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脑转移4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400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最高(41.3%)。单发脑转移121例(30.2%),多发脑转移279例(69.8%)。脑转移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运动感觉障碍及意识障碍。肺部原发灶未治疗组平均3.1个月出现脑转移,治疗组平均7.4个月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或r—刀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2年生存率较高。结论 肺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要重视肺癌脑转移的不典型起病方式,肺部原发灶的治疗可以延缓脑转移的出现,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或脑r—刀辅以化疗放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177-180
目的分析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包括首诊科室、发病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以及误诊原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我院37例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以颅内症状先发,首诊于非肿瘤专科;病理证实以肺腺癌易发生脑先行转移,其次为小细胞癌、鳞癌;颅内转移灶以幕上转移多见,以额叶多见,其次为顶叶、颞叶、枕叶,幕下转移以小脑转移多见,其中颅内转移瘤以多发转移灶常见。结论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临床发病隐匿,以颅内症状先发,易出现误诊或漏诊,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全面掌握患者临床资料,更好提高对该类患者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周静敏  马淑萍 《天津医药》2005,33(6):386-387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部位且早期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远隔部位转移。脑是最常见的转移器官,部分患者以脑部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治疗中NSCLC常用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因较少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不能达到治疗肺部原发灶并兼顾脑转移瘤的目的。有些患者虽经放疗缓解症状,复发时又不宜重复进行放疗。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尝试采用了西艾克 丝裂霉素 顺铂(MVP)方案联合替尼泊甙(鬼臼噻吩苷、VM-26)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08例进行治疗,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放疗和吉西他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情况和生存率。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胸部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神经症状均获得缓解。肺切除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9例先行肺手术的无神经症状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颅内高压症状,经甘露醇、激素治疗等治疗症状控制,于术后第9天施行脑部手术,此外出现心房颤动4例,延期肺漏气2例。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83(24.7±6.7)个月。随访复发46例(42.6%),其中累及肺15例,累及脑31例。6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CT发现脑肿瘤复发而接受γ刀治疗。淋巴结转移广泛的患者生存率明显较低。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积极进行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放疗和吉西他滨、替莫唑胺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先行脑部手术患者并发症少,对N0患者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肺癌具有较高的脑转移率,有选择的肺癌尸检结果表明: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的脑转移率高达23%[1],肺癌脑转移患者多为晚期患者,病情一般较重,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了单纯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姑息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45~65岁,所有肺内原发病灶均经病理诊断,其中鳞癌3例,腺癌8例,小细胞肺癌5例。14例有神经精神症状,多为头疼、头晕、呕吐。肢体活动受限4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头颅增强CT检查,…  相似文献   

6.
肺癌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及时准确地发现脑转移瘤对临床治疗计划拟定和判断预后很重要。本文着重讨论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 材料与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经CT扫描确诊为肺癌脑转移瘤40例病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40~76岁,平均56岁。肺部原发肿瘤均经临床、X线检查、手术及病理确诊。26例病理检查证实,6例手术证实,8例经细胞学证实。26例作了组织学分型:肺腺癌16例,  相似文献   

7.
赵隽  韩宇  李全福  金高娃 《肿瘤药学》2021,11(6):779-78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期短,治疗方法有限。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高效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 T790M耐药突变,同时对EGFR突变的NSCLC软脑膜转移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本文报道1例奥希替尼加量至160 mg·d-1治疗EGFR突变肺腺癌脑膜转移,为临床治疗NSCLC难治性软脑膜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脑转移是肺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整个病程中,约40%~60%的患者最终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的预后很差,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仅1~2个月,而接受标准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的中位生存也仅4~6个月[1]。影响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很多,如年龄、KPS评分、脑转移个数、原发灶是否控制、中枢外是否转移。近年来,越来越多患者的全身炎性状态也可能是恶性肿瘤包括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是反映患者炎性状态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有关NLR与肺腺癌脑转移的预后相关性研究仍鲜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性分析286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类型,发病原因包括长期吸烟、职业因素、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接触电离辐射、遗传等;肺癌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难以发现,早期诊断率低下。而肺癌早期筛查措施可帮助患者在疾病可治愈阶段时及时发现,针对性提供后续治疗,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而实施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前提条件即为确定肺癌高危人群,此外选择合理筛查手段也对筛查结果存在影响。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螺旋CT检查等。  相似文献   

