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川芎嗪衍生物阿魏酸川芎醇酯(TMPF)对H2O2引起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观察TMPF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TMPF对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能提高损伤细胞NO的分泌量.结论 TMPF可有效保护H2O2引起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维持或恢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药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ECV304,建立氧化损伤的细胞模型,然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损伤组以及高、中、低浓度蚤休皂苷预处理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RT-PCR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mRNA表达的水平;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实验组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氧化损伤后细胞吸光度(OD)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药物预处理后OD值增加,高浓度蚤休皂苷组的OD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ICAM-1、VCAM-1 mKNA的表达水平与损伤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损伤组中与内参照的灰度值之比最大,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ICAM-1、VCAM-I的结果显示,损伤组中表达ICAM-1、VCAM一1的阳性细胞数均最多,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蚤休皂苷可以保护H2O2造成的HUVEC的氧化损伤,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性损伤,达到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E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VC、VE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C、VE孵育24h,H2O2诱导损伤,再培养4h后,终止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活力、蛋白质及MDA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及VC、VE各剂量组细胞活力、蛋白质含量均高于H2O2损伤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损伤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VC、V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C、VE可以减轻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表达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将内皮细胞ECV304分为对照组、H2O2组、转染PCI空载体组、转染PCI空载体+ H2O2组、转染PCI-CRESAP组和转染PCI-CREB+H2O2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转染CREB+ H2O2组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明显高于H2O2组(P<0.05),而转染CREB+ H2O2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H2O2组(P<0.05). 结论 过表达CREB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东北鹤虱提取物LEGPS-Ⅱ对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培养腹腔巨噬细胞(MФ),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H2O2氧化损伤组;3个浓度的LEGPS-Ⅱ(30、60、120μmol/L)保护组。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H2O2处理过的氧化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NO的含量、iNOS的活力明显升高(P<0.01),T-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H2O2损伤组相比,给LEGPS-Ⅱ各组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iNOS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T-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东北鹤虱提取物LEGPS-Ⅱ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而在不同阶段保护经H2O2损伤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高糖(HG)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检测高糖作用不同时间点时及不同浓度AS-Ⅳ干预后HMCs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S-Ⅳ干预高糖环境下HMCs 48 h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及其蛋白表达;采用过氧化氢(H2O2)、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S-Ⅳ干预高糖环境下HMCs 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H2O2、T-SOD、GSH-Px、MDA含量变化.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NG)组比较,高糖环境下HMCs呈过度增殖趋势(P<0.05),不同浓度AS-Ⅳ干预48 h后,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抑制了高糖环境下HMCs过度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qPCR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增加了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P<0.01),减少了iNOS与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P<0.05).各试剂盒测试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各用药组明显地降低了HMCs上清液中H2O2、MDA的含量(P<0.05),增加了HMCs上清液中T-SOD、GSH-Px的含量(P<0.01).结论 AS-Ⅳ能够明显地抑制HG环境下HMCs过度增殖.对HG环境下HMCs损伤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通路并上调Nrf2、HO-1 mRNA及其蛋白其表达,下调iNOS、I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HMCs上清液中T-SOD、GSH-Px的含量,降低HMCs上清液中H2O2、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氧化损伤组(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VitC对照组(VC+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原花青素5μmol/L、25μmol/L、50μmol/L浓度组(procyanidin-L+H2O2组、procyanidin-M+H2O2组、procyanidin-H+H2O2组)。将750μmol/LH2O2作用于加入VitC及不同浓度原花青素预培养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18h,以细胞毒四唑盐(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原花青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2O2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降低MDA、LDH量,增加培养液中NO2-/NO3-含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保护和修复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芸香苷(Ru)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体上皮细胞(HLEC)氧化损伤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Ru(0、25、50、100μmol/L)预处理HLEC 1 h,再加入200μmol/L H2O2,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200μmol/L H2O2组HLEC增殖能力及SOD、GSH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MDA和A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Ru预处理组与H2O2组相比,细胞生存率、抗氧化水平明显提高,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Ru通过提高细胞增殖能力保护H2O2引起HLEC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MY(5μg·mL-1,20μg·mL-1,80μg·mL-1)预处理保护HUVECs 12 h,再用0.5 mmol·L-1 H2O2干预1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Hoechst33258进行细胞核染色;并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活性氧(ROS)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结果:DMY能明显提高H2O2(0.5 mmol·L-1)损伤后HUVECs存活率(P<0.05),增加上清液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细胞内ROS表达,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其中DMY 5μg·mL-1时效果最明显。