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UMS结合CRS对小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模型组采用CUMS结合CRS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持续造模7周。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悬尾实验对造模3周、7周末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实验结束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TNF-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CA3区、DG区Iba-1、GFAP MOD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Iba-1、GFAP、SYN1、PSD-95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SYN1、PSD-95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3周末,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造模7周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均长于正常组(P<0.01);海马TNF-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海马CA1、CA3、DG区GFAP MO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通过影响海马区Bcl-xl含量及活性而产生的快速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水环境对照组.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对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方法建立的抑郁大鼠模型进行睡眠剥夺.用旷场实验测试其行为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试海马CAI、CA3、DG区Bcl-xl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1)睡眠剥夺组大鼠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旷场实验的水平得分[(35.30±18.77)分,(81.30±18.41)分,P<0.01]与垂直得分[(20.50±4.84)分,(27.70±8.19)分,P<0.05]均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4.60±1.35)s,(2.20±1.55)s,P<0.01].(2)海马CAI、CA3、DG区Bcl-xl平均光密度值比较中,抑郁模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1356±0.0224,0.1389±0.0250,0.1457±0.0162;0.1725±0.0327,0.1734±0.0261,0.1768±0.0271;P<0.01),睡眠剥夺组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0.1621±0.0128,0.1603±0.0137,0.1625±0.0192;0.1356±0.0224,0.1389±0.0250,0.1457±0.0162;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海马部位Bcl-xl含量及活性的增高可能参与了睡眠剥夺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项针改善CSD记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项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项针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模型,大平台对照组除平台表面有细密铁丝网外,其他条件与造模环境一致。电项针组选取两侧的风池和供血穴电针治疗,模型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的捆绑固定,共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海马CA1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性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项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大平台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经针刺治疗后,电项针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项针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大平台对照组大鼠相比,电项针组TrkB表达升高(P<0.05),SYN和B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能显著上调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青春期给予小鼠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模拟青少年阶段存在的日常压力,旨在探讨此阶段的CMS对其成年后睡眠的影响。  方法  将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MS组和对照组,每组9~11只。CMS小鼠每天在14:00~16:00之间给予5 min束缚,连续28天;此阶段无束缚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即在小鼠10周龄左右时分别记录小鼠睡眠觉醒状态及焦虑和自主活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MS小鼠在成年期主要表现为开灯期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总量增加,特别是NREM在长片段(1 120 s)的出现次数增加,但睡眠深度降低;觉醒总量减少,表现为在短片段(2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开灯期第1 h(7∶00~8∶00),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总量减少,主要表现为在中片段(14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在关灯期第1 h(19:00~20:00),觉醒总量减少。CMS小鼠在成年后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中,在开臂停留时间及访问开臂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  小鼠青春期遭遇CMS使其成年后出现睡眠异常和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抑郁状态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和孤养法建立抑郁模型,分为对照组、CUMS 14 d组、CUMS 28 d组,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的改变.结果 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对照组( 2919.50±188.80)比较,14d CUMS组(2254.17±164.41)和28 d CUMS组(1900.33±104.10)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神经干细胞存活:与对照组( 2404.50±148.77)相比,CUMS 28 d组(1845.33±126.88) 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与对照组[ NeuN/BrdU(71.63±10.21),GFAP/BrdU( 14.34±2.03)]比较,CUMS 28d组[NeuN/BrdU(69.11±11.30),GFAP/BrdU( 17.27±2.93)]细胞分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受到抑制,但干细胞的分化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法制备50只抑郁症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抑郁组、氯丙咪嗪组(5mg/kg灌胃)、睡眠剥夺组(连续36 h全睡眠剥夺)、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各组干预28 d后利用旷场试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改变.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GDNF及Bcl-2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比率.结果 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组进行药物及睡眠剥夺干预28 d后旷场试验水平评分、垂直运动评分与潜伏期分别为(75.6±7.3)分、(26.4±4.3)分、(1.1±0.2)s,与对照组(79.4±6.8)分、(28.6±5.7)分、(1.0±0.4)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升高(P<0.05),潜伏期降低(P<0.05).水迷宫实验显示联合组逃逸潜伏时间也呈逐渐缩短趋势.对照组和联合组的GDNF、Bcl-2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而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凋亡比率最高,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14±3)%和(19±4)%.结论 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能力和抑制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海马CA3区GDNF、Bcl-2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对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以及海马突触素Ⅰ(synapsin 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1)剥夺睡眠组(SD,n=10),采用"轻触法"剥夺小鼠睡眠;(2)普通鼠笼对照组(CC,n=10).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航行定位实验测定各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动物在月台所在象限时间的百分比.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结构突触素Ⅰ的表达.结果 睡眠剥夺组鼠到达月台的平均潜伏期大于对照组,而在月台所在象限时间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剥夺组鼠海马结构突触囊素Ⅰ的相对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 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的突触可塑性而降低实验动物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或慢性给予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给予小鼠慢性应激8周,每2周进行行为学测试实验,同时急性或慢性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灌胃,比较急慢性给药的药效差异.