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32例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1岁,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技术操作顺利,宽颈前交通动脉共置入32枚Neuroform3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达到100%。在Neuroform3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完成后造影显示,32枚动脉瘤完全栓塞30枚,占94%;部分栓塞2枚,占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3 d。3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再次脑出血、脑血管栓塞或动脉瘤复发。表明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塑型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1例(31个)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和全脑DSA检查确诊,其中破裂动脉瘤21例,未破裂动脉瘤10例.Hunt-Hess分级Ⅰ级17例、Ⅱ级12例、Ⅲ级2例.患者均采用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形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3D弹簧圈,术毕即刻进行DSA及CT检查.DSA检查显示弹簧圈均位于动脉瘤内,载瘤动脉通畅,其中完全栓塞26例,占83.87% (26/31);大部分栓塞5例,占16.13%(5/31).CT检查显示无脑梗死及脑出血现象.31例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26例,占83.87%(26/31);轻度残疾4例,占12.9% (4/31);重度残疾l例,占3.22%(1/31).3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2(8.95±4.08)个月.术后3、6、12个月行DSA或CTA复查提示,前交通动脉轻度狭窄5例,前交通动脉通畅2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3D弹簧圈瘤体重建、瘤颈重塑技术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并发症少、疗效好,术后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源CT血管成像在Willis环区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Willis环区动脉瘤的诊断、分型及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DSCTA检查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33个).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再根据不同的解剖学形态选用不同的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结果:术前DSCAT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显示一致.26例患者共3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18个,占54.54%;栓塞程度在95%以上12个,占36.36%;不完全栓塞3个,占9.09%.结论:DSCTA检查和DSA全脑血管检查可提供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影像解剖学资料,为动脉瘤的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弹簧圈(coil)栓塞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目前普遍应用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巨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FD与弹簧圈的数值模拟方法,然后列出常见的影响动脉瘤治疗效果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详细说明了FD孔率、弹簧圈填塞率与壁面切应力对改善瘤囊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FD与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使用FD治疗巨型颅内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更多的研究表明FD联合疏松弹簧圈栓塞治疗时,动脉瘤的延迟破裂率与复发率更低。结论进一步说明了FD与弹簧圈栓塞巨型颅内动脉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 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复发率相当,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预后恢复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汇总分析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08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研究,英文检索词为"aneurysm of brain,spring r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embolism",中文检索词为"脑动脉瘤,栓塞,弹簧圈,血管内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5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14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显示,栓塞前需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循环情况,并测量动脉瘤颈、瘤体大小。微导管到位后,一般不行超选择造影,以避免动脉瘤破裂。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至关重要。要选择与动脉瘤大小相当直径的弹簧圈,放置时要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缠绕。形成初步"筐架",以利于其他弹簧圈在"筐架"中盘旋。尽量做到弹簧圈在动脉瘤内致密填塞,以免动脉瘤复发。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长,避免难以完全填入。弹簧圈在解脱前均应造影证实其在动脉瘤内,确保载瘤动脉通畅。操作过程要轻柔,导丝、导管前进一段路程后要注意轻轻回撤少许,以卸掉因所过弯曲较多而产生的张力,防止产生"疏忽前跃"现象,导致刺破动脉瘤。结论: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26例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ache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栓塞,41例42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e coil,GDC)栓塞.结果:成功栓塞126例132个动脉瘤,123例痊愈,3例死亡.100%栓塞124个,95%栓塞6个,90%栓塞2个.并发动脉瘤破裂4例,并发脑梗死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1例微弹簧末端逸出并顽固性脑血管痉挛.2例复发者再予GDC栓塞而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动脉硬化明显导管到位困难者及术前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者不宜行血管内治疗.术前尼莫通化,术中导管内推注罂粟碱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动脉瘤较大者,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9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同时或择日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经导引导管引入微导管和与之相匹配的微导丝.头端经过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配合下置入瘤腔并固定于距瘤颈1/3处,选择大小适合的GDC进行栓塞治疗,依次将GDC填入瘤腔.结果:95例中,84例动脉瘤100%栓塞,8例95%栓塞,2例90%栓塞,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微导管无法到位放弃治疗.9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再出血.