结论:DMY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内钙离子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浓度以DMY 5μg·mL-1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过氧化氢(H2O2)致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损伤HMEC,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CAM-1及P-selectin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H2O2刺激HMEC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收缩,间隙变大;LDH释放明显增加(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用阿托伐他汀钙预处理后,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减轻,LDH释放降低(P<0.01),细胞活力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H2O2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褪黑素对抑制过氧化氢诱导大鼠白内障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白内障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取出发育正常的Wistar大鼠晶状体,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过氧化氢(H2O2)处理组,C组为在B组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MLT,使MLT终浓度分别为10(C1组)、30(C2组)、50(C3组)、100(C4组)、200(C5组)μmol/L。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各组晶状体的混浊程度,采用Image Pro Plus(IPP)6.0软件分析晶状体下黑色条带的平均光密度值;酶标仪测定各组晶状体组织的蛋白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  裂隙灯下观察可见,各组晶状体混浊程度不同,C组晶状体平均光密度值高于B组(P<0.05),即C组晶状体透明性高于B组。C组晶状体组织中的GSH、T AOC、SOD及CAT含量高于B组(P<0.05),而MDA含量低于B组(P<0.05)。结论  褪黑素可提高氧化损伤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抑制体外过氧化氢诱导大鼠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H2O2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H2O2处理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模型.不同终度的Res预作用THP-1源性巨噬细胞组1 h后加入300 μmol/L H2O2作用24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H2O2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Res预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300 μmol/L H2O2)(P<0.05),且以40 μmol/L Res作用效果最佳.40~100 μmol/L Res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MDA的含量明显减少,SOD的活力升高(P<0.05).结论 Res可减轻H2O2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杜霄  许超  涂彧  周菊英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9):3716-3723
背景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放疗所致的正常器官的辐射损伤难以避免,精胺是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一种多胺类物质,研究证明外源性精胺具有一定的活性氧清除剂作用,而心脏作为常见的辐射损伤器官,外源性精胺对辐射损伤的心肌细胞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精胺对辐射所致氧化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加入精胺,分为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空白对照组为加等量不含药物的培养液,采用CCK8溶液计算各组细胞培养12、24、48 h的存活率。根据前期筛选结果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DMEM培养基)、单纯辐射组(单纯X线照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各组用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X线照射后继续培养0、12、24、48 h,计算细胞凋亡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拍摄各组细胞照射后状态,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SOD活性。结果 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24 h细胞存活率高于12、48 h(P<0.05)。处理时间12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及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24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低于200 μmol/L组,高于400 μmol/L组(P<0.05);200 μmol/L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48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及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低于200 μmol/L组,高于400 μmol/L组(P<0.05);2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0 h: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纯辐射组(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低于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P<0.05)。处理时间为12、24、48 h细胞凋亡情况同处理时间为0 h。空白对照组0 h细胞凋亡率低于12、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24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 h(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0 h、12 h和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 h(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单纯辐射组0 h细胞凋亡率低于12、24、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24、48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比48 h低(P<0.05)。处理时间为12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高,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MDA水平低(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处理时间为24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MDA水平高(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处理时间为48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给予X线照射24 h后,空白对照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呈长梭形,细胞核形态完整,染色均匀;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的H9c2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细胞形态变圆、细胞核碎裂、染色不均匀等,其中200 μmol/L精胺组的细胞形态最接近空白对照组细胞,变化程度较轻。