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丽 《全科护理》2013,(28):2668-2668
听气过水声法是临床上确定胃管位置的常见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性强、可靠性高等优势,有研究表明,听气过水声法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成功率高达97.6%[1]。但病人处于空腹状态时,留置胃管后几乎或者完全听不到气过水声,而难以判断胃管位置。为此采用改良听气过水声法,成功判断胃管在胃内。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4月—2013年4月25例带气管插管危重病人,空腹状态,需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插管顺  相似文献   

2.
任红芳  罗琴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21-2221
向胃管内注气听气过水声是判断胃管是否成功置入胃内的一种方法,但用10 ml注射器抽取10 ml空气注入,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1],因空气进入胃内量少,与胃液产生气过水声不明显,无法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内置管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可供作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通常插入胃管后,首先应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以往临床多采用听气过水声、观察面色法、回抽胃液三种方法。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观察喉部吞咽反射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听诊胃部气过水声法68例,成功50例,成功率73.6%;观察喉部法72例,成功67例,成功率93.1%,在未成功5例中,2例为昏迷病人。2方法插入胃管后,自胃管内注入2ml空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喉部,若胃管只达远端食管,则注入空气时,…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我们经常为口服中毒患者插胃管洗胃.在用注射器听气过水声来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时,发现洗胃管口径太粗与注射器乳头连接不紧密,有漏气现象,且不易抽出胃液,导致我们难以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贻误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5.
胃管回抽物pH测定法用于小儿胃管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一种可靠、有效的床旁胃管定位方法 .方法 将2007年1-9月我院PICU病房需要留置胃管的72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确定胃管位置方法 :试验组测定胃管回抽物pH,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听诊气过水声法,最后所有患儿均作胸腹部X线片以确定胃管位置,比较两种方法 的成功率.此外,通过统计学方法 分析回抽物pH与患儿年龄、机械通气以及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成功率为94%,对照组成功率为67%(X2=8.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学分析,回抽物pH与患儿年龄、机械通气和意识障碍程度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通过测定胃管回抽物pH来确定小儿胃管位置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腹触诊法在判断气管插管位置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紧急插管时声门暴露困难患者38例,分别用上腹触诊法和上腹听诊法确认气管导管位置.结果:38例患者中,采用上腹触诊法正确率为94.7%,上腹听诊法正确率为97.4%;二者在判断气管导管位置方面有较满意的一致性,kappa值>0.75.结论:上腹触诊法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简便,快捷,是临床体检确认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孟峻 《护理研究》2023,(13):2471-247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胃管置入后胃液抽吸改良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12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的具有吞咽困难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住院的20例需胃管置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常规组,2021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的20例需胃管置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改良组,常规组及改良组均采用常规方法置管,操作完成后,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改良组在胃管置入听气过水声及拍摄床边X线检查后,从胃管注入30~50 mL常温水后再行胃液回抽,观察两组病人回抽胃液的隐血试验阳性情况,在完成胃管置入过程及置入后24 h观察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为44.44%,改良组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组烦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胃管置入后采用胃液抽吸改良方法,即在回抽胃液前注入30~50 mL常温水,可...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使用触诊和叩诊法确定肝下界位置不如X 线或超声波检查准确。国外 Fuller 报道使用改良的听搔法配合传统的触诊和叩诊法可提高确定肝下界位置的准确度。本文探讨了改良的听搔法、听弹法配合触诊、叩诊法检查肝下界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病人:选择41例经传统的触诊法考虑肝脏可能肿大的病人。二、确定肝下界位置的方法;所有病人由两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准确判断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状况 ,选择最佳的拔除胃管时机 ,提高拔管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普通外科住院的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炎症所致的肠梗阻、肠道肿瘤所致的肠梗阻病人以及行胃肠手术而留置胃管的病人 1 0 0例 ,进行随机分组 ,5 0例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 ;5 0例为实验组 ,通过监测胃液常规的胆红素水平 ,了解胃液中胆汁返流的情况 ,来判断病人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 ,以决定拔除胃管的时机。结果实验组 :采用监测胃液中胆红素水平指标判断拔管时机 ,拔管成功率为 94 %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拔管成功率为 8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胃液胆红素水平表达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状态 ,应用胃液常规检测病人胃液中胆红素水平 ,可以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病人和胃肠手术病人胃肠道通畅程度及功能恢复状况 ,确定拔管的最佳时机 ,提高拔管成功率 ,减轻病人的痛苦 ,降低治疗费用 ,提高护理质量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置鼻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起到抽出胃液、减轻胃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防止呕吐的作用,也是腹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传统方法是护士将胃管经鼻置入相应长度后,用20 ml或50 ml空针经胃管抽出胃液或经胃管注入15~20 ml空气后用听诊器在患者胃部听有无气过水声,也可将胃管外端置入放水的碗中看有无气体溢出来证明胃管是否置入胃内.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将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上胃管后再置胃管,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基础     
080001胃液胆红素水平监测用于胃管拔除/王光玉…//护理学杂志.-2007,22(18).-38~39将100例肠梗阻及胃肠手术而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测量24h胃液引流量及观察肠鸣音、肛门排气的方法,以胃液量<600ml/d、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恢复为拔胃管指征;观察组采用监测胃液胆红素水平法,以胃液胆红素<17μmol/L为拔胃管指征。比较两组拔胃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拔管成功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胃液胆红素水平可确定拔胃管的最佳时机,提高拔管成功率。参4(原…  相似文献   