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出血,治疗后痊愈; 1例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见同侧大脑前动脉未显示,立即经引导管罂粟碱推注、40万尿激酶溶栓后再通,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患者。A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B组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采用RS评分、Raymond评分和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RS评分方面,A组为(0.23±0.57)分,B组为(2.48±0.96)分,A组低于B组(P<0.05);Raymond评分方面,A组Ⅰ级发生率为92.24%,B组为78.57%,A组高于B组(P<0.05);GOS评分方面,A组5分的发生率为92.86%,B组为73.81%,A组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为2.38%,B组为21.43%,A组低于B组(P<0.05)。复发率方面,A组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率为4.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专为小血管设计的低剖面、自膨式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应用LEO+Baby支架51枚,1例患者支架导管到位困难,转开颅手术治疗,其余均操作成功,成功率为98%(51/52);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42例,瘤颈残留9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术中弹簧圈脱出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4~5分2例,2~3分5例,随访无死亡病例。46例患者术后6个月DSA复查结果显示完全栓塞率89.1%(41/46),其余5例未行DSA复查;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及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头颅CT显示,无迟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结论应用LEO+Baby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操作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围术期并发症少且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复发动脉瘤患者69 例,其中男27例、女42 例,年龄25~76(48±10)岁;二次介入手术后再复发13例,再复发率为18.8%(13/69)。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复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再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 动脉瘤瘤颈宽度、动脉瘤部位、是否支架辅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术后Raymond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96、-5.955、-5.825,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RaymondⅠ级为参照,RaymondⅡ级(OR=0.116,95%CI 0.025~0.546, P<0.01)和Raymond Ⅲ级(OR=0.052, 95%CI 0.008~0.350, P<0.01)为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栓塞不完全(RaymondⅡ级和Ⅲ级)是二次介入栓塞术后动脉瘤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再复发的颅内动脉瘤,二次介入术中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尽可能栓塞完全无残留,意味着更低的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Guglialm i detachab le coil,GDC)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发生率、原因、对策及结果。方法30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行GDC栓塞术,其中8例发生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结果2例由微导丝穿破动脉瘤壁引起,3例由微导管穿破动脉瘤壁引起,2例由置放首枚弹簧圈时顶破动脉瘤壁引起,l例术中自发破裂,所有病例均继续行GDC动脉瘤填塞。2例死于动脉瘤破裂后大出血,其他6例均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本组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为2.6%,死亡率为25%。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术中引起动脉瘤再破裂是十分少见的,但大部分病例经过继续填塞GDC可达到完全填塞动脉瘤,且不留下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分析及其对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SAVM)的血管构筑从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治疗的120例SAVM病人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影像资料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根据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团的形状,将AVM分成两种类型:团块型和幼稚型。血管构筑学分析包括供血动脉、供血方式、伴随病变。其供血动脉为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或软膜动脉。经超选择脊髓血管造影可见畸型团有5种构筑方式:(1)终末供血形式,本组104例行栓塞治疗,其中85例单纯栓塞,70例神经功能恢复与改善;19例行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2)穿支供血形式本组16例,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栓塞后症状均改善;(3)动静脉直接交通1例;(4)AVM伴有动脉瘤13例,首先行动脉瘤栓塞;(5)AVM含有静脉动脉瘤样扩张2例。结论 脊髓髓内AVM的血管构筑学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终末型供血可行胶栓塞。穿支供血只能少量部分的用颗粒栓塞。AVM内的动脉瘤应首先栓塞,可明显减少再出血的危险。团块型AVM术前栓塞有利于手术切除。幼稚型AVM只能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栓塞材料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Onyx胶是近年研制的一种新型液体栓塞剂,具有不粘管、弥散均匀及可控性好等优点。 目的:总结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动脉鞘,6F导引导管插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Marathon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内,采用“注胶-返流-停止-再注胶”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 结果与结论: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闭塞40%~60% 8例,60%~90% 7例,90%以上(完全栓塞)16例。未能完全栓塞的15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Ⅳ级;6例患者术后辅以伽玛刀治疗,其中2例1年以后复查DSA显示脑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提示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应正确采用栓塞技术和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介入栓塞治疗用电解脱弹簧圈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 于介入栓塞颅内 动脉瘤的不锈 钢弹簧圈在 生理盐 水中阳 极溶解 电化 学过程, 确定 了溶断弹簧圈的 电流范围。分析 了不同材料及 表面预处理 对不锈 钢孔蚀 电位的 影响, 为电解 脱离 弹簧圈的选择提 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