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 文题导读 - 7832 人工髋关节摩擦界面的选择 7833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机制及治疗 7834 骨质疏松患者的髋关节置换假体 7835 髋部骨折的手术修复及围手术期处理 7837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选择:远端稳定生物型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7838 高龄转子间骨折的修复 7839 股骨近段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效果分析:关节置换还是内固定 7841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7842 膝关节损伤的修复与置换 784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分期治疗 7845 膝关节置换后的疼痛管理 7846 膝关节置换中的3D打印技术 7847 胫骨平台骨折与全膝关节置换 7848 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外科治疗:内固定还是肩关节置换? 7850 中西医结合补肾活血法对关节损伤置换与修复的思考 7851 非骨水泥型全涂层短柄假体的设计特征与临床应用 7853 骨关节肿瘤型假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7855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 7856 3D打印模块与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7857 关节软骨的玻璃化冷冻与保存 7859 骨关节结核:骨病灶药物分布特点及缓释材料 7860 骨缺损仿生支架的研究与思考 7861 制备组织工程支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7862 生物反应器内工程化软骨的三维动态构建 7864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基质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7867 股骨头缺损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7869 计算生物力学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7870 骨外固定技术在下肢关节外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头坏死早期多采用植骨类保髋手术治疗,其中自体骨与异体骨是常用的植骨材料,但自体骨移植创伤性大且供骨来源有限,异体骨虽来源丰富,但存在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吸收风险。近年来,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经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检验,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新的选择。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3-2023年的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biological scaffolds,cytokines,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bone graft,hip preservation”,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支架,细胞因子,股骨头坏死,植骨,保髋”,选择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共纳入55篇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随着生物技术与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骨组织工程技...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组织工程技术: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细胞与生物材料的结合及植入物与体内微环境的整合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4大要素,其中细胞和生物材料组成的复合体是研究核心。理想的生物支架复合体应接近机体自身组织生物学特性,其通过有效的生物力学效应为骨缺损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结合细胞因子作用促进毛细血管修复与再生及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等,从而完成新生骨的再生。 中日友好分型:是中日友好医院骨科李子荣教授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分型。该分型根据MRI或CT冠状面图像的正中层面,依股骨头坏死灶占据三柱结构的部位分为:内侧型(M型,内侧柱)、中央型(C型,内侧柱和中央柱)、外侧型(L型,外侧柱或全部三柱)。根据坏死灶占据外侧柱的情况L型又分为:L1型(外侧柱部分存留)、L2型(坏死灶占据外侧柱但中央柱及内侧柱完整)和L3型(全股骨头坏死)3个亚型。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病,早期采用保头术式,其中尤以植骨类手术为代表,自体骨与异体骨为常用的植骨材料,但自体骨移植创伤性大且供骨来源有限,异体骨虽来源丰富,但存在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吸收风险。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又进入了新的模式。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至2019年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英文以“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esenchymal stem cells,biomaterials,growth factor,bone grafting,hip preserving”为关键词,中文以“股骨头坏死,组织工程技术,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材料,生长因子,植骨,保髋”为关键词,选择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文献,排除Meta分析类和重复研究文章,共纳入53篇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随着细胞学与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已取得较大进展,包括基因修饰的不同种类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坏死、3D打印及纳米技术应用于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等。理想的生物支架复合体应接近机体自身组织生物学特性,其通过有效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坏死区提供支撑,从而降低坏死区压力,结合细胞因子作用促进毛细血管修复与再生及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等,完成坏死区新生骨的再生。但目前这些研究大多数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随着纳米技术、临床医学及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性能完全的人工制造仿生替代植骨材料将有望诞生,给保髋患者带来福音。 ORCID: 0000-0001-5162-695X(沈计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单独使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易造成股骨头凹陷和内部显微结构的崩溃,因而需要自体骨等材料进行填充支撑,而骨髓干细胞移植能使股骨头塌陷的发生率降低。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四科住院的33例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髓腔内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 结果与结论: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髓腔内治疗股骨头坏死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增加,疼痛消失,能从事各种劳动;X射线片或CT检查显示股骨头正常30髋,占79%;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基本正常或者轻微跛行15髋,占40%;行走间距延长35髋,占92%;髋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好转24髋,占63%。提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局部血供,促进坏死骨质吸收和骨质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单个细胞呈纺锤状或者梭形,整体呈菊花状或同心圆状排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特性,使其在股骨头再生领域脱颖而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同时抑制其成脂分化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 背景:股骨头坏死为骨科常见的致残性进展性疾病,其病情发展难以逆转,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方法:以“BMSCs,ONFH”为关键词检索PubMed英文数据库,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股骨头坏死”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1年1月至2019年4月,排除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文章,纳入符合标准的42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潜在修复股骨头,不仅提供修复前体细胞,还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启动股骨头内细胞愈合过程。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ORCID: 0000-0001-8205-0279(王田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临床上采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人工骨组织材料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取得了一定进展。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及运用其复合不同人工骨组织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3至2013年PubMed数据库、FMJS数据库,2005至2013年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CBM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rtificial bone,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工骨,股骨头坏死"。