结论 精胺对辐射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与浓度及时间有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精胺的保护能力更强,各浓度精胺处理24 h时的细胞保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2(thioredoin-2,Trx-2)是否参与白内障的发病过程及其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志愿者(因外伤行透明晶状体取出术患者)10例和行超声乳化白内 障手术患者(年龄大于60岁)30例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志 愿者和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rx-2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SRA01/04细胞,根据不同处理分为空白对照 组、20 μmol/L H2O2组、50 μmol/L H2O2组、100 μmol/L H2O2组、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空pCMV6质粒并用100 μmol/L H2O2处理)和过表达Trx-2组(转染pCMV6-Trx-2过表达质粒并用100 μmol/L H2O2处理)。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 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采用 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Trx-2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 血病-2蛋白(B-cell lymphoma 2 protein,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 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志愿者相比,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 细胞中Trx-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 50,100 μmol/L H2O2组Trx-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 H2O2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细胞内SOD和CAT 活性降低、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Trx-2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与 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Trx-2组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SOD和CAT活性增加、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 低,Trx-2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Trx-2参与白内障发病中上皮细胞的凋 亡,过表达Trx-2能够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拮抗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分为高糖组、银杏叶保护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甘露醇组)和正常细胞组,在35 mmol•L-1高糖条件下培养ECV304细胞24 h后,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检测细胞产生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水平,同时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制作扫描电镜图片,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结果:高糖组细胞产生•OH、O-2和MDA水平高于银杏叶保护组(P<0.05),SOD活性低于银杏叶保护组(P<0.05)。甘露醇组细胞产生•OH、O-2、MDA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电镜下可见银杏叶保护组线粒体形态完好,线粒体内嵴清晰可见;高糖组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内嵴消失,坏死细胞增多。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高糖导致的ECV304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导致的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建立 OGD/R损伤细胞模型。于OGD/R前加入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 μmol/L)EGCG,再灌注后,测定细胞活 力、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HO-1 mRNA,HO-1蛋白及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R导致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升 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HO-1 mRNA,HO-1蛋白及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增多(P<0.01)。EGCG能明显促进OGD/R 神经元存活,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上调HO-1 mRNA,HO-1蛋白及细胞核Nrf2蛋白表 达水平(P<0.01)。结论:EGCG能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神 经元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 ) 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 0.1%二甲基亚枫(DMSO)溶剂组、H2O2损伤组 (0.2 mmol•L-1)、阳性药黄芪注射液及 ASⅣ小、中、大(3 、10及30 mg•L-1)剂量组。药物预先处理心肌细胞30 min 后,加入H2O2损伤心肌细胞24 h,观察ASⅣ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力以及测量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H2O2 损伤组心肌细胞部分皱缩,细胞核暗淡,伪足消失;ASⅣ各剂量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细胞核折光性较H2O2 损伤组好,伪足略变细; ASⅣ各剂量组细胞存活力均高于H2O2 损伤组(P<0.05 或 P<0.01); ASⅣ10及30 mg•L-1剂量组LDH、MDA含量低于H2O2损伤组(P<0.05 或 P<0.01),SOD、 NO含量高于H2O2损伤组 (P<0.05 或 P<0.01)。 结论:ASⅣ可对抗H2O2 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诱导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冲绳巴布蛇毒蛋白-1(OHAP-1)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5.0和10.0 mg•L-1 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2.5、5.0和10.0 mg•L-1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率(49.77%、67.65%和76.42%)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OHAP-1剂量的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bax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bcl-2/bax亦逐渐减小。2.5、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5.0、2.5 mg•L-1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OHAP-1通过氧化应激使bcl-2/bax 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 mg/L)处理,正常糖培养及不含糖的BSA处理的细胞作为相应对照组,在高糖或AGEs处理的同时采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和80 μmol/L)进行干预,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M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G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单宁酸处理组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GSH-Px、SOD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GMC培养上清中8-OHd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40 和80 μmol/L单宁酸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单宁酸组MCP-1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单宁酸可保护GMC免受氧化及炎症介质的损伤,从而延缓和改善DN的肾小球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