结果 (1)自应激第2周起,5个应激组体质量较对照组[(18.5±1.1)g]轻(P<0.01),第8周时慢性给药组体质量[(18.5±0.6)g]较其他应激组重(P<0.01).(2)第2,4周,与对照组比较,5个应激组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及中央活动路程增加(P<0.05),而第6,8周减低(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上述指标[(57.4±11.0)m(74.2±6.1)次(12.0±3.0)m]高于其他应激组(P<0.05).(3)各应激组糖水偏好值在第6,8周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79.0±2.7)%]高于其他应激组(P<0.05).(4)各应激组在第4,6,8周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不动时间[(124.70±8.00)s]比其他应激组短(P<0.05).(5)急性给药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与单纯的慢性应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给予应激模型小鼠艾司西酞普兰,显现出抗抑郁作用,而急性给药无抗抑郁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密切相关。抑郁状态下,海马神经元丢失,表现为海马脑区萎缩。此外,海马突触可塑改变也较突出。一方面,慢性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激活,糖皮质激素升高,导致海马萎缩,突触减少。另一方面,应激状态下神经营养因子减少,故其下游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在内的通路激活减少,突触功能受损。抑郁状态下的过度炎症反应也导致了突触蛋白的合成减少及结构损伤。此外,能量及代谢异常也参与了抑郁状态下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慢性应激通过以上4个途径,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导致抑郁。近年来,一些治疗方法也以海马突触可塑性为治疗靶点,取得一定成效,为抑郁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逍遥散对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突触体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对照1组、病理对照2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透射电镜观测比较各组大鼠CA3区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对照1组及病理对照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3.066±2.032),(3.785±2.162)]与面密度[(0.100±0.056),(0.129±0.064)]较空白对照组[(5.707±2.268),(0.234±0.102)]均有明显降低(P<0.01),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面密度则均有明显减小(P<0.01).与病理对照1组相比,治疗1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明显增大(P<0.01);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明显增大(P<0.01),面密度也有所增大(P<0.05).结论多相性应激可以损伤大鼠的神经突触结构,影响突触间的相互连接.而逍遥散则可能是通过减少应激对原有的突触及突触连接的损伤,以及促进新的突触与突触连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母爱剥夺对青春期(6~7周龄)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区颗粒层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根据窝别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3窝。母爱剥夺组幼鼠出生后第1~14天给予母爱剥夺应激,对照组幼鼠与母鼠同笼,正常饲养。记录大鼠5~6周龄时的体质量增量,6周龄后进行糖水偏爱实验,随后处死大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分离提取的米邦塔仙人掌果胶(MCP)对小鼠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学习记忆影响。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MWM)对60只小鼠进行筛选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CUMS模型组、MCP低剂量组(50 mg/kg)、MCP中剂量组(100 mg/kg)、MCP高剂量组(200 mg/kg)。建立CUMS模型,造模结束96 h后进行MWM实验。结果 学习训练结束时,模型组小鼠逃逸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在靶标象限游泳路程/游泳总路程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MCP中、高剂量组小鼠逃逸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泳总路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P<0.05),而模型组、MCP各剂量组的小鼠游泳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对CUMS小鼠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BA)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us,CUMS)模型小鼠抑郁行为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研究氟西汀对CUMS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氟西汀(3mg/kg)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21d。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CA3及齿状回NGF的分布与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减少(P<0.01),静止不动的时间较正常组增加(P<0.01)。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NGF表达强度低,阳性颗粒数目少,且着色浅淡。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能明显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行为,增高CUMS大鼠海马NGF、细胞阳性表达。结论:抑郁大鼠海马NGF含量的高低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促进海马细胞NGF蛋白的表达,保护神经的可塑性可能是氟西汀抗抑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多相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探究逍遥散抗应激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对照1组、病理对照2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透射电镜观测比较各组大鼠CA3区神经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对照1组及病理对照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3.066±2.032),(3.785±2.162)]与面密度[(0.100±0.056),(0.129±0.064)]较空白对照组[(5.707±2.268),(0.234±0.102)]均有明显降低(P<0.01),突触连接带的平均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1组与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面密度则均有明显减小(P<0.01).与病理对照1组相比,治疗1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明显增大(P<0.01);治疗2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数密度明显增大(P<0.01),面密度也有所增大(P<0.05).结论多相性应激可以损伤大鼠的神经突触结构,影响突触间的相互连接.而逍遥散则可能是通过减少应激对原有的突触及突触连接的损伤,以及促进新的突触与突触连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应激组(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在实验结束后对三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检测海马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 CUMS组大鼠总行程、平均运动速度、直立次数及糖水偏好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UMS组海马乙酰化微管蛋白(Acet-Tub)表达升高,酪氨酸化微管蛋白(Tyr-Tub)表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Acet-Tub表达降低,Tyr-Tub表达升高,与CU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能降低大鼠海马微管系统的动态性,损害神经可塑性,氟西汀可以逆转损害的微管结构,可能是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饮入方式,慢性给予皮质酮,观察皮质酮对动物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皮质酮组,每组10只。皮质酮组饮用含皮质酮的0.45%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5mg/kg/d。正常组动物给予0.45%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造模35 d后,进行行为学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动物灌注固定,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突触素-1的表达。结果糖水偏爱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组和皮质酮组糖水偏爱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强迫游泳实验结果表明,皮质酮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空场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皮质酮组总路程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皮质酮组中央区停留时间、路程及进入中央区频次减少,边缘区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P0.01,P0.01)。新奇抑制摄食实验结果表明,皮质酮组摄食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5 min内摄食量无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皮质酮组突触素-1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通过饮入方式,慢性给予皮质酮,动物出现抑郁样表现,可能与海马突触素-1表达减少,神经突触传递效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