结果与结论: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复合天然人工骨、珊瑚人工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钙-磷生物陶瓷人工骨及硫酸钙人工骨等治疗股骨头坏死,可降低坏死股骨头内压力,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修复并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等,最终起到延缓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由于个体差异、取材部位、体外培养技术等不同,种子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性;目前人工骨组织材料还处于探索研发阶段,运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工骨组织材料治疗股骨头坏死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其远期疗效缺乏随访观察统计,并且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标准、手术认知度等缺乏统一量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背景:虽然髓芯减压植骨能促进骨坏死区的重建,但单纯髓芯减压植骨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彻底解决股骨头的重建问题。目的:探讨关节镜下Ⅱ期股骨头坏死实施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9例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实施常规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和关节镜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疗。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屈髋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入组的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4个月的随访。经末次随访,观察组的屈髋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手术材料排斥所导致的失败病例。表明对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结合钛棒支撑治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Crowe 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 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 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 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3D打印导航模板:即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虚拟导航相结合的技术,依据CT或者MRI成像的三维模型,结合快速成型的3D打印技术将虚拟三维导航模板打印成实体用于设计手术方案或引导术中操作。髓芯减压植骨:股骨头坏死非塌陷期常用的保髋术式之一,通过钻孔降低股骨头内的高压,改善静脉回流,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同时通过减压通道对股骨头内坏死区域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分散股骨头局部应力集中,避免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术式,但是存在定位不准确,坏死骨清除不彻底或过多的风险。 目的:观察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80例(96髋)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3D组40例(48髋)行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髓芯减压植骨;对照组40例(48髋)行传统髓芯减压植骨,即未使用导航模板。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观察术后第3,6,12,24个月X射线片复查结果,评估股骨头存活率、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结论:①3D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由(132.57±14.86) min缩短至(82.63±10.31) min,术中透视次数由(16.80±2.15)次降低至(4.93±1.36)次,失血量由(143.23±17.98)mL降低至(75.64±16.23)mL,3D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失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5);②术后24个月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3D组仅2例股骨头发生塌陷,但髋关节功能尚可,未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存活率为96%;对照组中有9例股骨头发生塌陷,其中4例因髋关节活动受限行人工全髋置换,股骨头存活率为81%;3D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24);③与对照组比较,3D组在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方面均有所改善(P < 0.05);④提示将3D 打印导航模板应用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提高术中定位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ORCID: 0000-0001-8758-1626(陈冬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细胞界面,拥有三维孔洞网络结构,在植入人体后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纳入6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4-51岁,均分为2组治疗,观察组进行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照组进行钽棒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 d疼痛情况,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 d,两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治疗后3,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与修复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表明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如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股骨头塌陷的软骨,是塌陷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辅助及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自体回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根据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国际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4例,均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实施髓芯减压术,同时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坏死病灶清除,其中53例在此基础上二期植入体外分离培养的1×109 L-1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 mL。 结果与结论: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及磁共振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股骨头坏死体积均明显减小,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 < 0.05);其中给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植的患者改善更明显(P < 0.05),其临床成功率和影像学成功率分别达92%和90%,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计算机导航辅助及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回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效果优于单纯髓芯减压。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至2012年相关文献,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细胞标记及体内示踪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有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常用的细胞标记及示踪法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抗原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和MRI对比增强剂标记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髓芯钻孔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虽然近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的重点。但对于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自体骨髓移植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抽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体外扩增和表型鉴定。 方法:取成年大耳白兔10只,对照组2只不给任何药物;模型组8只每周2次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8 mg/kg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经过大量激素作用后,MR灌注成像及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组造模成功。模型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 h内仅有少量细胞贴壁,12 d左右细胞铺满瓶底的85%-90%,传代培养生长良好;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S型,第4-7天处于高速增殖期,与对照组生长曲线相近;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呈阴性,CD29,CD44 表达呈阳性,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较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可用于干细胞标记及进一步自体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等长骨节段性缺损修复方法虽已在临床上应用,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 目的:就目前骨缺损的治疗加以回顾总结,并对长骨大段性缺损的修复方式作展望性分析。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2000-01/2010-12有关长骨大段性缺损修复的文章。英文关键词为“bone defect, bone tissue engineering,artificial bone,bone transplantation,therapy”,中文关键词为“骨缺损,骨组织工程,人工骨,骨移植,治疗”。