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 Ozagrel sodium)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奥扎格雷钠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奥扎格雷钠组肺血管扩张、炎性细胞聚集、线粒体水肿、内膜下基底膜水肿、内皮细胞肿胀等情况明显减轻;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MDA、XOD活力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肺组织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奥扎格雷钠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即将恢复血流灌注时,对照组自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分别在缺血前、缺血后2h、再灌注后1h、再灌注后3 h采集术侧股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再灌注后LDH、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骨骼肌组织湿/干重比值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实验组骨骼机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钠能够缓解组织水肿,保护缺血再灌注骨骼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s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腹腔注射。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数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凋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2.83±0.75)分,治疗组为(1.83±0.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明显减小脑缺血的梗死体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损害,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组和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组。采用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脑梗死面积,脑组织中IL-1,TNF-α的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严重,脑梗死面积大,脑组织中IL-1,TNF-α的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奥扎格雷组相比脑组织中IL-1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它指标无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减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中IL-1,TNF-α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IL-1,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吴玉杰  梁玉鑫  徐燕玲 《安徽医药》2013,34(8):1066-106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的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扎格雷组以及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和脑梗死面积以及脑组织中的IL-1和TNF-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面积和IL-1以及TNF-a含量均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奥扎格雷组和联合组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面积和IL-1以及TNF-a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而且联合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奥扎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2011年7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共收集408例患者,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共206例,对照组未用奥扎格雷钠,共202例,比较头晕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2.54±1.10)d,对照组为(4.35±1.2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878,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取健康、♂、SPF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60~290 g。随机分成4组(各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st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组(PCr组)、磷酸肌酸后适应+缺血后适应组(PCr+IPost组),均给予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处理。再灌注2 h后用比色法测量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心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Bcl-2蛋白表达;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IPost、PCr组血清CK、LDH、MPO、TNF-α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各项指标进一步降低;而IPost、PCr组心肌组织P-Akt、Bcl-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R组,PCr+IPost组较IPost、PCr组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结论磷酸肌酸后适应联合缺血后适应可以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共同激活PI-3K/Akt/Bcl-2信号通路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后,测定缺血侧脑组织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丹皮酚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较模型组下降,尤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结论丹皮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肠缺血 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作用,考察茶多酚对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探讨茶多酚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8只: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茶多酚预处理组(P1组):肠缺血前10 min给予茶多酚;茶多酚治疗组(P2组):肠再灌注前10 min给予茶多酚;假手术组:仅暴露SMA,不行肠I/R及茶多酚输注。茶多酚剂量为首剂10 mg·kg 1,然后以10 mg·kg 1·h 1持续输注。所有大鼠于再灌注2 h处死,检测血浆与肺组织MPO、TNF α含量,制作肺与空肠病理切片。结果肠I/R后大鼠血浆、肺组织MPO、TNF α表达明显增加。而茶多酚可以抑制上述改变,以P1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MPO、TNF α在肠I/R后肺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肠I/R早期应用茶多酚可明显减少血浆和肺组织MPO、TNF 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红景天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I/R)模型,在缺血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红景天苷5 mg·kg~(-1)进行保护。脑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用Zea-Longa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能缩小MCAO-I/R大鼠脑梗死面积(P<0.05),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P<0.05),提高脑内SOD的活性(P<0.05),降低MPO (P<0.01)和TNF-α水平(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以通过增加自由基的清除、降低白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左西孟旦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左西孟旦(Levo)的停搏液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L0、L0.03、L0.3、LG共4组,每组8只,在去极化停搏液STH-2中分别加入Levo0、0.03、0.3μmol/L以及Levo0.3μmol/L+格列苯脲10μmol/L。平衡灌注30min后分别用25℃的4种不同停搏液停搏,2h后重新灌注30min,观察对比各组停搏前后不同时间点心功能指标、再灌注末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的不同。结果:各组心功能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期各组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0.3组左心室舒张末压(LVDP)、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1或P<0.05),HR的恢复率明显高于L0组(P<0.01),L0.03组、LG组与L0组比较心率(HR)、+dp/dtmax的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dtmax恢复率在T2时点高于L0组(P<0.05或P<0.01)。再灌注末CK和LDH漏出量L0.3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论:Levo加入STH-2停搏液能够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长时程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加以改良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44只,体质量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质溶剂对照组(I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每组36只,各组各取6只在术后1、3、7、14、21和28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在术后1、7、14和28d每个时间点每组取6只进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测定,余每组6只于术后8和22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经长时程观察,IR组较S组mNSS评分明显增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大,水迷宫定位航行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组与IR组比较,mNSS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缩小,逃避潜伏期缩短;IR组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具有长时程脑保护作用,且此作用时效可维持28d,与丙泊酚脂质溶剂成分无关。  相似文献   

13.
