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形态结构,左心耳的功能改变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114例房颤组患者及54例对照组的左心耳开口面积(LAA-O)、左心耳长径(LAA-L)、左心房容积(LA-V)、左心耳容积(LAA-V)、左心耳血流速度(LAA-v)及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进一步将房颤组分为无自发显影组(NSEC组)、自发显影组(SEC组)及血栓组(TH组)3个亚组。并将各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房颤各亚组之间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开口面积、左心耳长径、左心房容积、左心耳容积均高于非房颤患者。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血流速度、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非房颤患者。房颤组组内各观察指标有以下变化:TH组左心耳容积、左心耳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大于NSEC组(P<0.05);3组间左心耳长径、左心耳射血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TH组及SEC组左心耳血流速度明显小于NSEC组(P<0.05)。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与左心耳的结构以及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耳局部收缩功能及其形态的改变。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对比测量并分析三组患者左心耳,及其顶部、中段和基底段的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并根据各部分体积计算排空分数和左心耳各部分体积占左心耳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的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患者的左心耳及其顶部、中段和基底段排空分数均偏低;三组左心耳顶部、中段和基底段排空分数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心耳各部分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占左心耳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之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和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耳的收缩功能及体积是弥漫性、整体性的改变,且左心耳的基本形态无较大改变,总的来说,左心耳不存在局部收缩功能和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经食道超声(TEE)诊断射频消融术前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6例房颤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采用经胸超声(TTE)与TEE检查,对比观察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检出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经TTE检查,左心房血栓检出率为8.7%(4/46),左心耳血栓为6.5%(3/46),假阳性1例,左心房自发显影(SEC)2例(4.3%);经TEE检查,左心房血栓检出率为19.6%(9/46),左心耳血栓为17.4%(8/46),左心房SEC 7例(15.2%),左心耳血栓SEC 5例(10.9%),TEE检出情况与TT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EE诊断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可显著提高检出率,TEE可作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检测中运用心脏磁共振(CM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心房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食道超声诊断,研究组采用CMR诊断,以上级医院病理分析作为检测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前...  相似文献   

5.
刘佳萍  张卫国 《河北医药》2023,(15):2320-2323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测量左心耳形态结构对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定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接诊的100例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分别给予多层螺旋CT、经胸超声(TTE)检查,将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TTE诊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多层螺旋CT、TTE与RT-3D-TEE的一致性。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中心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比较左心耳血栓与健康人左心耳以及左心房参数CT测量值。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8.00%)、灵敏度(98.90%)、特异度(88.89%)均高于TTE(80.00%、86.81%、11.11%),Kappa检验多层螺旋CT与RT-3D-TEE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73),TTE与RT-3D-TEE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35)(P<0.05)。左心耳血栓者LAEF、LAEV均低于健康者,左心耳血栓者LAVmax、LAVmin、左心耳长径、短径均高于健康者(P<0.05)。左心耳血栓者L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系统表达水平改变及其与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患者1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lpain及其抑制剂calpasta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和右心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0.001),房颤组和对照组心房肌calpainⅠ、calpainⅡ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组calpastatin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calpainⅠ、calpain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lpainⅠ、calpainⅡ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67,r=0.55,P<0.05),calpastatin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负相关(r=-0.73,P<0.05)。结论房颤所引起calpain系统的蛋白表达改变,使calpain/calpastatin系统相互间作用失衡,造成多种蛋白被降解可能是心房重构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即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该病呈上升趋势~([1])。近半数的瓣膜性房颤患者,其血栓来自于左心房,而绝大多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来自左心耳~([2])。常规多通过华法林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但该法存在一些弊端,如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并存在高出血风险等。近年来,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同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发生心脏压塞1例,通过医护积极处置,患者转危为安。术后2个月复查,11例患者封堵效果良好。结论:做好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天津医药》2000,28(3):145
持续房颤与双侧心房增大有关。左房增大是有效地转复为窦性心律之后复发房颤的有力预兆,并且可以明显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由于房颤患者的血栓最常位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在临床上有特殊的意义。左心耳的血栓与血栓栓塞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持续性房颤可以引起心脏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左心耳内部血流改变以及自发声学显影(SEC)的发生。SEC是非正常血流状态所导致的声学显影,是血栓形成前血流改变的声学表现,而这些改变与左心耳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05月—2012年06月来门诊及住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40例,男96例,女4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30岁以上人群中心房颤动(AF)患病率为0.77%,并随年龄而增加[1]。射频消融术是治疗AF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前必须排除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以避免体、肺循环栓塞[2]。本文通过经胸超声(TTE)及经食管超声(TEE)对非瓣膜性AF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对比分析来探讨TEE诊断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各项超声参数以及有无左心房自发性显影(LASEC)房颤患者的各项超声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左心房前后径及左右径大于对照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血流最大排空速度(Lev)、...  相似文献   

13.
1名58岁女患者因“阵发性胸闷、心悸伴头晕1周”入院。住院期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确诊左心耳畸形伴左心耳血栓形成,罕见的是,该患者为窦性心律,且无任何致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基础病史(如瓣膜病、房颤等)。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93-294
目的:分析彩超评价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就诊的老年性心力衰竭60例,其中舒张性心力衰竭27例为观察一组,收缩性心力衰竭33例为观察二组;选取同时段健康检查且无心力衰竭的35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使用彩超检查心脏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左心室的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明显低于观察一组,E/A明显高于观察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高于观察二组,左心房内径明显低于观察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室的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房内径明显低于观察二组,E/A、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观察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评价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左心耳功能与血栓形成关系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心耳功能在左房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多项指标及有无血栓。分析比较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功能特征。结果:血栓组的LAA-EF、LAA-PEV、LASEC与无血栓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LAA-EF功能减弱及血流速度减慢是RAF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左房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心耳功能在左房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多项指标及有无血栓 ,分析比较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功能特征。结果 :血栓组的LAA -EF、LAA—PEV、LASEC与无血栓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LAA—EF功能减弱及血流速度减慢是RAF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左房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胺碘酮药物对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选择随机分组的方法展开研究;对照组:普罗帕酮;观察组:胺碘酮;对比合并症疗效评价结果以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结果在合并症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合并症表现等加以了解后,选择胺碘酮药物加以治疗,可以将合并症患者心功能有效改善,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最终获得显著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疗效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可引起血栓栓塞,甚至脑卒中.大多数房颤患者血栓主要形成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LAAO)通过对左心耳进行介入封堵,以替代长期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栓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众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LAAO后抗栓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LAAO后抗栓治疗策略主要有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双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左心腔内径的增大是心血管疾病和心房颤动的重要危险因子,左心腔内径的大小与高血压患病时间的相关性有待论证。方法:选择本社区高血压人群2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为1605例.男-性671例,女性934例,符合非高血压组标准的人群为432例,男性85例,女性347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腔内径来调研比较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差异,高血压伴有房颤、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抗高血压治疗时间与左心腔内径变化的关系。结果:我们的基线调研显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包括左心房与左心室)较非高血压者增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5.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2.8%),P〈O.05。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增大,其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增加,社区干预高血压可降低左心腔内径的扩大和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入某院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组,其中52例为持续性房颤组,52例为阵发性房颤组,52例高血压无合并房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动态心电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持续性房颤组中LAD、LVEF、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而阵发性房颤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房颤患者会出现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趋势,表明左心房内径变化对心房颤动产生影响,且左心房内径变化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