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标,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和国家《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为理论框架,结合手术室护理专科特点,通过文献回顾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个人特质4项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03个三级指标。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45.83%和20.8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和0.912,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14~0.377(P<0.05)。结论 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玲  邓静 《护理研究》2013,27(22):2389-2392
[目的]构建基于胜任力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临床培训模式,为不断完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形成专科护士自我发展的多元化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新、开放式问卷调查、专业咨询等方法初步建立基于胜任力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临床培训模式。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5名专家对该模式内容进行3轮意见调查,针对初级模式指标项目、指标覆盖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选择的专家涉及手术室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学领域,专家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88以上;确立了师资要求、培训周期、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效果评价等基本内容。[结论]初步构建的基于胜任力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临床培训模式,专家评议的积极性和权威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周隽  王晓燕 《全科护理》2013,(30):2835-2835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方法]对低年资护士在岗前基础培训、临床专科培训、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严格考核评价四方面采取规范化培训.[结果]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最终达到全面掌握并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在职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韦艳姬 《当代护士》2016,(3):128-129
目的探讨预案演练教学法在儿科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利用医院迎接"三甲"强化培训的契机,科室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小组,结合儿科常见意外、突发事件撰写模拟情景,对科室毕业后独立上班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培训后由低年资护士进行模拟演练,演练时培训考核小组对每个角色进行考核,符合应急预案要求,能现实解决专科应急问题方能过关。结果实施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教学法1年后,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操作技能、突发事件的应急和综合能力考核比培训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急预案演练教学法使儿科低年资护士更快地掌握专科知识而胜任儿科专科护士工作,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层次培训在培养急诊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低年资护士30名,按照层级划分标准及要求分别进行分层次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各项考核成绩的差异,并统计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自评情况。[结果]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技能操作水平和日常实践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P0.05)。自评结果显示,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后在运用知识解决护理问题和胜任临床工作的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培养团队配合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培训是培养急诊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对PICU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培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PICU轮转的3年内低年资护士40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规范化培训方式,实验组(20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用SBAR沟通训练模式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效果及岗位胜任力。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专科操作、床边实境考核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批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教育与咨询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BAR沟通模式使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工作有章可循,能提升培训效果,提高PICU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孙炜炜  毕清泉 《当代护士》2016,(11):148-151
目的分析某二甲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绩效。方法根据培训绩效四级评估理论,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15年度某二甲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班37名护士培训前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培训结束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专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实践带教老师评价。培训2个月后向其所在科室管理者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37名低年资护士培训后自评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及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实践评价与其考核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培训2个月后其所在科室管理者反馈参加过培训的低年资护士临床专科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较前提高。结论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适应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梅方  康玲  李晴 《当代护士》2016,(12):95-96
目的探讨自制专科视频教材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5年轮转或调入手术室工作一年内的护士12名作为观察组,在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中采用自制专科视频辅助培训,选择2011年~2013年的一年资护士1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低年资护士手术室基本技能,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专科视频教材可以迅速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44-3146
目的 了解工作5年以内的注册护士对噎食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减少噎食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我院临床科室的13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噎食防治知识的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对噎食防治知识整体掌握较薄弱;不同学历、护龄、职称、科室的低年资护士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专科教育和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对防治噎食重要性的认识及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胜任力培训应用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的40名手术室器械护士进行胜任力培训,为期1年,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手术医师对手术室器械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将胜任力培训应用于手术室器械护士专业素质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手术医师满意度,以便其更好地适应手术要求并开展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系统化护理教学对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本科神经外科专业、心胸外科专业、耳鼻喉科专业的低年资护士52名,采用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及教学评价的方法进行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护士长及总教学老师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进行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化护理教学培训,可明显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及护理工作胜任力,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模式,规范低年资人员的在职培训.方法 针对手术室在职5年以下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轮转培训;第二阶段:4~5年成长为专业护士.培训期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各专科手术配合的量化积和综合考核等方法,以建立护士从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到熟悉手术室工作流程,在综合掌握临床手术配合的基础上,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结果 2003年1月~2009年11月,参加培训护士90名,其中35名(38.89%)护士顺利完成本阶段培训.在此期间,低年资护士离职人数3人(3.33%).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发表论文6篇.结论 手术室分层次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既可满足护士专科化的趋势,又有助于培养技术全面的手术室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现状,从而进一步提高采集血液标本的质量。方法选取2009—2012年毕业就职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低年资护士151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学历、工作年限和血液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共20题。结果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较缺乏,其中采血量相关知识正确率最低;在采血前患者准备方面,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采血时间及采血顺序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度和掌握度,医院和院校需加强相关培训,低年资护士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张华珍 《当代护士》2022,29(4):153-154
目的探究主题案例预习式教学在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心内科低年资护士15名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心内科低年资护士15名为试验组,对照组护士按照临床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护士运用主题案例预习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评估两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调查护士对教学培训的认可程度。结果试验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对教学各方面的认可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题案例预习式教学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专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旨在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对手术室新毕业护士、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la级和Nlb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从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等多个模块制订各层级训练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业务培训,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科室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手术室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有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和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及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33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一对一模式,进行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培训后,护士长及培训小组成员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工作胜任力和应急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疆民营医院不同年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为民营医院管理者制定培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自设问卷对新疆地区不同地理方位的民营医院36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结果与低年资护士比较,高年资护士更注重对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而对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培训需求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48,17.62,21.58;P<0.05)。结论民营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应根据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采用实践性强、灵活的培训方式,才能使民营医院护理人员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8.
低年资护士危急重症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急危重症知识的问卷调查,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指导对护士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完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4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培训需求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在抢救技能、重症监护和总分方面,本科护士和大专护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轮转过不同科室的护士在抢救技能和总分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时机的需求选择上,大多数护士倾向一致。结论低年资护士对急危重症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欠缺,培训需求较强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织30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学习、急救技能演示、急救模拟训练、急救实践操作、轮转科室学习等综合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急救综合能力考核,并调查医生及麻醉师对低年资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培训后,30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以及急诊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医生与麻醉师对急救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培训前也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急救综合能力培训可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意识与急救技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 目的 通过调查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其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15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程度差,整体正确率0.60?0.09;在采血前病人的准备方面,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有差异;在采血时间及采血顺序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有差异。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现状不容乐观,医院需加大培训力度,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都应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