排除标准陈旧性文章及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保留33篇文献进行文献证据提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治疗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延长、人工骨替代移植等,以组织工程人工骨的研究、利用为热点和主要发展方向,但以基础性研究和动物实验为多,少见于临床应用。组织工程人工骨在应用于临床长骨缺损治疗之前,尚存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但仍为最有开发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鼠脊髓损伤、脑肿瘤、心肌梗死等的报道,将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也已有报道,但尚未有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动物骨坏死的研究报道。 目的:观察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示踪转染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 方法: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质粒与携带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制作兔股骨头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对照组骨缺损未进行填充;实验组骨缺损填充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示踪转染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治疗4周和8周时股骨头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治疗4周时即有明显的成骨反应和新骨形成,8周时基本修复股骨头的骨缺损区;对照组治疗4周时骨缺损为纤维结缔组织填充,8周时股骨头缺损周边骨质硬化,骨缺损处充填纤维结缔组织,股骨头骨小梁紊乱。结果显示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示踪转染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有较强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以成功的修复股骨头缺损性坏死。  相似文献   

16.
背景:由显微外科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植骨为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的:通过回顾及分析对于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从不同层面对大转子骨瓣移植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方法:以“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greater trochanter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2年1月至2011年10月);以“股骨头坏死、大转子骨瓣”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10月)。选择以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共46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关于目前较常用的病灶清除+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打压植骨+游离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报道甚少,此术式结合了皮质骨的生物力学优势,同时又有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加松质骨粒提供良好的血供环境,能很好的解决血供与力学重建的平衡性,达到股骨头的生理重建。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应用于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疾病及脊髓损伤,乃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关节病及脊髓损伤应用的现状。 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2/2011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病及脊髓损伤的文献,检索词为“干细胞(stem cell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骨细胞(osteocyte or bone cell);软骨细胞(chondrocyte);软骨缺损(cartilage defect);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病及脊髓损伤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科疾病成为可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并保持干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因其在一定条件下在体内外可分化为骨、软骨,加之细胞本身的特性,已经被应用于治疗如骨缺损、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一些骨科常见病。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使其在除组织工程外,创伤修复、细胞替代治疗、支持造血、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也相当广阔。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Lithium chloride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necrotic region afte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hich has become an issue of concer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lithium 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rabbit femoral head necrosis. METHODS: Passage 2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1-week-old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cultured in 0, 5, 10, 20, 40 mmol/L lithium chloride. Forty-eight healthy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selected to make femoral head necrosis models in the right femoral head using liquid nitrogen freezing method and then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model group with no implantation; lithium chloride group given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at 3 days after model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given gelatin sponge implantation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injection into the femoral head after modeling; combined group give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injection and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45.2 mg/kg) was given daily beginning at the postoperative 3rd day, and the treatment duration was 4 week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Lithium chloride at 10 mmol/L had the maximum effec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if the concentra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was > 10 mmol/L, the promotion role of lithium chloride began to decline.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the morphology of the femoral head was restored a little, with increased bone density and thickened trabecular bone; the level of β-catenin in the femoral hea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combin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or the lithium chloride group.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from femoral head necrosis by increasing bone mass of the trabecular bone and bone density of the femoral head in the necrotic region.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体育运动中爆发性用力的跳跃动作容易造成髋关节损伤,髋关节周围的一些部位由于存在未闭合的骨骺而相对薄弱,猝然施加的暴力可以造成大块的撕脱性骨折。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治疗运动性股骨头坏死技术、置换材料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评价修复运动性股骨头损伤中所应用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1-01/2010-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研究文章,中文关键词为“股骨头坏死,生物材料,髋关节置换,并发症”;英文关键词为“artificial hip joints,biomaterials,prostheses”。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1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分析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选择、置换材料的性能评价。髋关节置换技术以及置换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利用陶瓷股骨头假体、金属对金属的假体减少由于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导致的假体松动等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因其适应证范围宽,置换效果好,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晚期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