EVs体内示踪的不同成像技术,以期促进EVs的体内生物学过程研究,推进基于EVs的纳米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6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CT脑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化血管成像(DS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DSA的84%(P<0.05)。结论:将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检测手段,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63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及MRCP检测,检测后将其检测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对患者给予MRI联合MRCP诊断,共确诊23例胆管结石,15例胆管炎,10例胆管囊肿,9例肝门区胆管癌,6例胰头腹壶癌。MRI及MRCP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给予MRI及MRCP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减少患者检查次数,并减少检查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AtlantisC18反相色谱柱(适用于分离极性分子的反相色谱柱),成功地分离了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多巴胺(DA)等儿茶酚胺(CAs)类物质,研究了CAs在AtlantisC18和NovlepakC18柱的保留特性,比较了流动相中离子对试剂辛烷基磺酸钠(B8)浓度对CAs容量因子k’的作用,确认采用AtlantisC18柱分离CAs,色谱条件优化空间更大,更适于复杂生物样品分析。色谱条件:AtlantisC18柱,电化检测,流动相:NaH2PO4 50mmol/L、柠檬酸钠50mmol/L缓冲液-乙腈(体积比(75:25),检测限(S/N=2)在0.93—2.43pg,绝对回收率均在98.02%以上,样品日内RSD1.5%以下。方法精密、准确。  相似文献   

11.
活体动物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成熟并得到认可的一种新型影像检测技术,其突出优越性是可以对活体病灶的形态大小进行在体无损伤直观准确检测[1]。活体动物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透过体表,接  相似文献   

12.
胡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191-19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中心病灶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从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活检确定为乳腺癌,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与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69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出65例,检测率为94.20%;对照组采用B超联合钼靶检查检测出53例,检测率为76.81%。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并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检测的检测率高,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有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MR检查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总结不同乳腺疾病的MRI特征及在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良性36例,恶性24例,诊断良性34例.恶性2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5%。结论综合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惟一无损伤性方法,有人称之为“无创活检”,对脑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肿瘤的代谢特性,预测肿瘤的临床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能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现综述如下。1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1·1技术设备活体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MRI测得的是一幅幅解剖图像,而MRS记录被测样品中所有化合物信号的总和,测量结果是由多条谱线组成的谱图[1]。MRS对硬件的要求是磁场强度必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MRA和3D-ASL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比较MRA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及对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高于MRA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准确率92.86%高于MRA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进展性脑卒中(PS)、完全性卒中(CS)、腔隙性脑梗死(LI)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A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显著,但是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的整体诊断准确性和对TIA的诊断准确性要优于MRA检查,而对于CS、LI的诊断3.0T MRA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桡足类超绿色荧光蛋白(copepod supe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copGFP)与纳米荧光素酶(nano luciferase,Nluc)标记的MHCC97-H人肝癌细胞株,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构建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的裸鼠脑转移模型。方法 使用携带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通过磷酸钙法转染293FT细胞,包装慢病毒后感染MHCC97-H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感染阳性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稳定表达copGFP及Nluc的单克隆细胞株。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构建裸鼠脑转移模型,应用活体成像系统监测颅内转移灶生长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copGFP与Nluc标记的MHCC97-H肝癌细胞稳定株。分别使用稳定株与原始株细胞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造模,2组荷瘤裸鼠体质量变化及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稳定株造模裸鼠可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实时监测到脑转移的形成,所检测生物发光信号强度随肿瘤生长逐渐增强。结论 经copGFP与Nluc标记的MHCC97-H人肝癌细胞通过改进型颈动脉注射法成功构建裸鼠脑转移模型,可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无创、连续可视化监测,为肝癌脑转移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经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确诊,根据疾病种类分为心脏病变组(38例)和大血管病变组f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心脏病变组: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9.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1%;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病变组: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93.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6.2%;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中磁共振成像检查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特别是在大血管疾病中检查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磁共振成像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行1.5TMR检查的妇产科病人70例,扫描序列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疾病谱进行分析。结果:70例病人中,MR诊断的疾病包括子宫良恶性肿瘤、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等。增强扫描对于前述疾病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平扫加增强磁共振扫描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基层医院尚需更多地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9.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为超出相应年龄和教育文化水平范围的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的轻度损伤,但尚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MCI临床转归多发展为痴呆,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MCI对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MCI作为痴呆前期阶段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MCI的异常脑区大都出现在内侧前额叶、海马、顶下小叶、后扣带回以及颞上回等相关的脑区,且上述脑区多与认知情景记忆等功能相关,临床上,这些脑区的异常特征为MCI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等被有力地应用于MCI的临床评估和诊断等工作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是在磁共振影像学技术上发展而来的影像学方法,是目前脑影像领域较常用的一种非损伤性的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对大脑区域中血氧水平变化的检测来反应大脑皮层在不同实验状态下的激活情况,进而解释MCI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减退的神经学机制。由于f MRI的时空分辨率高、可重复性高、无创伤性、无放射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脑神经科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对神经、精神性等疾病的认识和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特别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等的关注,较之于传统的特定刺激或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被试者不需要完成特定的认知任务,在保持清醒的休息状态下进行磁共振扫描,完全放松,闭眼、平静呼吸、固定头部静止不动,避免做系统性的思维活动,非常适合临床上的研究和应用。目前rs-f MRI主要有反应功能分化的局部脑区活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低频振荡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 Ho)、反应功能整合的区域间相关性的主要有功能连接(FC)和有效连接(EC)及功能性脑网络等。功能影像学分析能弥补结构影像学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的主观性较强的不足具有相对客观的诊断价值,同时rs-f MRI技术的不同分析方法能为轻度认知功能诊断提供多维度的信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介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不同分析方法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并合成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并考察探针对AChE的成像检测性能。方法 经酯化、取代等多步有机反应合成探针,并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确认结构。考察探针与AChE发生响应后的荧光信噪比、灵敏度、特异性、酶动力学和双关子吸收截面积数值等指标;研究探针可否用于AChE抑制剂的体外筛选;利用单-双光子成像试验考察探针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对AChE活力变化的检测能力。结果 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确认了产物的结构。体外试验表明探针与AChE响应后的荧光信噪比为15倍,检测限达到0.23 U·mL–1,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优良的酶亲合能力,在波长820 nm有最优的双光子吸收;探针可用于AChE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探针通过单-双光子成像技术可对细胞和组织水平上的AChE活力变化进行成像检测,并且组织成像检测深度可达110 μm。结论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可用于AChE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有潜力成为可用于活体中检测AChE活力的双光子成像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