12.
石英  唐姗姗  展淑敏 《护理学报》2012,19(15):65-66
报道2例无典型症状留置胃管误入气管的病例.通过分析胃管误入气管的高危因素和不典型表现,以及目前临床常用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方法的局限性,探讨预防无典型症状留置胃管误入气管的对策.建议将经X线摄片显示胃管穿过膈肌进入胃泡内的方法确定为判断胃管在胃内的金标准.在胃管未能置入到预测长度,且经胃管抽吸出的胃液量<10 mL时或进行鼻饲前,必须进行X线摄片确定位置.无典型症状的胃管误入气管病例临床罕见,因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插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检验胃管是否插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1)接注射器抽吸,是否有胃液抽出;(2)用注射器注气于胃管内,听诊胃部是否有气过水声;(3)置胃管出口于水中,是否无气泡溢出。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更直观、明确。因为第三种方法最能说明的是胃管没有误入气管。原有的一次性胃管(包括硅胶胃管和橡胶胃管),由于管尾的口径与注射器乳头不配套,易漏气,给临床上检验胃管是否确在胃内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于2001年12月研制出一种在管尾加带蒂空心活塞的一次性硅胶胃管并应用于临床。经76例病人(口服药物中毒病人)使用,证实了新一次性硅胶胃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法定位胸椎水平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触诊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48例,术前由一名熟练掌握触诊定位的麻醉医师通过体表标志触诊法定位第7颈椎(C7)棘突后,向尾侧依次触诊直至确定第7胸椎(T7)棘突位置并标记为T7a。然后由另一名熟练掌握脊柱超声的麻醉医师使用低频凸阵探头放置于颈椎水平横切面上下扫查,确定C7棘突后继续向尾侧扫查确定T1棘突和横突位置并标记,再依次扫查确定T7横突位置并标记为T7b。最后由同一脊柱外科医师通过C臂机拍摄图像确定T7的准确位置,以判定T7a和T7b的定位是否正确。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定位法准确率为85.4%,显著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辅助定位法相较于体表标志触诊法降低了个体差异对定位的影响;BMI和年龄对两种定位方法准确率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辅助定位法优于体表标志触诊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脏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多种,但已经证实对确定肝下界的位置均不如超声检查准确。本文比较了传统的肝脏触诊法,叩听法、搔抓听诊法检查肝脏大小与B型超声检查的差异。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自1989年1月~1992年4月的住院病人,共250例,其中男198例,女52例,年龄18~77岁。各种肝病162例,其它疾病46例,肝大待查42例。肝质地柔软(口唇样硬度)84例;中等硬(鼻尖样硬度)134例;硬(前额样硬度)32例。二、肝脏检查法 1.传统肝脏触诊法。 2.叩听法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剑突下,右手掌  相似文献   

16.
金锦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85-7885
插入胃管后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有3种:一种是将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另一种是用注射器从胃管末端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第三种方法是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上述三种方法中任何一种方法,均可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  相似文献   

17.
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病人中,鼻胃管给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鼻饲给养方法不当,可引起病人恶心、呕吐,甚至胃破裂等并发症。以下20种方法可以避免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一)检查鼻胃管的位置如果病人有鼻胃管,在给鼻饲饮食前要检查鼻胃管的位置是否恰当。要使鼻胃管固定牢靠,管子位置必须正确。大型号的鼻胃管插入病人上呼吸道,管子不易弯曲,但可能影响病人讲话;小型号的鼻胃管插入病人声门时对说话和呼吸没有明显地损害。因此,在插管子时,要问病人是否舒适;其次,要把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并向管内注入5~10毫升气体,若能听到气过水声,说明胃管插入胃内。当然,这方法并非最好方法,因为,胃管插入支气管、食道和咽部时有时也能在上腹部听到有类似的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18.
黄庆英  肖静 《护理学报》2009,16(9):42-42
置鼻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是将胃管经鼻腔置人胃内,起到抽出胃液、减轻胃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防止呕吐的作用,也是腹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传统方法是护士将胃管经鼻置人相应长度后,用20ml或50m1空针经胃管抽出胃液或经胃管注入15—20ml空气后用听诊器在患者胃部听有无气过水声,也可将胃管外端置人放水的碗中看有无气体溢出来证明胃管是否置人胃内。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将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上胃管后再置胃管,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和成功率.方法 对我科术前需经鼻置胃管、胃管通过鼻瓣区困难91例病人的插管方法进行研究,将该组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呼气法进行插管.对插管时病人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呼气法插管病人舒适度好.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因不易确定鼻瓣区开口,常需反复插管,舒适度差.呼气法能增大鼻瓣区开口角度并有效判断开口位置,提高置管成功率.结论 使用呼气法可以有效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插胃管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位置判断法在留置胃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140例需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判断胃管位置,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比较两组病人胃管位置判断情况.[结果]对照组判断胃管位置易判断54例,难判断16例,判断准确69例;观察组胃管位置易判断64例,难判断6例,判断准确70例.[结论]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改良胃管位置判断法可提高易判率和判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