10.
余早勤  刘东  周曼玲 《中国药师》2014,(9):1549-1551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从脑转移瘤治疗、化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及患者教育等多方面开展全程化药学监护。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患者脑转移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该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不仅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发挥专业优势,还可为医护人员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的晚期常有脑转移。近3年来,我们有选择性地对9例肺癌转移患者先后施行了脑转移灶的X-刀治疗和肺癌的切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01~1998-06,我院共收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54例,其中并发脑转移者12例,发生率为22.2%,对其中9例先后施行了脑转移灶的X-刀治疗和肺癌切除,全组患者未发生麻醉意外,亦无手术死亡。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0~63岁。8例脑转移灶位于幕上,1例位于小脑。转移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3例。肺癌周边型6例,中央型3例。有颅内高压症状者7例,无颅内高压症状者2例。 1.2 治疗全组患者均先行脑转移灶的X-刀治疗,2~3周后作肺癌切除。肺楔形切除6例,肺叶切除3例。切除肺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肺腺癌5例、鳞癌3例,腺鳞癌1例。术后均获随访。  相似文献   

12.
肺腺癌脑转移病例临床较为多见,但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我院2011年12月底至2012年10月收治一例女性肺腺癌脑转移病例,经过科学诊治、悉心护理以及出院后护理追踪指导,目前仍然存活。根据该病例的诊治经过和临床护理及后期护理指导,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本文就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护理指导等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病例的诊疗、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本科收治的脑膜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本科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脑膜转移瘤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影像学诊断者13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查到肿瘤细胞7例,20例选择单用或联合全脑放疗、鞘内化疗和全身化疗等治疗,2例行手术分流。确诊后生存期为4周~1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脑膜转移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MRI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治疗方法有全脑放疗、鞘内化疗和全身化疗等,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年肺癌临床误诊原因、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2月年收治青年肺癌患者115例。本研究患者中56例曾误诊。手术治疗42例,68例因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而选择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2例服中药治疗,3例未做任何治疗。结果手术治疗42例中无一例死亡,治疗过程中有12例出现转移,其中肺转移1例,肝转移2例,脑转移6例,脊椎转移3例;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2%、37.3%和11.3%。结论青年肺癌误诊率高,病理分型以小细胞肺癌和腺癌多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但综合治疗近期效果良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的64.52%,...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可反映患者肺内各部血流分布、肺血管出现狭窄或栓塞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正确指导.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106例肺癌患者行肺灌注SPECT,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肺灌注SPECT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的6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脑转移的肺癌以腺癌居多,其次为小细胞肺癌。主要为Ⅲ期、Ⅳ期及广泛期患者。3例行姑息性对症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2个月。手术+全脑放疗+化疗组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全脑放疗+化疗组46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三维立体定向放疗+化疗组1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脑干转移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采用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如有条件手术者,手术后再行放化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病例的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2例经临床、影像学或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例全脑放疗,8例全脑放疗加全身化疗,1例放弃治疗。结果3例单纯放疗者中1例PR,2例SD,中位生存4.2个月;8例全脑放疗加全身化疗者中4例PR,3例SD,1例PD,中位生存6.1个月;1例放弃治疗者存活1个月。结论MRI结合CSF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该病诊断,放疗加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9.
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X线检查对其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普通X线照相和斜位断层检查在发现肺癌及确定其大小、部位、分型、肺门和纵隔转移等方面可提供可靠的信息,而CT因其横断面分层扫描、密度分辨率高等特性,在发现肺癌的肺门和纵隔转移、肺癌分期和其鉴别诊断等方面能提供普通X线检查无法得到的信息,这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很重要,因此对  相似文献   

20.
满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90-2491
肿瘤患者约30%发生脑转移.临床上以肺癌脑转移为多见,其次是乳腺、结肠及直肠、肝脏、胰腺等恶性肿瘤[1].脑转移患者预后很差,未经治疗的脑转移中位生存期1~2个月,经过治疗的中位生存也仅4~6个月[2].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以姑息治疗为主,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全脑放疗.全脑放疗可改善患者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适当提高生存期,其治疗有效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