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左侧肩隅、外关、髀关、足三里)、穴位对照组(左侧清灵渊、灵道、萁门、漏谷穴)、非穴位对照组(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郗门中点、五里与阴胞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三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颈总动脉30min的血浆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和TNF-α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30min,血浆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循经取穴电针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穴位对照组或非穴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可导致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降压、吸氧、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奥扎格雷钠针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扎格雷钠针治疗。采用Ess评分在治疗后3、7、14、30d各进行一次评价,同时采用Ba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7、14、30d的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athel指数也是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在对急性脑梗死中效果显著,两组有协同抗凝和抗血栓的作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麻醉后开胸取心脏,建立Langendorff大鼠体外心脏灌注模型.每组均灌注平衡20 min.对照组(CON)用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的K-H液持续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45 min.芬太尼预处理组(FPC1,FPC2):缺血前用含芬太尼20或40 μg&#8226;L-1的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K-H液灌注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45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1,RPC2):瑞芬太尼浓度及灌注方法同芬太尼组.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状动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后到再灌注后15 min内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做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平衡20 min末,各组LVEDP,LVSP以及LDH的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均P<0.01),LVSP及CF升高(均P<0.01),灌注后15 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均P<0.01),再灌注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均P<0.01),梗死面积较小(均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不明显;组内比较,高浓度处理组保护作用明显(P<0.05);组间比较瑞芬太尼组保护作用较好(P<0.05).结论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体外大鼠全心缺血 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保护作用更明显,二者对体外心肌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6.
段秀君 《中国药业》2010,19(18):21-23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观察EGC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含量、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EGCG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乳酸含量有所减少,Na+-K+-ATP酶活性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GC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有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康灵对Lewis肺癌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改善作用。方法:在小鼠腋后线第6肋间胸膜腔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液复制C57BL/6小鼠癌性恶病质模型,观察补康灵对恶病质小鼠的生存状况(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生存期)的影响;检测分析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IL-6)的水平变化。结果:补康灵能显著增加癌性恶病质小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抑制其体重下降(P<0.01或P<0.05),显著降低TNF-α、IL-1、IL-6水平(P<0.05)。结论:补康灵对Lewis肺癌小鼠的癌性恶病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芦丁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和芦丁组群(Rutin)。IRI组和Rutin组无损伤血管夹夹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0.5 h构建IRI模型,Sham组只做假手术处理。Rutin组群在缺血前0.5 h腹腔分别注射Rutin(20,40 mg·kg-1),Sham组和IR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 h后,收集各组大鼠心脏和血清。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巨噬细胞炎症因子1(MCP-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心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脏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心脏MCP-1,IL-6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组心脏病理改变明显增加,血清中CK-MB、LDH、MCP-1、IL-6、和TNF-α表达明显增加,心脏PI3K、p-AKT、mTOR、MDA、MCP-1、IL-6和TNF-α表达明显增加,而CAT、GPX与SOD活性明显减少。与IRI组相比,Rutin组心脏病理改变明显减少,血清中CK-MB、LDH、MCP-1、IL-6、和TNF-α表达明显减少,心脏PI3K、p-AKT、mTOR、MDA、MCP-1、IL-6和TNF-α表达明显减少,而CAT、GPX与SOD活性明显增加。此外,3组之间AKT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芦丁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左旋卡尼汀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制备成功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成3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CON组):K—H液灌注65min;左旋卡尼汀组(L—CAR组):离体心脏用K—H液平衡15min后,K—H液中加入5mmol/L左旋卡尼汀继续灌注20min.然后全心停灌20min,再用相同的液体复灌30min;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整个实验过程同L—CAR组.但灌注液中不含左旋卡尼汀。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腺苷酸的含量。结果:缺血前各组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末L—CAR组LDH含量明显低于MIRI组(P〈0.01),而心肌组织ATP、ADP、总腺苷酸水平及能荷则高于该组(P〈0.05,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